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本”指代功能的形成及其泛化

2017-03-14唐念念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7年1期

内容摘要:“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频繁,从报刊杂志到文学著作,再到网络用语,“本”几乎无处不在。在现代汉语中,“本”的用法也极其广泛,其中较为熟悉的是作为量词的用法,如:“一本书”。此外,“本”也可作指示代词,其最初意思是指“根”,在战国时期便出现“本朝”的用法,而从六朝开始,“本”作为指示代词的用法逐步泛化,到明清时期则完全泛化。“本”从作为名词的用法逐渐延伸到具有指示代词的功能,这与其形成、发展和功能的不断拓展有着密切关系。

关键词:“本” 指代功能 形成 泛化

一.引言

本文主要考察“本”的指代功能,通过引用例证,具体分析其形成和功能逐渐泛化的演变过程。

在吕叔湘先生的《现代汉语八百词》中,这样解释“本”指示代词的用法:第一种是用在名词前,说话人指自己或自己所在的集体、机构、处所,如“本人”、“本校”等;第二种是“本+名”,复指前面的名词或代词,不限于说话人或所在集体等,如“他本人已经同意了”。在《说文解字》中,“木下曰本”中的“本”,指“树的根部”。《吕氏春秋·士容论》中也有“是以亩广以平,则不丧本”的内容。对此,高诱注:“本,根也”。成语“本末倒置”,指将树根和树梢颠倒过来,意思是把根本的事忽略了,反而注重细微末端、较不重要的事。在现代汉语中,“本”常见有四种用法:即作为量词的用法,比如“一本书”;作为名词的用法,如“读本”、“手抄本”;也还有副词的用法,如“本来”;以及作为介词的用法,如“本着”。此外,“本”还可以作指示代词,如“本人”、“本地”。这种用法通过“本+名词”的格式表现出来,其中的名词通常是具体名词。本文借助大量例证,分析“本”作为指示代词的各种具体用法,考察“本”指代功能形成和泛化的历史演进过程。

二.“本”指代功能的形成

“本”早在上古时期就已经出现,且使用广泛:

(1)枝叶未有害,本(根)实先拨。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大雅·荡》)

(2)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予视天下愚夫愚妇一能胜予,一人三失,怨岂在明,不见是图。予临兆民,懍乎若朽索之驭六马,为人上者,奈何不敬?(《尚书·夏书·五子之歌》)

例(1)中,“本”是“根”的意思,作名词;例(2)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意思是说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牢固,国家就安宁,这里的“本”同样可以理解为“根本”的意思。

(3)树德务滋,除恶务本,肆予小子诞以尔眾士,殄歼乃仇。(《尚书·周书·泰誓下》)

(4)安危荣辱之本在於主,主之本在於宗庙,宗庙之本在於民,民之治乱在於有司。(《吕氏春秋》)

(5)怨之所聚,乱之本也。多怨而阶乱,何以在位?(《左传》)

后面3個例子中的“本”也都是“根本”的意思。可见,上古时期,从本义引申出来的“根本”用法已相当普遍。随着时代的发展,“本”后来又出现了其他一些意思和用法,如《项羽本纪》中的“本纪”,其意为法则、纲纪;“姚本:一本作“王曰:‘日说五官,吾厌之。”中的“本”则是指“版本”的意思。

(一)“本”指代功能的来源

“本”作为指示代词,是由其作为名词的用法(根本、本源、本末)引申出来的。其最初意思是指“树木的根”,实质是一个指事字。而“本”字金文的字形,则是树的根部有一个点儿,意指树木的根部。在《说文解字》中有“木下曰本”,后来又逐渐引申为“草木的茎干”和“事物的基础或主体”等意思,“根本”的意思便由此而来。到东汉时期,“本”发展出“本来、原来”的意思,进一步引申出副词的用法。“本”作为指示代词,是“称自己或自己这方”的意思,比如“本人”“本地”等,它由什么意思引申而来,何时出现,有何记载?

