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台湾地区老年公寓规划与设计

2017-03-15吴迪

价值工程 2017年6期
关键词:台湾老年公寓老龄化

吴迪

摘要:本文通过对老年公寓实例从选址、规模、空间形式、套内设置等方面进行分析,尝试归纳台湾地区老年公寓规划与设计的特点和方法。

Abstract: This paper tries to generalize the features and methods of the planning and the design of apartments for the elderly in Taiwan Province, through analyzing examples from these perspectives: site selection, scale, space form and room set.

关键词:老年公寓;老龄化;台湾

Key words: apartments for the elderly;advanced age nature;Taiwan Province

中图分类号:TU24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6-0122-03

0 引言

我国1999年就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作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如何为老年人提供舒适的居住空间、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是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与大陆地区相比,台湾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更早,自进入老龄化社会的20多年来,在养老服务与养老设施等方面不断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对大陆发展老年居住设施很有借鉴意义。

1 建设概况

台湾老年居住设施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救济院时期(1943-1967);仁爱之家时期(1968-1979);自费养老居住逐渐形成的时期(上世纪八十年代);民间资本进入自费养老居住领域的时期(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台湾最早的自费养老居住机构是1972年私立台南救济院(现称私立台南仁爱之家)敬老所,之后台湾各地如高雄市、台南市等地的仁爱之家也开始提供自费养老居住服务。1990年台湾地区公布《八十年度奖助建立老人公寓改善老人居住实施计划》,该计划鼓励各级政府及民间团体兴建老人公寓(也就是老年公寓),并以租赁方式为65岁以上能自理老人提供自费养老居住服务;2004年5月颁布了《促进民间参与老人住宅建设推动方案》,鼓励民间参与银发住宅的建设与经营。顺应上述的政策和计划,台湾地区开始各种老年公寓的建设,陆续出现了“老人公寓”、“养生村”、“银发住宅”、“老人住宅”等各种类型的老年公寓,以上老年公寓的各种名称,只代表经营管理的差异以及不同年代、政策下的产物,在提供养老居住服务的本质上并没有太大不同。

2 选址

台湾地区老年公寓的选址一般考虑如下几个因素:①优质的环境,基地不仅要有好的空气质量、环境清静,而且要有良好的通风、充足的采光,如果有优美的景观则更佳;②公共设施齐全,老年人很看重住所附近是否有医疗等设施,齐全的设施可以让他们的生活更加方便、安心;③公共交通方便,老年人虽然喜静但是更怕孤独,便利的交通让老人与社会更好地连接,老人可以方便地到达想去的地方,子女朋友也可以方便地看望老人;④生活气息浓郁,这样老年人就有足够的机会与各种各样的人结识交往,避免出现被社会抛弃的消极心理。

台湾地区老年公寓设立的地点大致可以分为中心区、近郊区和风景区等三种类型,经过问卷调研分析发现,风景区不是老年公寓理想的选址;中心区交通便利,能够提供多样的社交机会及多种运动设施,但也容易有交通拥挤、地价昂贵、管理费较高等问题发生,在中心区建设老年公寓有一定困难,单纯依靠市场机制很难成功地运营,应由政府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近郊区往往环境良好,绿地资源丰富,可以满足老年人对自然田园的需求,与城市中心区有比较方便的交通连接,而且地价比较低,使得开发老年公寓的成本比较低,有可能实现财务平衡,因此,近郊区是老年公寓理想的选址。台湾比较受欢迎的老年公寓中,朱仑老人公寓、中山老人住宅、康宁园安养中心位于中心区,高雄市老人公寓崧鹤楼和具有营利性质的润福生活新象位于近郊区,也印证了以上老年公寓的选址策略。

3 规模

考虑老年公寓的规模,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首先是营造老年公寓内温馨的气氛;再是考虑开发运营的成本和效益。各个国家对于老年公寓的合理规模看法不太一致,欧洲很多国家认为30人是老年公寓合适的规模,老年彼此之间容易认识熟悉;英美国家认为规模大便于组织老年人集体活动,以70~140人为宜;日本近年来兴起的老年公寓以10~30人为一个居住单元。在台湾地区,老年公寓的规模少到几十人多到几百人的都有,入住人数规模不应太大,否则会增加进住老人心理的压力和生活适应上的困难,同时又考虑到经营管理的效率和成本,台湾老年公寓比较合适的规模在100人左右。

