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怡园白皮松

2017-03-14金学智

苏州杂志 2017年1期
关键词:白皮松云龙枝干

金学智

怡园白皮松

金学智

陈健行︽云龙雾虬图︾

“山行时见奇树,须四面取之。树有左看不入画,而右看入画者,前后亦尔。”明代大画家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如是说,这是揭出了画树的诀窍。其实,这同样适用于摄影的取景,著名摄影家陈健行先生在怡园拍白皮松就是如此。

据说,怡园过去有五多,峰石多,楹联多,书条石多,白皮松多,小动物多。而今,其他均安然无恙,但是,有生命的小动物早已不知何处去,而白皮松,也打了折扣……

说到白皮松,它树皮奇特,片状脱落而多露白色内皮,显得风姿鬆秀,色调别致,颇具观赏性。怡园西部池畔的一株白皮松,更是干健而叶稀。古代画谚说:“松愈老,叶愈稀。”此言不虚。这株奇松的树龄,已有一百五十余年,它生动地横逸于池上,以姿态论,堪称苏州园林奇树之冠。不过这种首屈一指的奇树,要“四面取之”,甚至要“俯仰取之”。这是为什么?因为奇树是存在于三维空间的复杂多面体,单一的视角无济于事。例如,站在池南,看到的主要是树冠,而不是枝干的奇姿异态,视觉效果就欠佳;如身处池北,在它的近旁,则可见其主干叉出,一分为二,分开后再次交叉而又反向伸展,这类枝干的相交而中间留虚,最为画家所赏,被称为“枝交‘女’字”,这就避免了犯两干叠合之忌;至于在池东甚或池西观赏,则可见其枝干如虬如龙地交互游走……摄影家就这样在空间上长期地四面八方仰观俯察,最后选准了池东北的最佳方位。但是,也还不能拍摄,即使拍也出不了精品,因为其后有诸多景物干扰,譬如,山上的螺髻亭作为背景,就距离太近,影响着主体形象的突出。

陈健行深知,多视角的三维空间也还不够,必须再加一个时间维度,合而为“四维时空”,这也就是说,还必须在时间维度上等待再等待……有一次,在苏城多年来难得的大雾降临之晨,他不失时机地赶往抓拍了这最佳时刻,于是,对象终于真正“入画”,天公帮助陈健行成就了一幅《云龙雾虬图》。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又说,“画家之妙,全在烟云变灭中。”这一画学妙谛,其实也是“画意摄影”的真实义谛。镜头中的这幅奇松正是如此,在雾气弥漫之中,既如惊虬拗怒,骨屈筋张,又似矫龙盘游,蜿蜒轩翥,而霜皮上的龙鳞斑驳,则如画家以枯笔皴就。再看其大枝小梗,偃仰向背,几乎无处不曲。而枝叶的分布,也极富画意,它们互争互让,各尽其美。更为可贵的是,左部下垂的枝叶,在画面起着极重要的填补、平衡作用;而其上的亭亭螺髻之影,处于有无之中,似在数里之外,其实,离白皮松不到十米,是迷雾把距离推远了,创造了画面的烟云变幻之美。

怎样评价这幅《云龙雾虬图》呢?在中国绘画史上,可以推举出两位著名画家。一位是吴郡的张璪,朱景玄《唐朝名画录》说他“惟松树特出古今”,“手握双管,一时齐下,一为生枝,一为枯枝,气傲烟霞,势凌风雨……”可谓千古奇人,而《云龙雾虬图》颇有“气傲烟霞”之势。另一位是五代的荆浩,最注重画松,他在《笔法记》中写自己在山中反复写松,“凡数万本,方如其真”,其《古松赞》写道:“不凋不荣,惟彼贞松。势高而险,屈节以恭。叶张翠盖,枝盘赤龙……如何得生,势近云峰。仰其擢干,偃举千重。巍巍溪中,翠晕烟笼。奇姿倒挂,徘徊变通……”每一句几乎就是一幅绝妙的古松,每一句几乎都适用于《云龙雾虬图》。笔者因效法荆浩的《古松赞》,步趋而作《云龙雾虬赞》:

妙手天成,雾虬云龙。

飘渺无拘,虚幻朦胧。

或隐或现,忽淡忽浓。

枝交凤眼,夭矫腾空。

俯身探海,照影池中。

螺亭隐约,逸游从容。

晕化脱化,气韵生动。

禅机其微,巧夺化工。

还应补叙一笔,若干年前,怡园这株奇松下垂的探海枝坏死,只得遗憾地将其枝锯掉,于是,《云龙雾虬图》成了珍贵的绝版。

猜你喜欢

白皮松云龙枝干
解云龙
何 芳
丁云龙:公益路上显大爱
蓝田县白皮松生长不良原因分析与防治对策
吕梁山林区白皮松育苗技术
白皮松大苗栽植及养护管理技术
玫瑰或刺
玫瑰或刺
苏云龙作品
白皮松及其繁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