“本”最初意义是指“树木的根部”,也泛指草木的根,例如:

(6)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左传·昭公元年》)

由此,可以引申为草木的茎、干,例如:

(7)是以得时之禾,长稠长穗,大本而茎杀。(《吕氏春秋·卷二十六审时》)

从这个意思出发,还可以引申出带血缘关系的嫡系子孙、宗族的意思,因为草木的茎干是由主干分支出来的,宗族关系于此相类似。如:

(8)文王孙子,本支百世。(《诗·大雅·文王》)

进一步还可以引申为事物的根源、根本、基础和主要的东西。例:

(9)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由“根源、根本”这个意思,又引申出“主体的、中心的”意思,如:

(10)有石山临水,高百丈,其三十丈所,有七穿骈罗,穿中色黄赤,不与本体相似,俗相传谓之石印。(《三国志·卷四十八》)

(11)战不胜,弱也;地四削,入诸侯,破也;离本国、徙都邑,亡也;有者异姓,灭也。(《管子·八观》)

上述例子中的“本体”、“本国”,跟现代汉语中作为指示代词的“本”的用法已十分接近。例子中的“本体、本国”其实就是“主体、自己所在的国家、中心的”的意思。而从“根本、本源”引申出的“主体的、中心的”这一层意思,随后又进一步引申出“自己方面的,现今的”这一层意思,使得“本”作为指示代词的用法正式形成。也就是说,“主体的、中心的”这层意思,其实不过是从“本源、根本”到“自己方面的,现今的”的一种过渡形式。

认知语言学认为,概念与概念之间存在着相似性,“主体的、中心的”这一层意思跟“自己这方面的”具有相似性。通过转喻(metonym),“本”的指代用法从“根本、根源”的基础上引申而来。事实上,这个意思很早就已经开始使用,例如:

(12)谦,德之柄也。复,德之本也。恒,德之固也。损,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辨也。(《易·系辞传》)

在这里,“本”就是“根本”的意思。上文说到的“本”的指代意义,是从“根本、根源”这个意思引申过来的,即有了“根本、根源”这个意思之后,才引申出“主体的,中心的”的这个意思。因此,可以将“根本、根源”视作“本”指代意义的直接来源。“主体的、中心的”这个意思又是从何而来?即现在作为指示代词的“本”的这一用法究竟来源何在?

(二)“本”指代功能的形成

经考察,“本”最初并没有指示代词的这种用法。《诗经》里面出现的“本”,也是“根”的意思,如“枝叶未有害,本(根)实先拨”。而到战国时期,“本”作为指示代词的意思才初见端倪:

(13)今大王曰:“我甚取偃兵。诸侯之士在大王之本朝者,尽善用兵者也。臣是以知大王之弗为也。(《吕氏春秋·审应览·应言(之二)》)

(14)位卑而言高,罪也。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耻也。(《孟子·万章下》)

(15)战不胜,弱也;地四削,入诸侯,破也;离本国、徙都邑,亡也;有者异姓,灭也。(《管子·八观》)

(16)精神者,所以原本人之所由生,而晓寤;其形骸九窍取象,于天合同。(《淮南子·要略》)

(17)本国残,社稷坏,宗庙毁,刳腹折颐,首身分离,暴骨草泽,头颅僵仆。(《史记·春申君列传》)

(18)贤者伏匿于山林,谄谀强于左右,邪伪立于本朝,谏者不得通入,此三殆也。(《新序·杂事》)

(19)贤者立于本朝,而天下之士相率而趋之,何以知其然也?(《新书·卷十》)

前三个例子均出现在战国时期,后面例子出现在西汉时期。也就是说,战国时期,作为指示代词的“本”的用法就已经出现了,且这样例子有很多,除上面举到的“本朝”、“本国”外,在《晏子春秋》、《楚辞》、《荀子》中也有“本朝”这种用法。值得注意的是,战国时期,作为指示代词的“本”通常会出现在“朝”的前面,指称“自己所在的朝廷”这样的意思。但也有例外,如例(15)中出现的“本国”用法,在语料库中则是第一次出现。因古人通常把自己的朝廷看成国家,所以“本朝”、“本国”可以看作是一个概念。其他例子中的“本朝”、“本国”则均指称自己这方的指代意思。基于此,我们认为“本”指代意义的用法是在战国时期开始萌芽的。例(16)第一次出现了“本人”的这种用法,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类产生的本源”,与今天的“本人”意思无疑相去胜远。若将“所以原本/人之所由生”这句话进行断句,可以发现这里的“本”其实还有“本源”的意思。由上述分析可知,在西汉时期,“本”依然集中在“本朝”的这种用法上,其作为指示代词的功能尚未泛化。

