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基层教学组织系统的生态学探析

2017-03-15吴小贻

宿州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能量基层环境

吴小贻

池州学院教育学院,池州,247000

高校基层教学组织系统的生态学探析

吴小贻

池州学院教育学院,池州,247000

基于生态学视角,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呈现出生物性、区域性、演变性和自我调节性等生态特征;受制于校内外多元生态环境的制约;借助教育投入“辅助能”的能量流动,高校职能运行的能量转换、教育成果的能量输出,实现基层教学组织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依托教育政策指引、市场导向、动态吸收等获得信息传递,从而全面实现基层教学组织的流动、循环、传递的生态功能。

高校;基层教学组织;生态学

伯顿·克拉克在对高等教育系统的论述中提到:“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从高等教育的基层做起,高等教育中最佳的端点是基层。”[1]基层教学组织作为高等教育系统的组成部分,其自身的结构建设、功能运行的生态平衡发展是现代化大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改善管理的核心和动力源泉。当前,国内外关于教育生态学理论的研究更多的指向高等教育的生态观、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宏观系统的论述上,对高等教育的微观系统研究较少,关于基层教学组织生态系统的研究基本处于空白地带。因此,对高校基层教学组织的生态学分析应引起足够的关注。

生态学提倡生物群落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密切联系与相互作用[2]。随着工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用生态学视角审视教育,因而出现了教育生态学。依据生态学理论,教育生态学的系统由教育生态主体和教育所处的生态环境构成,其中教育主体包含不同层次的子系统,从宏观层次而言,包括各级各类教育系统,如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从中观层次而言,包括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如小学、中学、职业院校、普通高校等;从微观层次而言,包括具体的教育者与学习者、各级各类基层教育机构与组织。显然,高校的基层教学组织属于一个微观教育生态系统,包括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这三种环境将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微观教育生态系统。

1 高校基层教学组织生态特点

自20世纪60年代英国教育学家阿什比提出“高等教育生态”的概念后,高等教育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其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虽然人们还未就高校的基层教学组织作为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子系统单独加以研究,但事实上,高校的基层教学组织作为高校教学、管理与改革的基本单位,在贯彻执行学校教育教学任务,组织制定教学大纲、人才培养方案,检查教学运行过程,开展教学研讨并建设教师队伍等方面,都承担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如何使现有高校的基层教学组织更好地适应现代大学改革发展的需要,更加健康持续的实现自身价值,有必要从生态视角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微观生态系统加以建构与研究。

1.1 高校基层教学组织系统的生物性

生态系统是以生物为中心的系统,系统组成中必须包含有生命的生物成分。高校基层教学组织的主导因子是高校教师,组织成员的数量、结构、质量与教育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基层教学组织的良性发展。首先,基层教学组织的构成规模需要遵循适度原则,这符合教育生态学基本原理中的“耐度定律”,即基层教学组织要有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成员队伍,成员规模要符合上限与下限水平,只有在此范围内,基层教学组织才会有序地发展。其次,基层教学组织成员队伍的结构优化与质量提升是基层教学组织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之一,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遵循教育生态原理中整体性效应,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为其提供多元化的发展机会。

1.2 高校基层教学组织的区域性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主体要适应不同的区域环境与空间结构,从而形成不同的生物群体。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因处于不同的自然、社会和规范环境中。一方面,国家政策支持和倾斜、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区域价值观念通过高校这个中观系统渗透到基层教学组织中,影响基层教学组织职能导向和运行情况;另一方面,高校本身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其自身发展定位导致多样化基层教学组织形式的呈现。学者胡成功曾经对231所高校基层组织的现状做过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高校层级和定位不同,基层教学组织职能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如国家部属级大学的基层组织倾向于研究,学术事务性工作比例高;地方性高校的基层组织偏重教学,以事务性工作为主;在基层组织运行方面,有的偏重学科建设,有的倾向科研与社会服务[3]。

