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维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的融入性研究
2017-03-14□白洁
□白 洁
[西南科技大学 绵阳 621010]
互联网思维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的融入性研究
□白 洁
[西南科技大学 绵阳 621010]
互联网思维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的必然性。互联网思维具有平等性、开放性、跨界性、创新性、应用大数据等主要特点。高校可吸取互联网思维的精神、价值、技术、方法,有效利用现有的技能手段、平台基础和大数据库,以互联网思维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的创新,进而实现对青年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
新媒体;互联网思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创新
互联网已不再仅仅是一种技术,而上升为一种思维范式。思维具有一种普遍的认识论意义,会对所处时代的社会、政治、经济提供一种全新阐释并带来深远影响,互联网思维对社会各个领域的深远影响已经逐步呈现。高校肩负青年核心价值观塑造的重要使命,青年学生中网民的覆盖率极高。因此,充分学习、理解、分析互联网思维的特点与内涵,以互联网思维完善、改进、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念与方法,完成“思维升级”,赢得教育、引导、服务青年的主动权,这是当前我国教育界和学术界需要共同关注的重要实践和理论课题[1]。
一、互联网思维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性
近年来,我国高校主动适应互联网时代在思想政治育人工作上做出了多样尝试与创新。互联网对社会及青年学生的影响是全方位、多维度的。从高等教育的领域来看,对互联网思维进行深入的认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推进融入互联网思维,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的必然性[2]。
(一)从社会发展需要的角度来看,高等教育应实现积极适应和引领社会发展的任务
遵照人类历史发展的逻辑,技术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基础性元素。在我们所处的时代,第三次工业革命实现了物的现代化,技术在改变了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同时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改变、思维方式的变更需要上层建筑具备顺应和超越的思想基础和社会应对之策。高等教育反映了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的需求,教育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不可能游离于现实社会发展之外。“它与外部环境、社会生活的各领域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参与全部社会生活的复杂运动”[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应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现阶段,科学把握网络传播策略和方法,形成与社会时代发展步调一致的互联网思维下的工作模式,并能持续成为推动时代文明和教育进步的文化基础和精神动力,是高校加强宣传思想工作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的共同任务。
(二)从受教育群体的需要角度来看,高等学校应充分了解、尊重并适应受教育群体的主要特点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5年7月发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5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6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8.8%,手机网民规模达到5.94亿,网民中学生群体的占比最高,为24.6%”[4]。从网民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业结构的综合情况分析,在校大学生是互联网最广泛、最活跃的使用者,是互联网工具和思维影响最大的群体,网民在青年学生中的覆盖率极高。互联网已悄然代替传统媒体成为青年学生获取各类信息的最广泛、最重要渠道。90后、00后的青年学生是网络“原住民”,互联网重塑了青年的成长环境和交往方式。青年学生普遍接受并形成了互联网思维,其生活方式及思维方式与70后、80后的青年有较大差异,传统的教育模式已出现了不能更全面覆盖、不能更有效引导的瓶颈。思想政治教育若要发挥育人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尊重受教育群体的主要特点是基本前提。借鉴互联网思维的优势,充分掌握受教育群体的思维特点,对于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实现的角度来看,互联网思维为高校育人以人为本的更好实现提供了进一步的可能性
马克思认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既体现为人的社会关系的自由全面发展,又体现为人的能力与个性的丰富拓展。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要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育人宗旨,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并突出学生个性发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现实世界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利用技术发展优势与时俱进的创造实现条件。互联网思维在商业模式运作过程中更尊重个体差异,重视用户的参与感,并不断利用大数据、更新技术手段以实现这些目标。对于互联网思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可取其精华,有针对的吸收和应用,为青年学生的成长利用与时俱进的技术基础以搭建更好的实现平台。
二、互联网思维特点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角度解读
