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昂族文学简史》简评

2017-03-15史丙玉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简史文学史少数民族

史丙玉

(云南民族大学 民族文化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4)

《德昂族文学简史》简评

史丙玉

(云南民族大学 民族文化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4)

主要论述了《德昂族文学简史》的编撰历程,并详细介绍在资料搜集整理以及编写过程中的具体情况。重点分析了此书的编写原则、分期体例等问题,兼及编写过程中对内容的取舍、研究方法及编写重点等,并从文学史的角度分析编者的文学史观,总结其成就和不足。

《德昂族文学简史》;民间文学;学术价值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很重视民族问题,其中一项很重要的举措就是民族识别,在这项工作的第二阶段,确认了包括德昂族等在内的16个少数民族。当时德昂族被称作“崩龙族”,后于1985年正式被称作德昂族。德昂族不仅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同时是中国众多跨境民族中的一个,主要聚居于中华人共和国与缅甸联邦共和国交界,中国一侧的德昂族主要居住在云南德宏、保山、临沧等地的深山中。

一、《德昂族文学简史》的编纂过程及相关情况

德昂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具特色的文化,在其所居住的滇西、滇西南等地创造了自己的历史,其流传下来的神话、传说等在众多民族当中也彰显着独特的魅力。为了丰富中华民族的文学宝库,整理各民族宝贵的文学遗产,继承并发扬各民族优秀的文学传统,适应民族共荣、共生的时代主题,促进民族文学的繁荣发展,编纂了各民族文学史(简史),出版了“云南民族文化大观丛书”“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史丛书”“云南少数民族文学史丛书”等,其中就有《德昂族文学简史》。这不仅强力推动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更丰富了各民族的精神生活,还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是中国民族工作、文学工作、文学史工作的一个重大进步。

《德昂族文学简史》的编撰工程不可谓不复杂、不困难,而且经历了为时不短的历程。1961年在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召开的少数民族文学史讨论会上,何其芳曾做过题为《少数民族文学史编写中的问题》的发言,他在发言中指出文学史编写的科学性,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尽可能详细地占有资料,后来的民族文学工作者也一直奉行这一方针。1983年少数民族文学史的编写工作交由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负责。其后又于1986年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文学概况丛书”列为“七五”期间国家重点项目。1986年11月,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主持召开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史学术讨论会,商讨文学史编写工作中的共同性学术理论问题,明确编写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和学术任务及其要求,进一步讨论和落实撰写规划及评审、出版等具体措施,最后由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聘请有关同志组成评审委员会,负责丛书各卷的审定事宜。

数年以来,不计其数的各民族文学工作者参加了少数民族文学资料的搜集整理、文学史的研究和编纂及出版工作,而后才有了各少数民族文学史(简史)的出现。“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丛书”是国家“七五”和“八五”期间的重大课题,包括彝、白、哈尼、傣、纳西等5个民族的文学史,以及傈僳、拉祜、佤、景颇、布朗、普米、怒、阿昌、德昂、基诺、独龙等11个民族的文学简史,共16种学史(简史)。《德昂族文学简史》的主编黄光成在接受撰写此书任务的时候“八五”即将结束,那时他刚调到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不久,用他自己的话说,领导所说的“救急”背后,包含着信赖和鞭策。在此之前,他曾到德昂族山寨做过调查,对德昂族的情况有所了解,要为这样一个古老而历史面貌还不很清晰、口碑材料丰富而搜集整理薄弱、整个文学基础工作都很欠缺的民族写一本文学简史绝非易事。虽然他曾几次要打退堂鼓,但都坚持了下来。

黄光成曾翻遍了可能登载德昂族文学作品的书报杂志和内部文献,所得到的材料有限,离一本书的构架有不小的距离,于是他下定决心拿着笔记本和录音机到德昂族山寨,几乎走遍了德昂族的每一个重要聚居区,得到了像杨忠德、赖永良、刘贵荣等德昂族朋友的帮助和支持,他们不仅提供了许多珍贵的材料,还提供了很多工作的方便。如此前后历时七个多年头,终于写出这本异常珍贵的文学简史。最后此书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所组织的评审中,给予肯定的同时,并提出了许多中肯宝贵的意见,从而进一步完善此书,形成了最终的《德昂族文学简史》。

二、《德昂族文学简史》的生成要素

长久以来国内的文学史都是以汉族文学史为主导,即汉族文人的作品或个别杰出少数民族作家写的汉族作品,这是一直以来的主流文学史。在中国文学史的大系当中,无论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亦或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笔触都很少涉及到少数民族,更别说设置专章。即使如此,这些主流文学史作品,也为少数民族文学史的编撰提供了范例。

