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英汉翻译中词类转换技巧的研究

2017-03-15高梅

价值工程 2017年6期
关键词:英汉翻译技巧

高梅

摘要: 英语是国际语言交流的重要工具,我国国力增强同时,在沟通与交流文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英语翻译时,需要把握汉语与英语的特征与形式,运用相应技巧,合理、通顺地对文章进行翻译。阐述了英汉翻译中词类转换技巧,针对翻译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结合具体实例,做出了详尽的分析,对英汉翻译及英语的深入学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让英语学习者较好地掌握英汉翻译中词类转换技巧。

Abstract: English is an important tool for international language communication. China's national strength has also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communi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culture. English translation should grasp characteristics and form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and use appropriate skills to reasonably and fluently translate the article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onversion skills of lexical category i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ranslation and combined with specific examples, makes a detailed analysis, which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and in-depth study on English, let English learners grasp lexical category conversion techniques of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better.

关键词: 英汉翻译;词类转换;技巧

Key words: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conversion of parts of speech;skill

中图分类号:H08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6-0203-02

0 引言

相比汉语,英语的结构、用词、语法等和其有着相似与不同之处。在英译汉过程中,一些英语句子的用词与表达方式和汉语有着相似之处,在翻译方法上可使用“词与词对译”;一些句子不能使用这种翻译方法,否则译文与汉语表达习惯不相符,无法正确表达原文含义,不易理解,如果采取转换策略,可避免错译、硬译弊的出现。叶子南认为翻译技巧,一定谈词性转换,才能谈技巧。实际翻译时,把动词替换成名词,把考试作弊替代为“考试时做小动作”等。美国美国学生会说学生考试不及格“I didnt make it.”

1 词类转换的形成原因

翻译即,将一种语言状态或形式换成另一种形式。从实质意义而言,翻译也就是转换语言形式。语言形式指的是,口头语或书面中的词、短语、句子等,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语言表层结构。表层结构后则是深层结构,也就是意义。要求译者对源语表层结构进行深入研究,将语义结构中的概念与命题等给呈现出来。转化语义结构,变成接受语的表层结构。源语言文本的词汇、语法结构、交际情境等包含在翻译过程中,为明确源语言文本的意义,对其进行分析;在文化语境中,重新构建适切的词汇、语法结构,使其具有一定意义,以确保翻译的有效性。译者一定要将源语言意义给呈现出来。以可接受的语言形式,将其意义顺畅地表达出来。不同的语言具有不同的结构与词类类型。各种语言均借助自身词汇单位,对特定意义的正规方法进行表达。

为此,源语中的一类词类被翻译成接受语时,也会转换词类。词类转换是一种经常见到的英汉翻译技巧。英汉是两种不同的语言体系。无论是语言结构、表达方式、还是逻辑思维形式等均体现出各自特征。在翻译过程中,不能限定在句法形式的对等上,也不可片面讲究词类对应。英汉翻译的理解,依照源语方式,表达时,依照接受语方式。常常运用各句法结构,做出相应词类转换,达到动态对等。将原文的意义正确表达出来。通常在汉译英过程中,转化汉语名词,变为英语动词等。转化汉语动词,变成英语名词、形容词、介词短语。在英译汉过程中,通常词类转换,转换英语名词、形容词等,变为汉语动词。转化英语名词,变为汉语形容词与副词。转换英语动词与副词,变为汉语名词与形容词。转化英语形容词,变为汉语名词与副词等。

2 词类转换定义与特征

经常见的词类转换,也就是单词不改变状态条件下,可转换一个词类,变成另一种词类,一般该构词法称作领围派主。词类转换突出特征在于,转换时,无需通过词缀修饰,便可转换词类。英汉是两种不同的语言体系,为此,翻译时,需要留意词汇与表达方式等的不同。保持原文意思不改变,词类转换方法,也就是转换原文中缺少的对等词语词性,确保翻译内容的通顺,同时也切合汉语表达习惯。英汉互译时,几乎各词性均可进行转换,如,名词可以转换为动词或副词等;形容词可转换为名词与副词等;动词可转换为名词或副词[1]。

