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的憧憬
2017-03-15罗东
罗东
博雅控股集团董事长许晓椿毫不掩饰自己对牛肉的喜爱,如数家珍:苏格兰的安格斯牛、日本和牛、中国黄牛……他说,希望吃遍全球最好的牛肉。
自己食用,只是生活的品位或趣味,而一旦全中国消费者吃到好牛肉,就足够成就一门大生意。许晓椿告诉《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记者:“十年前,大家希望吃到牛肉就可以了,现在要吃好牛肉,甚至是全世界最好的牛肉,我们正处在一个时代的转折点。”
博雅控股进军畜牧业的切入点,是克隆与胚胎技术。
2015 年 11 月,博雅控股集团旗下英科博雅基因科技(天津)联合北京大學医学研究所、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韩国秀岩生命工学研究院,宣布在天津建设全球最大的克隆工厂,工厂从事工具犬、宠物犬、非人灵长类、优质肉牛、顶级赛马等动物的克隆业务。此前,博雅控股集团已联合合作机构,为多个国家提供 1200余只克隆犬,用于机场、海关、警察等特殊任务。
很多人将克隆技术的产业化视作离经叛道,以食用为目的的克隆动物在国际上一直具有争议,比如在欧洲被多国明令禁止。博雅天津建厂的消息传出后,从官方到民间都引发了极大的关注。
克隆只是博雅控股集团旗下众多“超前”业务中的一环。无锡北大博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9年 7 月,其前身是由许晓椿博士团队联合无锡市人民政府、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英国罗斯林研究所、苏格兰再生医学中心等七家机构共同发起、成立的国际干细胞联合研究中心,第一个产业化项目为博雅干细胞科技有限公司。
博雅控股集团布局中国生命健康领域,2015 年以来在资本市场上动作频频:2015年11月,受限于煤炭、钢铁整体行业不景气及金属制品行业竞争加剧影响的老牌钢丝绳提供商,上市公司新日恒力以15.66亿元的价格并购了博雅干细胞80%的股份;同时,博雅也在通过收购积极布局干细胞全产业链:2016年2月,收购全球最大的干细胞自动化设备供应商赛斯卡医疗Cesca Therapeutics70%的股权,同年6月,收购美股上市公司Nuo Therapeutics获得全球首个被 FDA批准上市的自体细胞治疗难愈型伤口技术的大中华区独家授权。许晓椿认为,博雅已经完成了包括上游干细胞自动化技术、中游临床级干细胞库、及下游干细胞药物与临床应用在内,上、中、下游的干细胞产业链布局。
许晓椿坚信:下一个十年将迎来生物科技的大爆发,生物经济的大幕已经拉开。
21CBR :过去十年是互联网大爆发的十年,事实上,同期生物科技的发展也十分迅速,只是普通人感知有限。下一个十年,生物科技会离我们更近吗?
许晓椿:《时代周刊》在 2000 年 5 月曾刊登一篇文章,题目是《什么将取代信息经济时代》,时值美国IT 泡沫的最高峰,作者认为,IT 经济固然会继续发展,2020 年后,人类将会进入一个生物经济的新时代。如果说,信息经济利用 IT 技术改造我们的社会,那么,生物经济是利用生命科学技术改造传统生活,涉及衣食住行等可以想象到的很多事情,比如防治疾病、利用太阳能、改造畜牧业……其中固然没有“长生不老”这种一步登天的案例,许多变化确实正逐步发生:
1956 年,DNA 的发现让这个行业有了第一次加速;1970年代,抗体的应用使人们对免疫有更深的了解;1990 年代,干细胞、人类基因组的发展都是生物科技发展中的标志性事件。
5 年前,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实验室接收了一位患有晚期淋巴癌的五岁小女孩,尝试用人体自身免疫系统治疗她的病症。今年,小女孩已经过了十岁生日,这种新疗法就叫“肿瘤免疫”治疗。生物科技在健康领域、农业领域、畜牧领域的应用,会深刻影响每一个人的生活,在未来几年形成一个巨大的产业。
21CBR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消弭了行业的边界,生物科技领域是否在发生类似的变化?
许晓椿 :博雅业务所处的是生命健康领域。按照美国方式划分的话,有两大分支领域 :一类是大型制药公司,算制造业;另一类叫生物科技(biotech)公司,利用生物科技,推动很多不同领域的发展,其中既包括各类细分的产品,也包括医疗服务。
我们行业内部业务领域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 同其他行业的连接越来越紧密。现在的方向是一个行业与另外一个行业的技术嫁接,形成一个整合性的技 术,才能建立竞争优势。从这一点看,我们和 IT 业之 间发生的变化是一样的。
21CBR :博雅由干细胞研究延展到 8 大业务领域,业务布局的策略是什么?
