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PO加速 壳资源贬值

2017-03-15

中国经济信息 2017年4期
关键词:刘士余新股三板

在今年的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刘士余主席传递出新的监管信号,尤以对炒壳的打击为最。

伴随着政策持续收紧,目前二级市场对壳公司的炒作开始大幅降温,同时,IPO提速预期进一步明确后,新股发行堰塞湖有望在2017年内得到彻底解决,那么对应的壳市场的需求关系也会变化。

IPO将迎来实质大转折

鸡年IPO正式开启,2月10日,证监会核准12家企业的首发申请。自2016年10月28日以来,证监会提高了IPO批文的核发频率,以每周一批的速度核发,若剔除春节因素(暂停两周),包括2月10日这批在内,证监会的IPO批文已保持14连发。

对此,中国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在2月10日召开的全国证券期货工作监管会议上发表讲话称,将用两三年的时间解决IPO堰塞湖。

截至2017年1月19日,证监会受理首发企业721家,如果是2年,平均一天1.5只。刘士余称,股指稳定和融资力度不能对立,没有IPO数量的提升,资本市场一些丑恶现象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数量上了,壳的价格不就下来了吗,还炒壳吗?他还称,将抓住时机推进新股发行常态化。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A股市场壳生意的主要套路就是依靠提前押注壳公司博取重组所带来的超额收益,包括著名公募基金经理王亚伟、牛散周爽等不同类型的投资者均因此取得不俗的业绩表现。

被市场誉为“新三板教父”的程晓明解读刘士余的IPO观点并评论称,若没有IPO数量的提升,一些丑恶现象无法被根本解决,IPO提速可使股价回归理性,并保护投资者利益。

在2015年IPO暂停期间,壳股炒作达到历史顶峰,一些垃圾股大股东在转让控制权时漫天要价,市场也逐渐衍生出一种畸形玩法——杠杆买壳。一些市场主体背负极高利息的巨额外债,买入垃圾股控制权,等待今后壳价暴涨,从中投机暴赚一笔。如此来看,维持适度的IPO节奏,场外企业进入A股市场相对容易和快捷,企业通过借壳上市渠道进入A股的必要性就降低了,显然对抑制炒壳有很大作用。

壳费从80亿降至50亿

从IPO发行数量来看,进入2016年下半年,新股发行节奏大大提速。上半年新股发行数量最多的月份是4月,新股发行数量15只,而下半年新股发行数量最少的7月份也有16只,其余月份均在20只以上,11月、12月冲刺阶段分别达到39只和48只。全年来看,2016年新股发行数量达到244只,融资总金额超过1600亿元。2017年1月份以来,监管部门则是以差不多每周一批、每天3家左右的节奏继续推进新股发行。

伴随着IPO提速的,壳资源的价值在不断的打折。事实上,主板的未来已经在新三板得到了预演。”造成新三板壳资源“腰斩”的原因,就是挂牌公司数量的暴增。2015年底,新三板挂牌企业还只有5100家左右。但到2016年11月24日,新三板挂牌公司数量已增至9723家,且保持高速增长态势。“2015年新三板公司壳资源的均价在5000万元左右,现在已经跌到了2000万元。”网融并购CEO刘庆说,“近期很多原本打算卖壳上市的资金方都去排队IPO了,如果是西部地区的上市公司,走绿色通道,材料和手续没有问题的话,18个月左右就能过会。”

从二级市场的表现来看,相当一部分壳概念行情也确实受到了重挫。深圳一家投资公司总经理透露,近期明显发现之前许多着急人士都暂停了买壳工作,观望者变得多起来。不仅如此,许多此前强势的壳老板态度软化。“借壳谈判本来就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现在要达成交易会变得更加困难。”

某一家上市公司有关负责人透露,去年年中上市公司想“卖壳”,当时前来找他商谈的买壳方络绎不绝,他抱着待价而沽心理一直没松口。没想到元旦后市场行情突变,壳价骤然下降,“现在我们已降低期望价格,借壳费的要价下降了大概三成左右。”

IPO提速,壳价值贬值是大势所趋,据了解,目前壳费跌幅约30%。

深圳一位投资并购负责人表示,当前IPO每天2至3家发行速率,被称之为不叫注册制的注册制已经事实上运行。IPO供应量增加,直接带来四种结果:一是并购对象大幅减少,“目前2000万元利润的企业都想IPO,并购对象明显少了!”二是PE投资估值下降,企业IPO上市后,大股东和创投机构清仓式套现离场;三是IPO后备资源丰富,包括新三板创新层约2000家企业,扶贫地区约200家企业将选择IPO上市。

这位负责人还表示,目前壳费已由此前80亿元左右跌至60亿至50亿元,即上市公司10%股份价值约5亿元,壳价格跌幅约30%。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一些壳公司要价高,但很难找到合适买家,有价无市。

资本玩家无风险套利

不过,在产业并购的真实需求以外,大量资金疯狂囤壳的背后还隐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职业投资人陈某对此类行为的看法非常直接,“很多壳生意的背后,本质上就是对筹码的一种锁定方式而已,最终获利的多少不外乎就是资金的时间成本、机会成本。”

2016年初,在多次重组失败以后,宏磊股份原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分别以27元/股(溢价13%)的价格将其所持12455.23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6.73%)股份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出售给天津柚子资产、深圳健汇投资、杭州焱热实业和景华,其中天津柚子资产受让5687.693万股,占总股本的25.9%,成为宏磊股份第一大股东。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2016年8月8日复牌后,景华旋即在二级市场持续不计成本地疯狂扫货1077.43万股(占总股本的4.91%),累计持股2195.83万股(占总股本的10%)。短短8个交易日,宏磊股份股价逆市连续涨停,累计涨幅超過70%。在随后的4个多月时间里,该公司股价持续小幅震荡拉升,成交量快速萎缩,创下70.08元/股的最高纪录,自复牌算起累计涨幅高达165.10%。也就是说,在没有任何利好的情况下,宏磊股份大幅偏离同期指数的涨幅高达171.86%。

类似于上述情形的远不止宏磊股份一家。步森股份、顾地科技、银鸽投资和大连电瓷等多家发生卖壳的公司均表现出极为典型的庄股特征,甚至还都是2016年全年A股市场累计涨幅前几名的大黑马,整体涨幅动辄数倍,倒壳的资本玩家收益惊人。

“在我看来,监管层不应该只是通过政策调整对重组、再融资等进行打压。在囤壳过程中,二级市场所滋生的内幕交易、操纵市场和财务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至少目前来看监管相对更为薄弱,也是最容易出现系统性风险的地方。”一位长期从事并购业务的资深人士指出。

当然,炒壳是由A股市场多种体制机制弊端所引发,抑制炒壳同样是个系统工程,维持适度IPO节奏只是其中一个解决办法,还需从A股体制机制弊端上予以根除。

猜你喜欢

刘士余新股三板
证监会迎来第八任主席
新三板十大主办券商
PE为什么要上新三板?
拆VIE,上新三板
2015新三板创新公司100强
新股破发是价值回归第一步
新股频频破发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