“互联网思维”概念的提出者是百度创始人李彦宏,传媒界、企业界、学术界对此概念有不同程度的解析。一般来讲,认为“互联网思维,是指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对用户、对产品、对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5]。它之所以从技术层面能够上升为一种思考方式,是因为互联网思维重新阐释了哲学上一切社会生活中的普遍联系的最高准则。总结互联网思维的主要特点,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予以解读,才能在实践工作中加以有效有利的吸收,从而切实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
(一)互联网思维是开放性的思维
互联网思维是广泛联系对话沟通时代的新思维,它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最大程度的“互联互通”[6]。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处于信息接受和发送的联络点上,信息传播由传统意义上的一对多转变为多对多,形成了网状式的极发达高频的交流方式。个体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信息资源的享受者,同时也是信息资源产生的发源地。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角度来看,一方面高度的开放带来了充分的互享。互联互通为了解群体、个体的思想动态创造了有力条件,利用互联网的开放性思维开拓载体可以有效地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青年学生之间提供交流平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之间的即时交流和优秀教育资源共享。将人与人之间单向、灌输式的传统式沟通转变为多向、互动式、精准定向的模式。另一方面,充分的互享必然会导致思想的更加多元。互联网思维强化了人与人之间、人与世界之间的连接的广度与交互度。青年学生接受信息来源的多元化给加强思想工作的主流引导带来了巨大挑战。只有充分掌握并利用互联网思维的开放性,才会正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互联网时代的危机,延伸触角,拓展格局,将正面的舆论与声音在开放的网络、现实世界里正本清源,深入人心。
(二)互联网思维是平等性的思维
互联网离散的、无中心的结构模式运作方式,实现了个体获取信息的平等性,打破了现实世界中人与人之间的地位、财富、年龄等差异,人与人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建立起了信息获取与发布的“无知之幕”,消除了人与人之间消息的不对称,世界趋于扁平化。而在传统的思想政治育人格局中,教师身份具有自然形成的信任权威、信息权威、教育权威。在互联网思维的冲击下,平等性的思维逐步在青年学生中树立,海量信息搭建了青年学生广泛认识外界、了解世界的渠道。因此他们更注重对外部世界的自我感知与对事物的价值判断,教师自然存在的身份权威被逐步淡化。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平等思维应再次对应为平等的教育理念,而这种平等理念并非放弃、淡化学校的教育引导的责任,相反,恰是以平等的姿态才能博得融入青年的状态,以融入的状态才能起到真正引导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三)互联网思维是跨界性的思维
互联网构筑的强有力的互联互通,其最终目的就是有效整合内外部资源打造一个又一个崭新平台。跨界思维因而成为了一种最重要的互联网思维,“平台意味着参与主体的交互性,共享意味着创新成果的普惠性”[7]。应该说,互联网思维的跨界思维与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实质需要有着内在同一性。“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8],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以育人作为主要任务,其本质上是一项系统工程,是集文化、环境、实践等为一体的教育行为在青年学生教育成效的综合体现,是学生将外界传递的价值理念、认知判断等信息内化为个人思想的形成过程。很难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单独区分,亦不可与其他行为严格割裂开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应该深入研究从互联网思维跨界的思想中汲取经验和智慧,聚合多边育人载体,加速校内外多方跨界整合,打造育人生态圈,实现高校思想政治育人平台模式的变革。
(四)互联网思维是创新性的思维
创新是互联网思维的精髓、灵魂与精神。在商业模式下,创新思维无处不在,新产品层出不穷,各类平台在构筑的同时解构,传统商业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互联网思维是“网络为体,创新为用”。互联网创新思维需具备最灵敏的神经元,及时跟踪所有用户的最新最微小的服务需求,重视用户的“参与感”,缩短产品的迭代周期,及时进行需求联结的动态调整,以微调带动体系的整体创新。这种持续不间断、高密互动的创新恰是思想政治工作需要紧跟青年心理特点的吸引力、凝聚力的来源。互联网的创新性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体现应是以创新驱动为载体推动育人模式的发展,并藉此实现对学生群体的需求联结、动态调整和价值引导的有机融合。马克思认为创造是人的类本质,人的创造性能力的充分发展是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基础和重要特点。培养人的创造性正是现代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尊重人的创造性,发掘人的创造性,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工作模式和机制创新的同时,挖掘、保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塑造成长环境。
(五)互联网思维充分利用大数据
大数据是指无法在可承受的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大数据已然日益成为推动各个领域变革的强劲力量,其战略意义已经不仅在于拥有的信息和数据本身,更重要的是在于对已经掌握的海量信息进行进一步的深度的加工处理和整合分析,以此实现数据的增值,并源源不断的产生另外一种新的价值和新的数据集合[9]。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大数据的价值,需要掌握每名青年学生的“大数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度的“加工”与“分析”。可以说,高校对学生数据的加工能力正在不断受到这个时代的拷问和检验。高校只有掌握了学生的大数据并充分运用大数据,才能形成需求牵引和技术推动的有效连接,才能更加全面地掌握青年学生的思想动态及发展状态。
