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究礼仪关系国际交往的成败
2017-03-15吴建民
吴建民
在国际交往中,懂不懂得礼仪,往往是使对方形成自己是否受到尊重的第一印象的重要依据。如果对方感到受到尊重,很多事情就好办了,反之则会出现很多麻烦。
很多人觉得穿衣吃饭是小事,殊不知对外交流是一个系统工程,不雅不当的行为,如吃东西出声、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不注意个人卫生、禁烟区吸烟、妨碍交通、打探隐私、抢话等等,这些在国内时不注意,跨出国门则很容易让我们丢分。
我在国外时经常感叹,我们很多代表团,花了很多钱,不远万里到他国,由于不懂礼仪,访问的效果打了折扣,甚至本来谈好的合作也丢掉了,太亏了。
吃相需文雅
有一次,我在巴黎出席布尔热航展。中国一家航空公司的老总也应邀出席,他是前去购买空客飞机的。对于公司来讲,顾客就是上帝。他去了之后,受到很好的接待,法方对他很尊重。航展期间,我们应邀出席午餐会,由于人很多,采取自助餐形式。这位老总吃完热菜之后,拿了一个桃子和一把刀,但没用盘子,直接在雪白的桌布上面用刀切桃子。当时场面之狼狈可以想见。桃汁很多,全都流在白桌布上面。桃子水淋淋的,他的吃相也很难看。我注意到当时有的法国人看到这一场景,流露出看不起的神情。
我在荷兰期间,中国有座城市的女市长到海牙访问,想与荷兰某城市结好。我为了促成此事,专门请她和荷兰某城市市长一起到我官邸吃晚饭。当晚这位女市长穿着打扮很入时,与对方谈话也不错。吃到甜食的时候,这位女市长开始用牙签剔牙。显然她不懂如何在饭桌上剔牙,用一根牙签剔出后,就呸一下,呸到盘子里,每剔一次就呸一下,接连呸了三四下。我注意到她在呸的时候,荷兰人看了她一眼,流露出不以为然的表情。
眼睛会说话
我国有一个大企业代表团去欧洲谈生意,谈判进展得还顺利,但欧洲这家大公司的领导、一把手却对手下的人愤怒地说,以后再也不要安排他见这位中方代表团团长了。原来中方团长几次与他握手时,眼睛都不看对方,手虽然握了,但缺少目光交流,因而显得目中无人,让外方觉得受到了伤害。其实中国代表团团长也是一个大公司的老总,他并非对对方不友好、不尊重对方,然而他不懂得如何同人家握手,以至于伤害了人家,使对方感到不快,自己却全然不知。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一位领导同志接见西欧某国的知名人士代表团。我们事先向这位领导汇报了代表团的情况,说这些人层次很高,在国内都有相当影响,把他们的工作做好了,对促进该国与中国的关系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这位领导听取了汇报之后,就想对代表团多做一些工作,所以接见的时间比原定的更长一些。没想到接见完之后,代表团团长对我发了一通牢骚,很不满意。他说:“我不知道你们这位领导是接见我们,还是接见你们的翻译,因为在整个谈话过程中,他一直面朝右边对着翻译说话。”
从领导的讲话内容看,对对方相当友好,对方却不领情。我们这位领导不懂得,讲话的时候,眼睛要看着客人,即使听不懂也要看,表示对对方的尊重。虽然只是细节上出了毛病,但结果是好心没有办好事,让对方觉得你“目中无人”,大大影响了交流的效果。
钱其琛副总理曾对我说,即便听不懂,从对方讲话的表情中,也能琢磨出一二。我曾经见到有些中国人自以为很聪明,在跟一些非洲国家的人谈话时,中国人自己聊起来,说非洲人这个不行那个不行,自以为讲中文人家听不懂。其实,人和人之间交流不一定需要语言,看你讲话的眼神,就知道你在骂我,这是能够感觉出来的。
什么叫尊重对方?我想尊重对方,首先就要摒弃任何傲慢与偏见,不要看不起对方。要理解对方的处境,而不是想着强加于人,要人家完全听你的。你不尊重人家,必定会引起对方的反感,这种情况下,交流是很难取得好的效果的。
注重文化差异
人不是生活在真空当中,总是受到一定的文化背景、一定环境的影响。这样的话,就形成了一定的思维定式。对同一件事,中国人是这样看,外国人不一定这样看。所以,国际交往如果不了解对方的文化,不了解对方的思想状态,不是采取别人所能领会的方式和语言表达出来,很容易产生误解,你的好意有时反而会造成相反的结果。
我在法国期间,接待了许多国内来的代表团,参加过许多国内省市团到法国的招商会。我发现,招商会上中方代表团主要领导的讲话很少能打動对方。他们的很多讲话,往往是抄袭我们国家领导人访问法国时的一些讲话。
从一开头就有若干个尊敬的某某某,占去了一两分钟的时间。然后再大讲一通中法友好。比如代表团如何在春光明媚的时节来到了塞纳河畔美丽的巴黎,法国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等等。这些话同他们招商的目的关系不太大。具体讲到该省市的情况时,他们喜欢把国内讲的一番话照搬过去,特点是虚多实少。譬如,某省(市)是一块投资的热土,商机无限;我们省(市)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道路上阔步前进;我们省(市)工业门类齐全,人力资源雄厚,我们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欢迎大家到我们省、市投资,等等。
对外沟通的时候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讲的人家听不听得懂?很多人以为自己讲的话,经过翻译后别人一定听得懂,其实不一定。上述领导的讲话都是对的,但引不起外商的兴趣,吊不起他们的胃口,因为我们不了解对方文化,讲话就讲不到点子上。
我们长期生活在国内,有一套国内使用的语言,它是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产生的,国内人一听就懂。然而外国人却不一样,外国人不生活在我们这个环境中,对中国的情况很不了解。你讲“三个代表”,如果他不是专门研究中国的,他不懂是什么意思。另外,热土的含义是什么?商机怎样无限?信息不对称,犹如鸡同鸭讲,导致对方听不懂,交流没有共鸣,这种情况下,你讲的一通岂不是浪费时间?