一个民族的文学史从大的方面来说,无非文学类型和文学题材,及其艺术形式。《德昂族文学简史》也不出传统文学史的藩篱,在书中主要介绍了神话,如《祖先创世记》《达古达楞格莱标》。英雄赞歌,如悲剧英雄作品《召怪罕》、斗魔英雄作品《红宝石》、生活英雄作品《两头黑豹子》、反宫廷英雄作品《鲁旦和鲁桑》。民间故事,如孤儿的故事《弟兄俩》,贫富智慧对比故事《蛇狼》,伦理道德故事《阿西寻金记》《艾莫和艾者教》;爱情故事,如《芦笙哀歌》《昆沙洛和欧比木》《七姑娘》。表现生活与风俗的歌谣,如劳动古歌《挖地歌》《月亮照着我织布》;生活抒情歌,欢乐调如《敲水鼓》,伤心调如《孤儿歌》;习俗礼仪歌,节日歌如《三月泼水节的歌》《六月关门节的歌》《九月开门节的歌》,迎亲歌如《迎亲歌》《阿哥阿妹结成亲》,哭婚歌如《哭婚歌》,追念哀歌如《送葬调》《怀念死者》,与神灵对话歌如《唤谷娘》;防抗与控诉之歌如《没有最近的家园》《只有一颗痛苦的心》。情歌,主要有“隔山调”和“串姑娘调”,如《芦子调》,相会调如《喜相逢》《只要你真心实意》,思情歌如《像江河水长流不断》《美丽的小伙》,恋情歌如《你变菜我变锅》《变只小牛跟随你》,失恋歌如《草烟盒打水》《还是各走各的路》;爱情长篇对歌如《雷弄》;爱情叙事长歌如《芦笙哀歌》《腊亮和玉相》。民俗节日传说,有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供饭包节等的传说;祭礼传说如《不献焚的传说》,物质民俗传说如《腰箍套住了姑娘》、水鼓的传说、茶的传说;文字和技艺的传说。童话故事,动植物童话如《披蓑衣的“怪物”与“长尾巴的老头”》《达种崩龙和纳种布兰》;神女童话如《青蛙姑娘》《金鱼姑娘》;魔幻童话如《一条黄牛换五粒扁豆籽》《金螺》。最后提及当代几位德昂族民间歌手,如李腊翁、董小月、王老二,又介绍德昂族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研究情况,并简单涉及到杨德忠等书面文学作家。

以上是《德昂族文学简史》正文的主要内容,在此之前还有绪论。绪论部分主要讲两方面,首先是德昂族的来源及其变迁,其次是在此环境下形成的德昂族文化场中的文学状况和特征,使我们得以对德昂族及其文学面貌有个轮廓式的了解。

德昂族以文学为精神食粮,古朴而又纯真。但在1972年之前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这造成了大量的作品在历史的年轮中都遗失了,之所以有些作品可以传承下来,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口传的形式,这是最重要的一种方式,大量的德昂族文学作品都是以口口相传的形式流传下来,在搜集整理资料的时候,许许多多的民族文学工作者也是通过听取德昂族族人的口说记录下来;另一种方式是借助其他民族的文字(主要是傣文)在佛经或其他文献中记录下来,这种书面记载又有两种情况:其一是德昂族创作者直接借用傣文来进行文学创作,或者将德昂族原有的文学作品翻译成傣文后进行记载,形成书面作品,这是由于德昂族的佛爷、阿章等大多都精通傣文;还有一种是仅仅使用傣文字母来记录德昂语语音,这种作品只占现在可看到的德昂族作品的很小的一部分,这是由于只有既懂得傣文又会说德昂族话的人才可以进行这种翻译,但既懂傣语同时又会德昂语,还会用汉语表达的人极其稀少,而且人们习惯把德昂族作为无文字的民族对待,因而只注意到了此民族文学中的口传部分,而很容易忽略了借用傣文的这部分文献。因此迄今为止,能够通过汉语书面形式所见到的德昂族文学作品中,来自民间口头文学的部分占了绝大多数。

以上是此书形成的材料依据和实际背景。从编者的具体分布来看,本书的文学史观也是以具体的时间为线索,交叉写入各时期的流传作品。作者从德昂族的变迁历史将德昂族文学分成三编:上古时期,即唐贞元十年(公元794年)以前统称远古时代;第二时期为中古至现代,指的是公元794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段漫长的历史时期;第三编为当代时期,即新中国成立至今的这段时间。由于德昂族没有文字记载,因此这也是大概的时间界限,有时会相互交叉着叙述某些作品。文学史是历史的一个专门史,因此在进行编撰的时候必然会以科学的史学观念来作为指导。像这样的历史分期,也是有迹可循。在《中国通史》当中,对中国历史的分期就有上古和中古的说法,而在当今所流行的各民族文学史也有相近或类似的提法,如《土族文学史》就将其文学史分为远古、近古、近现代、当代四部分。

