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存在的误区及对策研究

2017-03-15

运动 2017年3期
关键词:教练员体能训练篮球

陈 臣

(首都体育学院, 北京 100191)

理论与方法探索

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存在的误区及对策研究

陈 臣

(首都体育学院, 北京 100191)

篮球是一项大众化的球类体育项目,极受青少年的青睐和喜爱。作为一项体育项目,如何进行体能训练,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来说是非常重要,这不仅关系到他们的运动爆发力、运动速度,更关系到他们的意志力培养。但是,至刚则易折,过高的体能训练强度或者错误的训练方法必然容易导致各种运动损伤的发生,从而进一步对运动员的身心健康造成恶劣影响。基于此,本文从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存在的误区出发,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几点可行性的优化对策,以供相关读者参考。

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误区;优化

篮球是一项高强度、多间歇、强对抗、持续时间较长的体育运动项目,其特有的属性也决定了篮球运动员必须要具有良好的体能素质,才能够在篮球比赛中呈现最佳状态,发挥出最好的效果。然而,由于受到训练模式以及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影响,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在进行体能训练的过程中仍旧存在一些误区,这些问题的存在甚至还进一步引发了不同程度的运动损伤。本文通过文献研究,结合实际训练的观察与总结,总结误区,寻找优化训练对策,为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训练提供参考。

1 体能训练的内涵概述

体能训练,主要着重于运动员的身体机能训练,运动员通过锻炼获得体能,这些后天性的体能不仅具备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而且还具有新陈代谢的力量。从竞技类体育运动项目分类来看,我们可以把体能训练分为专项体能训练和一般体能训练两种。而在这两种体能训练类型之中,以一般体能训练为基础,专项体能训练需建立在此之上才能得以顺利进行。所谓的一般体能训练,其所采取的训练方式有别于专项训练方法,主要是通过一种较为普遍的方式来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而专项体能训练,顾名思义就是一种为了提高运动员专项素质而设立的训练方式,这种专项式的训练对运动员的机能提升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能够把运动员的内在潜力充分发挥出来,帮助运动员获取更为优异的成绩。

2 当前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存在的误区

2.1 训练手段不科学

通过长时间的实地考察及运动员之间的沟通得知,青少年虽然喜爱篮球运动,但是对篮球体能训练却缺乏积极参与性。归根究底,主要是由于教练员仍旧沿用传统的训练理念和模式开展篮球训练活动,而在训练过程中,过于注重技术和战术训练,而忽视体能训练。通过实地观察我们看到,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在进行训练时,花费了60%的时间练习个人技术, 30%左右的时间在练习篮球竞赛战术,只有剩下不到10%的时间在进行体能训练。如此厚此薄彼的做法,导致运动员的内在潜力无法得到挖掘,引发了体能训练停滞不前的困境。

2.2 准备活动不充分

准备活动是开展篮球训练项目的前提,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在进行体能训练活动前,只有做好充分、到位的准备活动,才能够让自己的神经长久地保持兴奋性和协调性,才能更好地避免运动损伤事故的发生。但是,就当前青少年篮球体能训练活动来说,仍旧存在准备活动不充分问题,如此一来就会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神经系统的协调,降低神经系统对肌肉的指挥能力。失去了足够的肌肉指挥能力,就会难以支撑青少年运动员的训练强度,随之也会引发肌肉拉伤等运动损伤。当然,至刚则易折,过量的准备运动也会引发运动损伤事故的发生,影响篮球训练效果的同时,还会进一步对青少年的身心造成损害。

2.3 保护措施不到位

就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来说,保护措施不到位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训练场地、训练条件较差,训练设施简陋,训练设备脱离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体能运动的实际需要,不符合规范性要求。譬如说:篮球场地不平坦等;运动器材不符合使用标准或者出现破损等,这些都是当前影响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造成损伤事故的高发原因。此外,教练员在进行训练活动时掌控能力不足,组织不力也是一大原因。

2.4 体能训练缺乏科学性

由于受到青少年自身条件以及客观环境的影响,青少年的性格、身体素质以及运动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同时也导致他们在进行体能训练时适应能力不同。面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之间所存在的差异难题,教练员有责任制订科学的训练计划,确保每一位运动员都能获得相应程度的提升。但是,就我国当前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现状来看,普遍存在训练无规律、无计划等问题,部分青少年所承担的训练任务、训练内容和运动负荷都超出了自己能承受的范畴,更有部分青少年开始出现体能下降问题,更别说提高体能训练水平了。

