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寿州锣鼓的价值内涵与艺术性

2017-03-15孙四化

宿州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寿州锣鼓艺术

孙四化

安徽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合肥,230002

寿州锣鼓的价值内涵与艺术性

孙四化

安徽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合肥,230002

寿州锣鼓是安徽寿县及其淮河中游沿岸地区的重要民间表演艺术形式,凝聚着悠久的楚文化印记。为更好地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寿州锣鼓进行了乐谱记录、归纳和整理,进而对寿州锣鼓的历史由来、社会价值、艺术特征、传承意义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寿州锣鼓起于战国时期楚国的宫廷舞蹈,随着历史的变迁,后流入民间;它深厚的历史文化及多变的结构形态,凸显沿淮地区民间打击乐的艺术个性。

寿州锣鼓;历史渊源;文化价值;艺术特征

寿县,今隶属淮南,位于淮河中游南岸,古称寿春、寿州。寿州历史悠久,战国末期曾为楚国都城,史载“楚东徙都寿春,命曰郢”,十八年后,楚为秦所灭,寿州被划归九江郡,改称寿春县,为郡治所在[1]。寿州作为楚国最后的都城,凝聚着深厚的楚文化,直至今日,寿州的很多生活习俗仍然带有楚地遗风,最为典型的便是寿州锣鼓。

寿州锣鼓,虽以寿州为名,但实际流行地区却不仅限于寿州,主要包括当今的寿县及其周边地区,在沿淮流域有相当广泛的影响力。近年来,对寿州文化及寿州民俗的研究取得了突出成绩,而在寿州锣鼓的研究上却很少有人涉足,对这一课题的研究还比较薄弱。无论是从民族音乐学还是作曲技术理论的角度,研究一个地方乐种,如果不对其历史、价值、乐器的配合特点进行分析是不全面的,甚至无法领略它的风格内涵。一个艺术品种的产生、发展、成熟是与当地群众的生活情趣、风俗习惯、经济状况、文化背景及审美趣味息息相关的[2]。寿州锣鼓虽根植于民间土壤,但同时具有开放性和兼容性,这既归因于寿州地处的地理位置,也和寿州锣鼓的乐器选择有着重要关联。寿州锣鼓正是在这种文化背景和审美意识的氛围中孕育、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 寿州锣鼓的历史渊源

寿州曾为楚都,因而寿州锣鼓的起源和楚文化有密不可分的关联。楚国作为战国七雄之一,在文化、风俗上与其他国家相比有较大的差异性,这和楚国的发展历史有重要关联,楚国并非姬姓诸侯国,信仰上与其他诸侯国自然大相径庭,比如史载楚人好鬼,而周朝则是“敬鬼神而远之”。又如,楚人好巫,好巫则必然喜欢舞蹈。舞蹈是楚国的国俗,从宫廷达官贵人到街头巷尾的平民百姓都异常喜欢舞蹈,大体可以分为宫廷舞蹈、祭祀舞蹈两种,祭祀舞以娱神为主要目的,在乐器选择上多以钟、竽、箫、瑟等乐器为主,而宫廷舞则在祭祀舞的基础上,加入了更具动感的打击乐器——鼓。锣鼓乐的加入更是展现了古老东方音乐的特质与魅力[3]。当然,作为宫廷舞的伴奏音乐,先秦时的鼓乐与技法与今天寿县及其周边地区流行的鼓乐有很大的区别,但无论如何,它为寿县锣鼓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秦汉以后,尤其是唐宋以来,以鼓为特色的音乐艺术在寿州地区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这主要可以归因于寿州地区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人文风俗。寿州地处江淮腹地,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是兵家必争之地。光绪年间成书的《寿州志》就将之描绘为“西北之要枢,东南之屏蔽”。战争时期,尤其是南北分裂时候,如南朝与北朝、南宋与金,寿州作为两军交战的前沿,更是战火频频。一方面战争给寿州人民带来了极大的苦难,另一方面战争也使寿州人民养成了直爽、重义气、好争斗的民风。鼓作为打击乐器,风格高亢、激昂,非常适合于两军交战之时使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不仅如此,连年的战争也使寿州人民养成了练武的习惯,练武之风盛行,体现到锣鼓艺术中,便是不少锣鼓节目会伴随一定的武术表演。地处南北之间的寿州,在战争年代是必争之地,在和平年代则是南北交流的重要场所,因而,寿州锣鼓自然也会带有南方锣鼓的特征。比如,江浙地区流行的十番锣鼓,以音乐细腻温婉而见长,寿州锣鼓中不少曲目也带有此一特征,如《长流水》《拾玉镯》等,这是北方锣鼓艺术中较为罕见的。

