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企业党务管理模式探究
2017-03-15及明
及明
摘要:本文首先确立了在企业发展进程中企业党务管理的重要价值;其次从组建学习型组织、成立知识管理机构、健全企业党务管理机制、制定党务信息安全管理模式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党务管理模式。
关键词:企业;党务管理模式;以人为本
企业党务管理是针对党建工作的一项管理措施。其紧紧围绕建设思想作风、提升党员队伍素质以及健全党务制度而展开。而将以人为本作为核心价值的企业党务管理模式不但贯彻落实了党中央的十八大的指示精神,而且切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理念,是一项具有前瞻性、创新意识的管理模式。
一、在企业发展进程中企业党务管理的重要价值
从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建设企业党员队伍就已成为党的工作核心。全面落实十八大会议精神,为企业经济发展提供坚实壁垒,为工作创新提供重要保障是企业党员队伍建设的根本目标。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企业党务管理也日臻完善,逐渐形成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以人为本的党务管理立足于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完善党员队伍建设管理体系的基础上,提升国内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优势,促使国内企业向健康、和谐的现代化企业靠拢。
以人为本的企业党务管理模式是一项全面、具有创新意识的管理策略,一方面既体现了企业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另一方面通过整肃企业内部思想政治倾向,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来净化企业员工的不良作风,提升管理者的思想觉悟,保证企业在市场不断演变中大踏步前进。
二、如何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党务管理模式
(一)组建学习型组织
组建学习型组织首先要明确学习的重要性,在企业内部大力宣傳党务管理的价值所在,要保证参与党务管理的人员确切了解提升管理知识与优化企业管理工作之间的因果关系;其次组织相关管理人员参加企业内部的管理培训或外派至相应培训机构接受党务管理知识学习,在企业内部形成一股自觉学习党务管理知识的氛围,开展与社会主义思想建设相关的活动,保证员工在活动中提升党务管理能力。
(二)成立知识管理机构
成立知识管理机构的目的是保证党务管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党务管理模式具有可行性。从党员的自身特点出发,加强干部党员精神与思想建设,及时纠正党员的思想偏颇,避免党员误入歧途最终走向不归之路。在管理期间,应结合企业现状,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科学发展观的伟大旗帜,作为企业管理层在加强知识管理的同时,带领企业员工走科学化、现代化、创新型的发展之路,争取早日实现企业经济翻番。另外确立党员队伍在企业内部的主人翁地位,用党务管理理论知识作为应对市场混乱的武器,做到廉洁办公,遵纪守法,以身作则维护市场的良性发展。
(三)健全企业党务管理机制
企业党务管理效果不甚理想的主要原因为企业党务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具备科学性,而且可操作性不强。为此健全企业党务管理机制势在必行。具体做法如下:首先加大加深党组织的影响广度与深度,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组织相应的思想教育活动,党建工作管理人员应组织大型演讲会或研讨会。其次针对个别思想不良、行为不端的党员主动与之交流,深挖其思想根源,帮助其走出思想误区。对思想觉悟良好,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的党员应为其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深切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精神,将其调至发展空间更大的岗位上,使之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为企业谋求更多、更大的福利。总之健全企业党务管理机制是提升企业党组织管理能力的重要举措。
(四)制定党务信息安全管理模式
随着信息全球化的愈演愈烈,党务管理工作开始变得日益便捷,秉持传统的、繁琐的、不科学的管理方法,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电子党务系统来实现党务信息安全管理早已不是梦想。电子党务系统的应用既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投入,更为重要的是增大了党务信息的安全性,消除了与企业党务信息共生的安全隐患,弥补了传统管理方式在安全问题上的漏洞,无形中为企业提供了一道安全屏障。因此作为企业管理层应加大对电子党务系统的经济支持,不断优化网络安全技术,以顺应发展迅速的信息化潮流,避免外界病毒的入侵而造成的不利影响。
三、结束语
“以人为本”单从字面上来看,便可知人是作为一切事物的主体。因而在企业党务管理中,人性化是管理的精髓所在。根据上文中提出的建设人认为本的企业党务管理模式的具体实施办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企业党务管理现状。比如通过组建学习型组织这项措施,可源源不断地向企业输送更多的、更优秀的管理人才,同时从另一面也强调了人才在管理中的重要价值,这也正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总之实施以人为本的企业党务管理模式,最终将推动企业向更为广阔的空间迈进,企业发展的步伐将越来越稳,越来越大。
参考文献:
[1]梁霞.加强企业政工工作 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模式[J].经济师,2013(11).
[2]叶寒青.党建工作的理念与管理模式创新研究——以江西省交通工程集团公司为例[J].中外企业家,2016(06).
[3]陈娟.基层党建社会管理模式创新:余杭区“网组片”的实践与启示[J].杭州(我们),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