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顶开始飞翔
2017-03-15孟晓冬刘琦
孟晓冬 刘琦
山高人为峰
长春东部有座庙香山,发源于呼兰岭的饮马河就从其脚下奔流不息,汇入松花江。或许是水的滋润,为这座并不起眼的小山平添几分灵气。每年冬季,初雪飘落,这里便成为玉树琼枝、晶莹剔透的童话世界。数以十万计的滑雪爱好者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绽放足以燃烧漫天冰雪的激情。
整整一个冬季,庙香山都会沉浸在欢乐的海洋。当然,除了欢声笑语,还有音乐,还有对久远岁月的追思和童年美好的回忆……
虽然,在长白山脉向松辽平原过渡的群峰之中,庙香山算不上雄壮,500多米的海拔,更谈不上巍峨,但應了那句名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今年冬天去哪儿玩?”“当然是去‘小庙啦!”
“小庙”或许是最近几年在吉林雪友口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他们说的“小庙”就是庙香山。
如今的东北人大多是百十年前、数百年前山东、河北等地“闯关东”流民的后裔。先祖们为了生存,不得不背井离乡,来到这片陌生的土地上,辛苦耕耘,繁衍生息。越是漂泊异乡、处境艰难的人,对亲人和家乡的思念之情便越浓烈。过去,在东北乡下,几乎每个村屯附近都有一座小庙。每逢节庆,人们便到那里告慰先人,寄托对遥远家乡的愁思。渐渐的,小庙也演变成为东北人的心灵归宿。在雪友心中,庙香山就是他们的家,一个可以忘记烦恼、让心灵不再流浪的地方。
王勇就是“小庙”的主人、庙香山度假区董事长。他中等身材,面容和善,目光坚毅,虽已年过五旬,却依然保持健硕的体型。
每次见到王勇,总能让笔者联想起一位在商界叱咤风云又饱受争议的人物——王石。倒不仅仅是因为二者名字和五官面目颇为相似,而是因为那句非常著名的话——“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王勇也喜欢登山,但与王石不同,他登山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征服,证明人的高度,而是为了获取一个支点,可以自由飞翔。与独立群山之巅、高处不胜寒的感觉相比,王勇更痴迷于脚踏雪板,手持雪杖,从山顶的高处飞驰而下。足下生风,层林退后,雪花飞溅,那种感觉就像苍鹰翱翔于天地之间,盘旋时如王者君临,俯冲时似战神破阵,自由自在,意气风发,神采飞扬!
“人生最大的快意就是从山顶开始飞翔!”每次谈到滑雪运动,王勇的骄傲之情溢于言表。这就是他喜欢山的原因——简单、率真,而又坚定、执著。
或许,在他心里,人生就是一次精彩的飞翔。
每个生命都如此平凡
王勇出生在一个普通工薪家庭,父亲是九台地质队工人,母亲是新中国第一代中专生,学的是中医专业。父亲常年跑野外,母亲又是工作上极要强的人,因此,王勇出生不久就被寄养在兴隆乡下的大姨家。
大姨家有四男一女,五个孩子,最小的还比王勇大好几岁,王勇自然排到老六。大姨一家对王勇特别好。至今,回忆起在大姨家的经历,王勇的脸上仍会浮现出幸福的笑容。他小时淘气,吃饭从来不上桌,端着碗,一脚屋里、一脚屋外骑在窗台上,三下五除二吃完,把碗一扔,跳出去就玩。王勇跟三哥感情最好。三哥给生产队看马,王勇常骑着三哥的脖颈,要他带自己偷马料吃。
1990年,大姨家被一把大火烧个精光,那时,王勇生意刚刚起步,手头也不宽裕。接到信后,他立刻赶过去,给大姨家盖了两间新瓦房。大姨由于操劳过度,很早就去世了。放牛沟乡盛产石头,王勇到放牛沟派出所开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当地采石场给大姨做了块墓碑。大姨去世时,五哥还没结婚,王勇把哥几个召集到一起,每家出点钱给五哥成家,他也算一股。大姐的女儿在长春上高中,全是王勇提供学杂费,毕业后,也一直在王勇的公司上班。王勇是个念旧的人,他常说,人在怀旧的时候,感情最真实。
读小学二年级时,王勇被母亲接到身边。母亲在文革中丢了工作,在南苇村当赤脚医生,工作地对面就有座大山。王勇经常一个人跑到山里玩,从那时起,他就跟大山有了深厚的感情,玩累了,找个向阳的山坡一躺,温暖的阳光,柔和的草地,简直就是记忆中的天堂。
后来,母亲回到城里,一家人住在电影院后面叫八栋房的地方,紧邻畜牧站。王勇常跑到畜牧站玩,从来不走大门,在墙上跳来跳去。如今,畜牧站的老人还都记得当年那个淘气小子。不过,王勇也有安静的时候,那就是在邻居项娘家里画画。项娘会画画,画什么像什么。王勇看着羡慕得不得了,便跟项娘学。他做什么事都专心,没过多久,也能画得栩栩如生了。王勇在学校是活跃分子,出黑板报,打篮球,还是文艺队的骨干,但有一样不好,一让他坐在教室里,就浑身不自在。他本身上学比其他孩子晚一年,后来,送公粮的马车坏了,把他压伤,又休一年学,就更不爱上学了。经常是老师在前面讲课,他趁老师不注意,跳窗户跑出去玩。那时,文革刚刚结束,家长们也很少关注孩子的学习。
王勇四处闲逛,无意中发现大市场有人卖画好的玻璃砖。那年月,流行玻璃砖柜,几乎家家都有。王勇灵机一动,去玻璃厂买些割好的玻璃,回到家画上画,再拿到大市场去卖,很快就卖光了,赚到一些钱。尝到甜头的王勇干脆不上学,专门画玻璃砖卖。他从长春南关的玻璃厂购进割好的玻璃,画好后卖,不单在大市场卖,还去农村赶集,城子街、兴隆、其塔木等九台乡下几乎跑个遍。
母亲见他小小年纪整天像野马一样到处跑,未免有些担心,便张罗着给他找个固定营生——去文理照相馆当学徒。当时,九台只有几家照相馆,文理照相馆最有名气。王勇对一切新鲜事物都怀有强烈好奇心,当然愿意。就这样,他拜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师父——文理照相馆的邢师父。
王勇机灵、勤快,邢师父特别喜欢他,尽心传授。不到一年,他就掌握了拍摄、暗房洗相等全套技术。年轻人不安分的天性再度显现出来,他向母亲要了128元,买了台海鸥120B相机,准备单干。临别时,师父问他要什么。王勇指了指房顶上用来压油毡纸的破自行车,说:“师父,你把它借给我吧。”