许晓椿 :我们有个“三级火箭”战略。以火箭发射做比喻,第一级火箭有爆发力,推力大 ;第二级火 箭希望走得更远,得花时间酝酿;第三级火箭是终极目标,要有更长的时间孕育。 博雅的第一级火箭是干细胞产业,启动快,增长快,如果不计算前些年的筹备期,近些年的复合增长率会在 100% 以上。在干细胞领域,我们通过了美国AABB 标准认证和世界卫生组织 NRL 实验室、美国病理学会 CAP能力检测,现拥有中国治疗标准最高的干 细胞库。
同时,我们整合了干细胞产业的上下游,包括收购全球最大的干细胞自动化设备供应商赛斯卡医疗(Cesca Therapeutics),也收购了另外一家美国上市公司,拥有全球首个被 FDA批准上市的自体细胞治疗难愈型伤口技术。目前,博雅是全行业唯一的覆盖上游、中游、下游技术的全产业链企业。
现代畜牧业是第二级火箭。农业是国家核心产业领域,也是一个大产业,但是中国的畜牧业极其落后,博雅在干细胞和胚胎克隆技术领域的积累可以帮助提升传统畜牧产业。其实,干细胞技术和克隆技术可以称为“姐妹技术”,凭借干细胞技术领域的积累,博雅在克隆技术领域有着非常大的优势和领先度。
第三級火箭是新药研发。无论是干细胞还有克隆技术,均跟医药息息相关。目前全球以及国内的市场发展趋势都是向产业的中下游,即研发和临床应用发展。博雅的早期优势来自于新药研发的背景。博雅的新药研发一直在开展,只是未到时机,并没有大量的对外宣传。可以肯定的是,我们的新药研发一直是我们的核心关注点。其实,博雅之所以干细胞领域能走到今天,就是因为一开始就用制药的思维方式,而不是用普通的研究思维来推动产业。
博雅“三级火箭”的发展规划顺应了生物科技行业的发展趋势,现在已顺利完成第一级火箭点火,正在进行第二级火箭启动,希望未来我们顺利点燃第三级火箭,成就一家伟大的企业。
21CBR :个性化医疗是否已到了爆发的临界点?博雅的机会在哪里?
许晓椿 :个性化医疗不是个新概念,十年前,全球大型制药企业不太可能推进这个概念,因为基于新药研发的成本和周期,制药企业推出的药物往往力求有尽可能多的需求者。今天,诺华已启动与肿瘤个性化治疗领域有关的项目,罗氏、辉瑞均有涉及到干细胞、肿瘤领域的个性化医疗项目。
博雅本身就是一家个性化医疗领域的企业,我们核心的干细胞业务就是基于每个人个体的差异。
21CBR :博雅怎么看待技术创新?
许晓椿 :我们认为创新有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技术创新,比如一个专利发明或者是新的设想,多数生命科学企业或者科学家都能达到;第二个层面是商业模式创新,技术成功并不表示能把技术变成一家成功的企业,许多科学家有发明、有论文,但未能将其产品或者产品设想以一个合理的商业模式促成企业的成功;第三个层面是金融创新,产业和资本进行有效对接,帮助企业快速吸收周边的好技术、好资源,达到产业生态。
博雅对创新所关注的关键点并不仅仅是技术本身,同时非常关注创新的时机。
克隆技术诞生时,有一家克隆技术公司叫 Roslin Cell,由于20年前这项技术刚刚诞生,不够成熟,今天这家公司已经不存在了,成了先烈。我们对创新技术要有一个专业的判断,哪些时机适合研发?哪些时机可以进入产业应用?这要有专业性,不能简单跟风,什么火去做什么。
同时也要有充足的耐心。任何一个技术从诞生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起码要经历20年。比如 IT 技术,比如植物克隆技术,都经过了几十年的积累。对于动物克隆技术而言,我们认为经过20年的发展,已经渡过早期的发展摸索,正在进入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前期。
当然,对任何一个技术或者产品,我们一定要正确判断市场需求到底是真需求还是伪需求。数据显示,在2015年,中国人均牛肉消费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是美国的七分之一;未来五年到十年,人均消费牛肉有望增加一倍。面对如此大的需求,从供应情况看中国本地黄牛和水牛品种落后,高端牛肉品种稀缺,这就是博雅的机会。
21CBR :具体到畜牧业,博雅控股计划带来哪些变化?
许晓椿 :中国的畜牧业可能比传统种植更落后。但对大量农民来说,你让他们去做电子商务,让他们学习如何发射火箭这些事情并不现实,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最重要的还是如何改善他们生产的产品。比如,到岸的安格斯牛的价格是中国普通黄牛的三倍,到岸的日本和牛价格是美国安格斯牛的三倍,如果一个养黄牛的农民用同样的成本养和牛,又有合适的销售渠道,收入无疑会大幅度增长。
但是,传统畜牧业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全球有上千种牛,哪种牛适合引进养殖呢?即便引进过来,如何改良和调整饲养条件,而且保证牛种的供应?一个普通的农户解决不了这些问题,比如,一头牛一年怀孕一次,一次一胎,就是把日本所有和牛种运到中国,恐怕也填补不了需求缺口。 博雅的工厂预计每年能够生产10万头牛的胚胎,将来可以达到百万级,我们可以提供更好的品种,甚至将来有可能帮助农民建立销售渠道,创 造跨行业整合的价值。
21CBR :你如何定义博雅的未来?
许晓椿 :博雅是一家生命健康产业公司,我们希望深度整合生命科学技术,横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关爱人的生命周期,从早期胚胎疾病筛选、干细胞存储、个性化医疗,一直到健康农业和健康食品,以改善和提升人们的健康质量。一家成功的企业要搭建的是核心竞争力和不可替代性,博雅目前在生命健康领域致力建设和发展全产业链,横跨干细胞领域上游、中游和下游,正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