1.3 高校基层教学组织的演变性

生态系统处于进化和演变中,具备内在变化动力。高校基层教学组织随时间呈更替式的变化。如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基层教学组织通常是系和研究所,受前苏联影响,新中国成立后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多采用校-系-教研室的层级结构,改革开放后,原有的教研室更多地参与科研活动。近年来,随着高校中学科的分化、交叉与综合,单一的教研室形式的基层教学组织已不能满足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学科组、课题组、研究中心、科研平台等新的基层教学组织形式日益涌现。学者周巍蔚曾对教学型大学的基层组织进行研究发现,虽然教研室目前仍是适应教学型大学的最佳基层组织形式,但仍强调重构教研基层组织的必要性和急迫性,甚至在不久的将来教研室存在逐步被其他基层组织替代的趋势。

1.4 高校基层教学组织的自我调节性

生态系统处于复杂而稳定的动态平衡中,通过能量输入与输出维持系统内状态的稳定与平衡。根据生态系统的平衡观和失衡观,高校基层教学组织时刻处于形成、发展、成熟、再发展的自我调节中。作为开放的系统,基层教学组织需要维持物质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平衡,其主体不能独立于生态环境之外,必须与周围的环境进行能量交换和信息调节,才能维持基层教学组织的良性运行。高校基层教学组织通过开展教研活动,给组织成员提供进修学习的机会和相应的教研权利,加强组织规章制度建设,健全组织激励机制,引入支撑教学的基本设备等方法实现基层教学组织的良性发展。但当组织生态环境发生变化,超出基层教学组织原有的承载力时,基层教学组织需要及时自我调节,否则,可能导致基层教学组织功能失衡,从而造成基层教学组织停滞不前或崩溃。

2 高校基层教学组织的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是指有机体生存时空范围内各种条件的总和,是制约和调控生态主体的产生、生存与发展的多元环境体系。高校基层教学组织是以教师为主体,关注教师交流、教师培训与教师发展的群体性组织,是高校培养社会优秀人才的直接平台,它处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多维的复合性生态环境中,这些环境直接或间接地主导、调控着高校基层教学组织的发展。因此,剖析基层教学组织所处的生态环境,提高环境的生态承载力是基层教学组织系统健康运行的基本策略。

2.1 自然环境:潜在影响力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种种物质条件与资源的总称,包括个体生存的空间、位置、气候、土壤、植被等生态环境。这些自然环境对基层教学组织的作用往往被忽略,而实际上它们通过高校中观系统对基层教学组织产生的影响却是潜在而长期的。在我国,不同的高校根据规模和发展定位,设有教研室、学科组、学系、教学小组等不同类型的基层教学组织,虽然对基层教学组织的称呼不同,但这些组织都依托于高校而存在,而各高校处于自然环境的生态系统中,使得基层教学组织带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在组织成员与自然相互适应的过程中,不同的自然环境影响着组织成员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礼仪交往方式等,这些方式日益沉淀为地方教研室文化,影响着高校基层教学组织的运行,并发展为组织价值观念和成员个性特征。此外,像高校建筑结构、环境布局、景观设置等这些人工自然环境也会对基层教学组织产生着不易被觉察的影响。耶基斯—多德森定律表明,最好的操作能力与适宜的唤起水平有关,基层教学组织成员的最佳觉醒状态往往能被这些人工自然环境中的刺激唤起,更有利于组织的运行。因此,依托高校存在的基层教学组织要适应不同的自然环境并合理运用自然环境中的有利因子,为组织的生存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2.2 社会环境:主导影响力

社会环境是人类特有的生活环境,是个体生活的一定物质和精神生活条件,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学校环境等。它是高校基层教学组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对组织的发展起主导和牵制作用。首先,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带有行政烙印的“单位化”主导特性。我国很多高校长期作为事业组织单位存在,基层教学组织机构在设置上会参照行政模式建立,基层教学组织负责人的选拔是由行政任命,并赋予一定的行政级别,基层教学组织听命于上级机构,成为处理教学、学术与行政事务的混合体。其次,高校基层教学组织的发展依赖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主导。我国高校实行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这意味着高校的建设源于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财政支持,不同基层教学组织根据高校所处经济环境不同,其教学与科研经费依赖于政府和高校系统的内部划拨,大部分基层教学组织只能通过项目申请与校内拨款获得经济支持,并没有相对独立的财权。再次,高校基层教学组织依托高校环境运行。一方面,基层教学组织的运行依赖于高校活动室、实验室、图书馆、教师活动中心等基础设施,还依赖专业、课程、图书资料、学术活动等资源状况;另一方面,高校的管理水平、制度决策、专业导向等都要直接融入基层教学组织的功能发挥中。显然,和谐健康的宏观政治经济环境乃是高校基层教学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强大导向力量。