那台破自行车在房顶上扔了好几年,没有脚蹬子,没有瓦盖,轮胎也不能用。师父问:“你要它干什么,都不能用了。”王勇笑笑说:“没事,修修就能骑。”就这样,王勇扛着破自行车回家,买来配件,花了整整一天时间把它修理好,又用白帆布画了幅背景布,买个黄书包,开始了走街串屯的照相生涯。王勇是细心人,每次拍出好片就保留着,做成相册,可惜后来散失了,那台海鸥120B相机则一直摆放在卧室中,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记曾经走过的路。
干了一阵子,他发现给学校照毕业相来钱快,就联系各个学校,毕业季时去学校照毕业相,平时在城区东转盘摆摊照相。东转盘新建的凉亭,栽了些树木和花草,在贫穷的小城里就算是景点了。当时,在东转盘摆摊照相的,除了王勇,还有李贵等三个人。那三家为争客源经常发生小摩擦,王勇看不惯,独自跑去火车站,支了把太阳伞,一边照相,一边卖《电视报》。他是第一个把《电视报》引进九台的人。在站前摆摊一天能挣十六、七块,那是1981年的事,普通车间工人一个月的工资才三十几块钱,他的收入已经相当不菲了。
时间一久,王勇又不滿足。当时,恰赶上县物资局进了三台嘉陵80摩托车。那年月,摩托车绝对比现在轿车稀罕,整座县城仅邮局有两台老幸福摩托车。
年轻人对任何新鲜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王勇也跑去看,这一看就喜欢得不得了。一问价格,730元,王勇吐了吐舌头,转身走了。第二天,忍不住又跑去看,越看越着迷,他把心一横——买!当时,他已经攒了200多块钱,向母亲借300,又向朋友凑了200,终于如愿以偿把摩托车骑回家。他买摩托车不单是为了骑,更要做照相的道具。第二天,他把摩托车往站前一摆,立刻吸引众多目光,照相生意顿时好了许多,每天能收入20多元。
看到王勇摆摩托车照相赚钱,李贵也买一台。俩人没事儿时,常凑到一起交流经验。李贵以前学过修理,经常把摩托车拆开研究。王勇的摩托车一有故障就找李贵修理。有一次,王勇去李贵家看自己的摩托车修好没。进院一看,王勇就傻眼了,李贵把两台摩托车都拆开,零件摊了一地,正选好件往自己车上配。王勇这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摩托车被李贵越修越不好用,一气之下,把摩托车卖了。
摩托车没了,照相的心思也没了,王勇又开始琢磨新的来钱之道。想来想去,还是摩托车,这次,他惦记的不是嘉陵80,而是老幸福。新车要2500元一台,当时绝对是天价。王勇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人,回家跟母亲商量。母亲非常开明,说:“咱家还有两间房子,本来给你结婚准备的,反正是你的,自己做主吧。”房子搁在那不能生钱,摩托车却可以赚钱,王勇当即把房子卖了,怀揣着钱,四处买老幸福摩托。计划经济时代,什么东西都要凭票购买,何况是老幸福摩托这样的大件。王勇跑一大圈都没买到新车,只好退而求其次,打听二手的。他听说波泥河乡有位姓周的人,刚买了台老幸福,跑了不到200公里,去水库炸鱼时把手炸掉了,要卖车。王勇急忙赶过去,这位姓周的人就是后来深受王勇尊重的周大哥。双方很快商定2100元成交。周大哥为人仗义,做事精细,尤其对农村的事更是了如指掌,仅仅一次接触,就给王勇留下深刻印象。
老幸福摩托车体沉,载重大,王勇如鱼得水,不光照相,还倒腾鱼、卖菜、收大鹅,什么赚钱做什么,忙得不亦乐乎。干了一阵子,他发现人们对摩托车的需求越来越多,而市场又没有放开,于是,他便跑到长春批发市场买零件,回来自己攒摩托车卖,一个冬天卖了十多台。转过年,市场放开,这个生意也就没了利润空间。
王勇又开始与人合伙开饭店。饭店虽然生意红火,可都是些“豆腐账”,时间一久,双方难免因钱财产生矛盾。为了不伤感情,王勇毅然决定退出,两人和气分手。第一次合伙做生意,王勇感触颇深,他意识到,与人合作经营必须约法三章,分工明确,把所有可能发生的事都提前讲明。
从饭店退出,王勇又想起周大哥,于是跑到波泥河乡,劝周大哥别在农村住了,到城里来做生意。周大哥问做什么。王勇胸有成竹地说:“我开饭店时发现卖粉条很挣钱,咱们合伙开粉坊吧。”二人一拍即合。开粉坊需要技术,而这一技术河北省最好,于是,他俩赶去河北考察,还带回了唐大、唐二兄弟。1984年春天,粉坊终于开起来。周大哥负责全面,王勇负责跑销路,唐大、唐二负责生产,四个人各伺其职,分工明确,合作得非常愉快。当时,周边县市粉坊很少,粉条一生产出来就很畅销,甚至一度垄断九台、德惠、农安等地市场。年底算账,每个人分了一万二、三。1985年,东北才开始流行万元户说法,而1984年,王勇就已腰缠万贯。那一年,他还不到20岁。
我们看王勇早年的经历,不难发现,他和那个时代绝大多数人一样,既没有显赫家世,也没有特殊才能,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生存,为了摆脱贫困。
或许,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上,本没有人与神的区别,每一个生命都是如此平凡。然而,为什么有的人能将平凡的生命演绎得精彩纷呈,而有的人却依旧平凡、庸庸碌碌呢?答案其实就在我们心里。
人生像一条奔向远方的河流
就在王勇准备大干一场时,赶上地质系统招工。毕竟是铁饭碗,在父母劝说下,王勇放弃粉坊生意,考进地质队,去延吉上班。他从装卸工做起,不久进了生产技术科,再后来,地质队在九台成立三产公司修汽车,王勇便申请回到九台。
修配厂的工作不忙,王勇手里还存一万多块钱,心思又活泛起来。他拿出积蓄,又借了6000元,买了辆六轮汽车跑运输,从放牛沟团山采石场拉条石往长春送。没跑几趟车胎爆了,一时又买不到轮胎,王勇只好把车拖到单位院子里。修配厂的技工李师父看到后问:“你买的车啊?”王勇点点头。“咋啦?”“拉条石,车胎爆了,买不到。”李师父数落道:“这车是东风240,出厂2.5吨,一车条石起码20吨,能不爆胎吗?”
