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外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原因分析及防治探讨

2017-03-15蔡向阳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20期
关键词:腹部手术防治

蔡向阳

[摘要] 目的 对普外科腹部手术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原因进行分析,针对具体原因提出相应处理措施。 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行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共计278例,其中79例患者在术后4~7d出现手术切口脂肪液化,回顾性分析确诊为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79例患者基本临床资料,探讨患者的临床情况和对于普外科腹部手术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关系,统计所得数据。 结果 体型肥胖者、营养情况不佳者、术中使用电刀者、糖尿病者切口暴露时间长者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肥胖者、非营养不良者、未使用电刀者、非糖尿病者及切口暴露时间较短者,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手术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重要危险因素包括体型肥胖、营养不良、糖尿病、电刀使用情况、切口暴露时间;术前做足切口脂肪液化预防,术后及时找出导致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的主要原因积极采取对症措施处理,有效改善脂肪液化症状,促进切口尽早愈合。

[关键词] 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原因;防治

[中图分类号] R65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6)20-154-03

Analysis on the reasons of fat liquefaction in the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of abdominal operation and discussion on prevention and cure

CAI Xiangyang

Department of Surgery,Nanjiang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Nanjiang 6366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easons of fat liquefaction in the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of abdominal operation, and to provide the corresponding treatment measures for the specific reasons. Methods 278 cases of patients were given abdominal surgery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December 2015. Among them, 79 cases of patients appeared fat liquefaction of incision in postoperative 4 to 7d. Basic clinical data of the 79 patients with fat liquefaction of incision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linical situation of patients and fat liquefaction of abdominal incision in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was explored. The data was statistical. Results Incidence rates of fat liquefaction in incision of obese persons, poor nutritional status, the use of electric knife in the operation, diabetes mellitus incision exposure time of the elderly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non-obese persons, non-malnourished persons, person who did not use the electric knife, non-diabetics and patients with short exposure tim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was significant,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The important risk factors for the occurrence of fat liquefaction in the surgical incision were body fat, malnutrition, diabetes mellitus, use of electric knife, incision exposure time. It is necessary to find out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occurrence of fat liquefaction of incision after operation, and to take positive measures to deal with. I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ymptoms of fat liquefaction, promote wound healing as early as possible.

[Key words] Abdominal operation;Incision fat liquefaction;Cause;Prevention

作為腹部手术常见并发症之一,术后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是导致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1-5]。患者在进行手术后,如果出现切口脂肪液化,将会严重影响术后患者伤口愈合,一方面不仅手术治疗效果,另一方面而且会增加患者治疗费用,因此及时对于该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探讨防治措施就成为我们共同关注的课题。组织浅表烧伤或脂肪细胞发生变性是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的主要机制。导致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众多,临床护理应加强并重视切口脂肪液化预防工作。本文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于我院确诊为腹部手术术后切口脂肪液化79例患者基本病历资料,分析导致术后切口脂肪液发生的原因,结合相关因素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2月于我院行腹部手术治疗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79例患者基本临床资料,本组患者中包括男42例,女37例,年龄24~76岁,平均(46.8±5.4)岁,38例患者术中使用电刀,41例术中为使用电刀;35例体型肥胖者,44例非肥胖者;42例伴有糖尿病,37例无糖尿病;36例使用氯化钠溶液冲洗切口,43例未冲洗,9例伴有贫血与低蛋白血症。79例患者中44例患者行上腹部手术治疗,35例行下腹部手术治疗。患者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时间均集中出现在术后4~7d。

1.2 方法

对于浅表液化范围不超过缺口1/3,渗液量不超过5mL且缺口愈合情况良好者采取以下方法治疗,首先剪掉1~2根缝合线,接着在切口内置入经盐水浸泡处理过的纱条进行引流,将渗液引流干净后为患者重新换药[6-7]。采用细管负压引流治疗浅表液化面积不超过切口1/2,渗液量5~10mL,切口愈合不良的切口脂肪液化者,剪断1~2根缝线接着行细管负压引流,待渗液引流干净后再行换药处理[8-9]。对于切口脂肪液化量超过15mL,脂肪液化范围达切口面积2/3切口愈受到的影响较大或完全停止愈合的患者,将所有缝合线全部剪断使切口完全敞开,行引流处理后使用庆大霉素盐水纱布湿敷,患者坚持按时换药,同时在用药的过程中需要严格遵照医嘱,不得进行擅自加药、减药或停药等现象;持续观察患者的临床情况,待新肉芽长出后行Ⅱ期缝合。治疗期间做好细菌感染预防工作,遵医嘱按时服用相关抗感染药物或静脉滴注抗生素治疗,后对于患者的各项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10]。

1.3 观察指标

记录体形肥胖、营养情况、电刀使用情况、糖尿病、切口暴露时间等不同指标下患者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比较上述指标在不同情况下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的差异。脂肪液化的诊断依据为:(1)手术后患者切口恢复不良,皮下有渗出液产生,同时多以脂肪粒漂浮的形式呈现;(2)手术后6天左右出现切口大量渗出物流动的现象,且多以黄色为主,患者并无其他明显感觉产生;(3)对切口进行轻压检查,患者不会出现疼痛的感觉,但轻压同时渗出物明显增多;对患者的各项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同时对于所得数据进行详细记录后探讨并比较患者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体型肥胖者、营养情况不佳者、术中使用电刀者、糖尿病者切口暴露时间长者切口脂肪液化發生率明显高于非肥胖者、非营养不良者、为使用电刀者、非糖尿病者及切口暴露时间较短者,二者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浅表液化范围不超过1/3切口,渗液量不超过5mL的患者有24例(30.4%),采取盐水纱条内引流治疗后3~4d切口愈合。浅表液化范围不超过1/2切口,渗液量在5~10mL范围内的患者有46例(58.2%),实施细管负压引流治疗后4~6d切口愈合。脂肪液化渗液超过15mL,浅表液化范围达切口2/3严重影响切口愈合的有9例(11.4%),剪断全部缝线敞开切口行引流处理,肉芽长出后进行Ⅱ期缝合,切口在治疗后5~13d愈合。

