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角度与受益角度
2017-03-15魏建平
魏建平
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曾经说过:“儿童阅读在孩子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童年读的书可以让孩子记一辈子,影响孩子进一步的发展。”因此,无论从世界观、人生观的培养,还是从知识的迁移、拓展来看,阅读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最直接、最现实的方法和途径,阅读让语文课堂更精彩。作为语文老师本人,从教师教学和学生受用两方面来理解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作用。
从教学角度来看,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启迪智慧,进而激发灵感。
在《黄河的主人》一文教学中,我根据课文特点,采用“以读为本,自读自悟,注重整体,入情入境”的阅读策略,创造了松愉悦的快乐课堂。一是初读、感知,理清思绪。首先要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阅读完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意思,形成自己的思绪。然后在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基础上,在教学时再加以引导,让学生初步掌握课文的情感。二是细读、体会,把握重点。在学生精读完课文之后,从引导找主要语句入手,直入课文的中心内容中,紧扣课文所要表达的重点。三是精读、表演,入情入境。引导学生对重点段落、主要语句有感情地读,声情并茂地读,并乐意用合理的肢体语言来展现,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涵,与作者产生思想共鸣,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四是品读、回味,寫出感受。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细细品味课文的内容,写出自己的学后感。在正常教学中,每学完一篇课文以后,都要让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悟。总之,采用“以读为本,自读自悟,注重整体,入情入境”的教学方法,初读、细读、精读、品读,由浅入深,使学生读得津津有味,读中悟文,读中明理,读中生智,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学生受用角度来看,阅读应是徜徉书海,快乐阅读。
惠普尔说过:“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欧阳修也说过:“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他们的话明示我们:大量阅读对人的一生将产生深远的意义。那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去快乐阅读呢,我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精心推荐书目,学生自由选择。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卢姆说:“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当学生读自己喜欢读的书时,他会读得很投入,完全沉浸在书籍的海洋中,和书里的人物融为一体。当学生读看到自己不感兴趣的书时,会感到索然无味。平时,我们会经常见到这样一个场景:家长为自己的孩子采购了很多书籍,但一个学期下来,孩子却一本也没有读,原因何在,那是因为孩子对这些书本没有任何兴趣。因而,老师必须指导学生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能理解的,并且有一定思想内涵的书籍,来提高孩子的阅读水平。
二是巧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喜欢听故事和讲故事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天性,学完《卖火柴的小女孩》后,我接着声情并茂地和他们说起《灰姑娘》的故事。当学生们正在为灰姑娘的命运担忧,沉醉于其中的时候,我突然会停下来。无不动容地告之他们:这个故事呀,情节很复杂,后面的更加精彩呢,你们要想知道最后的结尾,就自己看看原文吧,老师就不细细给你们讲了。此时我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出经典的《安徒生童话》。
三是降低课外阅读的要求,学会鼓励自己的学生。作为老师,要学会让学生轻松阅读。所谓轻松的阅读,就是让学生在完全放松的环境下阅读。我们要让学生轻松地从事阅读活动,让他们尽情享受阅读的乐趣,而不是为了阅读而阅读。低年级的孩子认知有限,对阅读本来就有畏难情绪,如果教师提出太多的有关阅读方面的要求,便会影响他们的阅读兴趣。只要学生愿意读书,无论他们的收获是什么,教师都要给予鼓励,进而提升他们的阅读兴趣。
从受益角度来看,我们应该让更多的学生享受阅读的快乐,更要让家庭阅读环境不好的孩子爱上阅读。
有些学生的家庭阅读环境非常不好,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非常困难,因为他们的家庭成员中就没有人喜欢阅读,也没人关心自己孩子的阅读,更不要说良好的阅读环境,即使是教师提出的有关课堂学习的读书要求,在起初也得不到他们家长的支持和理解,而往往这部分孩子是最需要阅读的,也是最需要从阅读中体会对学习的理解和升华。针对这些学生,我尝试了一些新的方法,希望也能为他们点亮阅读道路上的明灯,指引他们走上正确的阅读之路。
一是选经典、荐精品。只有经过时间考验、流传下来的经典作品才值得让孩子在宝贵的童年、少年时期阅读。在孩子还没有让自己阅读的心灵空间得到充实时,将这些精品植入孩子的心田,如同为他们打开了书籍世界的大门,让他们心无旁骛。只要书选得好,我们的孩子都愿意看,也喜欢看,也会更加爱看。人在童年时期都具有好奇心强、好表现的心理特点,他们比较渴望神秘、冒险的阅读体验,在低、中学段,《海底两万里》《木偶奇遇记》等都特别符合男孩子的口味。而女孩子就比较喜欢《我和小姐姐克拉拉》《爱丽丝漫游奇境》等作品。二是加阅读、减任务。阅读,其实也就是一个读字,但读书是要花时间和精力的,特别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弄得不好会将阅读成为他们学习的负担,进而让孩子从心底里排斥阅读,那就事与愿违、得不偿失了,正如困扰很多家长的,我们也想让孩子阅读,可是,等孩子花费大量的时间做完作业也就进入睡觉时间了,哪来的时间阅读呢?如果把阅读当作学习的一部分来布置,有些孩子做作业的负担会更重,就会有不完成作业的现象。那么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就要合理安排孩子的学习时间,变给孩子加任务的加法为减法,减轻孩子的无用功作业,提升课堂的学习效率,让孩子有充分的时间享受课外阅读。三是办活动、持之以恒。英国著名作家毛姆认为:“阅读应该是一种享受。”如果能在读书的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那么对我们的学生将有足够大的吸引力,进而提升他们的阅读兴趣。只要他们养成了持之以恒的课外阅读兴趣,那一定能与书籍结成好朋友。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要立足学生终身发展规划,让学生在阅读大量优秀文章、书籍中,学习人类创造的文化成果,同时传承人类永不熄灭的智慧。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更要用爱心将孩子们早日带入知识的殿堂和书籍的海洋,让他们去享受文明和智慧,让他们的潜能得到更好地开发,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去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世界和未来。
【作者单位: 涟水县小李集中心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