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概念整合角度分析汉语歇后语

2017-03-15翟莉

校园英语·下旬 2017年1期
关键词:歇后语

【摘要】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独特语言现象,属于俗语的一部分,由“引子”和“注释”两部分组成,其中“注释”是对“引子”的延伸同时也是歇后语的内涵意义。本文通过认知语言学的概念整合理论,分析了歇后语“引子”部分是如何通过空间之间的关系产生映射进而形成“注释”这个新创结构的,从而使歇后语的内涵意义更便于理解。

【关键词】概念整合理论 歇后语 空间关系 新创结构

一、引言

歇后语是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的,因此歇后语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同时具有语言形象生动,幽默风趣且富于哲理,结构短小精悍的特点。

歇后语属于汉语特色语言现象,因此国外学者并未有太多关于此种语言现象的研究。国内学者关于歇后语做了很多研究,陈望道(1980)在其《修辞学发凡》一书中将歇后语归为“藏词”并将其分为两类:歇后藏词语和辟解语。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对于歇后语的研究也逐渐向认知方向发展,刘洪静(2013)、李乐(2013)都是从概念整合理论角度对歇后语进行的解释,分析了歇后语的认知机制和意义构建。本文着重分析歇后语形成的心理空间中各要素的关系以及通过关系形成空间映射,可以更深入得了解歇后语内涵意义的形成。

二、歇后语和概念整合理论

1.歇后语。歇后语的结构通常分为前后两段来表达某个特殊含义,前一部分是比喻或者隐喻,后一部分就是对于意义的解释。在使用歇后语时,通常只说前半截,“歇”去后半截,人们通过前半截的比喻来猜想和领会歇后语的本意,这也是歇后语名称的来源。歇后语按其构成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逻辑推理式的,也就是从前半截的比喻部分推理出后半截的解释部分,如:水仙不开花—装蒜;另一类是谐音式的,其中谐音部分只存在于后半截的解释部分,是在前一类的基础上增加的谐音,如:炒了的虾米—红仁(人)。

2.概念整合理论。概念整合理论是从福克尼耶的心理空间理论发展过来的,其代表作为福克尼耶于1997年出版的《思维与语言中的映射》。基本的概念整合网络模型包括了四个心理空间:即两个输入空间、一个类属空间或者称为普遍空间、一个合成空间。输入空间映射具有部分与选择的属性,当输入空间I与输入空间II部分地投入到合成空间后通过“组合”、“完善”和“精致”三个彼此关联的心智认知活动的相互作用产生新创结构。“概念整合的本质是关系的整合,因为信息输入空间与空间之间的连通靠的是关系,关系将空间与空间连通起来才形成了认知网络。”(王正元, 2009)空间与空间的关系表现为:因果关系;时间关系、空间关系;身份连通关系;部分与整体关系;特征、范畴、意图关系。

三、从概念整合分析歇后语

空间之间的连通关系是构成歇后语的重要因素,歇后语前半部分的比喻同后半部分的内涵是在关系的连通下才能形成。下面用具体例子来分析,例如“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比喻有苦难言,这个歇后语让听话者形成两个心理空间,输入空间1包含有哑巴、黄连这些要素,输入空间2包含有当事人、苦难这些要素,其中哑巴对应的是当事人,而黄连则对应的是苦难,类属空间的主体遭受客体,基于空间与空间的因果关系,合成空间的内容是当事人是哑巴,讲不出话来,苦难是黄连,哑巴吃了黄连也不能形容黄连究竟有多苦,因此当事人遭受了苦难也没有办法述说自己在身体或者心理上的不适,由此产生的新创结构就是自己遭受了苦难却难以对别人讲述。这就体现了空间之间的因果关系。

再例如“外甥打灯笼—照舅(旧)”,比喻人或事无变化,在这个歇后语中,输入空间1是“外甥空间”,包括了外甥,亲属关系,打灯笼这些要素,输入空间2是“舅父空间”,包括了舅父,亲属关系,被灯笼照这些要素。类属空间是舅甥关系,在古代社会,舅父对甥男的抚养、工作和婚姻生活负有责任,因此舅父对甥男有一定的权威,甥男常享有仅次于舅父嫡亲子女的继承权,可见舅甥关系的独特性。这种特殊性也就形成了空间的身份关系,外甥和舅父的身份关系使得外甥打灯笼的时候照到的是關系亲近的舅父,这也就是合成空间。而“舅”又与“旧”同音,因此通过谐音形成了新创结构也就是“照旧”,形容人或事没有变化。这就体现了空间通过身份关系进行了连通。

四、结论

同以往的从整合网络类型来分析歇后语不同,本文主要是从空间与空间之间的关系来分析歇后语的形成过程,这也是歇后语得以形成的一个重要依据,由此可见,歇后语是在空间关系的基础上通过不同的概念合成网络类型形成的,因此歇后语从“引”到“释”具有逻辑性,使得人们在使用过程中“歇”去后半截听话者也可以推理出其内涵意义。这也为汉语歇后语形成过程的理解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Fauconnier Gilles.Mapping in Thought and Langu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2]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0.

[3]李乐,孙毅.概念整合视阈下的汉语歇后语的认知动态机理考辨[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4):33-43.

[4]刘洪静.概念整合理论对歇后语的阐释[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5-8.

[5]王正元.概念整合理论及其应用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6]温端政.中国歇后语大全[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翟莉(1990.4-),女,汉族,河北邯郸人,贵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4级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对比语言学。

猜你喜欢

歇后语
歇后语问答竞赛
认识歇后语
从三个方面带领学生走近歇后语
狗年话狗之歇后语
《歇后语》教学设计
巧填歇后语
歇后语知多少
“鸡当了官”
学会积累歇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