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放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研究

2017-03-15宋友德

科技创新导报 2016年29期
关键词:开放教育创业成因

宋友德

摘 要:在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之后,中央、省、市相应出台了有关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主要针对的是普通高校毕业生,对成人高校大学生特别是开放教育大学生的创新创业问题没有提及。其实开放教育大学生就业创业比普通高校大学生困难得多,仅铜仁广播电视大学每年就有3 000多专科和本科毕业生,就业创业压力大,创新创业教育难度高,创新创业发展举步维艰。为有效促进开放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该文从政策支撑、教育培训、实践基地、团队建设等方面,提出开放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供师生参考。

关键词:开放教育 创新 创业 成因 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0(b)-0128-03

开放教育是成人教育的一种形式。诞生于1999年,是以现代远程教育方式实施本专科学历教育,实现“人人、处处、时时可学可考”终身教育价值理念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包括更新、创造新的东西、改变三层含义,是创新思维的外化和物化。创业是创业者对自己拥有的资源或通过努力能够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创造出更大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过程。经十多年的改革发展,开放教育已逐渐成为成人教育的主要形式,其毕业人数逐年增多,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如何开展开放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已是当务之急。

1 概念界定

1.1 开放教育

开放教育是成人教育的一种形式。诞生于1999年,是以现代远程教育方式,实施本专科学历教育,实现“人人、处处、时时可学可考”终身教育价值理念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开放教育是相对于封闭教育而言的,有别于传统的普通和成人高等教育,采取“验证注册入学”方式,实行“宽进严出”和“完全学分制”的学习制度,主要依托计算机网络学习平台和多种媒体课件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时时、处处的学习。在灵活有效的学习期限内,修满规定的学分后,可获得国家承认并进行电子注册的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本科、专科毕业证书,达到授予学位条件的还可申请获得相关学士学位证书。毕业证书可在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查询。比如:铜仁广播电视大学有开放教育在册学生9 000多人,主要来源于机关、企事业单位、高考落选学生或因某原因错过上大学机会的学生及进城务工人员等。在这一复杂的群体中,在职职工创新创业意识不强,得过且过的所占比例大;高考落选学生或因某原因错过上大学机会的学生及进城务工人员,创新创业能力不足,基础条件薄弱,政策支持力度欠佳,心无力,力也不足,加上社会上对广播电视大学文凭认可度不高。所以,开放教育大学生创新能力不足,就业相对比较困难。

1.2 创新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创新起源于拉丁语,有更新、创造新的东西、改变三层含义。从本质上讲,创新是创新思维的外化和物化。有的分为跟随创新、集成创新、原始创新;有的分为实物创新、制度创新、对策创新、理论创新、心态创新;有的分为盈利模式、网络创新、结构创新、流程创新、产品性能创新、产品系统创新、服务创新、渠道创新、品牌创新、顾客契合创新;还有的分为吸收创新、转化创新等。

1.3 创业

创业是创业者对自己拥有的资源或通过努力能够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创造出更大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过程。创业是一种劳动方式,是一种需要创业者运营、组织、运用服务、技术、器物作业的思考、推理和判断的行为。杰夫里·提蒙斯(Jeffry A.Timmons)在《创业创造》(New Venture Creation)中对创业的定义是:创业是一种思考、推理结合运气的行为方式,它为运气带来的机会所驱动,需要在方法上全盤考虑并拥有和谐的领导能力。科尔(Cole)(1965)把创业定义为:发起、维持和发展以利润为导向的企业的目的性行为。资料显示,对于创业现象的分析始于18世纪中期,20世纪80年代,创业作为一个商业领域,具有潜在商机和经济价值。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就有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创业。有的分为生存型创业、主动型创业、赚钱型创业、反欺诈委托加盟;有的分为复制型创业、模仿型创业、安定型创业、冒险型创业;芝加哥大学教授阿玛尔·毕海德(Amar V.Bhide)将其分边缘企业(Marginal Businesses)、冒险型的创业(Promising Start-Ups)、与风险投资融合的创业、大公司的内部创业、革命性的创业。专家学者对“创新创业”研究比较多,各抒己见,各不相同,各具特色。

2 开放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及成因分析

2.1 开放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缺乏政策支撑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创新办学体制,深化教学改革,推进创业教育。《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黔府办函﹝2016﹞98号)文件中明确提出:“高校要设置合理的创新创业学分并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健全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铜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铜仁市2016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实施方案的通知》(铜府办发﹝2016﹞92号)文件强调:“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2016年促进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创业10 000人以上。”但是文件主要针对的是普通高校,对成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问题没有提及。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意识比较强,创业动因比较多,创新创业思路非常活跃,有冲劲、干劲、后劲。成人高校大学生特别是开放教育大学生就业创业都非常困难,可以说比普通高校大学生困难得多,但具有实践能力强等优势。因此,开放教育大学生有就业创业压力大、创新创业教育难度系数高、创新创业发展举步维艰等问题,很值得广大成人教育工作者去思考、去研究。

2.2 开放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普遍欠缺

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数据平台,以“开放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路径”或“成人大学生创新创业路径”为主题,经网络搜索,没有这方面的文献。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路径”为词条找到相关信息约532 000条,以“创新创业路径”为词条找到相关信息约1 590 000条,这说明创新创业已经引起专家学者们的普遍关注,而针对开放教育大学生、成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方面研究却比较少,几乎没有任何可以参考的文献。开放教育或成人教育大学毕业生,主要来源于机关、企事业单位、高考落选学生或因某原因错过上大学机会的学生及进城务工人员等。在这些生源复杂的群体中,在职职工创新创业意识不强,得过且过的所占比例大;高考落选学生或因某原因错过上大学机会的学生、进城务工人员,创新创业能力不足,基础条件薄弱,政策支持力度欠佳,心无力,力也不足,加上社会上对广播电视大学文凭认可度不高,使得开放教育大学毕业生就业面狭小,就业渠道少,加上学校没有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淡薄,创新创业能力不强,就业创业相对比较困难。

