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中文系大学生繁体字识读能力现状调查分析

2017-03-14岑天翔朱宸葳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繁体字中文系对策研究

岑天翔+朱宸葳

内容摘要:本次调查利用专门设计的繁体字识读能力测试表,对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的近二百位学生进行测试,以识读成功率反映受试者的识读能力。调查结果显示,孤立状态和情境状态下的平均识读成功率分别为83.14%、93.17%,有词语提示的情境状态下的识读成功率要比孤立状态下高出近10%;同时,识读成功率与学生就读年级成正相关,与繁简形式联系类型密切相关,与对应简体字的字频成正相关。基于对以上调查结果的分析,本文对学生提高繁体字识读能力和学校语言文字教学提出针对性意见。

关键词:中文系 繁体字 识读能力 对策研究

一.现代语境下学习繁体字的意义

自国务院发布《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60多年来,我国大陆地区开始全面推行简化字。但作为拥有一千多年使用历史的文字形态,繁体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时至今日,繁体字在教学、研究、出版中仍然有一定的使用需求,因此在现代语境下某些特定群体(如中文系大学生)学习繁体字仍具有意义。

首先,学习繁体字有利于解释汉字字源,把握文字的原义,这对文言文的教学与学习能够产生积极的作用。例如,在汉字简化过程中,许多毫不相关的字被合并为一个字,如“發”、“髪”均并作“发”字。如果不认识繁体字,不熟悉这些字的本义,就无法厘清歧义,辨明汉字的本义,实际应用中也就容易产生错误。山西太原文化墙的石刻就出现过“白發三千丈”的低级错误[1]。其次,繁体字是我国古代历史文化传承的特定载体,几乎所有的古代文献都是用繁体字书写或刻印而成的,不认识繁体字根本无法阅读古籍,更遑论理解其中深刻的文化内涵。学习繁体字对于在重建中华传统文化本位、寻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当下有着重要的意义。此外,繁体字在港台报刊书籍中仍有十分广泛的应用,“识繁书简”对两岸文化交流有着重要意义。中文系学生掌握识读繁体字的能力不仅可以拓宽文献阅读的范围,还能够进一步了解港澳台地区文学、文化发展现状。

根据我们调查,几乎所有(95.3%)的受访中文系学生都有阅读繁体字文献的经历,43.2%的受访者表示经常(一周数次)接触到繁体字。繁体字离当代中文系学生并不遥远,具备繁体字识读能力对于中文系学生仍然必要。但是当今高校中文系大学生繁体字识读能力究竟处于什么水平?中文系学生是否能无障碍阅读繁体字排印的古籍?繁体字识读能力同哪些因素相关,可以通过哪些举措来提升学生的识读能力?这几个问题正是本次调查期待做出回应的。

二.繁体字识读能力现状调查的工具与过程(以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生为例)

1.调查工具

本次调查所使用的调查工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专门设计的繁体字识读能力测试专用表;第二部分为含有五个主观问题的调查问卷。

测试表为本次调查工具的主体部分,测试表设计过程中考虑以下方面:

(1)测试表的形式

测试表采用给出既定繁体字让受试者写出对应的简体字的形式,来考察受试者繁体字识读的能力,其包括孤立状态测试(只列出单字)与情境状态测试(置于词组中进行提示)两方面。

(2)测试表的选用字数

测试表的选用字数应具有科学性,过少无法充分体现学生识读能力,过多则显繁复冗杂不利于调查的进行。因此本次调查将测试表选用字数定为100字。(约占《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2500 常用字中有繁简体差异的854个简化字的12%[2])。

(3)测试表选用字的覆盖范围

为体现调查的信度与效度,避免出现受试者不认识的生僻字,测试表选用字采取以使用频率较高的常用字为主的原则,因此本次测试取字范围定为现代汉语2500个常用字。据检测2500个常用字覆盖率达97.97%[3]。

