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馆在少儿阅读中的重要性及推广策略

2017-03-15刘忆军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书籍读书图书馆

刘忆军

阅读能力在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所学习的知识,所了解的历史,以及对于自己的审视和规划,都是从阅读中得到的。可以说阅读是我们行为能力和自我认知的来源。高尔基说过:“阅读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国家的精神文明境界取决于他的国民的阅读水平。少年儿童作为祖国的未来,他们的成长发展代表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少儿阅读不但可以提升少年儿童的学习能力,培养他们求知思考精神和完善人格,更是拉近家庭关系,传承传统文化,帮助少年儿童了解社会的重要渠道。

根据少年先锋报社举行的“少年儿童课外阅读研讨会”上探讨的数据显示,我国儿童人均仅拥有1.3册图书,在全世界排名为68位,是以色列的1/50,日本的1/40,美国的1/30。这还仅仅是就阅读量是的对比,中国儿童在阅读的质的方面也同样存在隐忧。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国少年儿童在阅读方面很大程度地带着“功利化”的心态去阅读,“课后详解”“作文指导”等能够帮他们迅速提高成绩的书籍成了阅读的首选,那些能够“滋养”心灵有益身心的儿童文学书籍则被弃。受到传媒多元化的影响,传统阅读方式受到网络快餐式阅读的冲击,一些剧情刺激甚至带有暴力内容的漫画、言情、偶像类书籍也日益成了少年儿童主要的阅读方式。就大环境来说,中国平均45.9万人拥有一座公共图书馆,这与每1.5公里半径内设置一所公共图书馆,平均2万人拥有一间图书馆的国际标准相距甚远。

一、少儿图书馆在少儿阅读中的重要性

《公共图书馆宣言》明确指出“公共图书馆的使命”的第一条:“养成并强化儿童早期的阅读习惯”,在《公共图书馆服务发展指南》则进一步指出,“公共图书馆负有特殊的责任支持儿童学习阅读,鼓励儿童使用图书和其他载体的资料。”由此可见,少儿图书馆作为面向少年儿童专门开放的图书馆,对于少年儿童的阅读培养和推广具有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

少儿图书馆是校外教育机构。在少年儿童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会对这个世界的种种科学现象产生好奇,比如“真的存在外星人吗?”“人会不会飞?”“我是怎么来的?”等问题都是少儿时期经常困扰着人们的问题。这是他们认知需求的开始。但是,往往此类问题,成年人或者报纸杂志大多站在科学的角度去解释,读起来像学术论文一样晦涩难懂,有些家长为了摆脱孩子对于这些知识的纠缠,甚至是编造出一些“童话谎言”来进行解释。难以理解的理论基础会让少儿对于科学失去兴趣,善意编造的“谎言”也会对孩子们造成误导,这样都不利于他们对于知识的汲取和探索。科学是深奥的,但科普是通俗的,如果为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营造一个“生态环境”,一个“寻宝之地”,那非少儿图书馆莫属了。一些通俗易懂的科普书籍,深入浅出,鲜活生动的少儿读物不仅可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也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思考空间,产生问题并寻找答案,形成良性循环。

少儿图书馆是儿童接触社会的伊始。据权威部门统计,我国成年人年均读书0.7本,与日本的人均40本,俄罗斯的55本相比少地可怜。大部分双职工家庭的父母忙于工作,在为孩子物质保障奔波的同时无暇顾及孩子的精神世界的培养,一些孩子从小被交由祖辈们照顾,缺少与父母的沟通,家庭与学业之间两点一线的生活方式,让少年儿童与社会的接触方面形成断层。少儿图书馆作为一个社会机构,为少年儿童了解社会接触社会打开了一扇窗口。在这里,他们不仅会接触到工作人员,同龄人,也会接触到幼辈、长辈,遇到与自己具有相同看法的人,或者是意见向左的人。交换想法,产生新的看法。他们不再拘泥于家庭中的一衣一饭的交流,也不再是学业上“中心思想”“美句摘抄”的交换,而是去体会读物中的思想,享受阅读的美感。这样可以从小培养他们的大局观,形成系统的看法和观点。