三、互联网思维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的途径
在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模式应吸取互联网思维的精神、价值、技术、方法、规则,充分利用现有的技能手段、平台基础和大数据库,以思维创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更新,重视学生群体微创新的力量,尊重青年学生的个体差异,构筑全方位参与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以此实现对青年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性的教育和引导。
(一)树立“多主体-去中心化”的育人理念
思想政治教育是将党的理论、政策在高等教育的各主体间不断内化于心的系统工程。在这个过程中,高校内的教师队伍、管理队伍与学生队伍都是需要长期建设和关注的教育主体,其目的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高校教书育人的全过程,筑牢师生共同进步、团结一致的思想基础。
“多主体”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概念的更新。互联网的平等性思维冲击了高校教师与学生之间单纯的“教与学”的直线关系,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方位育人的要求拓宽了育人主体的类别。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管理工作者与学生队伍都是教育的主体,应打破“教师-学生”育人的关系直线图,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关系,不再是一个自上而下的直线,而在于同时具备自下而上和互动式的多点关系网络。树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应是多主体的教育理念,就是科学把握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规律,改“高高在上”为“平等对话”,变“单向传输”为“多方互动”,以主体理念的更新引领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去中心化”的理念在于促进各个教育主体间的相互影响,共同进步。传统的思想政治育人格局是建立在单向传输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两者建立起来的是角色明晰的“教育与接受”的关系。在教师自然存在的身份权威被逐步淡化之后,高校应构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老师与老师之间多主体教育模式。即除了传统教育中教师个体对学生群体、教师群体对学生群体的育人模式之外,应注重发挥个体之间的互动教育作用。注重推进学生与学生之间互教途径,挖掘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朋辈教育的作用。注重推进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渠道,做好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的持续性建设。
(二)形成“强交互-微创新”信息采集采纳机制
在互联网讲究决策、产品、行动快速的应变能力的时候,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变革还不够适应青年学生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变更的步伐。互联网思维的及时性与创新性体现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中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快速更新。“强交互-微创新”旨在将主体意志上下联动、及时有效融入教育决策,在教育主体间牢固构建教育行为意识共同体。
“强交互”意在以主体间的高频互动增进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体验的交换,重视教育主体的主动“参与感”。“参与感”是教育主体对教育方式方法认可、参与的衡量标准,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更加深入人心的重要渐近性环节。主体间的强交互,是注重构建对教育主体的信息即时收集机制,建立能够随时掌握青年学生思想动态的即时交流方式,具有快速的、全面的教育主体思想政治信息收集体系。因此,学校各级组织所实施的教育政策、教育活动可以通过线上线下平台即时收集采纳各主体的建议、意见,提高交流密度,发挥各教育主体的主动性作用,牢牢抓住教育主体的“参与感”。
“微创新”的信息采集重在对体系改革的概念的颠覆。意在改变传统的从上到下传递信息、由下到上收集反馈的冗长决策过程,缩减决策的调研、调整的周期,养成快速准确的反应能力,以教育微创新变革方式不断刺激增进教育机体活力。重视教育主体的参与感的重要指标就是决策机制上的及时回应,尊重主体的个体体验,将“强交互”中的个体需求与建议即时论证,并快速调整体现在教育各环节。微创新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项载体能够不断及时更新,抓住青年的思想特点,将教育主体涌现的创造力及时融入育人工作,形成各主体间良性互动,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持续不断的吸引力、凝聚力。
(三)打造“无边界-有共识”的绿色育人生态平台
按照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要求,要“努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打破高校育人的“边界”,要完成这些边界的融合,不仅需要在网络工具上搭建沟通的桥梁,更需要在思想上突破藩篱,跨越领域。与互联网的跨界思维相一致,高校需要搭建一个“无边界-有共识”的绿色生态育人体系[10]。
“无边界”是指高校在新媒体的环境下,依托技术发展基础,借鉴互联网思维的跨界性,构建开放联合的育人机制,形成“教书育人、实践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多管齐下,跨界融合的育人格局,实现真正的全方位育人。高校育人体系的无边界是教书、实践与科研的融合,是管理与服务的融合,更是线上与线下的融合,领域与领域的互通。各领域间的跨界整合将思想政治育人工作的全方位格局逐步建立,通过多种不同手段将更多的资源整合为全方位的、无边界的育人平台。
