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忠实”原则看最接近最自然的翻译标准

2017-03-14伍越

科技视界 2016年27期
关键词:忠实

伍越

【摘 要】由曹明伦教授所著《英汉翻译 实践与评析》,包含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其多年从事翻译教学所使用的教学内容;第二部分主要是作者谈论翻译的文章。本文主要对其第一部分的翻译实践进行解析,主要谈论文中涉及的“最接近、最自然”的翻译标准,并结合笔者对于书中的翻译练习,将这一标准的运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忠实;翻译标准;最接近;最自然

0 前言

《英汉翻译实践与评析》为曹明伦教授所著,本书是作者集数十年的教学经验和翻译实践的结晶。本书之主要内容集合了作者在若干年间数单篇文章。从专业性和实用性看来,非常具有使用价值,为喜爱或有志于从事翻译行业人士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作用。本文主要是对《英汉翻译 实践与评析》的部分翻译实践的评析。

1 关于翻译忠实标准

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曾经说:“翻译的实质在于用最贴切最自然的语言等效地传达原语的信息,首先是内容,其次是形式。”(李云.2001(2):42)。从古至今,中西翻译学界都将“忠实”原则视作是翻译批评的最基本准绳。

虽然忠实原则长盛不衰,但随着翻译活动不断增多、原文文体和风格的多样化,翻译环境和翻译对象的变化,若将“忠实”简单处理为两种语言的文字的等值,已不太可能实现。(覃思,2008(9))诚然,绝对的忠实是难以实现的。“译本对原作的忠实永远只是相对的,而不忠实才是绝对的。”(谢天振.1999:237)如果“绝对的忠实”无法实现,那“相对的忠实”则是解决这一尴尬局面的方式。结合翻译实践,“相对的忠实”就是以“最接近、最自然”的標准来衡量翻译文本,也就是在无法绝对忠实源语的情况,首先是内容上,其次是形式上,以最贴切、最适合译入语的语句进行翻译。

2 译文“最自然、最接近”

2.1 “最自然、最接近”的翻译标准

本书中作者在开篇第一部分就提出了翻译实践的标准,并就此标准在后续多篇文章中均有所阐述,让笔者印象深刻。根据原文表述:“所谓最接近,就是要在意义、语气、感情和文体风格等诸方面尽可能地接近原文;所谓最自然,就是译文的语言要尽可能地通顺自然。”(曹明伦,2007(1))“所谓最接近,就是要在意义、语气、感情和文体风格等诸方面尽可能地接近原文;所谓最自然,就是译文的语言要尽可能的通顺自然。”(曹明伦,2002:90)“最接近”指的是“译文读起来应该像原作”,而“最自然”则是指“译文读起来应该像译作”。

在翻译的实践过程中,这组翻译标准可谓真实的反应了在实际的翻译中既要尽可能地忠实于原文,同时,要尽可能使译文忠实于译文读者,符合目标语的语用习惯,读起来不会生硬拗口,符合目标语读者的阅读习惯。这样的翻译标准,与翻译史上存在的翻译标准、翻译原则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其独特的现实感,是对翻译标准中忠实观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体现了翻译实践在新时代的现实存在性。用字不同,其所表现的内涵意义也有所变化。

“最接近、最自然”这个标准简单易懂,同时也能让初学翻译的人易于把握,不像“等效”“等值”“化境”这些标准,让亲身实践的翻译学者费劲地先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弄懂其原意,当真正着手翻译时又得战战兢兢畏首畏尾生怕脱离。

2.2 “最自然、最接近”的翻译实践

以下是笔者结合了作者书中的翻译例证以及笔者的切身体会:

E.g.The village of Loma is built,as its name implies,on a low round hill that rises like an island out of the flat mouth of the Salinas Valley in central California.

