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对贫困线研究的述评

2017-03-15吴瑞枝李灵

理论观察 2017年1期
关键词:贫困线国内述评

吴瑞枝+李灵

摘 要:贫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大敌,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它同人口和污染一起构成人类社会的三大难题,也是制约当代世界发展的重大问题和学术界研究的重大课题。虽然世界各国的经济水平有所提高,但贫困问题仍是十分突出的现象。消除贫困,改善贫困群体的基本生活状况,不仅是联合国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各个国家努力奋斗的方向。做好这项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就是准确地衡量贫困。深入研究我国贫困线确立的政策实践,对于我们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意义重大。

关键词:国内;贫困线;述评

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7)01 — 0024 — 03

马克思认为,生产资本的增加,就是资产阶级对工人统治力量的增加。随着资本的增加以及资本对新技术、新方法的运用,也就造成了大量的失业者,当然也就使较高的社会阶层中大批的人成为了贫困人口。贫困标准线的确定是实现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前提和基础。习近平指出,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没有贫困人口的脱贫,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关键在于补齐“短板”,其中必须补好扶贫开发这块“短板”。科学地确立我国的贫困线并及时进行动态调整,是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前提。对于贫困线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不论从当前还是从长远来看,理论意义都非常重大。

一、贫困线概念相关研究

许多学者一直都很关注贫困问题,他们对我国贫困线进行了相关研究。

一是对于贫困概念的研究。国家统计局在《中国城镇居民贫困问题研究》课题组和《中国农村贫困标准》课题组的研究报告指出贫困是物质生活苦难,也就是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生活水平达不到一种社会可接受的最低标准,缺乏某些必要的生活资料和服务,生活处于困难境地。康晓光在《中国贫困与反贫困理论》一书中认为,贫困是一种生存状态,人们处在这种状态下,则无法通过合法的渠道来获得满足自身基本的生存需要,也没有机会去参加社会活动,是一种生理和精神上都达不到社会可以接受的水准。〔1〕我国台湾学者江亮演也认为贫困是生活条件缺乏到没有办法适应他所处的那个环境,也就是根本不能够维持他物质和精神生活的一种状态。〔2〕

二是对于贫困线概念的研究。贫困线是用来衡量家庭或者个人是不是处于贫困状态的一个数量界定。国家统计局是这样界定的,在一定的社会发展条件下,人们能够维持生活条件所必须消费最基本的商品和劳务的最低费用,这是一个最基本的生存线,也就是贫困线。吴碧英教授给贫困线做了这样的定义,贫困线是为了度量贫困而制定的针对最起码的生存条件或相对社会中等生活水平的差距所作的定量化界定。〔3〕 这便是我国目前所实施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朱海玲认为贫困线是随着时间、空间和人们的思想观念变化而变化,因此在确定贫困线时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科学性原则,她认为确定贫困线要相对准确地、全面地、科学地反应贫困的现状和趋势,并且尽量做到和国际所制定的贫困标准相接近,以便于国际上各国贫困的比较;其次,适用性原则,由于我国人口分布在不同的地区,而各个地区的人口在消费和生活习惯上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她认为在测算贫困线时,不应该选择主观性较强的指标,指标的选取应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不同地区进行贫困的比较时应采用相同的标准,避免采用不同测度标准造成贫困测度的混乱现象;再次,应该坚持易操作性原则,我国几十年积累了很多丰富的统计资料,应该充分利用这些统计资料,在计算方法上有利于操作者计算;最后,适时性原则,他认为计算贫困线时要充分考虑时间因素,而且还应该注意经济发展的变化,特别是物价水平和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对贫困线测量的影响,应适时地对贫困线进行调整。〔4〕

通过以上综述,学者们对贫困线从不同的角度都对其进行了阐述。他们对于贫困线概念的研究有其共性。他们认为,贫困线是满足人们最低生活基本需求的标准。贫困线的含义不仅仅是满足人们物质需要的最低费用线,而且还是满足人们精神所需要的最低费用线(如教育的支出),这些费用高于这个线,则他们不处于贫困的状态,低于这个线,则陷入贫困。

