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建议

2017-03-15闫缜

北方文学·中旬 2017年1期
关键词:听力教学大学英语

闫缜

摘要:听力是英语学习的首要技能,听力却是学生的弱项,是学生迫切想提高的技能,然而听力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教师要重视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听力教学,听力教学应成为教师探索的重要课题。本文首先介绍了对听力教学有指导意义的听力相关理论知识。针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现状,本文着重提出了完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建议。听力教学任重而道远,教师要不断摸索听力教学的方法和模式。

关键词:大学英语;听力技能;听力教学;改进教学

一、前言

大学英语学习中学生必须掌握五项技能:听说读写译,在这五个技能中听是首要的技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其他语言技能的提高。听力理解是各类考试的必考项目,可是听的技能是五项技能中最难以讲授和掌握的,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和薄弱点,是困扰学生学习英语的最大难题。更令人担忧的是,听力教学也是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加上国内外有关的听力教学的研究十分匮乏,这些都阻碍了英语听力教学的发展和提高。目前,面对这种情况,各高校逐渐开始重视听力教学,调整教学计划,同时教师开始研究相关的听力教学理念,听力教学的研究具有非常广阔的空间。

二、听力相关理论对听力教学的指导

听力是辨别和理解语言的能力,按照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听力理解过程其实就是人们接受和处理信息的过程。语言的输入是语言习得的最基本的条件之一,有研究表明,在日常生活交际中听的时间占40%-50%左右,这显示了听力理解的重要性。听力理解是一个语言输入和信息解码的过程,是解码过程与意义重构的有机结合,可以用两种模式来描述:一种是自上而下模式,另一种是自上而下模式,即在听力理解过程中人们会对语言信息进行综合加工,指的是“自上而下”的加工和“自下而上”的加工的综合作用的解码过程。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对听力教学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他指出,在儿童智力发展过程中至少应该确定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第一种发展水平是现有发展水平,由已经完成的发展程序的结果而形成,表现为儿童能够独立解决智力任务;第二种发展水平他称之为“最近发展区”,它说明那些尚处于形成状态,在成熟的过程正在进行的东西。“最近发展区”理论强调教育的社会互动性及在儿童认知发展过程中起主导性和决定性作用,揭示教学的本质特点在于激发学生形成目前还不存在的学习潜能和教师在教学中的中介作用。Krashen(1985)的输入理论提到:可理解性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和关键,语言输入应为学生所理解,输入的形式或功能应超出学生的现有水平,这样的语言输入才具备意义。这也和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相一致。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确保教学内容要高于学生的现有听力水平。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还认为所有人类较高级的思维形式,包括思维,计划,有意识的注意力,創造性和对符号系统的控制(特别是语言)都发生在与他人的相互交际中,可见社会交际在认知发展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听力教学课堂中,教师要注重设计学生交际的环节。

认知理论认为语言能力练习过程也是学习者与周边文化环境相互互动的过程,听力理解就是一个从记忆中追溯信息并将其与听到的话语形成联系的过程。输入必须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或至少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Johnson,2000)。语言的输入应富有情趣,具备一定的意义,同时依托一定的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被更好地理解和吸收。因此,在英语听力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情境,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

三、完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建议

实施有利于学生听力个性发展的分级教学。分级听力教学有利于教师对班级的管理,同时有的放矢地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分级教学要根据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原则,不断挖掘学生自身的潜力。有条件的各高校可以根据新生入校后英语模拟考试的听力成绩,确定学生实际听力水平和潜能,把学生分为两个级别进行分班听力教学:基础较好的学生和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根据级别制定各自不同的培养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各自不同的起点上分别进步。可能有的高校因为某些因素没有条件进行听力分级教学,教师要在内心里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级,可将学生听力水平分为三级:较高,中等和较差。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方案和听力学习活动,顾及到三类学生不同的能力,要对听力课的任务进行分类,预测三类学生各自完成的任务,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完成任务的成就感。

提高学生听力自主学习能力。要迅速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必须培养学生课后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由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索式学习。学生自主学习是指学生独立且又与其他人合作学习的一种能力和意愿,互动、协商、合作是促进自主学习的重要因素。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起着指导、促进、帮助和调节的作用,通过任务式、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式等一系列方法来激发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首先,教师要求学生独立地进行听力训练,根据个人的水平和实际情况制定学习计划、学习时间和内容。如果学习中遇到问题则鼓励学生先自己分析原因并寻找解决途径,同时积累经验,教师只需适当引导。接着,教师也要教会学生互动学习,在自愿基础上加上教师协调分配,不同水平的学生组成自主学习小组。鼓励学生就学习中的疑问和方法互相进行交流和协商,互相讨论、帮助、提示,充分发挥学生各自的认知特点。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听力水平就会提高。