2.3 规范环境:深层影响力

规范环境包括价值理念和制度,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受规范文化环境的深层影响与冲击。一方面,高校基层教学组织的价值理念更多地投射在教学与学术精神上,是基层教学组织成员凝聚力的体现,民主开放、信赖可靠、分享合作的氛围能推动组织教学和学术水平的提高,帮助成员明确组织目标,形成对教学科研的价值选择与判断,获得价值观念认同[4]。另一方面,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制度文化是保障基层教学组织有序运行的核心,它为基层教学组织提供刚性保障体系,包括规章制度条例和工作管理规范的建设,使基层教学组织的运行有章可依、有据可依[5]。共同的价值理念与制度文化一旦被组织成员认可,便转化成激发成员乐于参加教学与学术事务、发挥潜能、为实现组织共同的目标而努力的强大合力。可见,基层教学组织必然处于包括学习、人际、制度文化环境在内的规范环境中,并且健全的制度文化能促进基层教学组织的功能得到高效的发挥,是实现基层教学组织功能的持续而深层的影响力。

3 高校基层教学组织生态功能

任何生态系统功能的发挥都是物质与能量流动的结果,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这三种基本功能。高校基层教学组织作为微观的生态环境系统理当承担这三种功能。能量流动为组织成员提供繁衍生存的基础保障;物质循环是指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子系统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总体上保持守恒性;信息传递是指高校基层教学组织要适应校内外生态环境的变迁,具备接受、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符合生态系统中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

3.1 高校基层教学组织系统的能量流动

高校基层教学组织依赖人力、物力、财力等“辅助能”的输入来实现能量流动。成员队伍的引进与建设、科研项目经费的提供、信息的导入与分析这三方面是实现系统内部能量流动的主途径。第一,队伍建设是打造基层教学组织的软实力。人的因素当然是基层教学组织最活跃的关键因素,基层教学组织若想得到长效发展,须优化组织队伍结构、发挥学科带头人作用、注重主体成员的发展性与流动性、建立健全奖励机制等。第二,经费获取是满足基层教学组织的刚性需求。作为高校基层教学组织满足刚性需求的主要途径有:通过争取相对独立的财权来建设教研活动所需的固件设备;通过争取项目经费用于环境建设等。第三,信息交流是把握基层教学组织发展的“催化剂”。 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如何发展?向哪里发展?需要信息的引导。高校基层教学组织通过多样形式获得信息输入,针对组织内部需求,适时与校外利益主体进行交流,组织成员可不断拓宽信息资源获取渠道,把握学科导向和市场需求的信息风向标。如即时关注政府在教育政策上的学科引导和社会支持,高校内部对学科专业的引领建设信息,网络资源的合理运用,组织成员之间也可交流分享知识信息,在思想、价值观念、态度上相互影响和促进。高校基层教学组织通过与外界的物质能量交换维持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但组织生态系统从能量的输入到输出具有不可逆性,呈递减趋势,因而需要持续人、财、物的能量输入。