二、贫困线测量方法的研究

目前,划定贫困线的方法有很多,采用何种测定方法才是测定我国制定贫困标准的最佳方案,各位專家学者存在不同的意见。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计算贫困线的方法,有的学者提出用购买力平价的思想来测度各个地区的贫困线,有的学者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来测算贫困线,随着经济的发展,学者们提出了很多改进的方法来测算并修正。申付亮、朱红菠运用购买力平价的思想来测量我国农村贫困线,他们认为应该考虑不同地区间的物价水平,不应采用全国一条线,通过研究各地区的物价水平,进而测算出各个地区农村贫困线。〔5〕李博也曾对现有的贫困线测定方法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他认为从依靠食物比例、最低营养需求标准来建立绝对贫困线开始,直到利用社会指标或者主观方法来确定贫困线,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方法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另一方面,对各种方法而言,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经验层面上都存在缺陷。〔6〕

综上所述,对于测量贫困线的方法,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一定的论述,贫困线的测量方法对贫困标准的确定具有重大的导向作用。贫困线的测量方法应该从多元角度考虑,不仅需要我们根据国家公认的贫困线标准,而且也应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三、关于国际贫困线的研究

(一)关于中国贫困线的研究

国内学者是采用不同的方式来研究中国的贫困线。因为中国超过半数人口生活在农村,大部分学者研究中国贫困现状是从农村贫困线的角度出发。王晓琦、顾昕在《中国贫困线水平的研究》一文中提到,中国的国家贫困线又称农村贫困标准,由国家统计局制订。事实上,中国各地地方政府机构还按期发布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这些标准实际上也称为城乡地方性贫困线。此文中,他还提到2008年之前,中国实际上有两条测量贫困的标准线,一条被称为“贫困标准”,这个标准相当于生存标准或极端贫困标准,也就是低贫困线;另一条相对于高贫困线来说,被称为“低收入标准”。这个低收入标准也只是一种温饱标准。〔7〕

在学术界,中国农村贫困标准的高低存在很大的争议,部分学者通过对中国贫困线和世界银行确定的国际贫困线的初步比较,认为中国的贫困线低于国际上确定的贫困线。例如,王卓发表的《中国现阶段的贫困特征》一文中指出,根据汇率价格将我国的收入换算成美元与依据购买力平价计算的国际贫困线进行比较,分析可知中国农村贫困线低于国际贫困标准80%的结论,〔8〕对此学者揭新华在发表的《中国的贫困线低于国际贫困线80%吗?》文中提到,王卓混淆了购买力平价和汇率的概念,实际上他认为不管是客观法还是主观法都是从个体福利的角度来判断贫困线,个体福利不仅依赖于自己的绝对收入,也依赖他人的相对收入,随着个体平均收入的上升,相对收入就会被更高地估量,绝对贫困线也会随着人均收入的变化而变化。〔9〕杨国涛进一步完善了揭新华的观点,他在《贫困线理论及其在中国农村的实践》中对其进行阐述,个体的福利判断在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的国家或地区是不同的,经济水平比较高的国家有相对较高的贫困线。由于中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价值判断存在一定的差别,确定统一的农村贫困线应当考虑到个体福利判断的差异性。因此他认为对不同国家贫困线进行简单的对比缺乏一定的科学依据。〔10〕徐映梅、张提从收入的视角在《基于国际比较的中国消费视角贫困标准构建研究》中认为,我国现行的2300元农村贫困标准与2008年世界银行提出的1.25美元/天国际贫困线标准谁高谁低存在争议和分歧。一方的观点认为,我国农村贫困标准与世界银行的国际标准相比仍然偏低或者持平; 另一方的观点认为,我国农村贫困新标准已经高于世界银行的国际标准。〔11〕

(二)关于国际贫困线的研究

关于国际贫困线的研究不是很多,一些学者侧重于中国贫困线与国际组织所制定的贫困线比较的研究,根据中国实际情况,从而制定出适合中国的贫困线。徐映梅、张提在《基于国际比较的中国消费视角贫困标准构建研究》中从三方面对中国贫困线和国际组织贫困线标准进行了分析,一方面,从性质来看,我国农村贫困线标准和世界银行贫困标准都属于绝对贫困标准,识别的是生存意义上的绝对贫困人口,而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贫困标准则是属于相对贫困标准,识别的是经济上处于社会底层的相对贫困人口。一方面,从视角来看,我国农村贫困标准和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都收入收入视角的贫困标准,而世界银行的贫困标准则属于消费视角;另一方面,从内涵来看,世界银行贫困标准和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贫困标准是严格意义上的贫困标准,而我国农村贫困标准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贫困标准,而是扶贫标准。〔11〕