“有共识”是指能够按照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的要求达成育人共识,坚持核心价值和主导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立场,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在“无边界”的育人格局中形成思想育人的合力。应该说“有共识”是高校思想政治育人的坚定思想基础,“无边界”是高校思想政治育人更好实现的育人平台保障。高校的“育人生态”需要在育人平台的基础上,形成共同的合力,保持持续的内涵发展空间。
(四)建立“小个人–大数据”的学生全方位立体发展档案
大数据最重要的价值是通过对已有数据的关联分析与深度加工,不断产生新的数据集合,由此“发现新知识、创造新价值、提升新能力”。高校可依靠互联网的大数据,为学生依据自身特点建立“小个人–大数据”学生个体与群体立体发展档案。学生的大数据平台及相互关联分析系统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基础设施和手段。
“小个人”是学生海量信息的再分析、运用的基础上对学生个人建立的个性化立体档案。即通过对教育个体的发展历程的跟踪和监测,加强个体的各类学习信息、生活信息的采集和相关性研究,对个体的不同信息数据之间的关系加以分析,总结个体的兴趣爱好习惯,研判个体的性格倾向和品德操守,在成才规划、就业指导、思想动态、心里特点等方面最大程度的掌握学生的整体发展状况,把握学生个性化的成长需求。如:某高校通过对学生饭卡刷卡数据变动监测,及时到位的实现对贫困生的思想和生活动态的变动关注。因而,立体的个人整体发展档案,根据各方信息的不断充实和整合,可以更好实现对学生成长差异性的尊重,因材施教,让学生获得社会的关注和自我价值的不断实现。
“大数据”不仅为高校内个体建立了丰富的立体发展档案,同时为教育主体群体的特点提供了最详实的基础数据和准确的特点分析。采集学生在校期间个体发展、思想动态、道德品行的海量信息的整体集合,当校园各方信息的系统化整合分析平台一旦建立,可以广泛通过查询、统计、分析等应用功能,进行教育主体群体的特点研判及发展跟踪。互联网服务中产生的各种信息真实准确的反映着青年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价值观念,是思想政治教育最宝贵的财富。了解教育主体的兴趣爱好、行为习惯,从而分析群体的价值取向和思想动态,总结发展规律,可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决策提供极有价值的参考。
[1] 李春秋. 教育伦理学概论[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 66.
[2] 陈璐. 互联网思维下的“90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创新[J].中国大学生就业: 理论版, 2015(4): 36-40.
[3] 李春秋. 教育伦理学概论[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 66.
[4] 第36 次中国互联网展状况统计报告[R]. 北京: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015.
[5] 赵大伟. 互联网思维独孤九剑[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4: 5.
[6] 金元浦. “互联网+”催生“文化+”产业新形态[J].人民论坛, 2016(18): 90-92.
[7] 罗庆朗. 以互联网思维助推创新[N].人民日报, 2014-07-21(7).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56.
[9] 邬贺铨. 大数据时代的机遇与挑战[J]. 求是, 2013(4): 9-10.
[10] 无边界组织理论视野下高校管理机构“大部制”改革的思考[J].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2013(1): 49-52.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of Internet Thinking an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ation Mode in Collages and Universities
BAI Jie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ianyang 621010 China)
It is necessary to integrate the Internet thinking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ode.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net thinking include equality, openness, cross-border, innovatiion, and applications of big data.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n learn the spirit, value, technology, and method of the Internet thinking, and effectively use the existing means of skills and large database platform foundation. With the integration of Internet thinking and the innovative mode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of young students education and guidance will be realized.
new media; internet think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od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G64 [
] A [DOI] 10.14071/j.1008-8105(2017)01-0048-05
编 辑 张莉
2015 – 10 – 19
西南科技大学学生教育管理改革研究2015年度重点项目“互联网思维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的融入性研究”(15sxb148).
白洁(1977– )女,法学博士,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副教授、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