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基本性质”导学案设计
2017-03-15张鹏丽
张鹏丽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导学案教学”这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崭露头角,并逐渐发展起来.其中一个好的导学案的设计至关重要,其贯穿于整个课堂,是由老师编写有助于学生有效学习的工具.“分数的基本性质”导学案可以指导教师的教学、学生的独立预习、合作学习、自主检测以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关键词】导学案;自主探究;合作学习;高效课堂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为了更好地落实新课改的要求,力求打造一个高效课堂.导学案的内容应包括学习目标、知识准备、学习内容、知识归纳和达标检测,下面以“分数的基本性质”为例设计导学案.
一、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十册第四单元中第三小节.
二、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1)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含义;(2)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2.能力目标:(1)经历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过程,培养迁移能力、概括能力和观察能力;(2)熟练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3.情感价值观目标:(1)经历观察、操作和讨论等学习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2)在自主探究的网络活动中培养兴趣,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3)通过小组分工协作和信息成果集体共享,培养合作精神.
重难点:1.重点:(1)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含义;(2)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运用.2.难点:(1)抽象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2)熟练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
三、学习过程
1.回顾旧知.复习本单元前两节“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以及“真分数和假分数”等知识,以及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除法是两位数的除法”这一节的除法的性质.
(设計意图:通过回顾这部分旧知识,有利于唤醒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而与新的知识产生联系,对新的知识进行更好的有意义学习,成功扩充原有的认知结构,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2.课前预学.预习“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节内容.
预习要求:1.1通过书籍或网络寻找有关探讨分数基本性质的小故事,并与大家分享;1.2利用已学知识自主探究分数的基本性质;1.3在自学过程中把有疑问的地方写下来,带到小组内讨论解决.
(设计意图:通过预习,让学生对新知识有一个大体的掌握.学生通过自己看书能掌握的就自己看书掌握;掌握不了的,让他们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在小组内讨论解决;如果讨论也解决不了的,再带着问题全班交流,教师引导解决.)
3.情境导入,提出问题.学生分享小故事,从中挑选一个提出有关分数的基本性质的问题,例如14,28,416哪个比较大呢?
(设计意图:使用学生精心寻找的小故事来导入情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产生自豪感.)
4.自主探究(独学).学生利用工具:圆形纸片、直尺、量角器、涂色笔、剪刀等及所学知识对上述提出的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并分享探究结果,例如14=28=416.
(设计意图:通过使用工具来自主探究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我效能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5.合作学习(对学、群学).教师对上述学生的探究结果提出问题: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不相同,但分数的值却相等,你们能找出其中的规律吗?
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规律.
(设计意图: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观点,促进学生共同成长,增进学生间的情谊,进而增强班级的凝聚力.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进行全班巡视,并给予适时的点拨.)
6.小组展示.小组将自己的合作交流成果在全班展示,其他小组补充并提出意见.
(设计意图:小组展示不仅培养学生的自信和口才,而且增加同学们互相了解的机会.)
7.总结性质.学生与老师一起给出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内容.
(设计意图:老师和学生共同为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内容做一个规范的描述,确保数学知识的规范性和严谨性.)
8.推广.教师提出问题:利用已学知识为分数的基本性质做出合理解释.
学生思考交流,并在课堂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推广,可以使学生将旧知与新知联系在一起,避免使知识割裂开来.)
9.小结.学生选出一位代表进行本堂小结,老师和其他学生补充.
(设计意图:学生做小结可以更好地表现学生对本堂课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作为一个本堂课的总结性评价,老师可以及时为学生纠正错误,做到堂堂清.)
四、课堂作业
教师提出问题:分数的基本性质中,分数的分子、分母同乘以或同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那么,这里的“相同的数”可以是任何数吗?
课后习题:量力而行原则
(设计意图:留给学生的作业是一个悬念式的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利用自己的想象和思考来填补空白.)
上述“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导学案设计贯彻了“导学案教学”中对导学案设计的要求,将学生学习、学生练习、学生展示、老师点拨、老师和学生评价五个重要环节用知识串联起来,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