寿县锣鼓发展到今天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并在明清时期形成了以特定班子为组织的表演形式,《寿州志》中载有“旧时,寿县城关有王家锣鼓班,正阳关有邓家班、宋家班”,这表明锣鼓艺术在寿州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并有规模化表演的趋势。建国后,寿州锣鼓作为民间习俗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不仅农村地区有锣鼓队,城镇中的工厂如县水泥厂、化肥厂等也有锣鼓队,各种锣鼓活动非常丰富。目前,在市场化、城镇化浪潮的驱动下,寿州锣鼓如大多数民间艺术一样,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但目前寿州锣鼓已被纳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有罗西林、曹玉海等,发展前景良好。

2 寿州锣鼓的价值分析

寿州锣鼓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锣鼓艺术中的瑰宝,也是中国民间艺术的重要代表,有着非常深厚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即使在今天,寿州锣鼓也是寿县及其周边地区重要的民俗活动,在各种节日到来之际,寿州锣鼓依然观者如潮,深受人们喜爱,成为各类庆典活动必不可少的独特艺术形式。

2.1 艺术价值

寿州锣鼓是我国民间艺术中的一朵奇葩,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寿州锣鼓有独特的演出样式。寿州锣鼓演奏的基本形式较为单一,主要是以一带众。领者一般在演出群体中间,可以击鼓,也可以敲钹,其他演员则紧紧围绕领者,击打手鼓、大鼓或者手钹。不仅如此,在击鼓敲钹中,众人还会顺势穿插一些武术动作,形如舞蹈,音乐与动作完美配合,很好地体现了寿州锣鼓的艺术价值。其次,寿州锣鼓有独树一帜的演出风格。寿州地处南北之间,其地方文化既有北方的粗犷之气,又有南方的绮丽之秀,反映到锣鼓艺术中,就是寿州锣鼓既体现了中原地带威风锣鼓的气势,又表现出了江南水乡“十番锣鼓”“舟山锣鼓”的瑰姿。正因为寿州锣鼓独特的艺术价值,进入新世纪以来,屡次获得各种表演奖项,比如,2009年获得远中杯“最佳鼓王奖”,2006年获得第二届淮河风情文化节金奖等。

2.2 社会价值

寿州锣鼓虽然起源于宫廷舞蹈,但在发展传承中成为民间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有较高的社会价值。首先,寿州锣鼓相比于其他民间艺术如戏剧等,表演形式更为简单、方便,演奏器材多样,且可灵活使用,只要有鼓、钹等乐器,便可以自如地展开锣鼓表演。这种不受外界条件限制的艺术形式能够较好地吸引人民群众参与其中。其次,寿州锣鼓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成为寿州及周边地区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人们在各种节日到来之际,乃至祭祀、婚庆等重大活动中,都习惯于邀请寿州锣鼓乐班进行表演,除了能够起到渲染气氛、烘托仪式氛围的作用外,还有更深层的文化内涵。它的存在是人们对现实生活方式的一种表达以及精神信仰的一种寄托,也是寿州锣鼓所承载的社会功能与文化价值体现[4]。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寿州锣鼓的发展面临着喜忧参半的情形:一方面外来文化的入侵使得传统文化的生存境况日益恶化,寿州锣鼓作为传统民间文化的一种,当然难以独善其身;另一方面寿州锣鼓在表演技巧、表演形式上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对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起着积极的作用。

2.3 文化价值

寿州锣鼓不仅是一种民间艺术,而且还是一种文化现象,兼具历时性与共时性。首先,就历时性而言,寿州锣鼓起源于先秦时期的楚地,是楚文化的分支。楚国作为战国七雄之一,有着独特的文化理念与精神价值,音乐则是楚文化的精髓。寿州锣鼓是楚国音乐的遗存,积淀着深厚的楚文化,因此,寿州锣鼓自然也就成为研究楚文化、楚音乐史的宝贵资源。其次,就共时性而言,寿州锣鼓主要流行于以寿州为中心的淮河沿岸一带,此区域位于江淮之间,民风、民俗有相似性,是我国重要的区域亚文化。寿州锣鼓作为区域亚文化中的一种形式,对区域文化的深入研究有很好的参考价值。不仅如此,寿州锣鼓还是民俗文化研究的有益载体。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寿州锣鼓已经与寿县及其周边地区的民俗融合到了一起,成为人民强身健体、愉悦心情、社会交往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寿县及周边地区人民的喜怒哀乐与精神追求。