3.2 高校基层教学组织系统的物质循环

物质循环过程包括能量输入、能量转换和能量输出。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借助人、财、物实现能量输入,通过人才培养、科研成果、社会服务职能的实现达到能量转换,从而促进人才输送、教师成长、学校发展、地方经济发展的能量输出,最终实现物质循环。第一,来自于国家、社会和高校本身的人力、物力、财力的能量输入通过基层教学组织的运行实现能量转换。高校基层教学组织的职能主要集中于学生的专业培养、学科发展、提供社会服务三大方面,涉及专业教学、学科建设、教研教改、社会服务等活动。高校基层教学组织是围绕人才培养来构架管理体制,进行资源配置的[6]。作为基层教学组织的主体,教师参与基层教学组织职能的履行,将自身人力价值转化为专业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的潜能价值。此外,基层教学组织学科建设、教学科研活动、团队成员的资源配置等方面随时都需要教育经费的支持,从而实现物力、财力的价值转换。第二,高校基层教学组织最终通过人才输送、教师专业成长、学校发展等形式实现能量的输出。一方面,基层教学组织人才培养职能的实现依赖学科专业人才的就业数量与质量,从而获得社会认可,提高专业学科声誉,塑造高校形象;另一方面,基层教学组织为教师提供学习发展机会与平台,促进其教研能力、学习能力等内在综合素质的提升,教师专业发展能力的提高能够带动高校人事管理的流动,使得教师的流动保持动态平衡,而这些输出结果也势必会给社会、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带来新的人力、物力、材料的资本输入,实现能量循环,使高校基层教学组织生态系统处于良性的循环发展状态。

图1 基层教学组织的物质循环功能图

3.3 高校基层教学组织系统的信息传递

高校基层教学组织通过政策引导、市场导向、动态吸收等方式实现信息传递。第一,基层教学组织作为高校人才培养与学科知识传播的前站,其改革发展必然要适应大学的定位与演变。事实上,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直接影响着高校的定位与发展,因而基层教学组织要敏锐地捕捉政策对学科发展的信息,正确看待和善于处理这些信息。第二,仅仅依靠外部政策的过度管控显然是片面的,容易造成“花盆效应”。基层教学组织的主体不应当处于封闭的生态环境中,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基层教学组织需要把握市场的动态信息导向,才能更好地实现能量输出,否则可能会造成基层教学组织内部职能的紊乱。第三,高校基层教学组织的主体必须具备辨别、接收、处理信息的能力。基层教学组织的主体是教师,教师既是传播知识的主体又是具有创新意识的主体,基层教学组织成员与基层教学组织的生态环境是相互影响的,他们需要及时了解学科发展现状,把握市场人才需求规格导向,根据信息主动适应环境,调整自我,才能促进基层教学组织健康持续的发展。

4 结束语

任何生态系统的产生与发展都是物质与能量流动的结果,基层教学组织通过教师、经费、信息的输入而获得能量流动,通过人才培养、科研、服务社会职能的运行实现能量转换,最后达到人才输送、教师成长等方面的能量输出,从而促进基层教学组织健康有序的发展。

高校基层教学组织是教育生态系统的子系统,基层教学组织具备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高校基层教学组织主体处于多元生态环境中,彼此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同时还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的基本功能,因此,从生态学理论出发,积极建构高校基层教学组织的生态系统是可能并可行的,把高校基层教学组织系统可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并建构基层教学组织生态观是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健康、长效、良性发展的必要之举。

[1]Clark B R.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王承旭,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25-30

[2]邹冬生,高志强.生态学概论网[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

[3]胡成功.高等学校基层学术组织现状与问题:全国231所高等学校问卷调查报告[J].高等教育研究,2003(6):38-46

[4]郭冬娥.组织变革视阈下新建本科院校基层教学组织重构[J].江苏高教,2016(1):68-71

[5]李慧君.“刚柔并济”保障基层教学组织质量监控与实施[J].西部教育素质,2016(3):24-25

[6]陈晓琳,江珩.新时期高校基层教学组织创新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3(8):78-80

(责任编辑:刘小阳)

10.3969/j.issn.1673-2006.2017.01.011

2016-10-2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体制改革研究”(项目编号:13BGL126);安徽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教学型大学基层教学组织的生态发展研究”(2013jyxm255)。

吴小贻(1963-),女,安徽安庆人,教授,研究方向:教育学。

G40

A

1673-2006(2017)01-0045-04

猜你喜欢

能量基层环境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基层在线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能量之源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环境
诗无邪传递正能量
走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