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欠发达地区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可行性研究

2017-03-15王丽赖文炜黄俊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江西省农村

王丽+赖文炜+黄俊

摘 要:文章以江西省农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现状为出发点,通过实地调研部分村民的文化需要,分析了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文化发展滞后的原因,提出了在欠发达地区乡村建立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可行性及新途径。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农村;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江西省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7)02-0098-03

1 背景

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村级文化中心”)是由政府主导建立,以行政村为服务单元,面向村级民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文化机构[1],是设置在广大村民身边的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在职能定位上强调统筹和综合,在工作空间选择上强调融合和便捷。其主要针对村民的生产生活特点向村民提供文艺演出、电影播放、读书看报、广播电视、文体活动、展览展示、技能培训等基本的公共文体服务。随着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和变革,村级文化中心建设也逐渐得到各方重视。2015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了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

笔者以“互联网”&“文化站”和“村级”&“文化服务”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时间跨度为2002年1月至2015年8月,通过阅读排查,得出74篇符合研究内容的期刊论文成果。经过笔者所在课题组成员的归纳、消化,发现以上研究主要从构建的路径、建设的要点、客观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建设实践等六个方面出发,并没有根据时代背景和村民的真实需求进行整体讨论。笔者以同属欠发达地区的江西省为调研对象,从村民的实际状况和真实需求出发,探讨欠发达地区村级文化中心建设的新途径。

2 相关政策支持及相关调研现状

2.1 支持村级文化中心建设的相关政策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民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06年9月发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2012年2月发布的《国家“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都将“公共文化服务”作为重要工作内容之一。近年来,政府还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来建设公共文化服务(见表1),这些有利政策是建设村级文化中心的必要条件,为欠发达地区村级文化中心的顺利建成保驾护航。

2.2 村级文化中心建设的现状

笔者调查发现,我国县乡两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截至2014年年底,全国建成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3,117个,乡镇(街道)文化站41,110个,基本实现了“县县有图书馆、乡乡有综合文化站”的建设目标,为激活村(社区)公共阅读设施资源提供了发展引擎。然而,村级文化机构设施缺口还比较大,全国58万个行政村中只有38.5万个建有村文化活动室,9.719万个社区居委会中只有9.12万个建有社区文化活动室,已经设立的村(社区)文化室中有不少面积还没有达标[3]。

江西省已经基本完成了“建立稳定的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对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性文化站、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和综合利用,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农民健身活动”[4]的目标。但是,江西省属于欠发达地区,经济和文化发展相对薄弱,“村村有文化室”的目标还没有实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笔者所在的课题组于2015年12月至2016年3月期间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对江西省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情况进行了调研,走访了江西省武宁县船滩镇的16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对村民的文化需求和当前村级文化中心建设的必要性进行调研。调研显示,仅有3个行政村拥有专门的文化室(包括该镇的文化站),占比17.6%;真正投入使用的文化室仅有1个,就是该镇的文化站;知道有文化室的村民仅占该镇总人口的7.2%;文化室的配置基本被挪作他用,没有专人管理(见表2)。

江西省对农村文化的投入严重不足,农村地区的文化建设困难重重,普遍存在以下问题:有规划无建设、有建设无管理、有设施无内容、有运营无监督等。如何实现好、发展好基层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不断满足基层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当代基层文化建设面临的新任务,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

3 欠发达地区村级文化中心未成立的原因分析

3.1 对文化建设缺乏重视

一方面,随着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当地政府未能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积极建设文化室,更不要说建设村级文化中心;另一方面,村级文化中心建设的各个环节没有专人负责,部门分工不明确,导致建设进度拖延且软、硬件质量不达标。

3.2 人才短缺且素质参差不齐

村级文化中心人才短缺且素质参差不齐的原因有以下三点:①中国当前的人口流动形式导致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涌入城市,農村人口结构发生变化,老人和孩子占绝大部分,所以村级文化人才必然会流失。②对村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够重视,特别是对培养文化继承人不够重视。③老的传统思想缺乏创新思维,不能积极适应时代变化。