这种史学观念有其独特的一面。从分期可以看出,远古以及当代这两部分时间较短,而中古时期时间较长,这种长短综合的分期方法对于德昂族这种民间文学异常发达,且没有本民族文字、历史记载文献稀缺的民族文学史相当适用。这是由于口传文学的某些特点造成自身的局限所致,如没有文字就没有像汉族那样用文字记载的信使,导致某些文学作品的时间模糊,无法确定具体的时间就需要用这种大段的时间来含括进去。由此可见,这种以历史的线性时间与德昂族文学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文学史观在本书当中相得益彰。

从上述的分期可以看出,本书在对各时期作品的论述也有侧重。第一编和第三编都只用了两章来写,而第二编则用了长达七个章节。这是由于在第二个分期,德昂族有过一段兴盛时期,而后由盛转衰,历史跨度较大,由此产生的社会状况和民族心理也随之变化,进而产生了大量的文学作品。由于德昂族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这些所流传下的作品则可以当做历史的“代言人”。而从反映论的角度来看,由这些作品可以看出德昂族的历史变迁、风俗礼仪以及道德指归等。《祖先创世纪》和《达古达楞格莱标》是他们的创世神话,集中体现了古老的德昂族先人的智慧和哲学理念;从《三月泼水节的歌》《六月关门节的歌》《九月开门节的歌》等可以得知这些节日的由来以及具体情况;情歌是德昂族口传文学中流传最普遍,也是数量最多的一种文学形式,从中这些情歌当中,可以探究那古老民族的婚姻形式以及相关方面;从一些流传的故事又可以得知德昂族人民的道德观念和善恶态度,例如《阿西寻金记》和《艾莫和艾者教》等。

一本好的民族文学史,除了文学观念和科学的史学观之外,还有一项不可或缺,那就是民俗。民俗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显著标志,就是由于中国境内与缅甸一侧的德昂族有着近乎相同的民俗,这才可以成为是一个民族,德昂族才是跨境民族。在此书当中,所有的作品无不关乎民俗,如神话《达古达楞格莱标》就与德昂族妇女腰上所戴的腰箍有关,除此之外还有,《腰箍拴住了姑娘》也讲此民俗;此外,还有众多节日的传说,以及祭礼的形成、文字和技艺的传说等,都与德昂族的方方面面有着密切的关系。本书在写文学史的同时也将民俗的相关内容关照进来,使其形成一部系统完整的文学史著作。

第三编是整本书中所占比例最小的一本分,主要介绍当代的一些民间歌手以及德昂族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研究情况,并略微提及书面文学的现状和前景。尽管如此,但这部分的内容却尤为重要,即使没有什么新的足以让人震撼的作品,而搜集整理的成就却是前无古人的,正有了这一时期的搜集整理工作,才为这本书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材料基础。

此外,编者在对德昂族的文学进行搜集整理时,并没有孤立片面地只从本民族的角度进行论述,不是狭隘的民族观,更没有把德昂族的历史变迁和文学发展游离于中华民族之外,而是站在了整个中国国家民族的高度,从民族融合的角度来看待德昂族的文学面貌。这是因为德昂族所主要聚居的地区存在着以傣族、景颇族等为主的多种民族,在发展变迁的过程中几乎不可能不受到其他民族的影响,这在本书的许多章节都可以见到。如在第二编第二章讲德昂族民间故事时有一节讲佛教教徒故事,这就要讲到德昂族的宗教信仰。研究发现,德昂族的宗教信仰深受傣族影响,与傣族一样信仰上座部佛教,村村寨寨到处都是佛寺和佛塔,他们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已经至少有好几百年的历史,可以说德昂族民众的思想、行为和整个生活方式都深受佛教教义的影响。在他们的口传文学当中,自然会有很多佛教信仰的投影。此类的故事有《赵伟散献妻》《大普庞》等,这些作品中都有一个中心人物——赵伟散,这些故事明显带有古印度佛本生和佛传故事的痕迹,德昂族民族意欲塑造出类似古印度佛教故事中的须达拿式的人物,却又不仅限于此,更将赵伟散人格多样化,但无论写什么故事,其中心都离不开佛教教义,创作者将他塑造成佛教修行者的榜样,从普通人到活佛是普通信徒人人向往的精神历程,而他则成了先驱。而通过这样的文学形象,拉近了佛教与日常生活的距离,使得人们心中的佛的国度不再遥远。

