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吞咽功能障碍评估工具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2017-03-14周南香

大医生 2017年9期
关键词:洼田饮水康复训练

周南香

吞咽困难是脑卒中主要并发症[1]。本研究旨在分析吞咽功能障碍评估工具对脑卒中患者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98例脑卒中患者,其中男性63例,女性35例,年龄在25~81岁,平均年龄(59.14±10.37)岁,所有患者入院后经颅内CT诊断确诊为脑卒中,所有患者均为首次发病,在发病3天内入院接受治疗。

1.2 排除标准

本次研究排除意识不清醒或肝脏疾病患者。

1.3 方法

(1)基本检查:①检查患者颊肌、咬肌,使患者磨牙咬住舌板,分别测定两侧力量。②检查舌,嘱患者做舌伸前、缩后、上下左右摆动等动作,并使舌环绕齿颊沟一圈。③观察患者是否存在面部不对称、流口水现象,嘱患者做吮吸及吹哨动作,检查其双唇收缩、合拢肌力。④检查下颌,使患者张口,检查张开幅度,并观察下颌是否对称。⑤检查喉,观察患者咳嗽时力度。⑥检查软腭,使其发“啊”音,观察软腭抬高程度。⑦检查是否存在咽反射。⑧使患者做吞咽动作,触摸喉部,感受其上抬速度、幅度及是否存在吞咽现象。

(2)进行洼田饮水试验。对于入院后24 h内未进食、饮水的意识清醒患者,由接受过专训的护理人员对其进行洼田饮水试验。具体方法:患者取九十度坐位,告知饮水时禁言,不限制饮水时间。给予其30 mL温开水,观察其饮水所需时间及饮水期间呛咳情况。

1.4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入院时、出院前吞咽困难情况及误吸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所有数据纳入SPSS13.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入院时及出院前吞咽困难情况

对患者入院时进行洼田饮水试验及吞糊测试通过例数分别为37例(37.76%)、42例(68.85%),出院前进行第二次洼田饮水试验及吞糊测试,通过例数分别为79例(80.61%)、17例(89.47%)。出院前通过率显著高于入院时(P < 0.05)。

2.2 对比饮水测试通过患者及吞糊测试通过患者误吸情况

通过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洼田饮水试验通过37例患者指导前误吸3例(8.11%),指导后误吸1例(2.70%),吞糊测试通过42例患者进食指导前误吸14例(37.84%),指导后误吸4例(9.52%)。饮水测试通过患者指导前、后误吸发生率无显著差异(χ2=2.862,P=0.091);吞糊测试通过患者指导后误吸发生率显著低于指导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139,P=0.000)。

3 讨论与结论

吞咽困难是脑卒中患者常见且多发的并发症之一。吞咽困难临床主要表现为发音困难、咳嗽、流涎、呛咳、声音异常等,对患者正常进食、饮水造成一定程度影响,导致患者营养不良、严重脱水及误吸导致的吸入性肺炎,严重可导致患者窒息甚至死亡[2]。

除此之外还应加强对患者康复训练,有研究显示,越早对患者进行吞咽功能康复训练,越利于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恢复。通过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可预防口腔肌肉萎缩,起到保护上消化道黏膜作用,利于患者恢复吞咽功能。本次研究中吞糊测试未通过患者指导后误吸发生率(9.52%)显著低于指导前(37.84%),说明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与康复训练可有效降低误吸发生率。

[1] 江乾芳,陈霞.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并发症运用床边吞咽功能评价工具的康复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5):201-203.

[2] 杨文爽,郭声敏,郑思琳.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评估工具研究进展[J]. 护士进修杂志,2017,32(2):124-127.

猜你喜欢

洼田饮水康复训练
简易饮水鸟
早期应用洼田实验对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的效果观察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洼田饮水试验在老年呼吸疾病患者中筛查应用
怎样做到科学饮水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防丢干伞饮水杯
电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观察
饮水与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