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伪狂犬病的防制

2017-03-15郝兴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承恩街道办事处150100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7年2期
关键词:畜舍狂犬病哺乳

郝兴凡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承恩街道办事处150100

猪伪狂犬病的防制

郝兴凡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承恩街道办事处150100

猪伪狂犬病是由猪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发热和脑脊髓炎。成年猪呈隐性感染,妊娠母猪发生流产、死胎,哺乳仔猪呈脑脊髓炎和败血症的综合症状。

1 病原体及病因

伪狂犬病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狂犬病病毒属,为DNA型病毒。病毒呈球形,有囊膜,能在多种哺乳动物细胞(其中以兔肾、猪肾细胞最敏感)内增殖,并产生核内包涵体。病毒主要存在于脑脊髓组织中,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强,在畜舍内的干草上能存活30天以上,8℃可存活46天。但是对0.5%~1%氢氧化钠、福尔马林和日光敏感。

圆环病毒和蓝耳病病毒的广泛存在造成猪免疫抑制。伪狂犬病毒可在多种组织细胞和鼻咽黏膜、扁桃体局部淋巴结、肺等组织器官中增殖。所有疫苗只抑制出现临床症状,不能控制感染和排毒,隐性潜伏和随后激化的弱毒株可向未注苗猪散毒。不同毒株(包括弱毒疫苗株)感染同一动物时病毒可以重组,产生强毒力毒株,引起新的疫情爆发。应激因素如饲料霉变、环境恶劣等可诱发该病。

2 流行病学

该病多发于冬、春季节,一般为散发,有时呈地方性流行。病猪、带毒猪及带毒鼠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病毒随眼鼻分泌物、唾液、乳汁、阴道分泌物及尿排出,有的带毒猪可持续排毒一年。带毒鼠经尿液排毒,牧场和畜舍内的鼠类既是带毒者,又是传播者。母猪感染该病后6~7天乳中便有病毒,仔猪可因哺乳而感染,妊娠母猪感染后可经胎盘感染胎儿。家畜多因食入病鼠、死鼠、病尸及污染的饲料和饮水经消化道感染,也可经呼吸道、生殖道及损伤的皮肤而感染。猪还可通过直接接触而感染。该病自然发生于猪、牛、羊、犬、猫、兔、鼠及野生动物中,家畜中的猪、牛最易感,马属动物对该病有抵抗力。人偶尔能够感染。

3 症状及诊断

潜伏期一般为3~6天,少数达10天。随着年龄不同其症状也不同,但都无奇痒症状。新生仔猪及4周龄以内的仔猪病情严重,新生哺乳仔猪常不见明显的神经症状即因败血症而死亡。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萎顿,不吃,迅速衰弱,昏迷,经12~24小时死亡,死亡率高达95%以上。较大的哺乳仔猪常突然发病,体温升高达41℃以上,精神萎顿,间有呕吐和腹泻,有明显的急性脑脊髓炎症状。病猪兴奋不安,乱跑乱碰,运动失调,前肢叉开呈八字形,有前冲、后退和转圈运动,继而出现阵发性痉挛,侧卧,头向后仰,四肢划动。随着病情发展出现麻痹,最后昏迷死亡。病程1~2天,极少康复。4月龄左右的猪发病后症状较轻,仅表现轻度发热、呼吸困难、流鼻液、咳嗽,有时出现腹泻和呕吐,几天内可完全恢复。但也有病猪出现神经症状而死亡。怀孕母猪常发生流产、死胎、弱胎和木乃伊胎,弱胎常于生后2~3天内死亡。成年猪一般呈隐性感染。

根据特征症状和流行病学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行实验室检查。动物接种试验是诊断该病常用的方法,采取患病部水肿液、脊髓或脑组织等制成10倍稀释乳剂,取离心后上清液1~2 mL皮下接种家兔,48~72小时注射部位奇痒,奇痒出现后1~2天内兔死亡,结合临诊可以确诊。此外,可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查病料中的特异抗原。检查血清抗体可用中和试验、琼脂扩散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以血清中和试验最为敏感。

4 防制

消灭饲养场的鼠类,注意带毒猪的存在,严格将猪与牛及其他动物分开饲养。引进猪应隔离观察,严防带入病原。疫苗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伪狂犬病的根本措施,目前国内外已经研制成功伪狂犬的常规弱毒疫苗、灭活疫苗以及基因缺失疫苗(包括基因缺失弱毒苗和灭活苗)。常发地区可定期进行预防接种,常用灭活疫苗的接种程序是种猪每年接种2次,母猪于产前1个月再加强免疫1次,以利于出生后的仔猪能够获得较高的母源抗体。种用仔猪于1月龄左右免疫1次,隔4~5周重复接种1次。

发病时应立即隔离或扑杀病畜,尸体销毁或深埋。疫区内未发病的易感动物用猪伪狂犬病弱毒疫苗进行紧急预防接种,畜舍、用具及污染的环境用2%氢氧化钠、20%漂白粉等彻底消毒,粪便发酵处理。

猜你喜欢

畜舍狂犬病哺乳
会哺乳的树
空间电场对冬春季畜舍温室气体的净化效果
浅谈畜舍的环境控制要点
打败狂犬病
测定畜舍及其FIRE设备防雷系统设计
一例非典型性猪伪狂犬病的诊治
哺乳仔猪大肠杆菌病的SM2疗法
藏犬狂犬病的防治体会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养好家畜应重视环境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