APP下载

冲突

2017-03-16姜苏鹏

英才 2017年3期
关键词:乔治亚气节栀子花

姜苏鹏

在将近40年的时间里,花朵不断出现在乔治亚的创作里,或许她希望像花一样通晓爱的真谛。

霸道而性感的美,让人有种生存不息的满足感。美国画家乔治亚最不愿人们将她的花卉绘画贴上“性”的标签。

专心致志地描摹那些花蕊、花萼、花瓣,留下许多费解的谜题。对于把花比作女性器官的种种质疑,乔治亚也只是冷冷地反驳道:“当人们用情色眼光看我的画时,其实想到的是自己的风流韵事。”她坚称自己的作品没任何象征意义。

这些巨型的花,让我想起汪曾祺在《人间草木》中的糙话:栀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掸都掸不开,于是为文雅人不取,以为品格不高。栀子花说:“去你妈的,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你们他妈的管得着吗!”。

千言万语有时抵不上一枝花,静静的美丽足矣。“看着它,你会发现,片刻间,整个世界完全属于你。”在将近40年的时间里,花朵不断出现在乔治亚的创作里,或许她希望像花一样通晓爱的真谛。

遗世独立的乔治亚,经历如此特别。先是与长她23岁的摄影师相遇、相爱,后来再与小她60岁的陶艺情人一起相伴,直至98岁离世。她总是穿着一身黑衣,从不化妆,甚至拒绝与毕加索见面,但这些都不妨碍她成为当今女艺术家中,画作拍卖价最高的人。

她身上的戏剧感来自内在冲突:一个希望控制人生的人,在一个接近失控的世俗社会里遭遇的无奈。52岁那年,乔治亚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买下新墨西哥荒无人烟的一处农庄和农庄前的平顶山,并称之为“基架”。她相信印第安人所说:死后灵魂依然能在这里漫步。乔治亚告别人世的方式一如既往的大胆:没有追悼会,没有悼文,只让她的小情人登上“基架”山山顶,将骨灰洒在风中,落在她钟爱的“极地”之上……

谁说赏花不是一种修行?拈花一笑的智慧你真的懂吗?多少人带着自我的虚妄与焦虑,裹挟着冲突和矛盾,在兜兜转转,错过的不仅仅是花吧。

都市里越来越难听到自然的心声,我们正在一点点失去的不止是生活的自然,还有人性的自然。美国“垮掉的一代”代表作家斯奈德在《禅定荒野》里提出:世上有可行之路,也有不可行之路。后者不能称之为“路”,只是“荒野”,因为那只是一整片可“去”,却无人前往、无目的地的旷野。……没有什么比远离道路,走向分水岭这一新领地更重要。……在你转而走向荒野前,首先你必须“在道上”。走向自然的荒野,或许才能走出内心的荒野。

处在一个极其缺乏抚慰的时代,竞争、对抗时常粗暴地演绎为“你死我活”,冲突到最后就只剩下絕境。我很赞同唐纳德·沃尔什在“与神对话”里的观点:所有的冲突来自错位的欲望。全世界唯一能够延绵不绝的和平是内在的和平。当你找到内在的和平,你也将能够找到外在的和平。

现实中的冲突,有人看到的是冲犯,有人看到的是冲突。问特大型军工企业中船重工董事长胡问鸣怎么看资本市场举牌,他态度很OPEN“举牌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是引入社会资本的机制活力。目前我们要给骨干员工股权激励很费力,如果来一个基金公司或其他资本,为了让上市公司做出更好的业绩,他就会想方设法激励我们的上市公司高管和骨干员工,这样机制不就更加灵活、更加好吗?”

学者余世存新近出版了一本美文《时间之书》,我很喜欢他在文章扉页给我写的那句话“时间之美,不舍昼夜”。他理解的节气“生产、生活有时,人生社会有节,人身人性有气,节气不仅自成时间坐标,也演化成气节,提醒人生百年,需要有精神,有守有为。”既然人生无法回避冲突,不如守住自己天地人生的气节。

猜你喜欢

乔治亚气节栀子花
气节,一个人的精神脊梁
栀子花
栀子花开
竹外疏花
小狮子的大烦恼
栀子花开
气节重如山——国画《八女投江》再赏析
乔治亚罗父子离职 奥迪掌管ITALDESIGN
中国人的气节
栀子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