(4)测试表选用字的筛选方法

测试表需从现代汉语2500个常用字中选出100个测试字,测试字的筛选须兼顾使用频度和简化方式。

a.使用频度。根据《现代汉语常用字频度统计》[4],以每500字为一个单位,将现代汉语2500个常用字分为5个字频级别,统计出每个字级所含有繁简体差异的字数,再按10%的比例确定100个测试用字在各个字级的分配。

b.繁简形式之间的联系。汉字简化方式的分类说法众多,钱玄同在1935年编就的《常用简体字表》中将简化字分为八种;黎传绪《汉字简化的反思和新思路》把汉字简化归为四种[5];《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1988:226)把汉字简化方式分为六种[6]。本次调查参考万波《香港与新加坡大专学生繁简字认读能力调查》[7]中“3大类12小类”的分类方法,从一般读者的识读角度出发,着眼于繁简形式间存在的字形和字音联系,将汉字繁简形式之间的联系分作字形整体变化(A)、字形部分变化(B)、合并同音字(C)三大类。其中A类又细分为字形整体变化且繁简形式间存在字形联系(A1)、字形整体变化且繁简形式间存在字音联系(A2)、字形整体变化且繁简形式无任何联系(A3);B类又细分为字形部分变化且繁简形式间存在字形聯系(B1)、字形部分变化且繁简形式间存在字音联系(B2)、字形部分变化且繁简形式无任何联系(B3),形成三大类七小类的分类系统。

我们对2500个常用字中854个有简繁形式差简化字的简繁形式联系进行逐个分析,得到各简繁形式联系类型在各字频等级的分布,并计算出每一类在该字频等级的所有简繁形式差异的汉字中的所占比率,按照比率得出测试用字在字频等级中的分布,最终按照随机筛选各个字级不同类型的测试用字制成测试表。

2.调查过程

本次调查样本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全部来自于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总计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4份;第二部分为对照组,随机抽取非中文系学生,总计发放问卷20份,收回有效问卷20份。取样过程中兼顾本科一至四年级的学生,测试表和问卷的投放过程中注意避开港澳台地区的学生。

三.繁体字识读能力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1.繁体字识读能力现状

通过计算识读成功率(识读成功率=成功识读字数÷总字数×100%)来反映中文系学生繁体字识读能力的现状。得到如下结果:中文系学生在孤立状态下识读成功率为83.14%,情境状态下为93.17%;而作为对照组的其他专业学生在孤立状态下识读成功率为72.30%,在情境状态下为85.10%。由以上调查结果可知,相比其他专业的学生,中文系学生的繁体字识读能力明显高出一筹。中文系学生繁体字识读能力整体状况较好,绝大多数受试者即便在孤立状态下也能够识读五分之四以上的常见繁体字,在有情境提示的情况下识读成功率达到了90%以上。情境状态下的识读成功率比孤立状态高出10个百分点,反映出利用前后文词语提示来推测出对应的简体字是相当有效的繁体字识读方法。

2.繁体字识读能力与年级的联系

得到如下结果:孤立状态下大一至大四年级学生识读成功率分别为76.21%、76.21%、82.91%、85.80%、90.80%;情境状态下大一至大四年级学生识读成功率分别为89.50%、93.89%、93.93%、96.63%。由此可知,中文系学生繁体字识读成功率基本与年级成正相关,由低年级至高年级,繁体字识读能力逐步提升。这主要是由于在一般高校中文系的课程设置中,学生需要在二年级、三年级修读古代汉语、文字学等课程。在这些课堂上,同学们不但需要频繁地接触繁体字,还需要深入地学习繁体字相关的课程内容。在开放性问卷中,超过半数的受试者(107名)都提到古代汉语课程对他们繁体字识读能力提升的帮助。

3.繁體字识读能力与其他因素的联系

我们还以被识读成功率(被识读成功率=被识读成功次数÷总测试次数×100%)来反映某一繁体字被识读的难易程度。

分析字频与被识读成功率的关系,得到:第一至第五字级测试字的被识读成功率分别为94.79%、91.78%、83.58%、88.22%、83.12%。可知繁体字的被识读成功率与其对应的简体字字频成正相关,即对应简体字字频越高的繁体字越容易被识读。

分析简繁形式联系类型与被识读成功率,得到:A1类为95.17%,A2类为74.48%,A3类为87.24%,B1类为96.67%,B2类为63.14%,B3类为83.09%,C类为76.93%。可以看出,繁体字被识读成功率同该字繁简形式存在联系的类型密切相关。整体来说,繁简形式之间存在字形联系的(A1、B1)的繁体字最容易被识读,此类繁体字被识读的成功率要明显高于其他类型。这主要是因为此类对应的简体字多是保留了繁体字的轮廓(如東-东),或是偏旁发生简化(如輸-输),对于受试者来说比较容易识读。合并同音字类型(C)被识读的成功率相对较低,是繁体字识读中的难点;在随机约谈中,不少同学也表示合并同音字类型的繁体字由于与相应的简体字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是认知、记忆难度最大的类型,在实际学习生活中也最容易产生歧义、误用的情况。