3 寿州锣鼓的艺术特征

寿州锣鼓归根到底是一种民间艺术,它之所以能在民间生根、发展、传承下来,与其独特的艺术特征以及审美价值有非常密切的关联。寿州锣鼓所用乐器,既有大筛锣、大腰鼓、手锣、云锣等常用乐器,也有独具特色的“钢锣”;鼓音独具特色,既有中原地区锣鼓高亢、激昂的特征,又带有江浙地区锣鼓舒缓柔和的特点,这与寿州所处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寿州锣鼓的艺术特征既有一般鼓乐的共性,也有寿州地区的个性,具体而言,体现在以下三点。

3.1 织体丰富

在探讨织体丰富这一艺术特征时,有必要对织体的内涵作一个简单的界定。所谓织体,原指缫丝厂将丝片绞成丝束,这里借喻锣鼓在敲击过程中的环环相扣,接连有序。相比于其他锣鼓而言,寿州锣鼓的织体更为丰富,乐曲中的鼓点以错落有致的形式呈现出来,有较高的欣赏价值。以寿州锣鼓的代表作之《凤凰三点头》《长流水》为例,不同乐句之间环环相扣,同一乐句之间强弱对比非常明显,最具代表性的语句在全曲中反复穿插,使得整个乐曲呈现出气势磅礴的姿态。

寿州锣鼓缩减谱《凤凰三点头》

冬.不 龙冬 一冬 冬—|匡.匡 冬匡 一冬 匡—|匡.匡 冬匡 一冬 匡|

吃 冬 吃冬 吃冬 冬—|匡.匡 冬匡 一冬 匡— |冬冬冬|匡匡匡|冬冬冬|匡匡匡|无限长|冬冬冬|匡匡匡|匡冬|匡冬|匡冬|匡冬|匡冬|匡冬|匡匡|冬匡|冬匡|匡匡|冬匡|匡匡 冬匡 一冬匡|冬匡 一冬 匡|匡匡 冬匡 一冬匡|

寿州锣鼓缩减谱《长流水》:鼓起,敲三个点子,慢:一冬一冬一冬冬|匡匡冬匡一冬匡|匡匡冬匡一冬匡|慢,匡个冬冬|一冬一冬匡冬冬|一冬一冬匡冬冬|无限长|匡个冬冬|匡个冬冬|无限长|匡匡冬冬一冬冬|匡匡冬匡一冬匡|

寿州锣鼓织体异常丰富,表现在多个曲牌和锣鼓点子上,有“十八番”“凤凰三点头”“兔子扒窝”“长流水”“大小绞丝”“双绞丝”“小五番”。演奏时,用轻重疏密的锣鼓点、长短抑扬的声音控制,表现角色的思想感情。演奏的起承、转收和情绪表达均由鼓点与手势变化进行协调控制[5]。当地有一首歌非常形象地表现了锣鼓曲牌演奏时节奏紧凑细密的织体特征:

茬巴头、鱼戏水,

蛤蟆跳井、鱼咂嘴。

松二、紧四、长流水。

凤凰展翅、鸡啄米,

兔子扒窝、紧紧槌。

3.2 演奏乐器

乐器是音乐演奏的核心元素,对演奏效果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锣鼓艺术相比于其他音乐而言,器乐种类较为单一,以锣和鼓为主。完全由打击乐器组合而成的乐队为清锣鼓乐队,亦称锣鼓乐队,这也是锣鼓艺术的主要形态[6]。寿州锣鼓之所以以锣鼓命名,是因为锣是乐队的核心和灵魂。主锣在演奏中,“嵌档让路”、纵横交错,形成了寿州锣鼓独具个性的织体特征[7]。相比于其他锣鼓艺术而言,寿州锣鼓的器乐主要有以下两个典型特征:第一,主锣非常特别,是以钢为材质制作的,又称钢锣。如图1。主锣指锣鼓表演中表演得比较多的乐器,在表演中,扮演者是最为关键的角色。寿州锣鼓的主锣虽然体积小,但非常厚重,演奏出来的声音与其他铜器有显著的差异,故有较高的辨识度,犹如敲击空缸,又为缸锣。主锣敲击时,声音洪亮、清脆,能传数里。第二,乐器种类多样。尽管寿州锣鼓和北方地区的其他锣鼓一样,以锣和鼓作为最基本的乐器形式,但它的主要乐器又不仅仅限于基本形式的锣、鼓、钹,比如鼓分为大腰鼓、大鼓、中鼓,锣分为大筛锣、小锣、云锣、狗锣等,保证了音乐的繁复性,使得寿州锣鼓的演奏效果更加雄浑有力。

