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融合与校企协同培养应用型人才模式研究
2017-03-15吴明珠陈瑛
吴明珠 陈瑛
[摘 要] 学科融合与校企协同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能力为出发点,在课程体系上进行跨学科融合,突破学科间的边界,促使学科间不断交叉融合,为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和创新力提供强劲支持。在教育模式上,采用“3+1”模式,通过校企协同培养,在学校和企业这两个不同的背景下,将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共同结合,使单一的 “传授型”教育转化为全面的“育才型”教育。
[关键词] 学科融合;校企协同;应用型;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1-0036-02
一 学科融合、校企协同培养的应用技术型人才模式的构建
本文基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改变了传统的办学模式,在课程体系上进行跨学科融合,在教育模式上,尝试改变教育观念,进行教育教学改革,采用了“3+1”模式 。 “3+1”模式要求高校教育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把社会需求作为办学的出发点,提出全新的教育教学质量观和人才观,并把高校和企业作为共同的育人主体和育人环境。
(一)学科融合、校企协同培养模式的系统框架
学科融合、校企协同培养模式由三个系统组成,即实践系统、评价系统和保障系统。实践系统包括课程体系和教育模式的建设、联系校企合作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建设校企合作基地、建立师资队伍等内容。评价系统包括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保障系统由制度保障、规划保障、组织保障和条件保障组成。
(二)学科融合、校企协同培养模式的内涵
“3+1”模式是学科融合、校企协同培养模式的载体。从内涵上讲是指大学四年的教学活动前三年在学校进行,最后一年在企业进行。 当然“3+1”不单是一个时间分配,本质上它讲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地培养学生做人做事的能力问题。该培养模式的实质特征是高校、企业这两个育人主体在两种不同的育人环境中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使培养的人才全面满足社会的需求。
(三)学科融合、校企协同培养模式的教学设计
学科融合、校企协同培养模式的教学设计包括“3”阶段高校教学设计和“1”阶段企业教学设计两个部分。“3”阶段高校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紧紧围绕学科融合、校企協同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建设学科融合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案设计以高校为主体,吸取企业提供的建设意见。“1”阶段企业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围绕学科融合、校企协同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利用企业环境资源,让学生在真实的工程实验环境中锻炼实践动手能力。在企业与高校双导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在企业中完成毕业实习,并结合社会实际问题选择和完成毕业设计工作。
二 学科融合、校企协同培养的应用技术型人才模式的实践
为贯彻学科融合、校企合作的原则,实施跨学科、跨专业教学实施方案,达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适应现代化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我院在商业软件工程和金融信息管理两个专业试点进行学科融合、校企协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改革实践。
(一)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
根据广州商学院发展规划和定位,结合学校经、管为主的学科优势,计算机教育必须与经济、管理类学科结合,以软件技术教育为核心,进行多学科融合。因此,在课程安排上除了开设计算机专业必须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以外,也相应地增加了很多商务应用和金融管理方面的跨学科课程。两个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具体情况如下:
1 商业软件工程专业课程建设
该方向的课程体系建设特色主要是:特色一:基本的软件开发与管理技术的能力。即我们培养的学生具备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基本软件开发与开发过程的管理能力,以及掌握应用部门的管理模式及内容的能力。特色二:熟悉计算机在商业模式、商务活动中的开发应用。即我们培养的学生基本具备能够充分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网络和电子技术,分析商业应用领域进行网络和商业软件的设计、开发、维护的能力。
所以针对之前的课程体系(软件工程方向)主要进行的建设调整内容有:(1)明确专业领域方向。专业方向由软件工程改为商业软件工程,更加明确专业的领域方向,结合商业、商务领域,深入软件工程在这方面的应用。(2)调整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教学顺序。将一些政治思想课程,安排在学生即将走出学校,接触社会时进行,更好地为学生适应社会提供思想支持;同时,将专业课开课学期适当前移,让学生更快进入专业学习状态,同时,为学生预留更多实践机会。(3)集中实践教学体系新方法。在第6、7学期,开始尝试以小学期为上课方式的课程设计的实践课,强化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社会就业提供扎实实践基础,提高学生自信心和竞争力。
2 金融信息管理专业课程建设