王勇一听,这是行家啊,马上拜师。就这样,李师父成了王勇的第二个师父。王勇虽然只上到初中,但特别尊重有思想、有智慧的人,他常说,每个在某一领域超越自己的人都是师父。正因为有这样的襟怀和气度,他把身边的每一个人,发生的每一件事都当成学习的课堂。学习并不一定在学校。
李师父详细检查那台车后,建议王勇赶紧卖车。于是,王勇卖了东风240,又在李师父的建议下买了台二手CA10。CA10外观破旧,机器却没问题,能干活。王勇开着CA10跑运输。年轻人胆子大,邯郸、北镇,哪都敢去,什么都敢拉。时至今日,王勇还记得往南方送乙醇的情景,满满一车,都是320斤的大铁筒,筒与筒之间仅用绳子隔开,遇到不好路况时,筒与筒相互碰撞,咣咣当当直响,声音很大,现在想起还有些后怕。跑运输跑了一年多,苦没少吃,不但没赚到钱,还欠下两万元。王勇一狠心,把车卖了,重打锣鼓另开张。
畜牧站往黑龙江肇东送兽药,站长见王勇在家闲着没事,又会开车,便邀他一起去。当时路不好,从九台到肇东,中途要在五常住一宿。歇脚时,王勇跑到五常客运站前转悠,发现很多出租的吉普车都贴着出售的告示,便问多少钱一台。對方回答多在七、八千之间。王勇眼前一亮,同样的车在九台能卖到一万三、四。从肇东回来,王勇凑了七千元钱,用布袋往腰里一围,直接去五常开回一台吉普车,当时就卖了一万二,纯赚好几千。就这样一台一台地,他一月之内倒腾了21台吉普车,不但还清外债,手里还有了两万多存款。
王勇用这笔钱买了台二手上海轿车,虽是旧车,但大修之后,尤其重新喷漆后,跟新的一样。他把车开到九台火车站前出租。当时,九台还没有用轿车出租的,于是,王勇又成了九台第一个开轿车出租的人。那台上海轿车,是当时九台最好的一台车。王勇用这台车拉过李谷一、黄宏等名人。后来,车被中外合资粤港建筑公司延边分公司老总看中,签订长期租赁合同,王勇也成了公司老总的专职司机。那段时间,他每天西装革履,拉着老总见各行各业的客商,见大大小小的官员,日子过得风风光光,眼界也开阔。时间久了,王勇慢慢发现公司表面一团和气,实则暗流涌动,内部派系斗争严重,而他又是老总司机,处于非常敏感的位置,因此,常被无端卷入明争暗斗之中。就个性而言,王勇特别厌倦是非,合同期满,便谢绝公司挽留,回到九台。
1988年,王勇再次回到九台,发现街上跑的车越来越多,上海轿车已风光不再。于是,他改行开起汽车配件商店。整个九台只有两三家汽车配件商店,一开业就生意红火,收入稳定。最初,他在母亲老房子旁盖了个简易门市,赚钱后,不断扩大规模,把周边的房子陆陆续续买了四五家,盖起一栋120米长的大门市。汽车配件商店,让王勇淘到了人生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桶金。
王勇是个善于引领潮流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有独特创意,吸引同行竞相效仿。照相时,他第一个用摩托车做道具;卖润滑油时,他第一个在油桶上安龙头、加泵,卖多少放多少,节约又干净;开韩氏按摩院时,他第一个引入达克宁药膏,既治疗脚气,又防止感染;在松原做房地产时,他第一个设销售处,聘请销售代表;经营庙香山滑雪场时,他第一个将音乐与滑雪结合……也许,正是这许许多多的独特创意,才使王勇的人生充满精彩。
汽车配件商店进入正轨,王勇反倒闲起来,整日与朋友们四处游玩。1990年,放牛沟派出所聘请司机,朋友问他去不去。王勇正好闲得无聊,便一口答应下来。对于王勇来说,人生中有两段时光颇为难忘:一段是在延边给中外合资粤港建筑公司延边分公司老总开车时期,最长见识;另一段则是在放牛沟派出所当司机时期,没有经济压力,又结识了一批新朋友,最快乐。
1992年冬天的一个下午,有位镇政府领导到派出所求车出门办事,本来应该王勇开车的,但一位同事刚刚拿到驾照,自告奋勇,王勇不放心,坐到后座上看着。车行驶到放牛沟镇大桥时,同事为了躲对面来车,急打方向盘,加上路滑,车直接翻到桥下,车上的人都不同程度受伤。
住院期间,王勇开始反思,难道这辈子就这样过着小富即安的日子?最终,他痛下决心,人生要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他要成就一番大事业!