英译汉时,词类转换尤为必要,在翻译中,使用的转换方式不正确时,通常出现下面两方面問题:译文似乎非常符合汉语表达习惯,而翻译内容并不切合原文;译文切合原文,然而不满足汉语表达习惯。如,原文:Mary guided me to learn the value of learning.一种翻译为:玛丽引导我要珍惜学习。该翻译把原文中的“value”名词词性变成了动词词性,经过转换,和原文内容契合,也符合汉语表达习惯。另一种翻译为:玛丽引导我学习的价值。该翻译各词语均翻译的较为准确,而读起来并不顺畅,只是与原文相契合。

3 英汉翻译中词类转换的重要意义

在英汉翻译过程中,我们要了解两种语言在词汇、语法及表达方式上的不同,具体翻译有必要进行学习。英译汉时,一般使用转换法、合并法、省译法等翻译技巧。转换法也就是词类转换法较为常用的一种方法。随着历史的发展,英语逐渐丢弃了一些词的词性与格式,也就产生了词类转换。英汉翻译时,因为英语往往表现出静态,汉语往往表现出动态,为切合原文,还要满足汉语表达习惯,使用合适的词汇进行转换,这点很重要。下面从两个方面分析词类转换的重要意义。

①英语的句法逻辑结构较强,缺少一定量的形式标示,语法功能分工缺少一定的明确性;对句法结构而言,汉语缺少词性变化,缺少适量的形式标示,明确的语法功能分工不足,词类与句法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在话题基础上进行论述。所以,英汉翻译时,一定会出现句子结构改变的情况,而对句子结构改变时,也就出现了词类间的转换。世界上词类种类较多,其中,名词与动词的词类最为重要。具体的语言无法统一而言,需要特定问题,具体看待。因为英语中的名词占有很大优势,汉语中动词的优势较为明显,为此,英汉翻译时,一定要对词类进行适当的转换。

②在英语中,许多词汇以词缀的形式实现词性或意义的改变。如,我国动词、形容词及副词的后缀,以确定所属的类型,这些词缀有-ly,-l、-ize等。汉语在这点上不同,可添加的后缀较少,如,以“子”、“儿”表示名词;以“的”表示形容词;以“地”表示副词;另外,缺少其余形式的标示,许多词汇通过添加词缀的方式来改变词性是不行的。

4 英汉翻译中词类转换的具体表现

英语与汉语有很大的不同,在英汉翻译过程中,务必结合两种语言特征,进行词类转换。英汉翻译时,英语名词、形容词的转换、介词等的转换是经常使用的词类转换。

4.1 名词转换为动词

①表示心理状态的形容词,当用作表语,在翻译过程中,往往转换为动词,如,ashamed,grateful,confident,cautious等。如:He was very grateful to him for help.翻译成“他很感激他的帮助。”“grateful”表示感激的,是形容词,可翻译为动词“感激”。

②英语的构词法。通常一些动词转化来的名词都加有前缀与后缀。如,-tion,-ment.名词,含有动词的意义,在翻译过程中,转换名词,变成动词。如,Robots have been used for universes application.翻译成:机器人已被用于探索宇宙,需要注意一点,这里的“application ”转化为动词后,使句子更加通顺[2]。

4.2 英语名词转换为形容词

英语中一些名词通过形容词派生而获得,在翻译这类名词时,转变为汉语中相应的形容词。如:In his learning process, the dictionary is an absolute necessity.翻译成:在他的学习过程中,字典是绝对必要的。对这个句子,在翻译时,如果依照Necessity自身的词性进行翻译,则翻译为“字典是他学习过程中的绝对必须。”这和汉语的表达习惯是不相符的,需要对本词词性进行一定转换,以满足汉语语言表达习惯。这类词汇比较多,如,stupidity、depth等。