文化差异是交流中最常见的绊脚石。再举一个例子。一个美国代表团出访中国山东。行程结束前,尽管美方对中方的热情接待“非常感谢”,但他们不忘提出抗议:“我们不能喝酒,为什么非要我们喝呢?而且还要把我们喝趴下!”美国人直言,这样的过分热情是“侵犯人权”。
在国内,经常听人家对我说:“大使搞了一辈子外交,一定能喝酒。”其实不一定。在法国,人家请你吃饭,给你上酒。开头举个杯,完了之后,你喝,他给你继续加,你不喝,他就不给你加了。你喜欢喝就喝,不喝也不要紧,这是个人的爱好。
尊敬对方
“敬”,就是尊敬别人。我在一个国家机关讲交流课。讲完之后,一位领导对我讲:听了你讲的后,我明白了,对孩子老是骂是不行的,还得尊重啊!小孩也要尊重,何况是大人呢?
“敬”有几层含义:一是心里要尊重,这是起码的。二是要让人家感觉到你很尊重他。三是要避免使对方难堪。
交流时,主观上一定要采取尊敬的态度,千万不能瞧不起人家,否则会自觉不自觉地流露出来,这样就会伤害对方,或使人家感到不快。
周总理是我国当代外交之父。凡是见过周总理的外宾对他印象都非常好,觉得他彬彬有礼,言谈举止让人佩服。周总理在对外交往中是十分注意细节的,有时他还提醒身边工作人员注意。
有一个夏天,我给总理做翻译,穿短袖衬衫。做记录的是个女同志,穿长袖衬衫。天热,她把长袖卷起来了。会见结束后,总理指着我对这位女同志说,他穿短袖可以,你穿长袖卷起来不好。女同志把袖子卷起来不雅观。
周总理见外宾时都在客厅门口迎候,对方一进来就感到很亲切。总理与人家握手时,眼睛总是看着人家,对人很尊重。请客吃饭,总理总是要求先给客人上菜,后给自己上菜。
在国外我参加过许多宴会,没有人说现在宴会开始,开吃!同样,也没有人宣布现在宴会结束。一般在主人和主宾站起来的时候,就表示宴会结束了。
有一次我到国内一个大城市去。上菜时,服务员先上首长的,然后再上外宾的。把我排在主桌,主要客人就在我旁边。上甜食时,也是先首长,后外宾。市府秘书长一看首长吃完了,就上台宣布宴会到此结束。而此时,主宾和夫人刚拿起刀叉,刚想吃甜食,却听到宣布结束,就是说不许吃了。这是我亲眼看到的事实。你请人家来干什么?人家是客人啊,即使要宣布结束,也要等主宾吃完再宣布嘛!
周总理讲过两句话,那时我做翻译,经常听他讲:“主随客便,客随主便。”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我们到外国人那里去做客,我们作为客人,要尊重主人的安排,尊重对方的风俗习惯;外国人到我们这里来做客,我们作为主人,要尊重对方的风俗习惯,使之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总理最懂这个,但现在我们把它忘记了,没有主随客便,客随主便,就是看首长,首长吃完了就完了,这个大概不行。
国际交往中,即使客人出了什么洋相,也要设法使他们不感到为难。法国总统有一次请某国元首夫妇共进晚餐。在西餐里,如果吃需要动手的海鲜,服务员会给你上一碗清水,上面有一片柠檬,用来洗手,去除腥味的。但这位元首不懂,以为是饮水,一口气喝掉了。这一行为是很丢丑的。有些法国贵妇人见此情景偷偷地笑了起来,但法国总统为了不让客人尴尬,自己也把这碗水给喝了。
每一分钟都计划好
人际交往是带有目的性的,需要考虑效果,也有个时间利用率的问题。
我从国外工作回来,发现国内举行国际会议时,有一点我不大满意。我们把外宾万里迢迢地请来,在早上开会。一个人精力最好的時候就是早上了,可是我们经常是在早上精神最好的时候介绍主席台上的人,有时候10个,有时候8个。每介绍一个人,就把全部头衔都念一遍,而其实很多头衔大家都知道。介绍到某个人,站起来,大家鼓一下掌。我注意观察了一下,介绍到第四五个时,掌声已经不热烈了。最好的时间应该用在刀刃上。
1993年11月,江泽民主席参观波音公司。我当时在外交部新闻司工作,就随行并做了发言人。我发现,波音公司特别会利用时间,开始致辞的时候,没有很多“尊敬的”,就说了“江泽民主席”或“主席先生”。介绍完之后,不用翻译,请公司会讲中文的华裔高级雇员介绍,很清楚。陪同参观时,这些华裔高级工程师也是用中文介绍。最后吃饭,是便餐。在江主席面前搭了一个“三脚架”,对主席说:“您请吃饭,请边吃边听。”还拿着一张表在看,说:“我们波音公司,从1972年开始和中国合作。当时你们买了我们10架飞机……”我感觉,他们把每一分钟都利用得很好。
果然不出所料,后来,波音公司当时的总裁菲利浦·康迪特来北京,我们一起吃晚饭,聊起那次访问,我说:“你们安排得非常好。”他回答了一句:“我每一分钟都是计划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