想要改变自己,首先得换一个全新的环境,在陌生的环境里接受挑战,才能激起他的斗志。出院后,王勇把汽车配件商店交给弟弟经营,又到放牛沟派出所辞职。1993年3月24日,他独自去长春,从而,开启了人生崭新的一页。
开始,他在银贸公司上班,干了一年,工商银行开设春荣宾馆。银行领导相中王勇,让他去当总经理,负责组建团队,经营管理。王勇一生中有过三次从零开始、组建团队的经历,这是第一次。春荣宾馆有200多张床位,餐饮、洗浴一应俱全,在王勇悉心经营下,宾客盈门,还接待过不少大人物。可是,时间一久,王勇的老毛病又犯了,他适应不了按部就班的生活,更不喜欢没有挑战的人生。
一年后,他向顶头上司艳姐提出辞职,说出要自己创事业的想法。艳姐是长春金融界赫赫有名的女强人。在艳姐的挽留下,王勇干到1995年,再度提出辞职。艳姐见王勇去意已决,便不再勉强。
离开春荣宾馆,王勇选择了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行业——开出租车公司。当时,出租车行业实行报批制,只要有车,并提出申请,符合条件,就给批。王勇买了20台车,正式成立长春飞达汽车出租公司。
对于承包者,王勇实行宽松的人性化管理,公司不设稽查,司机肇事、违章都由公司出面处理;对管理人员则要求严格,如果管理人员坐自己公司的车不给钱,被举报一次罚款500元,第二次,直接开除。飞达汽车出租公司受到的哥们的拥护,最多一个家族承包了30台车,每到春节,的哥们堵着门给王勇送啤酒、土特产,表答感激之情。
王勇采取滚雪球的方式,赚了钱就买新车,公司规模越滚越大,并在扶余和九台开设分公司,最多时,三家公司加起来有800多台车。
出租公司赚到钱,王勇开始尝试多种经营,买了400多平方米的门市开“香和韩氏”按摩。当时,长春只有大韩和、天伦两家韩氏按摩馆,香和开业后,生意火爆,每天营业额都在两万以上,成为长春名店。王勇特别注重细节管理,坚持正规经营,他打出的广告语是“到香和按摩,可以带着您心爱的老婆。”
王勇常说,“商人不能缺钱,但绝不能把钱看得太重,不能为了钱不惜一切”。
香和韩氏一直开到2013年,王勇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庙香山度假区建设,才兑出去。
在此期间,王勇结识了一位在松原开出租车公司的朋友。朋友看到香和韩氏生意火爆,便要跟王勇合作,在松原开分店。王勇吸取了当年开饭店的经验,说:“饭店、洗浴、按摩都有许多‘豆腐账,说不清,时间长了,好朋友间也会有矛盾。你要开我全力支持,但钱上决不介入。”
其实,朋友也并非一定要开香和分店,而是看中了王勇的才能和为人,执意要跟他合作。没过多久,朋友又找到王勇,说:“房地产没有‘豆腐账吧,我在松原看中一块地,咱俩一起搞房地产开发吧。”
王勇被对方的诚意感动,加之他也看出了房地产业的广阔前景,于是,与朋友约法三章:第一、双方亲属都不许进入公司;第二、两个人中只能有一个人说了算,另一个人不能参与管理;第三、无论赔赚不能相互埋怨。朋友当场表示同意:“公司由你說了算,我决不参与管理。”此后,朋友果然信守这一承诺。
1998年,两人共同出资,成立松原市翔海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王勇占51%股份,朋友占49%股份,利润五五分成。
人生像一条奔向远方的河流,初时只有点滴之力,渐渐汇成涓涓细流,再后来波涛滚滚,这期间难免会遇到巨石、荒漠,而出现曲折,甚至回溯,但只要初心不变,梦想不变,就一定会奔入浩瀚的生命之海。
中国企业家精神
松原市翔海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王勇的第一个大手笔就是建设松原市最大的生产资料批发市场。很快,几百万的投资砸进去,方案设计、风险评估等前期工作顺利完成,基础设施建设也如火如荼展开。
看到项目进展顺利,王勇的心情也轻松起来。一天上午,他驾车从松原回九台,途经长春净月别墅区。看着窗外怡人的景色,王勇忽然记起,史连发就住在那里。
史连发是长春商界的传奇人物。80年代初,与妻子靠借来的800元钱开铁钉铺起家,几年后便拥有东三省“铁钉大王”的美誉;1995年,他成立长春市中东集团,在长春传统商业区光复路建立大型专业批发市场——中东光复路装潢材料批发市场。从此叱咤商海,成为吉林省乃至全国都赫赫有名的企业家。可惜,天妒英才,2003年9月因车祸离世,年仅47岁。
多年前一次偶然相遇,王勇与史连发结识,又源于相似的人生经历,他们成为人生路上相互照应的朋友。
一想到这位好哥哥,王勇心头便涌起一股暖流,于是,拨通了对方电话。没有想到,史连发刚好回别墅休息,盛情邀请王勇过来小聚。
在史连发的别墅,二人边喝边聊。一瓶酒,史连发酒量大,喝了九两;王勇酒量小,只喝一两。当听到王勇在松原正斥巨资建批发市场时,史连发激动得霍然起身,来回踱步,连连责问:“你搞市场怎么不先跟我商量?我是省内最先做市场的,能不能赚钱,我一眼就能看出来,快跟我详细说说你的方案!”
此刻,王勇才意识到自己的决定确实有些草率,不免紧张起来,急忙跑回车里,拿出设计方案。史连发越看面色越凝重,最后,他把方案推到一边,叹道:“兄弟,按你的方案做下去肯定失败!这样吧,我先打个电话,推掉明天去吉林市考察中东大市场项目的事。明天上午10点,你在公司等我,我带设计团队去帮你具体研究。”
第二天上午10点,史连发率领自己的设计团队准时来到王勇公司。王勇一面跟史连发寒暄,一面令人下去备宴。史连发一摆手,“还吃什么饭?把你的人叫过来,直接干活!”
就这一句话,大家一直干到夜里12点半,才算把原有方案修改完毕。史连发语重心长地看着王勇,问:“新的方案拿出来了,改不改完全在你……”
看着新方案,王勇也陷入激烈的思想斗争当中——不改,原方案确实存在诸多弊端,很可能导致整个项目失败;改,几百万的投资就打了水漂!对于一个刚刚起步的房地产公司来说,几百万,绝不是小数字!
最后,王勇一拍桌子,“改!”
史连发哈哈大笑,“喝酒!虽然时间很晚,明天我还要带团队去吉林,但还是要喝酒!”
王勇力排众议,按照史连发修改后的方案,彻底将项目推倒重来。面对朋友和员工们的质疑,王勇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做生意不能只盯着眼前利益,一定要把目光放长远。我这样做,完全是为了公司更好地发展。如果你们不同意,起初的设计失误在我,由此造成的损失我一人承担,决不让公司损失一分钱!”