利用多媒体辅助听力教学。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在英语教学中被广泛使用,教师应充分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网络资源来完善英语听力教学。现代的多媒体设备可以多渠道地为学生提供英语听力的资源,所以教师要学会多媒体和网络使用的工具和技术,为学生存储和播放听力音像资料,展示丰富多彩的文化背景。利用网络资源下载、编辑和制作听力内容的课件。把好的听力学习网站提供给学生,指导学生加以利用提高听力。安排学生课后收集相关的听力材料并网上完成教师布置的听力任务。

听力教学要视听说相结合。视听说是语言交际活动中最直接和最重要的言语活动,传统的听力教学模式就应该转化为视听说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让课堂成为语言实践的场所。教师要丰富课堂活动的内容,尽力创造真实、有趣、交际性的语言学习环境。教师可以选用带有视频的听力材料,如电影,演讲,新闻等,学生在听材料内容的同时,看到听力材料发生的场景,结合视频辅助听力,会很好地理解听力内容。听懂了听力材料并做完听力练习之后,教师要着手训练学生的口语,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使听说结合、听读结合和讲练结合,让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口语练习。重构原文是检验学生是否真正听懂的有效措施,因此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大量跟读原文、模仿原文、复述原文和归纳原文,内容越完整说明对信息的把握越准确,最后学生与原声进行对比,找出问题并加以更正。教师还可以设计切实可行的交际活动,利用电教设备安排学生进行二人对话、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交际活动。只有视听说融合在一起,才能将语言的输入与输出过程统一,达到语言教学的交际目的。

注重听力内容材料中的小细节和小策略。心理学家认为听力的解码过程是先从语言的最小单位,即音素和音位开始,再到词汇和句子,最后到段落和篇章等,是层层叠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意思”是最后一步被解码的。根据这个理论,教师在听力教学中要教会学生辨认每一个音位、单词,再到句子和段落,直至理解由无数个单词构成的篇章。听力重点是把握篇章的内容,教师教会学生合理地使用小策略,如:意群,信号语,补救等,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从整体上把握全文。教师帮助学生分析和总结录音原文的篇章结构和话语特点也是十分有效的策略,比如:故事,说明文,议论文,新闻,散文等有不同的结构特点。

介绍文化背景,听力进入情境。听力理解十分受文化的影响,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特定的文化产生各具特色的语言背景。如学生对听力内容的文化背景生疏,不了解西方社会制度、风土人情、民俗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则在听力理解上难度就越大,障碍就越多。教师要在听力开始之前有效地激活学生大脑对相关信息的认知,如:话题,背景,场景,语境等。有了文化背景知识和合适的语境,学生在听力過程中就会减轻大脑记忆的负担,听到前一个句子就会对后面的句子产生合理的预测,甚至即便没有听懂所有的单词仍然能了解听到的内容。听力课上教师首先要介绍讲解本课的背景,可以出示照片加上给学生观看简短的文化背景知识的文字、音乐和视频,如:展示这类文化的电影片段,为学生创造情境,营造出与听力内容相关的氛围。然后让学生自由谈论,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自由地讨论。或者,教师课前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听力课之前自主学习并查询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课堂上老师进行检查和提问。教师也可制作微课,课前安排学生学习文化知识,了解背景常识,做好课前准备。学英语不学习文化就相当于学习一连串没有实际意义的符号。教师应努力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和西方社会文化知识,使英语听力教学成为学生拓宽知识、了解世界的窗口,提高学生听力的学习效率和水平。

四、结束语

本文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听力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前提和关键,学生听力的能力提高了,才能理解并吸收输入的信息,最终提高英语的其他技能,达到信息被内化和掌握。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有效的教学应走在学生现有发展水平的前面,无论是课上的听说结合、分级教学,还是课后的自主学习,教师要确保学生的学习内容都能略高学生自身的既有水平,从而带动学生的发展。 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不断改进教学模式,设计并创造能够提高学生听力水平的、有意义的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方式,切实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促进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陈光伟.基于策略的英语听力教学[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3(1).

[2]程京艳.英语听力教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外语界,2009(1).

[3]刘峤.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模式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J].重庆与世界,2015(3).

[4]田慧莉.大学外语听力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4(5).

[5]王黎黎.基于支架理论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模式初探[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6).

[6]张媛媛.大学英语听说教学“输入—输出”优化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2015(14).

[7]赵琦.最近发展区理论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J].广西科学院学报,2011(2).

猜你喜欢

听力教学大学英语
英语影视欣赏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作用
提高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的策略研究
浅论对外汉语听力课教学热身环节中中文歌曲的应用
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实用翻译人才的培养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