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数学教学 促进学生发展
2017-03-15苏锦川
苏锦川
【摘要】教育要面向未来,要培养适应未来变革的务实型人才;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是培养具有创造人才的主渠道.传统教育以“应试”为目标,“管束式”、“填鸭式”教学模式始终把学生作为教师教育的对象.老师占有课堂,充当导演,将课本知识硬塞给学生,师生之间缺乏交流,学生消极被动接受的知识,这样的知识没有生命力,也不可能转化为人的智慧.改革现有课堂教学模式,开展“开放式”教学研究成为迫切需要.
【关键词】教学;改革;开放;发展
一、更新教学观念,营造开放、民主的教学氛圍
有位哲学家说过:“在压抑的思想环境下,禁锢的课堂氛围中是不能产生创造性思维火花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倡导教学民主,让学生有充分的发言权,努力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感到老师是自己的亲密朋友,平等相待,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民主,达到较为开放的教学氛围.
二、提供探究的问题空间
问题是教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是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一个良好的问题情境,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起学生更多的联想,也比较容易调动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感受和兴趣,从而更加主动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和问题的解决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学情境应紧密联系问题,以疑激思,以疑激趣.教师可以利用儿童好奇、好问的探究心理的特点,把握学生知识和思维的最近发展区,精心设计数学问题情境,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求知心理之间造成一种“不平衡”、“不协调”,使学生产生探究欲望,思维处于异常活跃的状态,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
三、设计开放的课堂练习
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发展.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独特性也意味着差异性.教师要注重因材施教,在练习的设计上体现差异性,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锻炼的机会,为各个层次的学生提供攀越知识的阶梯.
1.实行弹性作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在自己已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实现“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大数学观.
2.提供一些开放性的材料,设计一些条件不唯一、问题不唯一、答案不唯一、解法不唯一的习题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这种开放性的学习中,学生感到学习是自己的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地发挥,不断有闪光的思维火花迸发,创新能力得到了发展.
四、创设开放的学习空间
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教学中一方面要尽可能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在生活中找到原型;另一方面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把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运用到生活实践中.所以,开放式教学不只限于教室,要把周围社会这个广阔的生活天地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大课堂,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如在教学“比和比例”时,我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要学生测量计算旗杆的高度.旗杆那么高,又滑溜溜的,爬又爬不上去,如何测量呢?真把同学们难住了.就在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我适时取来一根竹竿,笔直地竖在操场上,在阳光的照射下,地面上出现了竹竿影子.先让学生测量出竹竿的高度和影子的长度,计算出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再启发学生思考、探讨计算旗杆的高度,并得出方法.这样,学生既增长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
五、构建开放的评价机制
开放式的课堂不再以教师为唯一的评价主体,学生也成了评价的主体.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开展学生自评、互评、师评等,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
1.学生自评.学生在评价自己对某部分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时,比别人更清楚地知道自己学懂了没有,还有什么不明白之处,对自己的思考过程中出现的曲折、成功,以及情绪上的变化,都较他人的评价更符合实际,更具客观性.正视学生自己对数学学习的评价,会更好地体现评价促进数学学习的目的,从而上升为自我激励和自我发展.
2.学生互评.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汇报、答问.可以让其他同学来评判、质疑;对有异议的问题,更多的是要让学生通过讨论甚至争论求得辨析,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要求学生能公正、诚实地评价同学,充分体现合作精神.
3.教师评价.教师应着眼于全局性、客观性的评价,有针对性地解释与说明学生数学学习中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以及各种问题产生的根源.要找出学生的闪光点,以激励为主.评价时不仅要关注学习结果的评价,更应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尤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闪现的创造火花要及时鼓励,对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学生都要给予充分肯定,从而做到知、情、意、行综合评价.在评价中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原有水平,不同的学生运用不同的评价标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总之,数学本身是开放的,在数学教学中应该通过构建开放的教学空间,更好地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切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尊重学生的多元性和个性差异,尊重课程的生成性和开放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理想的发展,不断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方元山.课堂教学改革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小学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