3 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优化的对策

3.1 加强思想教育,深化体能训练的重视程度

思想是行为的最大推动力,要想在体能训练中增强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就必须要脱离传统理念的禁锢,树立一种全新的、符合新时代发展态势的良性理念,并用新的理念贯穿到整个训练活动中。只有在科学高效、现代化训练理念的带领下,才能增强每个教练员和运动员的思想认识,才能深化他们对体能训练的重视程度。之所以出现运动员体能训练与篮球竞技训练厚此薄彼的现象,与教练员、运动员对体能训练的认识不足有着紧密的联系。只有从思想层面入手,加强教练员、运动员的思想教育,让他们意识到体能训练的重要性,让他们意识到体能训练是一些运动实施的基础保障,才能更好地开展篮球训练项目。当然,在此过程中,必须要提高理论认知水平。无论是教练员还是运动员,都要区分一般体育训练和篮球体能训练,才能将青少年运动员与体能训练实际相融合,强化训练效果。此外,针对训练设施不齐备的问题,教练员还要加强和有关部门的联系,加大投入,为运动员构筑良好的训练环境。

3.2 优化训练模式,改进体能训练的关键载体

体能训练不仅要提高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速度、爆发力、耐力以及柔韧性,更要培养青少年运动员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环境适应力。尤其是在篮球实战比赛中,运动员的心理较量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在训练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体能期间,教练员应以体能训练为载体,使用重复训练法、间歇训练法、变换训练法、竞赛、游戏训练法、分解训练法、完整训练法、综合训练法等训练形式,培养青少年运动员灵活机智、沉着勇敢等品质,为他们日后的篮球实战打下坚实的素质基础。其次,在进行常规体能训练时,教练员应借助训练项目渗透价值观教育,在训练中培养青少年运动员公平竞争、平等参与、团结互助的意识。再有,在准备阶段,教练员要根据训练内容而选择适宜的准备活动,以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而准备活动的量要视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气象条件和训练情况而定。除此以外,还可以开展丰富的第二课堂训练活动,在篮球队伍里组织开展友谊赛、班级联赛等各种竞技竞赛活动,让青少年运动员在训练的过程中增强集体荣誉感。

3.3 优化训练计划,增强体能训练的实效性

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中所出现的“一刀切”问题一直为社会大众所诟病。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已是不争的事实。为此,教练员应事先对运动员的情况开展调查活动,根据青少年运动员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和运动技术水平等,对训练大纲进行分析、完善,认真查阅有关书籍,认真研究参与训练的运动员,分析他们哪些动作不易掌握,哪些技术动作容易引发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事故,做到“心中有计划,心中有方案”。其次,教练员还要从实际出发,立足每个青少年运动员的实际情况,改变教学目标要求,统一规划现状,针对不同层次基础、不能能力水平的运动员,设计符合他们层次水平发展的训练目标。除此以外,在体能训练工作中,教练员还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帮助运动员正确掌握篮球竞技的基础动作要领,增强运动员进行体能训练时的技巧和能力。当然,教练员还要根据青少年运动员自身的能力,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尤其是要注意运动器官的局部负担量和损伤后体育活动的安排,避免因单一训练而造成局部损伤。

3.4 执行多元评价,细化体能训练考核评价标准

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主要是由篮球训练队的教练员指导开展的,属于一种强制性的训练活动。因此评价考核目标要向培养与发展运动员体能水平、篮球实战比赛能力靠拢。这就要求教练员在评价运动员训练效果时,要实现评价运动员的训练结果向评价运动员的发展过程转型;由运动员被动接受考核向运动员主动参与评价过程转型。由此可见,有关职能部门与人员要打破传统单一的考核评价模式,构建一个有利于调动运动员参与积极性的动态评价模式,形成三级联动评价机制,促进评价模式向多元化、时代化、系统化方向发展。这样的多元化评价模式,不仅改变了过往只重视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篮球竞技成绩的评价标准,加大了对运动员身体素质、综合能力的考查力度,对青少年运动员的发展起到了导向性的作用,有效提升了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参与体能训练的积极性。

4 结 语

体能训练是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专业技能训练中必不可缺的内容之一,它对于青少年运动员来说,有着其他体育训练项目所无法比拟的意义。作为培养竞技篮球人才队伍的有关体育部门,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做好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工作的重要性,针对训练中存在的误区和瓶颈,不断总结经验,找出适合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好方法,提高运动员的体能和体质,培养更多优秀的篮球人才。这样,我国才能更好地立足未来国际篮坛。

[1]田虹,周阳,汤中华.青少年篮球技术训练过程的有效控制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6).

[2]赵时,李朝福.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体能优化训练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3,29.

[3]王树岩.北京市青少年业余篮球培训机构的发展对策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3.

[4]沈延宾.王楼中学校篮球运动发展的现状分析[J].成才之路,2014,20.

[5]高海君.中学篮球运动开展现状分析[J].新西部:理论版,2013(10).

G841

A

1674-151X(2017)02-038-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03.020

投稿日期:2016-11-18

北京市教育会员会科研专项经费资助:学科建设—我国青少年篮球训练竞赛评价体系的构建(2015)。

陈臣,硕士,运动健将。研究方向:篮球教学与训练理论。

猜你喜欢

教练员体能训练篮球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教练员领导行为对运动员运动投入的影响研究——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中介效应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快乐篮球进山乡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论高水平教练员教育培训的“学习投入
我国冰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综合述评
应然与实然:教练员在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中的作用思考
对体能训练认识的理性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