3 讨论

体型肥胖患者脂肪组织供血情况差,手术操作使得患者原本血液循环遭到破坏,脂肪供血情况手到影响继发脂肪液化,即患者肥胖,手术后血供较差是引起脂肪液化的主要原因。普外科腹部手术术中无可避免的要使用高能量电刀,带有高温与热辐射的高频电刀在与脂肪组织接触时烧伤脂肪组织,部分脂肪组织甚至可能发生变性,电刀热能传导至脂肪组织内毛细血管致使毛细血管受热凝固形成栓塞,使得血压循环障碍加重。腹部手术操作中需切开患者腹壁。使用手术刀、手术钳、切、割、钳脂肪组织,脂肪组织于空气中长时间暴露,受物理挤压或挫伤极易发生无菌性炎症,导致脂肪液化产生。其次,切口打结过紧过多脂肪组织将会被切除,过松则会遗留死腔与积液一定程度上提高脂肪组织无菌性液化发生的风险性[11-12]。体质脆弱的中老年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或糖尿病,该类患者是脂肪液化发生的高危人群,脂肪层呈水肿状态的糖年病患者在接受电刀手术治疗时组织液吸收并传到大量热能,不仅降低电刀使用效能而且延长脂肪暴露时间,提高脂肪液化发生率。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结构不断出现变化,同时生活水平也更加提高,在临床接受相关干预的过程中,患者对于效果的期待也逐渐提高,而不良事件的发生对于患者的影响和医院整体形象的树立均较为不利,因此及时对于类似于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等情况进行干预和分析就成为我们共同关注的问题。针对于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基本情况进行探讨后,我们总结出其基本因素,因此在进行手术前,可以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处理和干预,体型肥胖患者在接受腹部手术治疗前可考虑先行脂肪引流,若患者皮下脂肪层特别厚可于皮下深层放置负压管进行吸引[13-14]。术中合理控制电刀频率,降低热量释放;尽量虽短电刀与皮肤的接触时间,组织切割最好一次性完成,选择合适的电凝止血方式处理出血点。要求施术者充分掌握腹部手术技巧,减少使用手术钳钳夹脂肪组织;术中操作一定要谨慎小心,尽量避免酒精流入切口不良事件的发生。

切口缝合打结时注意掌控打结力度,不宜过紧也不宜过松。使用氯化钠溶液冲洗切口。加强营养不良、糖尿病患者围术期护理,合理控制患者血糖,予以营养状况不佳者进行必要的营养支持治疗,积极做好术后脂肪液化的预防工作[15]。为患者提供术后切口护理,保持患者切口干净卫生,遵医嘱按时换药。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患者进行分析发现,体型肥胖者、营养情况不佳者、术中使用电刀者、糖尿病者切口暴露时间长者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肥胖者、非营养不良者、为使用电刀者、非糖尿病者及切口暴露时间较短者,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充分说明患者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影响因素和指标,即我们应该在手术前后对患者的该类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和分析,尽可能的减少患者出现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情况,影响患者恢复。

综上所述,普外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与患者体型、营养状况、术中电刀使用情况、糖尿病、切口暴露时间等因素有密切关系,提示臨床治疗应重视上述各项相关因素,加强监测与术前预防以降低术后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促进患者切口尽早愈合。

[参考文献]

[1] 王武.普外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原因分析及防治体会[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2):28-30.

[2] 张良,史红霞,刘婉丽.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36例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4,20(4):31-32.

[3] 吴晓梅,赵新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分析及防治体会[J].重庆医学,2011,40(19):31942-1944.

[4] 徐俊.外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原因分析及诊治[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5):36-37.

[5] 赵毅涛,杨铁毅,张岩.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防治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6,22(1):97-101.

[6] 缪海燕.普外科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5,13(12):98-99.

[7] 崔楠.妇产科腹部手术脂肪液化临床诊断与原因分析[J].当代医学,2016,22(5):18-19.

[8] 滕士庆.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相关因素分析与防治措施[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5(1Z):57.

[9] 戴涵斌.普外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医院统计,2015,22(6):457-458.

[10] 孙雪峰.普外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围术期的预防和控制[J].中国医药指南,2015(22):297-298.

[11] 张丽.普外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5(3):555-556.

[12] 罗青华.普外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护理观察[J].医学信息,2015(1):368.

[13] 张坚.普外科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2(37):26.

[14] 王灿,果磊,李晶,等.不同方法治疗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疗效对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3):891-894.

[15] 邓慧珍.持续负压引流治疗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护理[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2,34(3):446-447.

猜你喜欢

腹部手术防治
右美托咪定预防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拟行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咽喉疼痛的研究
糖尿病患者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治疗效果及其防治探讨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不同麻醉方式对腹部手术患者低体温发生率的影响
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疗效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