4 空间形式

老年公寓的空间形式也就是各个功能空间的组合形式,下文将通过平面布局模式和竖向布局模式的研究可以对空间形式进行分析。

4.1 平面布局

依据建筑物空间与室外空间的关系,台湾地区老年公寓的平面布局可以分为廊式和庭院式。

廊式是台湾地区的老年公寓普遍采用的平面布局形式,廊式的平面布局是通过公共走廊将各个居住单元和各种功能空间联系起来,交通空间的利用率高,老年人住户之间互相交流以及使用服务功能都非常方便。同时廊式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的平面布局形式,可以根据场地的大小、形状、通风、朝向、景观等进行调整,沿直线、曲线或折线排布,选择合适的角度和布局形式。

庭院式是廊式的一种特殊情况,當廊式围绕庭院形成三边围合或全围合式布局时,即为庭院式。庭院式布局的空间亲切、丰富、具有向心力,围合出的空间成为老年公寓良好的景观,但是庭院式布局相对而言占地面积比较大,在基地面积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这样的平面布局形式。

4.2 竖向布局

老年公寓的竖向布局指的是各功能空间通过竖向交通组织在一起的形式,可分为分置型和合置型两种类型。

分置型布局的老年公寓的特点是不同的功能空间体量独立,建筑排布自由、灵活,居住功能与管理服务等功能通过连廊连接,分置型布局的老年公寓功能分区明确,该布局一般应用于基地面积较大的新建老年公寓、其他类型建筑改造的老年公寓以及老年公寓扩建新的居住单元等,可以利用连廊、屋顶等形成层次丰富的空间,易形成庭院。

合置型布局是台湾地区老年公寓最常见的竖向布局形式,指的是各功能空间布置在同一栋建筑中,一般一二层或者一二三层为公共服务及管理空间,公共服务空间包括教室、护理室、健身室等,有的还有日间照护中心,寝室楼层位于建筑中上部。合置型模式体现了老年公寓集约性的特点,交通距离短因而管理高效,在城市中心区域土地资源紧张、土地价格高昂的情况下,它是一种比较可能的老年公寓与商业地产结合的方式。合置型布局模式往往创造空中花园等室外、半室外空间,在基地面积紧张的情况下,还可以考虑活用天台空间,对于身体机能衰退、外出行动不太方便的老人有很大的好处。

5 老年公寓套内设置

目前台湾城市老年公寓的套型大致分为两种:简单型和复合型,这两种类型都可以单人或夫妻住。

简单型的套内面积一般在25-50m2,由于面积的限制,套内采用单一空间的形式,休息区和起居区在同一个空间内划分,对于30m2左右的套型而言,起居区的面积非常有限,往往仅能容纳两把座椅,而接近50m2的套型则可以有比较完整的起居区,起居区内可以放置二人或三人沙发以及茶几。

复合型的套内面积一般在50-90m2,这种套型具备了更多普通住宅的特点,有独立的卧室和起居室,复合型还可以再细分为一房复合型和两房复合型。除厨卫空间和起居室之外,一房复合型还包括一个卧室,两房复合型包括两个卧室或者一个卧室一个书房。入住老年公寓的老人普遍文化程度高,对书房有一定的需求,两房复合型两个卧室中面积较小朝向较差的那个可以设置为书房,书房也可以自由转换为第二个卧室,满足部分老年人夫妇分房间休息的需求。

目前台湾地区老年公寓套型以套内面积30m2以内的为主,部分老年公寓也设置了四五十平米甚至面积更大的套型,由于老年夫妇的入住比例很低及价格等因素的影响,大套型的需求并不是很多,但随着老年公寓接受程度的增加,老年夫妇在入住老年人中的比例很有可能上升,老年公寓的大、小套型应分别存留一套拆为两套和两套合为一套的可能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6 结语

老年居住设施的建设是我国应对老龄化的重要措施,我国大陆地区应多参考其他国家和地區的经验,研究、指定符合我国国情的老年居住设施建设的政策,加快老年公寓市场化的进程,让老年人有更多优质的居住设施可以选择。

参考文献:

[1]蒋远镇.台湾老人住宅与相关政策法令演变之研究[D].清华大学,2012.

[2]曾思瑜.高龄者居住空间规划与设计[M].华都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14.

[3]张珩.自费老人住宅空间规划案之研究[D].成功大学,2007.

[4]关华山.台湾老人的居住环境[M].田园城市文化,1996.

[5]薛文博.台湾老人住宅政策分析及长庚养生文化村案例研究[D].天津大学,2013.

猜你喜欢

台湾老年公寓老龄化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老人入住老年公寓 权益如何保护
游学天鹅湖老年公寓
捍卫“台湾”?美学者炒作旧书有蹊跷
浓浓的人情味——记中华情老年公寓护理员郝在有
健康老龄化与养医结合
应对老龄化 中法共同课题
我国私营复合型老年公寓战略联盟绩效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