事实证明,他的这一决定是正确的,松原市生产资料批发市场项目获得巨大成功,不但弥补了先前几百万亏空,还给公司带来高额利润,而且业主们也获得丰厚的回报,实现了公司与业主的双赢。
这次经历让王勇明白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都一定要做好,否则,不如不做!因为有了这样的感悟,所以,王勇至今仍对此念念不忘。
其实,每个人都有令自己终生难忘的经历,企业家更是如此。王健林最津津乐道的事,莫过于沈阳太原街万达广场的炸毁重建。太原街万达广场建成以后,“因为大概只有3%—5%的客户还能有过得去的回报率,多数买家回报率极低,甚至颗粒无收”。几百位客户集体诉讼万达,最后,官司虽然是万达赢了,王健林却说,“不能赢了官司输了人心,万达一定要管。”于是,他组织人马反复研究改进方案,前前后后折腾了三四年时间,都不行。最后,他得出结论,这是“娘胎里带来的毛病”,解决方案是:10亿元现金退赔给350个商铺业主,外加5亿元炸毁重建!“万达退赔的时候,很多业主感动得当场哭了。”
张瑞敏刚刚接手海尔集团的前身青岛电冰箱总厂时,他的一个朋友要买部雪柜,结果挑很多台都有毛病,最后勉强选择了一台。朋友走后,张瑞敏派人把库房里的400多台冰箱彻底检查一遍,结果发现76台存在各种缺陷。张瑞敏痛下决心,当场砸破这批雪柜,向员工宣示要保障品质、维护消费者权益。这件事情发生在1985年,当时,普通车间工人三年工资还买不来一台冰箱,而且企业困难得几乎连工资都发不出。
中国企业家从不缺少智慧和胆略,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具备如壮士断腕般知错就改的决心和魄力, 而这种决心和魄力,恰恰是中国企业家精神的精髓所在。
生意与事业的二律悖反
虽然投身地产行业,但王勇并没有像大多数地产商那样把目光锁定在拿地、建楼、卖房上。他在做生意的同时,更兼顾文化与社会效应。
2007年,王勇联合政府部门举办“松原时尚之星选美大赛”,这是松原历史上第一次选美大赛,谁是松原最美时尚之星,一时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时尚之星不光看颜值,更看才艺和品行。为确保大赛的公正性,王勇特别邀请当时还是松原市艺术创作室主任的著名二人转音乐家杨柏森老师负责主持评审。
除了选美大赛,王勇还办灯展。在开发房地产项目时,他把公司前面一大片空地建成供市民休闲的翔海广场。许多人对此迷惑不解,为什么寸土寸金的地段不盖楼?王勇笑而不答。每年正月,他都同相关部门联合在广场办灯展。各种各样的花灯,争奇斗艳,把节日的夜晚装点得流光溢彩,翔海广场也成为欢乐的海洋。
在松原那些年,王勇总能通过举办独具匠心的活动引领城市潮流,不知不觉,买翔海地产房子也成为一种时尚。广告的最高境界,不是铺天盖地,醍醐灌顶,而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翔海地产在松原取得巨大成功,王勇成为妇孺皆知的企业家,各种应酬随之而来。最多一天,王勇在同一家饭店,一连买了七、八桌单。从中午与朋友吃饭进门,到最后一桌“偶遇”的客人离开,他在饭店整整呆了14个小时。他很少喝酒,基本上不打麻将,可为了陪客人,就是熬也经常要熬到后半夜。几年功夫,他腰围从2尺4,猛增到2尺8,胃不好,睡不着觉,心脏也经常闹意见。有段时间,他甚至怀疑自己得了严重的心脏病。在家人极力劝说下,他百忙中抽身去北京阜外医院做检查。医生告诉他,你这不是心脏病,是植物神经紊乱,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最好的方法是生活要有规律。
从北京回来,王勇对以往的生活方式进行反思,进而思考起自己的人生。
按照惯例,公司每年都在元旦前夕举行年会,为员工送上新年祝福。2004年也不例外,除传统礼品外,王勇还特意为55位员工每人准备了一份特殊礼物——一张光碟,王勇精心剪辑的每位员工与公司共同成长的历史见证!
王勇豁达、大气,同时,感情又特别细腻,他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或许是当年照相时形成的习惯,无论从事哪个行业,他都喜欢留下影像资料,他说,若干年后,把这些影像编辑起来,就是人的一生。
法律事务部负责人关春艳,性格大咧,经常丢三拉四。初到公司时,独立的办公室内,到处都被她堆放着文件、资料,几乎下不去脚;如今,她做事井井有条,就连看过的报纸都码得整整齐齐。办公室文员赵东霞,字写得非常漂亮,来应聘那天,走了没多久又回来问王勇:“咱们公司有人看大门没?”原来,她把自行车丢了。王勇笑着告诉她:“你明天来上班吧。”还有,会计李春,来公司前仅仅做过库管员,是王勇慧眼识珠,放弃“财务主管”,录用了他……
2004年的年会上,开始大家还兴高采烈,议论纷纷;后来整个会场变得鸦雀无声;当影像播完时,好多员工潸然泪下。
就在这时,王勇正式向全體员工提出辞呈。一石激起千层浪,会场再度沸腾起来,反应最激烈的是他的合作伙伴,朋友激动地说:“干得好好的,为什么要走?只要你留下来,我49%的股份都不要了,分给每位员工!”
“我管理这么多年,公司已走上正轨,该轮到你管理了。只要你让我走,我51%的股份都留给公司。”无论王勇如何解释,朋友和员工就是不同意他辞职。
双方一直僵持到3月份,朋友见王勇去意已决,只好尊重他的选择。临别时,朋友恋恋不舍地拍着他的肩膀说:“公司是咱俩的,股份、办公室都永远为你留着。什么时候想回来,你就回来!”
王勇是个不回头的人,即使撞得头破血流也决不回头。离开公司后,他积极锻炼身体,每天坚持用1个半小时徒步10公里,无论寒暑,风雨无阻。仅仅一年,他吃得好,睡得香,腰围恢复到2尺4。也是在此期间,他与滑雪运动结下不解之缘。
第一次滑雪,是2004年,陪客人在南方滑雪场玩。从那以后,他就对滑雪产生浓厚兴趣,一有时间就跑到吉林市的老滑雪场玩。2005年,他买了全套装备,正式学习滑雪。100天的雪季,他滑了足足90天,而且每天早晨8点半准时来到雪场,一直待到雪场关门,他才离开。
切身感受到运动带来的好处后,王勇开始对健康产业萌生兴趣。他一面运动健身,一面考察健身项目。恰在此时,九台波泥河镇的党委书记慕名找到他,对他说:“波泥河镇想搞旅游开发,其中有座山特别适合做滑雪场,你有没有兴趣去看看?”能够为家乡做事,尤其还是做自己喜欢的事,王勇当即应允。
那时,庙香山还没有正式名称,因为它在周围群山中最高大,所以,当地百姓都叫它“大顶子”。
庙香山是后来王勇取的名字。说起这个名字的来历,还颇有几分传奇色彩。
王勇母亲是佛教徒,年纪越大信仰越虔诚,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建一座庙。王勇是极孝顺的人,承诺一定要帮母亲完成这个心愿,于是便想到度假区的名字里要带有“庙”字;他自己的公司叫“香和实业”,从中撷取“香”字,就这样取名“庙香山”,既含有母亲的心愿,又有自己的事业,而自己之所以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离不开母亲的谆谆教诲。