3.3 指挥形式

中国有历史悠久的鼓文化,从南到北有鼓文明的地区不计其数,独寿州锣鼓享有“会说话的锣鼓”的美誉,这主要归功于寿州锣鼓的指挥形式。独居匠心的指挥形式,使得寿州锣鼓能够将其他地方锣鼓难以表现的情感完美地呈现出来。首先,在中国北方,尤其是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锣鼓文化相当发达,但此地的锣鼓在指挥中多以旗手为指挥[8]。寿州锣鼓则不然,寿州锣鼓在演奏中以钢锣手和沙锣手轮流做指挥。此外,鼓手、锣手还会交替做指挥,多样化的指挥形式,更好地呈现了锣鼓的韵味。还有一个较为明显的特征是乐队的标志,寿州锣鼓在表演时一般装扮有一只锦鸡或一束花。图3就是寿州锣鼓与其他锣鼓乐队不同之处。这个道具象征着吉祥,是楚地民间巫术的遗留。其次,鼓点是锣鼓指挥中的关键所在。锣鼓表演中,最忌格局僵化、动作单调。寿州锣鼓在指挥中非常注重变奏,变奏的形式主要有:第一,领奏者演奏顺序发生变化,基本段落不变化。第二,段落、句式均变,领奏不变,这种重复演奏某一段落的形式赋予了音乐一定的对比性和推动力。第三,领奏、段落均变,这种演奏形式使音乐气氛的对比达到最大化,且有很强的推动力。

4 结 语

寿州锣鼓作为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其形成及其演进的过程中,因其自身优势,拥有较强的影响力、扩张力和渗透力,从而对周边邻近地区乃至国内外一些地方的同类型文化资源具有较强的辐射性[9]。因此,可以说它是我国民间鼓文化的重要代表,凝聚着寿州及其周边地区人民的情感,是我国淮河区域文化研究、楚文化研究乃至民俗文化研究的重要资源。尽管如此,寿州锣鼓的发展现状并不容乐观。目前,随着中西方交流的日益深入,西式文化凭借其炫目的姿态收获了一些年轻的心,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关注是韩剧、好莱坞电影、格莱美等,对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民间文化缺乏兴趣,寿州锣鼓当然也免不了被时代“遗弃”的命运,比如,寿州锣鼓的表演队伍越来越少,从以前村村有队,到现在一个镇、一个乡都不能凑齐一个锣鼓班。不仅如此,寿州锣鼓传承人的年龄也越来越大,明显存在后继乏人的现象。对此,地方政府需要采取相应的补救不错,比如投入专项资金用于建设寿州锣鼓专业剧团,将寿州锣鼓艺术纳入到地方院校的教育之中,以促进寿州锣鼓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1]戴克清.安徽寿县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商学院,2015:14-15

[2]傅利民.赣中花钗锣鼓乐研究[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0(3):49-55

[3]张伯瑜.中国锣鼓乐的节奏构成[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1(3):38-44

[4]檀伯才.张宇.皖北民间乐班的音乐文化特征与文化价值研究:以安徽省灵璧县“周家”为例[J].宿州学院学报,2013(8):60-72

[5]谢克林.中国花鼓灯艺术[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187-188

[6]李真贵.中国锣鼓乐特性探微[J].音乐研究,1996(4):87-96

[7]傅利民.何顺清.丰城花钗锣鼓音乐形态分析[J].中国音乐学,2014(1):69-76

[8]袁静芳.民间锣鼓乐结构探微[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3(2):15-24.

[9]胡晓.安徽淮河流域自然人文环境对历史文化资源内涵和特点的影响[J].安徽史学,2014(5):149-160

(责任编辑:胡永近)

10.3969/j.issn.1673-2006.2017.01.025

2016-11-01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寿州锣鼓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AHSKQ2015D92);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重点项目(gxyqZD2016378)。

孙四化(1980-),安徽寿县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作曲及技术理论。

J613.1

A

1673-2006(2017)01-0094-04

猜你喜欢

寿州锣鼓艺术
去常熟
去常熟
邵伯锣鼓小牌子
回乡偶书
回乡偶书
纸的艺术
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
民族音乐“如何教”VS“怎么学”——以民乐合奏《丰收锣鼓》一课的教学为例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