4.3 英语副词的转换

英语中包含许多种副词,具有灵活的用法,对动词进行修饰,以表示时间、地点与方式,一些形容词修饰形容词,以表示程度,一些副词引导从句,在不同的句子中,对不同词的词性进行表示,为此,在翻译副词时,结合句子含义,做出相应处置。

如,He is physically weak.被翻译成他身体虚弱。Physicaly原本都会意思是副词,用作状语而对主语虚弱进行修饰时,被翻译成了身体。如,He deeply impressed on me.被翻译成:他对我印象深刻。在这个句子中,deeply用作副词,表示程度,加上修饰的词为impress,为迎合汉语表达方式,在翻译过程中,把deeply翻译成形容词,对impress进行修饰。再如,He was up late that day.翻译成:那天他起床晚了。up原意为副词,表示的是一种起床动作,在翻译过程中,经过转化,变成动词。

5 词类转换需要注意的问题点

词类转换时,需注意下述几点:先要切合原著作的意思,不能为了方便翻译,而背离原文本意;其次,翻译词语与语境要与文章上下文联系起来,让读者清晰、详尽地阅读。另外,翻译时,确保翻译的准确与顺畅,这是翻译需要把握的基本原则与要求,也是顺利翻译不可缺少的条件。最后,在翻译过程中,对文章中的精髓进行相应的加工,在坚持原文基础之上,使原文与文学本身较为贴近,使作者理解文章基础内容同时,也能学到新的东西,对翻译技巧与翻译内容中包含的知识,衡量着翻译是否成功,也使翻译更有意义,实现持久发展[3]。

6 词类转换的语言理解

许多学习英语的人均知晓,汉语语言文化与英语语言文化是不同的,英语是印欧语系的一种,因为西方人直白与外向的性格使得在表达方式上更加直接。具体且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在造句方面会比较刻意,重视句子的形式与结构的完整,比较重视形式,汉语则不会这样,汉语是汉藏语系的一种,东方人比较内敛,因为性格的含蓄,使得表达较为含蓄与委婉。相比英语,没有形式与此类的变化,比较重视句子中涵盖的寓意。为此,从英汉互译可以看出,对一些句子,可结合句子意思进行翻译,一些句子具有不同的语法与词汇,不能通过直接方式翻译,为此,要熟悉两种语言的特征,契合文章前提下,在翻译过程中,不受文章结构的影响,转化部分词性,使翻译出的文章切合汉语表达习惯。

7 结束语

英汉两种语言存有不同的差异,在英汉翻译过程中,不能停留在表面形式,也不能单个词的翻译,否则会使原文意思改变,和汉语的用词习惯是不相符的,为此,在英汉翻译时,结合语义,转换各类别词汇,与汉语用语习惯相符。词类转换在英汉翻译过程中,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手段。对英文翻译,词性转化较为基本,也经常使用。通过上文分析的此类转换技巧,有所掌握,进行深刻了解,确保翻译的成功,掌握词性转化的方法,不照搬,重视对意义的理解。联系文章上下文,理清逻辑关系,使文章内容更易于理解,也较为顺畅。总体而言,英汉翻译时,转换有英语名词、形容词、副词等的转换,在翻译实践过程中,翻譯要结合词类转换的技巧与策略,准确、完整、顺畅地把原文的含义表达出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英语原文,促使东西方文化较好地交流与传播。

参考文献:

[1]康英华.关于英汉翻译中的词类转换的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1(3):226-227.

[2]翟艳艳.英译汉翻译中词类转换技巧探究[J].赤子(上中旬),2016,15:209.

[3]贾思思.浅析英译汉翻译中词类转换技巧[J].校园英语,2015,17:220.

猜你喜欢

英汉翻译技巧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网上点外卖的7个技巧
指正要有技巧
4个技巧快速消除头上的飞发
英汉翻译中的文化负迁移
动态对等理论在传记文学英汉翻译中的应用
文化因素对英汉翻译的影响研究
英汉翻译中的意象转换与变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