除了滑雪场,庙香山度假区还规划有佛教文化园,也是王勇为了完成母亲的心愿。朋友告诉他,国家不允许新建寺庙,只能恢复被毁坏的旧寺庙,建议他查查当地历史。这一查,不要紧,庙香山附近不但存在过一座香火盛极一时的庙宇,而且还有一处4000多年前的青铜文化遗址,竟然就叫“庙山遗址”,与庙香山的名字不谋而合。或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受母亲影响,王勇也有信仰,不过他一不拜师,二不取法号,他更相信信仰就在心里,因此,对宗教也有许多自己独特的见解。譬如“放生”,王勇反对那种盲目的放生,他常说,把南方的蛇拿到北方去放生,把陆地龟放到湖里,这哪里是放生?简直就是在杀生。真正的放生是用心,哪怕200多个人放生一只鸟,而这只鸟能够重新回到大自然中自由地生活,这样的放生才有意义。
听说王勇要建寺庙,许多所谓大师主动找上门来,要帮他选址,一张口就是十万、二十万、三十万,王勇一概婉言谢绝。他说,我要建的佛教文化园不是经营场所,而是真正的净化心灵的道场。
朱锡绶在《幽梦续影》中说:“余亦有三恨,一恨山僧多俗”,想必就是这个道理吧。
几天后,王勇没有惊动任何人,独自驾驶一辆七八成新的三菱吉普车,一头扎进茫茫大山之中。整整一个月,三菱吉普车几近报废,他跑遍了大顶子山的沟沟坎坎。与大山接触得越多,他越感到亲切,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那样似曾相识。在内心深处,王勇似乎听到了大山的呼唤。从那一刻起,他认定了,这座山,就是他前世的约定,今生的皈依。
就在王勇决定投资时,九台方面却忽然没了消息,一打听才知道,那位党委书记已经提职,调往外地,这让王勇未免有些失望。没过多久,新任党委书记再续前缘,主动找上门来。水到渠成,双方很快签订合同——庙香山度假区·滑雪场项目正式启动。
听说王勇要投资建滑雪场,昔日朋友纷纷登门劝阻,有人甚至断言,一个人有了财富之后,想要迅速颠覆优越的生活,那就投资旅游,建个滑雪场吧!可是,王勇丝毫不为所动,立即着手组建团队。
2006年,大多数国人对滑雪的了解还停留在《林海雪原》阶段和电视里,哪有那么多专业人才可选?好在王勇并不特别在意学历和专业,很快一支十几人团队组建完毕。令王勇意外的是,竟然还有海归来应聘,如今的庙香山度假区副总栾义,曾经在国外学过酒店管理。
在听王勇讲述这段经历时,我们始终有一个疑问——2006年,国家的旅游政策远不像今天这样明确,北京奥运会两年后才召开,比习总书记发出“三亿人上冰雪”的号召早9年,冰雪运动在当时甚至看不出一丝丝振兴崛起的迹象,王勇为什么敢做滑雪场这种投资强度大、回报周期长的项目,而且信心满满?
王勇很坦然地解释,“我们看经常锻炼的都是什么人?是老年人。年轻人都在做什么,在挣钱。人就是这样:年轻时牺牲健康去换取金钱,到老了,又试图用金钱买健康,然而,健康又岂是金钱所能买到的,于是,人生就会留下许多遗憾。
通过切身经历,我意识到,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会越来越强,由此促生的健康产业一定是未来中国最有前途的产业。这一点,房地产恰好相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对房地产的需求会越来越小。我到过20多个国家,几乎所有发达国家,房地产都不是支柱产业,甚至不能算做独立的产业;而健康产业却是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在GDP中所占比例大多超过15%。”
2014年,国务院发布《關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要求,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需达到5万亿。
人生总是伴随着迷茫和困惑,尤其当生意与事业出现二律悖反的时候,王勇用整整八年时间证明了自己当初的选择,而这种选择,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启迪。
人生就像一只杯子,为了装进新鲜的水,就必须把之前的水倾倒掉。王勇常说,自己的人生,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倾倒,又不断装入的过程,每一次装入新的内容,都比上一次离心灵更近了一步。
一块开荒地引发的矛盾
招商谈成了,接下来就要和所在地村民进行挨家挨户的征地谈判。王勇知道自己农村工作外行,特意请当年开粉房的老搭档周大哥出山。
王勇是个仁者,在追逐自己人生梦想同时,也想帮助更多的人。在前期征地过程中,他反复告诫周大哥,一定要依法依规,并尽量满足村民条件,按当时最高标准进行补偿。正因如此,庙香山度假区项目最初得到了绝大多数村民的支持。2007年4月,就顺利完成了土地征收程序。
2007年6月22日,夏至,一年中日最长夜最短的一天,王勇率领他亲手组建的团队进驻庙香山。那一刻,他信心满满。
然而,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从那一天起,他将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有些事情甚至超出他的想象。王勇自认是意志坚强的人,“遇软更软,遇强则强,遇挫更强,遇到的困难越大,就越不会放弃。如果做事情老一帆风顺,反倒提不起兴趣。”
可是,回忆起初到庙香山的经历,硬汉的语气中也不由得流露出无尽辛酸——“那几年付出的心血,经受的委屈,比之前几十年加起来的总和还要多无数倍。很多事情都让你觉得特别无奈,那种无奈跟一个人有没有钱没有关系……”
他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二混子”的故事。
二混子是山脚下那个屯的村民,年轻时做过小队队长,老婆早些年没了,一个人过日子。前期征地时,二混子非常积极,不仅带头签字,而且跑前跑后做了不少屯邻工作,因此,跟王勇和周大哥他们都很熟络。
事情源于二混子的一块开荒地。其实,地也不是二混子的,是村里的截伐地,被他种上杨树,没人追究,时间一久,也就变成他的了。王勇要建雪道附属设施,看中了那块地,就派周大哥去跟二混子谈。
若在平时,连地带树也就值七八万,鉴于二混子前期帮了一些忙,王勇都按最高标准补偿,让周大哥给出了17万的天价。二混子也颇感满意。就在双方准备签合同时,二混子忽然接到一个电话,几分钟后,撂下电话,态度就变了,一脸严肃地说,“周大哥,70万,少一分都不行!”
王勇权衡利弊,决定修改原有设计方案,避开那块地。地不征了,麻烦事却刚刚开始。
从那以后,二混子到处制造谣言,直接把矛头指向王勇。先说王勇不是要建滑雪场,而是看中了庙香山的风水,要开发墓地。不明真相的村民觉得晦气,纷纷涌进度假区找王勇理论,阻挠施工。王勇一面拿着效果图不厌其烦地解释,一面督促加快工程进度。2007年底,第一条雪道建成,王勇没有请相关部门领导,而是先把附近的村民请进度假区,让他们免费体验滑雪运动带来的乐趣。
谣言不攻自破,可一波方平,一浪又起。二混子又从补偿标准上造谣说:“只要我们撕毁合同,王勇就能给咱们更多的钱。”他还拿着拟好的告状信,挨家挨户找人签字。人性的贪欲一旦膨胀,就如饕餮永无止境,村民再次被煽动起来。二混子带着联名信,带领村民去镇里、市里、省里,甚至去北京上访。省市乃至中央的调查组下来好几次,最终都得出同样结论——项目开发完全符合法律程序!