3 开放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选择

3.1 以政策为支撑,抢抓创新创业机遇,搭建创新创业平台

早在2014年9月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就提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势态。这对于广播电视大学是机遇,也是挑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创新办学体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推进创业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九部门关于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的通知》(人社部发〔2014〕38号)强调,要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工商登记、银行开户便利和多渠道资金支持与创业经营场所支持。《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黔府发〔2015〕29号)强调:对就业困难人员或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享受相关税收减免政策;对登记失业的高校毕业生等自主创业或从事个体经营的,提供场地便利,符合条件的按规定给予场租补贴;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并带动就业,连续正常经营1年以上的,按规定给予创业补贴;对高校毕业生等群体提供创业贷款扶持,贷款最高额度调整为10万元。《铜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铜仁市2016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实施方案的通知》(铜府办发﹝2016﹞92号)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积极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创业服务;对应届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进行失业登记,按每人500元的标准发放一次性求职补助。可见,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从教育培训、就业渠道、创业平台、园区建设、资金扶持、创新发展等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有关政策,作为开放教育大学生更应该要及时补短板,抢抓创新创业政策机遇,发挥自身实践优势,科学设计创新创业方案,搭建创新创业发展平台。

3.2 以教育为基础,狠抓创新创业教育培训,提高创新能力和创业水平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九部门关于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的通知》(人社部发〔2014〕38号)中指出“要普及创业教育,加强创业培训。”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雁归兴贵”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行动计划》中强调,支持返乡创业培训实习基地建设,动员有条件的企业为返乡人员提供创业见习、实习和实训服务,加强与东部地区对口协作,组织返乡农民工到东部企业培训学习;同时具有初中以上学历的农民工,可免试就读省内中职学校,全部纳入免学费范围并享受有关助学金补助;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的农民工,可参加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考试,择优录取。例如:《铜仁广播电视大学招生方案》面向全体社会成员推出新机制,即对有学习愿望且具有初中、高中(或中职)、大专以上学历全体社会成员、中职在校学生,实行“验证登记、注册入学”的招生方式和“三个三分之一”的教学模式,建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和资源库,同时积极开展职业技能资格培训和职业技能水平培训,每年毕业专科和本科毕业生3 000多人,年平均培训达6 000多人次,实现“边学习、边培训、边就业、边创业,求学(培训)与就业(创业)两不误”。这种“求学+培训+就业+创业”的复合型创新创业教育,可以说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有效载体和基础平台,对提高开放教育大学生毕业率,增加开放教育大学生经济收入,拓展开放教育大学生职业发展空间,提升开放教育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水平来说至关重要。

3.3 以实践为契机,抓实创新创业基地,实现“求学与创新创业”互动共赢

创新创业教育本身就是一门集实践性与综合性为一体的课程,丰富的实践经验胜过千篇的理论知识。可以说,实习实训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基础和前奏,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酒引子”,切不可忽视。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雁归兴贵”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行动计划》中指出,要实施创业就业“双百”工程。到2017年,在具备条件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现代农业高效示范园区、示范小城镇、高等院校,创建100个创业孵化基地和100个农民工创业园(点)。这些工业园区、产业基地就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基地,开放教育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要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农业产业园、科技孵化园、种养殖基地等资源,建设开放教育大学生创业园和創业孵化基地,为开放教育创业大学生提供创业实习实训基地和经营场所。同时,有效开展创新创业实习实训和创业经营,实现在求学中创业、在创业中创新。还可以组织开展创新研讨、创业设计、“100元经营”、“一个月创业”等活动,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创业水平,有效推进落实“贵州省万名大学生创业计划”。

3.4 以团队为动力,融合创新创业集体智慧,实现“大众与万众”共享共赢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曾说过:即使失去一切财产,只要留下这支优秀的团队,我能再造一个微软。可见,团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核心竞争力,对企业的生存与壮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群人同心协力,集合各自的优势,共同创业,其产生的群体智慧和能量,将远远大于个体。创新创业团队就是指有一定创新创业技能并愿意为某个共同目标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创新创业群体。其成员能力具有互补性、异质性,成员之间的知识、资源、能力或技术上的互补,有助于团队成员间彼此的合作和优势特长的发挥。一般来说,团队成员的知识、能力结构越合理,团队创业的成功性就越大,其效果就是1+1≥2。一个优秀的创新创业团队,应是年龄、性别、学历、经历、气质、技术、特长等不同又相互融合的结构化团队。所以,建设一个具有坚强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竞争力、发展力和创新力的创新创业团队,有利于激发团队成员的动力和开发其潜力,从而实现“大众与万众”的共享共赢。大量实例证明,创业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是否有一个优秀创业团队。

4 结语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并明确提出:“要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实践应用能力的人才为目标,以培育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能力与素质、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为主的教育,促进学生主动就业和积极创业,使其更加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开放教育要围绕“课堂+实训+就业”“教学+项目+实践”“学历+技能+创业”的培养模式,通过职业发展规划、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开放教育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引导学生科学就业、自主创业,不断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实现新形势下开放教育大学生更高质量学业、更高效益创业、更富价值的创新和更加满意的就业。

参考文献

[1] 校史编写组.学校发展概要[G]//铜仁广播电视大学校史(1979—2009),2010.

[2] 朱鑫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分析和路径选择[J].继续教育研究,2015(9):18-19.

[3] 陈美中,黄湖滨.市州开放大学构建研究[M].北京:团结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开放教育创业成因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电大开放教育学生流失原因及对策分析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
“酒”类语符两个修辞场及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