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的心理分析和心灵呵护
2017-03-15张岚萍
张岚萍
泰戈尔有一首诗中写道“我不记得我的母亲,只当我从卧室的窗里外望悠远的蓝天,我觉得我母亲凝注在我脸上的眼光,布满了整个天空。”用这首诗来形容留守儿童的心理是再恰当不过了。这些孩子没有完整的亲情,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很多时候,他们只能从电话中或者从偶尔寄来的汇款单中,才能感觉父母的存在。当别的孩子都在享受花样年华的时候,他们被留在乡下,孤独得像荒草一样生长。渐渐地孩子变得孤僻、抑郁,有的走向消极,有的变得任性、暴躁,这严重地影响到了孩子心理健康发展。
一、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分析
我们注意观察这些留守孩子,他们普遍存在以下几种心理问题:
1.自我封闭,性格孤僻。儿童大都具有攀比心理,具有强烈的自豪感,而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就像失去了坚强的依靠和保护,一遇到麻烦就会感觉柔弱无助,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内向。长期的寡言、沉默、焦虑和紧张,极易使这些孩子形成孤僻、自卑、封闭的心理。这样的儿童在人际沟通和自信心方面自然比其他的孩子要弱。
2.情绪失控,容易冲动。留守儿童一般年龄在16周岁以下,正处于身心发育时期,情绪欠稳定,再加上意志薄弱,容易造成情绪失控和冲动。他们还容易对周围人产生戒备和敌对心理。这种敌对心理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攻击行为。有些儿童总感到别人在欺负他,一点小事就斤斤计较,对教师、监护人、亲友的管教和批评也易于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严重者往往还有暴力倾向。
3.认知偏差,内心迷茫,少数孩子不理解父母,认为家里穷,父母没有能耐,才外出打工,由此产生怨恨心理。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疏远父母,和父母产生情感隔膜,甚至怨恨父母无情。
4.产生厌学叛逆心理。在我们农村学校违纪学生中,留守学生占绝大多数,低年级儿童一般表现为逃学、迟到,不完成作业,小偷小摸,不诚实、经常说谎;高年级留守儿童开始出现叛逆心理,攻击意识很强,与老师顶撞,不服从管教,更有甚者还盲目冲动、打架斗殴。
二、导致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原因
对于孩子们所产生的心理问题,年龄越小,问题越突出,女孩子比男孩突出。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呢?
1.家庭教育的缺位,亲情关爱的缺失,是导致孩子产生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不在身边,对留守儿童学习方面的帮助和监督大大减少,甚至完全减除了,使孩子在学习方面处于一种无人过问的状况。学好了,没人夸;学坏了,无人骂。渐渐使孩子对学习产生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孩子的精力不放在学习上,自然就要在其他方面加以消耗,于是其行为开始出现偏差,各种超越道德、规则的行为开始在孩子身上出现。加上监护人本身对孩子亲情缺失状况的同情,于是在孩子行为稍有出格的时候也不会加以管束,使孩子在偏离健康发展轨道的方向上越走越远。
2.学校的不当评价,是导致“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教师对穿戴整齐、成绩优秀的学生投入的关注更多一些,对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常常给予的机会是很少的。而不讲究卫生的暂差生,大多数是留守儿童,他们很难引起教师的重视和信任,于是就会抑郁悲观,往往以“不好”“更不听话”的方式与教师对抗。而他们的逆反又会激起教师对这部分学生的失望,这样的恶性循环导致师生关系不融洽,给留守儿童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
3.社会的不良环境、成人的不良影响,是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重大诱因。社会是一个大熔炉,对于人的成长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农村学校的留守儿童由于社会教育的原因,存在的问题也十分严重,具体表现在:
1.社会上的不良场所对留守儿童的成长带来不利影响。农村小集镇上的一些公开的和隐蔽网吧,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为了赚钱,而大量招徕在校学生,甚至引诱学生。小学儿童自控力本身就不强,而留守儿童又缺乏父母的监管,网吧对他们的不利影响就更大,经常偷钱、编造谎话逃学上网。
2.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对留守儿童的成长也带来了不良影响。农闲时节,“闲人”太多,致使赌博风盛行。无事干的人成天就在牌桌上赌博,许多留守儿童的代管监护人也参与其中,整天在牌桌上生活,很少过问孩子的情况。这种“潜移默化”对孩子带来很大的不良影响。
三、培养留守儿童健康心理的做法
作为一名心理教师,根据以上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原因及其分析,从以下几方面培养他们的健康心理:
1.自信心的培养。要让“留守儿童”学会正确评价自己。“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要总盯着自己的短处,要善于发掘和发展自己的优势。教师要指导留守儿童去做一些力所能及、把握性大的事情,如帮爷爷奶奶做一些家务,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学会克服自己学习上的一些不良习惯等,即使很小的事,也能获得成功的体验,起到增强自信心的作用。
2.抗挫折能力培養
挫折感在留守儿童的心理上表现很明显,他们常常会由于考试的失败、社交的障碍、缺少父母的关爱等方面的原因体验到挫折感。他们的情绪处于失望、焦虑、沮丧等紧张状态。老师要告诉他们,遇到挫折时应进行冷静的分析,从主客观、目标、环境条件等方面找到受挫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要善于根据自己的优势确立奋斗目标,在前进过程中发现不切合实际时,要及时调整,化压力为动力。保持自信和乐观的态度,学会悦纳自己。
3.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留守儿童由于长时间缺少父母的关爱呵护,自闭心理较为严重,常常不愿与人交往,心理压力较大。在学校教育中,教师要鼓励他们多参加班级和学校的各种活动,为他们展示和表现自己提供一定的平台。应该鼓励他们克服自闭心理,试探着主动与人交往,慢慢获得成功的体验。
留守儿童,他们不应该是亲情疏离后心灵脆弱的一代,不应该是从童年开始就独自面对世界孤寂的一代,他们应该得到学校、老师更多的关爱,得到社会更多地关注。让我们伸出友爱之手,让他们也健康成长吧。
【作者单位:丹阳市访仙中心校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