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中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2017-03-14闫文钰周文军
闫文钰 周文军
摘 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形成的,是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核心内容。本文主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现状分析及有效途径三个方面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注重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经的研究。对大学生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依据,而且还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体系 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01.030
价值观是指对价值的观点和看法。核心价值观是指占主导地位、起主导型作用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2006年10月8日至11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形成的。在2012年11月8日召开的“十八大”上提出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24个字的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分析培育践行现状以及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应的策略,进而促进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和长效发展。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
1.1 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在国家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凝练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八个字。富强是指国富民强,即国家富裕、人民强大。国家富裕是基础和前提,没有国家的富裕,就没有人民的强大,没有国家的富裕,人民的强大就没有了保障。国家富裕与人民强大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民主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思是指人民民主专政,以少数人服从多数人的原则管理国家事务,其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人民的意志得到了肯定。文明是指相对于落后的、愚昧而言,比如,社会发展水平较高、有文化的状态、新的现代的、合于人道的、文教昌明等等。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如“和为贵”、“和而不同”,和谐不是没有一点矛盾,没有一点冲突。现代社会中,和谐集中体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和睦相处的局面。
1.2 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在社会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凝练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八个字。自由不是不受约束、为所欲为、绝对的自由,而是在一定约束下,人的意志、存在和发展的自由,是一种相对的自由。平等是指平等的拥有权力、平等的履行相应的义务等。不论民族、性别、肤色、背景,一律都应受到公平的对待,不能搞歧视、偏见。法治是相对于人治的管理国家的方法。在199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就已经提出了依法治国。依法治国的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
1.3 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在个人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凝练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八个字。爱国就是指热爱自己的祖国,体现了对祖国的深厚感情。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于中国来说,爱国就是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投身于社会主义的建设中去。敬业是指恪尽职守,即尊重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并引以为豪,深入研究力求精中求精。敬业是职业道德要求的其中之一,也可以说是职业道德的高度凝练。诚信是指诚实守信,即为人要诚实、守信用。诚实和守信是统一的,诚实离不开守信,守信也离不开诚实,二者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诚实守信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之一,也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中之重。友善是指为人和善,即善待他人、善待社会、善待大自然。
2 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分析
2.1 具有一定的认识,但是缺乏深入研究
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揭示了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内容。核心价值观是在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提出的,前者是后者的核心内容;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和条件。在2012年的十八大报告上,明确提出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并将其凝练成24个字。党中央领导人号召全民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街道、学校、公共场所等场所“三个倡导”的核心价值观是随处可见。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定的认识,但是能够深入研究、深刻理解的却是少之又少。据资料显示,约38%的大学生没有更深入的学习和理解核心价值观,仅仅了解它高度凝练的24个字。更有4%的大学生不能正确的说出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因此,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有一定的认识,但是缺乏更深入的研究。
2.2 具有一定的认同度,但是缺乏身体力行
认同是指在一定的认知基础上,根据个人的“三观”对事物的赞同的看法和态度。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深刻的了解和学习,具有了一定的认知的基础,大多数学生根据自己的“三观”对核心价值观是赞同的看法和态度。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是认可的。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了解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古人云:“绝知此事要躬行。”但是根据现状分析却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核心价值观的身体力行缺失。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具有一定程度事物了解和学习,但是无论是校内实践还是校内实践,践行的机会很少。因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还是比较缺失的。
2.3 培育践行具有一定载体,但是效果不佳
在大学生中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很多的载体,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却出现了效果不佳的状况。近些年来,高校加大了对核心价值观的载体建设的力度,不断增加在校园内的文化载体、网络载体、电子平台载体等多种形式,但是在对这些载体的运用上,大多数还是流于表面形式,没有发挥其真正的作用。例如在网络载体上,某些高校只是具有表面形式,网络载体信息量小,且更新速度慢,没有很好的对舆论进行引导。网络载体的功能未能真正的充分得以利用,遠远达不到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在文化载体的建设方面,高校加强了物质文化、校园文化的建设,其作用举足轻重。但是,往往忽视了制度文化的作用,没有真正将核心价值观应用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3 大学生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3.1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效率
在大学生中,学习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渠道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因此,大学生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首先必须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效率,主要从以下两点入手:第一,加强对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的研究。对核心价值观的研究首先从它的内涵入手: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觀?只有在了解社会主义核心是什么的基础上,我们才能进入更深层次的研究。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其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第二,深入研究核心价值观相关理论。我们必须将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工作当做一个系统工程,结合培育各个要素综合进行,加强对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目的、主要内容、方法、途径等等的研究。在理论研究上,我们要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与构建适合大学生的培育体系密切联系起来。构建核心价值观的教学体系,就要不断创新和完善教学的方法,深化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进而提高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和认可度。高校要积极组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老师学习相关的理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学术建设,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充分发挥课堂的积极作用,通过教师的讲授,将核心价值观传达给每一个大学生。
3.2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的原则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高校思政课的理论教育和增强校内校外的实践相结合是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要渠道。加强理论教育,一定要坚持理论研究在整个过程中起基础性的作用。理论研究是重中之重,与此同时,我们要必须要促进理论研究成果向具体实践活动的转化。理论学习是实践应用的前提,实践应用是理论学习的归宿。理论研究不能只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要将研究的理论成果用于具体的实践中。因此只有把研究理论成果与具体实践活动相结合,才能真正有效的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3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载体建设
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屡见不鲜,它们在大学生的生活中所占比例很大。据相关资料显示,在课余时间,大学生玩手机的比例为百分之四十八。在课堂上,大学生玩手机的比例为百分之十。所以,我们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比如,微信、微博、QQ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平台的传播是以信息网络为基础,运用网络传播媒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交流提供帮助。网络平台突破了传统方式的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扩大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的范围,促进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的发展。
3.4 打造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氛围
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高校应该积极组织表彰伟人和大学生体现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并开展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比如在校园内开展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讲座、表彰大学生的见义勇行为等,从而激发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大学生从内心真正的信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可以开展提高学风、教风的相关活动,以班会为主要形式,引导大学生诚信守信;高校可以通过召开校级大型实践活动,促使全体大学生参与活动,引导大学生积极向上、不断进步。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崔越.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契合[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8).
[2] 孙联明.论新时期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模式科学建构[J].思想教育研究,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