3.3 消息闭塞,宣传不到位

当地政府和村干部缺乏宣传意识,宣传渠道单一,仅靠口头宣传,这就容易导致宣传与实际不符,村民对村级文化中心的认识不全面、不准确,如上文所提江西船滩镇文化站的村民知晓率仅为7.2%。

4 村级文化中心可行性建设

4.1 政府必须为村级文化中心建设提供支持

各级人民政府及主管部门应该对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进行全程把控,并对其发挥主导作用。具体表现为:①研究和确定各级综合性文化中心建设的数量、标准及规模。②整合各种有利资源,助力村级文化中心建设。③大力宣传有关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内容,积极协调处理各方利益,为村级文化中心建设铺平道路。④各级部门明确分工、团结合作,鼓励和促进各文化团体、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促进村级文化中心的建设。

4.2 健全服务规范以及各种制度

目前,绝大多数乡镇的综合文化站都缺少服务规范和制度,疏于管理。因此,村级文化中心应当结合当地实际民情,找准村级文化中心建设的功能定位,规范服务细则,健全工作人员管理制度、工作考核制度、财政拨款制度、奖惩制度等,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为村级文化中心的长久发展提供保障。

4.3 群众参与管理,为村级文化中心建设打好群众基础

村级文化中心建设的目的是用之于民,因此整个过程就需要村民的全面参与。只有通过全体村民的共同参与,政府及有关部门才能了解村民的需求,才能保证村级文化中心建设过程的公开与透明,才能真正接受群众的监督。在建设的过程中,村委有关领导应经常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并走进村民家中进行访谈,听取村民的意见。

4.4 多方合作,建设村级文化中心

第一,当地政府可以根据实际财政收入,适当增加对专业文化公司服务的资金投入,以丰富村级文化中心的服务内容。第二,政府可以鼓励村民自己创新文化形式,继承和发扬当地的风土文化。第三,政府可以招商引资,鼓励企业投资文化事业建设。第四,政府还可以向当地成功人士大力宣传家乡的文化,鼓励其参与和赞助村级文化中心建设。

4.5 多方面挖掘人才,鼓励大学生回报家乡

村级文化中心建设得成功与否,人才是关键。除上级规定配备的固定工作人员外,当地政府和村委会可以对外招聘兼职人员,兼职人员可以是大学生、志愿者,特别应鼓励本村的大学生回村服务家乡。村级文化中心招募来的所有兼职人员在进行统一的文化服务培训之后方能上岗,工作出色的兼职人员可转为正式管理人员,政府和村委会应给予其一定的物质奖励或提拔。

4.6 村民监督,多方检查

村级文化中心建设的考核必须由两部分组成,即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考核和群众满意度打分考核。群众的打分考核是相关工作人员升职、加薪的重要参考因素。村级文化中心可以对群众不满意的领导干部进行通报批评或重新任命,或由公众评选出新的中心管理人员。同时,村级文化中心应对群众满意的中心管理人员进行表彰、鼓励,并对其优秀做法及工作经验进行宣传、推广。

5 结语

加强互联网背景下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研究,特别是加强农村村级文化中心建设是适应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要求,推动文化站服务创新的重大举措;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满足人民群众日益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经之路和发展目标;是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国家“县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乡有文化站,村村有文化室”目标[6]的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1]徐同亮.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公共阅读服务功能[J].图书馆论坛,2016(7):1-5.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EB/OL].[2015-10-02].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10/20/content_10250.htm.

[3]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 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EB/OL].[2015-10-27].http://www.fdi.gov.cn/1800000121_21_85558_0_7.html.

[4]中共中央國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 [EB/OL].[2009-12-31].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6/10893985.html.

[5]我国力推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 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EB/OL].[2016-05-26].http://news.xinhuanet.com/2015-05/26/c_1115416472.htm.

[6]韩美群.当代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体制障碍与创新刍议[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70-73.

(编校:周雪芹)

猜你喜欢

欠发达地区江西省农村
于晓明
Perseverance Leads to Success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营改增”试点对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影响分析
欠发达地区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的研究
喻木华陶瓷艺术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