除了以上所提到的佛教故事,是深受傣族影响之外,德昂族还多多少少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如有些神话、故事和传说明显是受到了汉族文学的启发改变而成,像《唐僧取经》显然是从《西游记》改编而来。而且德昂族民间还有很多关于诸葛亮的传说,应该是受《三国演义》的影响,传说当年诸葛亮率兵南征,来到德昂山寨。有一天突遭袭击,受伤遇险,幸得勇敢善良的德昂姑娘阿诺相救,才得以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在短暂的接触中,二人产生了感情。当重任在肩的诸葛亮不得不辞别心上人的时候,便将自己的帽子留给阿诺作为信物。痴情的阿诺苦盼18年,等来的却是心上人的死讯。从此,心碎肠断的阿诺不吃不睡,每天呆立村头,望着心上人南去的路。到第33天,突然雷电交加,大雨倾盆。雨过天晴之后,阿诺不见了。而她站立的地方却出现了同诸葛亮的帽子一模一样的房子,这就是德昂人后来居住的竹楼。与此有关的故事有《孔明的故事》《诸葛亮与德昂族的房子》等。

综合来看,《德昂族文学简史》依托于事实材料,在书中引入了大量的作品,这些作品并非作者随意选择,而是有一定的标准。这是由于文学史的基本任务就是对文学经典的指认,这种经典的指认不仅是文学史价值构建的重要步骤,也是文学史自身完善的鲜明标志。书中的作品如《达古达楞格莱标》《祖先创世纪》《芦笙哀歌》等,这些作品联系着整个德昂族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无论历经多少年代,都会在德昂族民众之间相互流传,并且历久弥新。

三、《德昂族文学简史》的成就与不足

《德昂族文学简史》是“云南少数民族文学史丛书”中的一个产物,这一系列文学史丛书作为国家文化建设过程中的重大课题之一,受到各级单位的高度重视。本书的编撰过程异常艰难,尤其是写这种没有自己民族语言,民间文学发达的民族文学史。但编者在此前对于德昂族文学研究的基础之上,又通过自己对该民族民间文学进行广泛、充分的搜集、整理,终于构成今天所通行的《德昂族文学简史》,也正因如此才有其独特的学术价值和文学意义。此书的成功,不仅是德昂族文学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整个中华民族文学史的一个重要补充。

《德昂族文学简史》本身成功出版就是一个巨大的成就,首先这是德昂族第一本文学史读本,对于德昂族人民来说这无疑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件。其次本书虽然不能说没有遗漏,但已尽可能地囊括了所能得到的作品和资料,是较为翔实的一本文学史著作。从其内容来说,编者以科学的史学观将其进行分段,又以传统的文学观念挑选经典作品进入本书,使人们对于德昂族的文学史有了初步地了解。而且间或用民俗学的视角来对这些民间文学进行解释和阐述,使读者不仅可以看到这些文学现象,还可以透过这些文学现象感受德昂族的风俗习惯,加深理解。

但由于少数民族文学的搜集整理工作起步较晚,使得很多资料都不无遗憾地会遗失掉一部分,因此本书也未能完全涵盖了德昂族的所有文学作品。除此之外,编者只在“绪论”部分浮光掠影式地提到了德昂族民间文学的特征:内容的悲剧性、人物的单纯性、叙事的神幻性等,但却没有结合具体地作品来进行详细地论述,而在后面所提到的作品,编者也没有对其加以深入地分析,这或许是本书当中的一个缺憾。整体而言《德昂族文学简史》是一步优秀的文学史著作,相信随着民族文学的不断进步,德昂族文学也会渐渐出现在文学大舞台上。

[1] 黄成光.德昂族文学简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4:5-8.

[2] 杨青.浅谈《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修订本的新意与不足[J].新疆社会科学,2011(1):108-111.

[3] 万俐.浅谈《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新意与不足[J].黑龙江史志,2012(11):15-17.

[4] 万俐.《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史学价值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0-2013.

(责任编辑 董邦国)

A Brief Comment on A Brief History of De'ang Literature

SHI Bing yu

(College of Ethnic Cultures, Yunnan Minzu University, Kunming Yunan 650504, China)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compilation process ofABriefHistoryofDe′angLiterature, introduces the data collection, compilation and the specific situation in the process of writing and states the principles for the writing of the book, the structure of the book, the choice of materials, research methods as well as the focus of the book.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terature history, it analyses the compilers′ view of literature history and comments on the achievements and deficiencies in the compilation of the book.

ABriefHistoryofDe′angLiterature; folk literature; academic value

2017-05-22;最后

2017-06-03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3&ZD121)。

史丙玉(1990),男,河北邯郸人,云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民族文学研究。

2096-1383(2017)04-0320-04

I209

A

猜你喜欢

简史文学史少数民族
《宋朝简史》等
书的简史
当代诗词怎样才能写入文学史
作品选评是写好文学史的前提——谈20世纪诗词写入文学史问题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现代视域中文学史著对《红楼梦》经典化的推进(1900—1949)
心的简史
未来已来——《未来简史》阅读有感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