四.繁体字识读能力提高策略

1.学生繁体字学习的角度

中文系学生可尝试在阅读古籍文献的过程中认识繁体字。当下大部分古籍出版物是以繁体字印刷。阅读此类古籍,并且在阅读过程中注意繁简字对应关系,这是提高繁体字识读能力最为有效的方法。同时,阅读过程中应当勤查字典工具书,例如王力《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江蓝生、陆尊梧编《汉字简化字与繁体字对照字典》、《简化字繁体字异体字辨析字典》等都是方便学生认识繁体字、学习古汉语的重要工具书,经常翻阅工具书对于学生提高繁体字识读能力非常有帮助。

提升繁体字识读能力必须掌握繁体字识读的规律。掌握规律,便能“振叶以寻根,观澜以索源”,事半功倍。调查显示,繁简形式之间存在字形联系(A1、B1)的繁体字的识读成功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尤其以字形部分变化且存在字形联系类最高。此外,合并同音字类型(C)识读难度较大,识读成功率较低。在学习繁体字过程中,如果能够养成归纳类型分别识记的习惯,对识读能力提升大有裨益。具体来说,对具有字形联系类的繁体字采用字形联想、轮廓联想的记忆方法,如“開(开)”等;对具有字音联系类的繁体字采用读音联想的记忆方法,如“賓(宾)”等;同时,针对最有难度的合并同音字类的繁体字采用集中学习、集中记忆的方法。这样一来,有效提升繁体字识读能力并非难事。

在本次调查过程中,部分识读测试成绩优异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爱看港台电视剧和阅读繁体字印刷的港台文学作品,他们认为自己良好的繁体字识读能力颇受益于此。这也给予了我们启示,提高繁体字识读能力的方法应该是多样的、灵活的。学生根据兴趣调整学习繁体字的方法,既能有效地提高自己繁体字识读的能力,又能很好地调动自己的学习积极性。中文系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在阅读港台电视剧及港台出版物的过程中认识、学习繁体字,从而以提高繁体字识读能力。

2.学校文字教学的角度

提高学生繁体字识读能力,不仅需要学生自己付诸行动,同时也需要学校在课程设置、文字教学方面引起重视,采取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繁体字能力。

首先,在中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尝试根据教学内容适当补充部分繁体字学习的相关知识。中学教师可在文言文字词释义的教学过程中,尝试采用借助繁体字解释汉字字源的方法,帮助学生把握该字的内涵原义,借助繁体字厘清歧义、辨明本义。这既有利于中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也便于学生从中学阶段开始接触繁体字、学习繁体字。我们在调查过程中,了解到学习繁体字在苏教版语文教材里确实有所体现,如“对照简体字,认识括号里的繁体字”等课后练习题;部分受访者还提到,他们的中学语文老师曾在教学过程中以兴趣课的形式,指导学生认读、学习常用繁体字。这些做法相当有益,值得鼓励并推广的尝试。

在本次调查过程中,许多受访学生都提出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对他们繁体字识读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帮助;调查显示,修习过古代汉语等课程高年级学生的繁体字识读能力比未上过此类课程的低年级学生明显高出一筹。这表明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等课程对于学习繁体字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提高学生繁体字识读能力,高校教师可在古代汉语、古代文学课程中进一步强调学习繁体字的意义与重要性,可尝试提供繁体字文献作为阅读材料,布置部分作业时可要求学生用繁体字进行作答。这些举措不仅符合古代汉语、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也不会太多地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还能有效地提升中文系学生繁体字识读的能力。

同时,根据调查显示,学生们在有词语提示的情境状态下的识读率要比孤立状态下的识读率高出将近10%。因此,在繁体字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吸收这样的经验,利用词语的提示功能来指导学习繁体字,把繁体字放到词语和篇章中进行教学。

参考文献

[1]张建勋.“文化墙”遇尴尬 百首唐诗错33字[N].北京晚报, 2014-12-10(2).

[2]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现代汉语常用字表[M].北京:语文出版社,1988:2.

[3]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现代汉语常用字表[M].北京:语文出版社,1988:7.

[4]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现代汉语常用字频度统计[M].北京:语文出版社,1989

[5]黎传绪.汉字简化的反思和新思路[J].东岳论丛.2004(1):122-126.

[6]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 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75

[7]万波.香港与新加坡大专学生繁简字认读能力调查[J].语言文字应用.2001(2):91-102

本文为华中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b类项目资金支持(项目编号:201502128)。参加本文写作的还有何柳,张鹏。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繁体字中文系对策研究
中文系何为?
哈哈镜
长治学院中文系简介
台网友鼓动“繁体字申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