该方向的课程体系建设特色主要是:以金融等经济信息管理能力培养为主体,管理技术教育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教育相结合。以学生的管理软件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导,学生管理软件的开发能力为进一步培养方向。主要培养学生应用各种统计分析工具进行商业智能分析与决策的能力;学习金融会计等方面的专业与应用技术,为金融领域提供决策支持与技术开发等能力。
所以针对之前的课程体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主要进行的建设调整内容有:(1)专业培养特色更突出。主要培养学生应用各种统计分析工具进行商业智能分析与决策的能力;学习金融会计等方面的专业与应用技术,为金融领域提供决策支持与技术开发等能力的专业培养目标。(2)突出方向特色,新增与金融、商业智能相关课程。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增加了金融学、银行会计学、会计信息系统、商业智能应用案例等课程。根据当前国内实际应用情况适当调整部分课程,如,“统计分析与SAS程序设计”调整为“统计分析与SPSS程序设计”。另外,部分过时的与专业培养目标不符合的课程也做相应调整,如不再开设“微机原理与汇编语言”,“专业英语”等课程,并通过其他方法,如要求专业课老师在授课时增加本课程有关的专业英语教学等方式来弥补这方面知识的空白,以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二)教育模式建设的实践
将传统的 “3.5+0.5”的教学模式,改革为 “3+1”的教学模式。即大学生的四年教学生活分成两个部分进行,前3年在学校进行基础与专业课程教学;最后1年到企业现场实践,在企业进行并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教学。
学院与东软签署“框架合作”协议,双方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共同探索校企联合培养计算机人才的新模式、新机制,通过校企资源共享,促进双方在教学科研、成果申报、学生培养和学生实训、实习、就业等方面开展广泛的合作。学院与东软目前已经为大三学生和大四学生开展了以能力提升为导向的项目实训。东软为学院提供人才培养解决方案,并负责对所培养的学生进行考核评定。
校企联盟构建学科融合、产学研合作平台。我院与十几家企业建立校企联盟并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与这些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毕业生供需关系,与东软集团睿道教育信息技术、广州中星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广东省数字广东研究院、深圳市中科鸥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合作建设的校内基地,开出各类实训项目,引进企业投入的设备及各种软件。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定岗实践,积极地以“企业人”身分要求自己并尽快融入企业环境中,受到了企业文化的熏陶。并在企业选派的具有实践经验的工程师指导下进行就业培训,接受部分专业课实践指导教学,努力完成企业所交付的工作任务和项目。从今年2011級毕业生开始试行去企业去实习并完成毕业论文与设计工作。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从校内扩展到校内与校外双导师制,实现了院校、企业和学生三者共赢。当然也有很多毕业生在实习期间,表现优秀,与单位签订了聘用合同,极大提高了就业率。
(三)师资队伍建设的实践
1 加强校企合作示范基地指导教师的培养
为了保证实践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我们积极建设并培养了一支思想觉悟高,理论知识扎实,业务水平强,人员相对稳定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2 建立专兼结合的双导师制度
对学生实行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的专兼结合的双导师制度,每个学生根据自身的规划方向,可以选择专业方向对口企业导师。同时为了确保教学质量,每个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所指导学生人数不超过5人,建立学生与双导师之间的联系手册,学生的成绩考核由企业导师与校内导师共同商量评定,并规定学生每年跟随企业导师在工程一线实践时间不少于3个月。
3 完善教师队伍结构建设
重视人才梯队的建设,充分发挥学校的学科带头人的“传、帮、带”作用,积极培养年轻教师,全面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推动学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具体可通过在岗实习、专业进修、聘请外校名师、现代教育技术轮训等多种形式,促进青年教师拓宽知识面,积极提高业务素质。建设更具开放性的师资队伍,在学历结构、学科结构等方面实现教师队伍的优化,双师型教师比例达90%以上,提高团队的整体效力。
4 鼓励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每学期将安排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高水平教师或专家举行2次以上的学术讲座和交流活动。
5 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
每年度评选学校的教学工作优秀团队及优秀个人,给予一定的表彰与奖励。以激励的方式和榜样的力量充分调动全校教师参与教学、科研实践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与科研实践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涛, 宗士增, 徐建成, 等. 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实践平台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大学教学, 2013(7).
[2]邬贺铨. 大数据时代的机遇与挑战[J].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