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课学习中的多元合作

2017-03-15田远飞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温度计变化探究

田远飞

小学教学是国家义务教育的最前沿岗哨,对于学生的启蒙教育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阶段。作为一名小学教师,笔者多年来立足课堂,不停探索科学课堂合作学习的方法。只有课堂教学吸引学生的兴趣,才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提升自身科学素养。

一、过程型合作,发展能力

合作学习是以教育目标为导向,以异质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以教学各动态因素的互动合作为动力资料,以团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活动和策略体系。因此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更有利于用低年级学生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上册《冷与热》时,我让学生们自由结组,先讨论什么是他们理解中的冷与热。在讨论的过程中,我听到有的学生说冬天很冷,夏天很热;有的学生说冷了应该加衣服,热了就减衣服。在孩子们眼里,也许这就是冷和热,一切都是他们自己的感觉。随后,我给每个组的学生发了一只温度计,强调了温度计使用的注意事项,掉地上了应该怎么处理,等等,并且讲解了温度计的使用方法。然后,我又分给每个组的学生三杯温度不同的水,让他们自己测量摸上去感觉“冷”和感觉“热”的水的温度分别是多少。在这个过程中,小组中的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亲自动手测量温度并且亲自读温度计的读数。相比于老师在讲堂上讲解,这种方式更加直观,亲自感受到温度,对学生带来的感官冲击也更大,更加有助于他们理解。课堂的最后,我让每个小组交一份课堂报告,写出通过这节课,对“冷热与温度”的进一步认识。有些组的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得出了“冷热是人的直观感受,温度是其客观反映”这样的观点。这真是让我没有想到,通过分组做一个小小的动手实验,学生们就可以找到冷热和温度之间最本质的联系。还有的小组,把温度高的杯子里的水和温度低的杯子里的水混合到一起,发现他们的温度也得到了中和,处于之前两个温度之间。虽然他们现在可能还想不到这是由于热的传递,但是能通过小组合作与探究得出这样的结论已经很棒了。

通过这种过程型合作,达到了某种学习目的同时自身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可谓一箭双雕。

二、结构型合作,学会方法

结构型合作,顾名思义,注重的是分层学习、循序渐进,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一定的学习方法,而不是为了达到某个特定的结论。

例如,在学习《物质在变化》这一节的内容时,我仍然将学生们进行了分组,在讨论之前,我进行了课堂引入,举了一些物质在变化的例子。比如说,花朵从开放到凋零发生了外形上的变化,蜡烛燃烧从有到无也是一种变化。通过这些例子让学生们对“变化”一词有了一个基本的概念,然后让他们自己讨论,并提出了思考问题:大自然和我们的生活中都有哪些变化呢?有什么不同?在学生们讨论过程中,我看到有的学生在纸上画了一个表格,分了两类:大变化和小变化;还有的分成了有和没有两类。谈论结束后,我让同学们进行交流,每个组阐述一下自己的看法。分成了有和无的组的同学说,有的物质发生变化之后自己本身不见了,这就是大变化,比如,蜡烛燃烧之后没有了,煤炭燃烧之后也没有了;有的物质发生变化之后虽然变小了、变大了,或者变丑了,但它们还是自己本身,比如说,花朵从花骨朵到开放到凋零,苹果从小到大,人从小到大,都属于这种。学生们的答案令我很满意,不在于他们到底答对了还是答错了,而是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一种分类讨论的方法,这种方法在他们今后的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有利于扩宽他们的视野,对他们今后其他方面的学习也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学习的目的在于学会方法,而非知识本身。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科学课教师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自然承担起了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重要职责,成为小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促进者。

三、探究型合作,升华素养

所谓探究型合作,就是在已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更深一步的合作探究,来引导他们寻找更深层次的知识,从而达到自身素质的升华。

在学习《奇妙的声音王国》这一部分内容时,我先给学生们讲解了一些关于声音的基本知识,并且第一次提出了“声音传播的介质”这个概念。对于这个年龄的学生来说,要想理解这个可能有些困难。我通过ppt等工具详细讲解完空气可以传播声音时,有些学生觉得不可思议。随后,我将学生进行分组,让他们自己讨论理解這个问题,并提出了一个问题:“除了空气,还有哪种介质可以传播声音呢?”提出这个问题是想扩宽学生们的思路,引导他们更深层次的思考,答案并不重要。有一个组的学生上台讲解时,两个人分别站在讲台的两端,一位同学用手敲桌子另一位同学在讲台另一端,趴在桌子上也可以听到,证明桌子也可以传播声音。这个结论可能并没有那么完善,但是学生们能想到这一层我觉得讨论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通过探究型合作,让学生们根据已学探索未知,增加他们的自我探究能力。

以上三点,就是笔者自己在多年的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些课程教学经验,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将这三点有机结合起来,贯穿始终,这样才能实现科学课教学的本质回归。小学教育是我国义务教育的最前线阵地,对其教学模式的探讨是永无止境的,不足之处,还望诸位批评指正!

【作者单位:常州市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 江苏】

猜你喜欢

温度计变化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从9到3的变化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鸟的变化系列
“让路”让出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