笔者:罗曼镇正如它的名字所示,位于加州中部萨利纳斯山谷外的一座低矮的山丘之上,就像是宽阔的平地上突兀出来的一座小岛。

问题出在译文的后半部分,“就像是宽阔的平地上突兀出来的一座小岛”若要用“最接近,最自然”标准来衡量,平地上又如何能突兀起小岛,读起来既不像原文,也不像译文。显然该句是比喻性的说法,不应该合成一句翻译,而应该独立成句,译成一个比喻“犹如海上的一座小岛”。

E.g.but the mosquitoes that hung in banks over the dredger

笔者:成群结队笼罩在挖泥船上方的蚊子

把该句直译出来虽然其意思也让人一看就明白,但却没有译者将其译成“围着挖泥船嗡嗡作响的蚊群 ”看着自然,更符合原文中作者作家身份写出来的文字,既读起来像原文。

E.g.the Methodist church has the highest place on the hill

笔者:卫理公会教堂位于山上最高处

相比“卫理公会教堂坐落在小山顶上”,笔者的译文与“最自然”的标准相去甚远,后者读起来更像译文。

E.g.Neither prohibition nor repeal had changed its business,its clientele,or the quality of its whisky.

笔者:禁酒令或是废除禁酒令的法令都对酒馆的生意没什么影响,客人照样来,威士忌酒也没什么变化。

参考译文:无论是政府的禁酒令还是后来废除禁酒令的法令都未曾改变过它买卖的兴隆、顾客的多少,也未曾改变过它威士忌的质量。

笔者看来,笔者在考虑译文时忽略了使用连词来保持句子间紧密的逻辑性,如“无论……”,但要论及“最自然”,笔者认为笔者译文更自然,更接近译文,但却忽略了“最接近”,即最接近原文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原文作者身份。

E.g.she spent a whole day with one young farmer who had been away at school,and who was experimenting with a new kind of clove hay.

笔者:她同一个辍学的青年农民待了一整天,这个农民正在试验一种新的三叶草。

参考译文:她跟一个外出上过学的农场小伙子聊了一整天,那小伙子正在试种一种三叶草。

在此,笔者对于原文中的“who had been away at school”的理解出现偏差,同时该句中表达女主角这一天的经历是同这位农场小伙“聊了一整天”,其译文中“农场小伙”实在是比“青年農民”要更接近原文和原作者,笔者在整句话的翻译中几乎完全忽略了“最接近”的标准,译文不似译文,同时在“最自然”方面做得也不够,译文不似原文。

E.g.Then the Genius of the Divide,the great,free spirit which breathes across it,must have bent lower than it ever bent to a human will before.

笔者:分水岭的神灵-这位一直盘踞于此的伟大自由的神灵,一定比在人类面前更加屈服于它。

参考译文:当时分水岭的保护神——生存在那片土地中的伟大而自由的神灵——肯定是用前所未有的顺从像一个人的意志底下了头颅。

对于此句的翻译,笔者事实上并未真正理解原句的真正含义,尤其是后半句的翻译,距离“最接近”还很遥远,更谈不上“最自然。”

3 总结

综上所述,曹明伦先生所指的“最接近、最自然”不仅是对翻译理论的继承,更对后来的翻译学者提出了翻译的目的和标准,即尽可能接近原文和译文读者,保证译文完整再现了原文意义、语气、感情和文体风格的同时,要注重保持译文通顺自然,符合目的语读者的阅读要求,这才是基本合格的翻译,也是翻译人应该时时刻刻谨记的标准。

【参考文献】

[1]李云.翻译的忠实性[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42.

[2]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237.

[3]曹明伦.英汉翻译 实践与评析[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1).

[4]曹明伦.从“最接近、最自然”开始[J].中国翻译,2002(2):90.

[5]覃思.从“一名之立”看翻译之忠实原则[J].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9).

[责任编辑:田吉捷]

猜你喜欢

忠实
术语翻译应以规范和忠实为原则
浅谈文学翻译中的信息保真
片名翻译对“忠实”的颠覆
功能对等翻译中的文化意象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