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驱动法的应用型本科《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2017-03-15李倩
李倩
摘要: 本文以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为出发点,从教学观念转变、教学项目的选取、教学内容的安排、考核方式改革等方面探讨项目驱动法在工程概预算课程中的具体实践与应用。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the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 cultivation as a starting point. And then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teaching reform to engineering budget course with project-driven method was discussed from several aspects such as the transition of teaching conception, the choosing of the teaching project, the arrangement of teaching contents and the reform of testing method.
关键词: 应用型;工程概预算;项目驱动法
Key words: application-oriented;engineering budget;project-driven method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6-0210-02
0 引言
应用型本科人才既区别于精于理论研究的学术型人才,又不同于纯粹进行实践操作的技能性人才,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是以行业与职业需求为本位,不仅要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素养,而且要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为了响应学院向应用型本科转型的号召,土木工程专业开始积极探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的模式、方法与途径,而工程概预算课程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其改革势在必行。
1 概预算课程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工程概预算课程的教学中,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的安排完全是按照教材中章节的编排顺序和内容进行的,即绪论(包括基本建设程序、基本建设造价文件的分类)→工程造价的构成与计算→工程计价依据(包括定额的分类、编制方法与应用)→工程计价方式→工程量的计算,在这种教学安排下,前面几个章节理论知识过重,关于计价原理的内容、叙述性的内容较多,由于学生刚刚开始接触这门课程,对概预算当中的一些专业术语缺乏感性认识,理解起来较为困难,甚至产生厌学情绪,而这部分内容讲透彻也需要大量的时间,在总课时有限的情形下,导致没有充足的时间去讲授工程量具体计算的内容,课程结束后,学生仍然是懵懵懂懂、对于如何编制一套完整的工程造价文件毫无头绪。
此外,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选择的案例和学生练习的题目往往都是书上的一些例题和习题,而这些例题和习题都是零散的,只能展现出一个项目极小的一部分,不能系统的展现出一个完整的项目的造价是如何编制而成的,且有些题目过于理论化、脱离工程实际,不满足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要求。
针对以上问题,工程概预算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的探索,引入了项目驱动法的应用[2],倡导在工程概预算理论课、广联达上机实践课以及课程设计都以真实的工程项目为依托,通过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真实工作过程,以任务引领的方式驱动专业课程教学,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课堂中“以理论为主”、“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真正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便充分提高学生学习和动手的积极性,为将来毕业上岗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基于项目驱动法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2.1 教学项目的选取
工程概预算课程中项目驱动法的应用要求以真实的工程项目为依托,工程项目的选取不仅要贴近工程实际,而且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论知识和能力水平,项目的规模和难易程度要适中,项目过于简单其知识覆盖面不够,缺乏挑战性,项目过于复杂,教师在有限的学时里难以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学生自己在进行手算和软件操作时也会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和挫败感,导致半途而废。因此,根据我校土木工程专业工程概预算课程的理论课时(32学时)和学生的特点,选取了一栋总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的五层框架结构综合楼来开展教学活动,此项目非常具有代表性,能够覆盖土建、装饰装修、钢筋的算量及计价的主要知识点,利用此项目的图纸,学生不仅可以完成概预算基本知识的学习,而且还能运用所学知识完成此项目造价文件的编制。
2.2 教学内容安排与项目任务相结合
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不能完全依照教材进行,应根据工程造价的实际工作过程和企业需要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既要有效利用教材,又要打破原有知识体系,对课程理论知识点进行整合,不能只进行规范和规则的讲解,应将项目任务分解到每一个不同的知识单元中,让学生在“带着工作任务”的模式下进行学习。例如,在讲授土石方工程的计量与计价的时候,直接以项目中的土石方工程的计算为例带领学生完成土石方工程部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应用;在讲授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的计量与计价的时候,直接以项目中的混凝土基础、柱、梁、板、墙、阳台、雨蓬以及其他零星构件的计算为例带领学生完成此部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应用。
2.3 课程设计贯穿教学全过程
通常,课程设计安排在课程结束后进行,大部分课程都是在学期末才结束,导致很多课程设计都积压在一起,并且学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来完成这些课程设计,无疑给学生增加了巨大的压力,为了急于完成任务,课程设计的完成质量显然是不够理想的,且教师也来不及逐一进行反馈。若将工程概预算的课程设计环节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在第一堂课便下达课程设计任务,学生根据教师的教学进度来完成对应的工作任务,这样不仅方便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并定期检查任务的执行情况,对教学效果和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也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在此次教学改革中,课程设计环节仍然采用了教学中使用的框架结构综合楼套图纸,因为课时有限,教学项目中的任务不可能全部在课堂上完成,剩下部分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完成,作为课程设计的成果,在这种方式下,课程设计的完成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2.4 项目驱动法的实施过程
2.4.1 下达项目总任务
在本课程的第一次课,教师即给学生下达总任务书,提供一套完整的图纸,明确工作任务:完成本项目的造价文件的编制。
2.4.2 学生分组
要求学生课下进行分组,每组4-5人。通过分组方便学生进行讨论,同时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每次下达的子任务,小组应讨论并确定人员分工,将工作任务分解到各小组的每个成员,做到人人参与,分工协作,相互取长补短[3]。
2.4.3 教学过程组织
每次课教师应首先给学生下达本次课的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由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由老师带着学生进行任务的解析并储备知识,再由学生自行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之后,小组成员之间进行对量,对比自己和其他同学计算的差异大小,分析出现差异的原因,并相互做出評价,教师最后对学生任务完成的总体情况和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讲评。针对此门课程出现的“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现象[4],应多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和比赛,对于算得准算得快的同学和小组给予相应的奖励,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调动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
2.5 基于项目任务的考核方式
在传统的工程概预算考核方式中,学生的成绩主要由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两方面构成,成绩占30%(含出勤、作业等),考试成绩占70%,导致很多学生把目标放在期末考试上,不注重平时的训练,出现了“高分低能”现象。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调动学生平时课堂表现和参与各项目任务的积极性,可以尝试加大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如将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比例各调为50%(见表1),以此突出过程能力的考核,直接以学生平时表现和各个项目任务的完成情况为依据来评定成绩[5]。
3 结语
基于项目驱动法的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当然,工程概预算课程的教学改革不能止步不前,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不断进行更新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吴中江,黄成亮.应用型人才内涵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66-70.
[2]来进琼.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实践与探索[J].高教高职研究,2010(53):215-216.
[3]严景宁.项目教学法在《工程概预算》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价值工程,2012(10):242.
[4]郭丽辉.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工程概预算课程建设研究[J].价值工程,2013(18):211-213.
[5]王银.《建筑工程定额与概预算》课程教学思路[J].价值工程,2014(7):271-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