还有一些学者侧重于对世界上部分国家线的研究。对于美国和英国贫困线的研究,胡爱文在《美国贫困线及其反贫困政策》中主要通过研究美国几个代表年份的居民收入结构、美国国内的贫困状况以及美国贫困线的变化、影响因素,来了解1959年以来美国贫困线的变动和反贫困政策的制定。〔12〕董晓波在《英国贫困线发展研究》中从三个时期对英国贫困线进行了研究,这个时期分别是:第一个时期是《济贫法》时代,它为英国贫困线的起源;第二个时期是工业革命晚期,侧重描述的是英国贫困线计算趋于科学化;第三个时期是福利国家时代,这个时期英国的贫困线由绝对贫困线演变到相对贫困线。〔13〕王小林在《贫困标准及全球贫困状况》分别对美国和英国的贫困线进行阐述:对于美国,他认为是由人口统计局根据所设定的贫困线来识别贫困家庭;对于英国,他提到英国政府是根据低于中位数的百分比的贫困线来确定贫困家庭。〔14〕

对于印度贫困线的研究,任彦主要在《印度计划提高贫困线水平》中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印度贫困线水平,可知印度全国各邦的贫困标准不太一致,城乡之间有差别。〔15〕楊文武在《印度的贫困与反贫困研究》中提出,在印度总人口中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约有一半的穷人,在此文中,他侧重分析印度的贫困状况和导致贫困产生的原因。〔16〕尚玥佟在《发展中国家贫困化理论与反贫困战略》一文中,对印度反贫困策略进行了一定的论述,对于印度反贫困策略研究,他通过三个阶段印度反贫困战略的分析,从土地改革、信贷、就业、发展、分配五个方面出发为印度反贫困提供政策意见。〔17〕

从上述的综述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学者对于中国贫困线的研究更多侧重于对农村贫困状况以及解决对策的研究,而对于国际贫困线的研究主要是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典型国家出发,更多学者关注的是各个国家贫困的现状以及如何消除贫困,汲取经验教训,以便为我国反贫困工作作出一定的贡献。

深入研究贫困线确立的政策实践,对于创新机制,实现精准扶贫意义重大。通过厘清贫困线确立的实践,有利于全面准确地落实国家扶贫政策,对贫困人口的确立有一个更加清晰地理论依据。对于国内外贫困线的研究和进行比较分析,在我国反贫困工作进行的过程中,根据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和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有助于制定符合国家实际的贫困线,以及对我国不同贫困地区实施切实可行的扶贫政策以及更好地把握扶贫的力度,而且也有助于我国扶贫、脱贫的工作顺利地进行。

〔参 考 文 献〕

〔1〕康晓光.中国贫困与反贫困理论〔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

〔2〕江亮演.社会救助的理论和实务〔M〕.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90.

〔3〕吴碧英.城镇贫困:成因、现状与救助〔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4〕朱海玲.城镇居民贫困线测定〔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3,(10).

〔5〕申付亮,祝红菠.基于购买力平价思想测算地区农村贫困线〔J〕.网络财富,2010,(04).

〔6〕李博.贫困线测定问题研究综述〔J〕.当代经济,2008,(02).

〔7〕王晓琦,顾昕.中国贫困线水平研究〔J〕.学习与实践,2015,(05).

〔8〕王卓.中国现阶段的贫困特征〔J〕.经济家,2000,(02).

〔9〕揭新华.中国的贫困线低于国际贫困线80%吗?〔J〕.经济学家,2000,(04).

〔10〕杨国涛.贫困线理论及其在中国农村的实践〔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05,(09).

〔11〕徐映梅,张提.基于国际比较的中国消费视角贫困标准构建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6,(01).

〔12〕胡爱文.美国贫困线及其反贫困政策〔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13〕董晓波.英国贫困线发展研究〔J〕.世界农业,2016,(09).

〔14〕王小林.贫困测量理论与方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15〕任彦.印度计划提高贫困线水平〔J〕.国际新闻,2008,(06).

〔16〕杨文武.印度的贫困与反贫困研究〔J〕.南亚研究季刊,1997,(03).

〔17〕尚玥佟.发展中国家贫困化理论与反贫困策略〔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贫困线国内述评
效率与公平视角下贫困线优化的哲学支点决断
国内不动产登记制度初探
现代朱子哲学研究述评
国内三十年语码转换研究述评
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对国内二手市场交易模式的影响研究
诗歌里的低诉,苍凉中的守望
国内科技投入研究现状简评
贫困线是如何划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