一计不成,再添一计,二混子又带领村民上法院起诉。为了打赢官司,他甚至要求本家哥哥做伪证,被本家哥哥断然拒绝。结果,九台、长春、吉林省三级官司打下来,还是庙香山胜诉!
在龙嘉法庭,身心疲惫的王勇亲自出庭,掏心窝子跟村民们说:
“我在松原房地产生意做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放弃?因为,我热爱家乡,我想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做点事!你们认为我是掠夺者,抢走了你们的庙香山,今天,我郑重地告诉你们,庙香山就在那里,它谁都不属于,它是属于我们大家,属于全人类的,而我只想做这片资源的守护者!以前,大家随意放牛、砍树,山上连蘑菇、蕨菜都不长;现在恢复到什么程度,大家心里最有数,有的人家光采蘑菇,一年就卖一两千吧。如果将来,庙香山真的建好了,你们的房子、土地增值不说,咱们大家一起搞旅游,你们开农家乐,卖土特产,每个人都能过上好日子,难道不好吗?”
村民们都悄然低下了头,就连法官都被感动了。前前后后,折腾了整整三年,二混子众叛亲离,村民见他都绕着走。他还欠下两万多外债。二混子自觉理亏,无颜见王勇,便找机会堵住周大哥,还想原价把地卖给庙香山。周大哥也是憋了一肚子的气,数落他:“二混子,你咋就那么‘混呢?你说当初给你17万,你花7万娶个媳妇,10万放到度假区入股,每年分红也不少,你自己再到度假区上班挣工资。好好的日子,咋就不会过呢?”二混子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说:“哪天见到王总,我给他下跪认错!”
尽管,那块地早已失去开发价值,但王勇还是以17万的价格把它买了下来。
“为什么还要买呢?”采访时,我们对此十分不解。王勇淡然一笑,回答:“我再不买那块地,他连日子都快过不下去了。就当是帮助一个曾经傷害过你的人吧,也给庙香山的发展留下个佐证。”
人的胸襟有多大,格局就有多大;格局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
开满鲜花的篱笆
去年初秋,在对王勇进行采访期间,我们恰好赶上泰山体育产业集团董事长卞志良先生率队来庙香山考察。
泰山体育产业集团是中国体育产业第一品牌,北京奥运会、里约奥运会最大器材供应商,被社会各界誉为“民族品牌,国人骄傲”。
卞志良先生此次应吉林省政府邀请,前来考察冰雪运动项目,准备投资建研发中心和工厂,生产相关体育器材。听完王勇介绍和看完宣传片之后,卞先生并没有马上谈具体业务,而是问了一个很意外的问题:“走过全国各地很多滑雪场了,我发现庙香山有个特别之处——大门修得很漂亮,却没有围栏,这是什么原因?”
经他提醒,我们也恍然大悟,每次来庙香山,通过那座造型别致的大门时,总觉得有些不妥,却又找不出什么地方不妥,原来是没有围栏!不单大门左右两侧没有围栏,整座庙香山都没有围栏。它就那么自然而然地矗立在那里,跟周边的庄稼、村庄融为一体。其实,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它还是有界线的,只不过界线不是冰冷的围栏,而是一条窄窄矮矮的开满鲜花的篱笆。
景区为防止游客逃票,通常都会在围栏上下足功夫,像庙香山度假区这样没有围栏的景区,全国怕也不多见!
“王健林来考察时,也问到这个问题。”王勇微笑着解释,“这是我的一个创意,也表明一种态度,我们从哪个角度去看待‘围栏?其实,道理很简单,没有任何围栏能拦住偷越者的脚步,真正的围栏在我们心里。”
这次考察给卞先生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很快与相关部门签订一系列合同。其中,最重要的体育器材研发中心就落脚在庙香山脚下的长春新区——全国第17个国家级新区。他与王勇之间的合作也在深入探讨中。
庙香山度假区是个耗资巨大的项目,单凭王勇一己之力很难达到理想中的模样。王勇也需要与人合作。关于合作,王勇有他独特的见解。他说:“我敞开胸怀,真诚地欢迎投资者,但我不会刻意去迎合,甚至巴结任何一个人。如果那样做,即使能够合作,也会受到对方影响,进而背离自己的初衷。我会首先做好我自己。用我自己的魅力去征服对方。为了考察庙香山度假区这个项目,我整整一个月呆在山里不曾出去,跑坏了一辆三菱吉普车。我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我知道怎样保护它,开发它。它未来的样子已经完美地呈现在我心里。以往,我认为无论做什么事都一定要做好,否则不如不做!现在,我更知道光做好还不够,要做就一定要做到极致!”
这又是一道开满鲜花的篱笆!