二、少儿阅读推广的政策举措:中外对比

促进儿童阅读向来是发达国家的国家工程。在美国,从克林顿总统的“美国阅读挑战运动”到布什总统的“阅读优先”方案,几乎都在不遗余力的倡导阅读,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更是在一上任就携妻子米歇尔来到首都华盛顿的一所小学为孩子们朗读美国登月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的儿童读物片段,并送上满满两纸袋的书籍。除此之外,美国政府更是以立法的形式,将美国儿童阅讀能力培养法律化,成立国际阅读协会(IRA)及全美阅读小组等专业机构从事儿童阅读的倡导工作。在英国,1992年英国启动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性的以儿童为对象的赠书计划——图书起跑线计划。英国的“图书起跑线”运动对英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已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J·K·罗琳的《哈利·波特》的畅销,正是英国悠久的床边阅读史带来的效应之一。2003年年初,英国教育部发出号召,要把儿童阅读进行到底,从电视到报刊,处处可见政府宣传阅读的信息,在新生儿做体检时免费赠送少儿书籍和阅读指南给家长,并组织辅导家长成立书会分享经验。与我们临近的日本,也早在1999年8月通过决议将2000年定为“学生读书年”。2001年11月,日本制定通过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读书活动的法律》,指定4月23日为日本儿童阅读日,规定了读书活动的理念并明确了国家、地区、公共团体在儿童阅读推广中的责任,为此,日本文部科学省指定了“日本中小学生读书活动计划”,全方位指导读书活动的开展。

国内少儿阅读推广起步较晚,大部分往往停留在民间层面。西方发达国家儿童在6—9个月便开始有阅读活动,而我国少儿阅读的开展往往是2到3岁以后,这与西方国家存在很大差距,其中缺乏父母的正确引导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基于此原因, 一批来自不同领域的“阅读推广人”开始通过自己的力量去推广少儿阅读。通过网上发帖、演讲等方式去宣传儿童阅读)的新理念,新方式。中国图书馆学会提出将2009年4月23日至2010年4月23日定为“全国少儿阅读读书年”。这项以“少年强则国强”为口号的阅读活动得到了全国百余家公共图书馆、少儿图书馆的积极响应,但是由于缺乏政府支持,虽然声音很大,可是热闹的背后却是行动的疲态。缺乏成熟的少儿阅读推广的社会服务组织,特别少儿图书馆在少儿阅读推广中的未能发光发热使少儿阅读活动的推广遭受巨大阻碍,这不仅是少儿图书馆的悲哀,也是中国少儿阅读推广的悲哀。

三、少儿图书馆在少儿阅读中的推广策略

少儿图书馆要积极地融入民间推广组织中去。在中国,不乏民间组织、机构、个人所组成的少儿阅读推广热潮,但在其中却难见图书馆人的身影。即使在少儿图书馆内部,“少儿阅读推广”也是一个陌生的词汇。我们偏安一隅的执着于“阅读辅导”“图书推荐”等传统职能,却对少儿阅读推广的世界浪潮置若罔闻。用新的眼光看待世界,聚集行业优势和力量,积极开展“少儿阅读推广”的理论研究,与少儿阅读推广组织和个人加强交流联系,建立起良性的互动关系,将是少儿图书馆顺应时代发展,承担少儿阅读推广使命的必然选择。

少儿图书馆要协助家庭建立亲子共读。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于阅读的态度,直接影响到孩子对于阅读的态度。少儿图书馆可以放宽办证年龄,由零岁到成年,像父母、准妈妈、爷爷奶奶开放,开设“家长书架”,提供有关孩子阅读的辅导资料,家庭教育、历史、科普等类型的书籍,提高家长们的阅读素质和知识层面,让家长们更加了解孩子,宽容孩子,以身作则,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养成爱阅读,好求知的习惯。

少儿图书馆也应根据孩子的天性开展各项阅读活动。根据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少儿图书馆可以举行与图书相关的角色扮演类游戏活动。设置小舞台,让孩子自己去演绎自己所阅读到的故事。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们不仅可以与别人分享所读过的书籍,也可以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富有情趣的表演,甚至是与原著不同的演绎,都可以让孩子的好胜心、表达欲转化为阅读的兴趣。针对低龄的阅读者,也可以定期组织听书活动,请一些资深的广播人,甚至是志愿者为孩子们读书。这样,那些文字能力尚且不足的孩子,也得到了除了绘本以外,另一种更加生动的了解书中世界的方式。

四、结语

培养少儿阅读兴趣,提高少儿阅读能力是少儿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顺应时代的发展,少儿图书馆不能拘泥于传统职能,提供书籍以及导引等基础服务,应当更加具有使命感,将少儿阅读推广作为自身使命担当。要做好课外教育平台,将家庭、学校等这些对于少儿阅读具有深刻影响的成分紧密连接在一起。做好改革优化,为少儿阅读提供良好的环境。

【作者单位:许昌市少年儿童图书馆河南】

猜你喜欢

书籍读书图书馆
鲁迅与“书籍代购”
我爱读书
AOS在书籍编写的应用
书籍
图书馆
我们一起读书吧
书籍是如何改变我们的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