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会生活与学会做人

2017-03-15司静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品德生活课堂

司静

《品社》课是我国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与现在开设的“思想品德”课和“社会”课相比较,它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国家公民良好道德品质的重任,注重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生活、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社会性发展的人。这门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对于培养学生“学会生活”和“学会做人”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就这门课程的教学模式,简单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让学生的现实生活走进课堂

教育家赞科夫曾经说过:“如果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上,教室的天地就开阔了。”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从孩子的生活经验出发,涵盖了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和科学教育,所以在教学中,要尽力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让生活走进课堂,做到不脱离课标,不拘泥于教材,一切从实际出发。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并在教学设计与儿童的真实生活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进入”的通道,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

1.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热爱生活

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所以要引进学生日常事件中的角色扮演,让学生自己来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表演出整个故事情节。比如,在《城乡巨变》这一课时的教学中,首先让孩子在课前通过各种渠道做足功课,了解家乡以前的状况。上课的时候,再展示家乡现状的相关图像资料,与之比较,让学生自己说说,发现了什么?进而引发他们的思考,为什么家乡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一石激起千层浪,使得孩子们热情高涨,踊跃发言,纷纷说出自己的观点。也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今天的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从而使他们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这样就可以带领学生走进生活,贴近生活,从而更加热爱生活。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指导学生体验生活

在教学《我爱我家》时,首先让学生观察自己的父母一天都做了哪些事,让他们用心去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会父母的辛苦与不易,从而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让他们的心灵变得敏感起来,真正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二、与其他课程相结合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将品德、行为规范,爱国主义和文化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实践,理论联系实际,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理念,增强对他人、自我和社会的认知,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语文课堂是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的主阵地,在这里除了学到很多知识,还可以学到很多人生哲理真理。学习《鲁滨孙漂游记》时,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面对逆境,我们应该怎么做?经过课堂讨论,学生达成共识:要逆流勇进,走出逆境,战胜种种困难。用名言警句就是“我可以拿走人的任何东西,但有一样东西不行,这就是在特定环境下选择自己的生活态度的自由”,在课堂中,学生学会了如何勇敢面对人生挫折与困境。

语文有些课文的编排很活泼、优美,但由于受到学科特点的局限,使孩子无法从生活中体验其中的美妙,从而无法真正理解文章的精髓。然而《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就不同了,它可以很好地为我们提供一个以生活体验为载体的平台,将课本内容与生活实际巧妙融合,引导学生更好地把所学的思想内涵落实到现实生活中,使学生获得道德体验。这种品德教育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单靠一堂品德课是不够的,有机整合语文学科的德育资源,将课堂教学深入家庭和社会,贯穿学生的整个生活。

三、采用多种教学途径,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

目前还有很多教师没有解脱“一言堂”和“封闭式”教学方法的桎梏,为改变这种不良现状,广大教育教研工作者都在积极努力地改进,尝试着如何上好品德与社会课,倡导“开放式”课堂教学,打破陈旧的“封闭式”教学常规,废除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树立合作观念,张扬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充满活力的环境中“活动”、“体验”,求道理,悟真情。

1.注重学生指导,创设与实际情况相联系的活动

收集资料是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同时培养学生敏感的信息意识,形成收集利用信息的能力和信息道德。指导学生搜集资料时,学习别人阐述问题的方法与技巧,从而受到启发,迸发出自己的思维火花。同时,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整理,并对资料进行研究分析,从而引导学生从哪方面着手思考问题,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善于思考問题的好习惯。

2.鼓励学生参与品社教学,加强训练,让课堂具有实效性

对学生的参与能力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培养,拓展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使他们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激发他们力图认识、掌握它的迫切愿望。所以,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我从下面几种方法着手:

1)利用多媒体,进行电化教学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材中很多内容不能让学生直接感观,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多媒体教学可以更生动直观地展示课本内容,方便孩子更好地理解课本内涵,同时还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补充更多课外知识,推进整个教学过程。

2)利用情景表演进行教学

中低年级阶段的学生对表演有一种自然的爱好,在课堂中可以利用表演游戏进行教学,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有利于理解其中的内容,以便发展各种能力。同时还可以利用设问、猜谜语、听唱歌曲等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探究学习中成为快乐天使。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启迪学生思维,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将课堂生活化,与实际相结合,更要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做到以人为本。

【作者单位:冠县清泉街道办事处清泉第一小学 山东】

猜你喜欢

品德生活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品德
论茶的君子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