听着王勇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言论,我们不禁感慨,这还是当年那个画玻璃砖、骑摩托照相、开配件商店的王勇吗?这还是当年那个在宾馆当经理、开出租公司、搞房地产开发的王勇吗?也许,王勇还是王勇,只不过完成了由商人到企业家,再到哲人的嬗变。对于他来说,庙香山或许就是一座人生的大道场。
能够体现王勇仁者情怀的不止有开满鲜花的篱笆,更有他对周边农家乐的扶持。庙香山度假区早就建成一座集餐饮、住宿于一体的宾馆,王勇却迟迟没有起用,而是信守当初带动更多人致富的承诺,鼓励村民建农家乐。王勇常说,现在来庙香山的游客还不够多,我不能跟村民抢生意,要给他们足够的发展空间。经过多年培育,庙香山度假区周边的农家乐已发展到20多家,家家生意红火。村民们见到王勇,争着、抢着要请他吃饭。每到这时,王勇都倍感欣慰,早把过往的些许不快抛于九霄云外。
如果说在毅然决定放弃如日中天的房地产生意时,他身上还带有一定草莽因素的话;那么,经过庙香山这么多年的磨砺与思索,尤其是决定修一条开满鲜花的篱笆之后,他已经完成了由草莽到王者的转变。他的人生格局也因此突破了一座山的局囿,进而心怀社会,兼济天下。
冰雪产业路在何方
“我们大多数投资者、从业者,往往只看到每年以60%-80%速度增长的滑雪人数和以几何方式扩大的冰雪产业,却忽略或刻意回避了全国99%以上滑雪场都不赢利、只有不到1%滑雪场实现微利的严峻现实。局外人都能看出,这个行业不正常。可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有人会说,冰雪产业本身投入产出周期长,目前,国内绝大多数滑雪场都处于不断投入阶段,还没到赢利的时候;也有人会说,滑雪运动在我国刚刚起步,参与人数还少……也许,大家分析得都对,但我想这些并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我们运营模式太落后!大家想想,有几家滑雪场不是‘以一季养三季?只有冬季运行,其他季节都停业,简直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中国滑雪场,要想获得真正的发展,必须彻底放弃这种落后的运营模式……”
2016年9月20日,北京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中国国际冬季体育产业大会·中国冰雪论坛上,一位特邀嘉宾所做的《关于中国滑雪场四季运营的设想》主旨演讲,引起与会人员的强烈共鸣。这位特邀嘉宾就是王勇。
作为一名优秀的企业家,不能只盯着本企业的利益,而更应该关注和思考整个行业的现实和未来。在国人思维由冠军模式向全民健身模式转变的新时期,体育产业是被习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多次点名,并寄予厚望的朝阳产业,也是十三五期间新的经济增长点。然而,投身到这个行业,王勇才深切感受到,朝阳产业的另一面,是市场不成熟,消费群体基数小,没有可供借鉴的经验……不过,越是这样,才越能激起王勇的斗志。
在当时,滑雪作为一项健身运动出现,绝对是新鲜事物,很多人对它还不甚了解。从庙香山度假区·滑雪场项目建设那天起,王勇就肩负起普及滑雪运动的使命。更多时候,他并不像企业家,而更像是教师、宣传员、形象大使。
最初,王勇跑学校,让学校组织学生免费去庙香山体验滑雪,可学校多半怕风险,不敢和他对接。王勇就换一种方式,带领他的教练团队到学校去做公益课堂,普及滑雪知识技能,这样一来,学校便接受了。公益课堂一直坚持在做,王勇也每年都去学校亲自讲课,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吉林省体育学院客座教授。
自2010年起,王勇又推出“冬令营”活动,邀请小學三年级以上学生到庙香山免费学习、体验滑雪。开始,报名人数并不多;到后来,要求参与人数太多,接待不过来,就限制为每年培训3000名孩子。
近年来,庙香山度假区·滑雪场每年接待游客都超过10万人次,而且以每年50%的速度递增,这一成就的取得,与王勇在推广滑雪运动方面先行先试、走在行业前列密不可分。
然而,就像王勇在主旨演讲中说的那样,中国滑雪场“以一季养三季”的模式,简直是对资源的浪费,于是,他又在运营模式方面下功夫,最终,明确了“春踏青,夏嬉水、秋赏叶,冬滑雪”的发展方向,并在此基础上大打文化牌。将具有地域、民族、传统特色的柳条边文化、萨满文化、鹰猎文化,与时尚的冰雪文化、汽车文化、音乐文化有机融合,进而形成独特的庙香山旅游文化。
在这一整体发展框架下,除滑雪场外,庙香山还规划建设有嬉水园区、佛教文化园区、树屋别墅区、房车营地等多个园区。如今,春季踏青徒步、夏季嬉水、秋季汽车越野赛等项目已初具规模。在不远的将来,一座王勇理想中的庙香山必将呈现在我们面前。
更令王勇感到欣慰的是,在他的倡导下,“中国滑雪场四季运营联盟”正式成立,冰雪论坛等活动有序开展。来自全国各地的从业者相互交流、学习、借鉴,共同推动中国滑雪产业的发展。白雪变白银的梦想正逐渐变成现实。
除了冰雪产业,对于东北旅游,乃至振兴东北经济,王勇都有自己独特的思考。他说,每年大批东北人去海南过冬,已成习惯,却很少听说南方人到东北来避暑。候鸟都知道春天要往北飞,北方生存环境好,为什么南方人就不来我们这里呢?有个现象最能说明问题:
很多年前,南方有些城市就为争夺名人故里头衔,闹得不可开交,而到现在,我们也没听说有东北城市去争夺王尔烈、纳兰性德、成多禄……名人是最宝贵的资源,一位历史文化名人甚至可以撑起一座城市。我们和南方沿海发达省份相比,最大的差距不是GDP,而是思想意识。
振兴东北经济,首先要振兴人心,振兴人心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解放思想。
一生只做一件事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风云变幻的国际舞台上,也越来越接近核心位置。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民族自豪感也不断增强。曾几何时,我们信心满满,认为只要高层一声令下,我们就能干得风生水起、轰轰烈烈。曾几何时,笔者也曾天真地认为,只要举全国之力,我们就无所不能,哪怕是遨游太空、移民火星。然而,事实却是,我们不可能时时事事都去举全国之力,想要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实在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去努力。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那些网络上的豪言壮语,多属空谈;而真正干事的,却很少有时间发言。论及当下中国,人们也常常只看到“人多好干活”的一面,而忽略了“人少吃饭难”的不争事实。把我们的综合国力除以13亿,我们仍然是发展中国家,距真正的世界强国还相去甚远。
就拿国之根本的制造业来说吧。我们既缺乏美国人对科技的尊重精神,也没有德国人对工艺的严谨态度。中国制造虽然今非昔比,但在国际上还没有摆脱中端甚至低端的小家子格局。对于浮躁而又盲目乐观的国人来说,我们太缺少电视上天天弘扬的“大国工匠”精神了。
工匠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更完美的精神理念,其目标是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工匠们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往往一生只做手上的这一件事。
没有哪个人,或哪个民族不费吹灰力就把任何事情做得十分美满。成功多属于那些在某一领域付出比别人更多心血和努力的人;或者可以这样说——真正获得成功的人,往往是一生只做一件事的人。
作家池莉在散文中写道:“一生的时间并不多,一生的精力也不多,要搞好一件事实在不容易。用去一生,搞好了一件事,那也就够可以了。世上不知多少聪明人,一生没有搞好一件事。”
王勇或许不是最聪明的人,但他却是一个有志者,一个有苦心的人,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在他眼中,庙香山就像一件艺术品,他要用自己的一生不停地雕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庙香山亦不再是普通意义上的山,而更是情怀所系的一座心灵圣殿。
愿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这样的圣殿。
责任编辑/周武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