(20)未知同姓有见本朝无继嗣之庆,多危殆之隙,欲因扰乱举兵而起者邪?(《汉书·谷永传》)

(21)吾愍其如此,发愤精思,为之训传。悉載本文,万有馀言,朱以发经,墨以起传,庶后学者睹正谊之有在也。(《全汉文·卷十三》)

(22)所以计虑不成而谋议泄者,以众贤聚於本朝,故其大臣势陵,不敢和从也。(《汉书·梅福传》)

“本”指代功能从战国时期开始萌芽,两汉时期不断增多。此时,作为指示代词的“本”不仅有“本朝”、“本国”这两种用法,同时还出现了例(21)中的“本文”用法。在东汉时期,作为指示代词的“本”的用法范围更是不断扩大。显然,“本”的指代用法,起初的使用范围比较狭窄,后来逐渐扩大。尽管在两汉时期“本+名词”的用法不再局限于“本朝”,但均由战国时期的“本朝”用法引申而来,因此仍应将战国时期“本朝”的用法作为“本”指代功能形成的确切标志。

三.“本”指代功能的泛化

通常,一个词起初往往局限于某一种用法,倘若无法摆脱原来所处的语言环境,便无法演变出其他用法。“本”最初也曾局限于“本朝”、“本国”这种用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所处环境的发展,进而摆脱原有语境而适应新的语境,由此也形成了许多新的用法。“本”最初是指“根本、本源”的意思,后来出现“本朝”用法,开始其指示代词的萌芽,直到六朝时期仍受到许多具体语境的限制而用法单一,这与其尚未摆脱先前语境有很大关系。但六朝时期比起战国时期还是有很大的改观,“本”的指代功能又出现了一些新的用法,例如:

(22)遂封度为驸马都尉,赐金帛车马,令还本国。(《搜神记·卷十六》)

(23)初,太祖为司空时,以己率下,每岁发调,使本县平赀。(《魏书·曹洪传》)

(24)诸生有密为褒刈麦者,褒遂弃之;自是莫敢复佐刈者。褒门人为本县所役,求褒为属。(《三国志·卷十一》)

(25)得精兵万余人,过本县,步入寺门,见长吏怀三版,恭敬尽礼,亲旧故人,恩意益隆。(《三国志·凌统传》)

(26)夷黄巾之师,除邪害之患,或封户刻石,南面以报德,威震本朝,风驰海外。(《三国志·贾诩传》)

(27)谯登,字慎明,巴西西充国人,谯周孙也。伯父熙,察孝廉,本部大中正、沔奇阳令。(《华阳国志》)

通过上述例子可以看出,六朝时期“本朝、本国”的用法还一直延续着。但可以发现,此时作为指示代词的“本”后面的名词,除了“朝”以外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地点名词,如“本县”“本部”等用法。这说明,此时“本”的指代意义已经开始泛化,“本+朝/国”这种结构开始脱离原有的语境,而新出现了“本+地点名词”的这种格式,例如“本部”“本县”这样的用法。因此,可以把“本+地点名词”格式的出现,看成是指示代词“本”词义泛化开始的标志。

“本+地点名词”的出现是词义泛化的开始。但一个词要彻底泛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即脱离原来的语境。换言之,一个词只有随着历史语境的改变而改变,进而才会慢慢演变出新的用法。而当新的用法经过大众的普遍认可之后固定下来,进而才算完成了词义的真正泛化。考察“本”作为指示代词的历史演变脉络,我们就可以清楚地揭示出“本”词义泛化的整个过程。

六朝出现的“本+地点名词”的这种格式,标志着“本”泛化的开始。往后发展,“本”后来又新添加上许多新的地点名词,这一点在隋唐时期表现的更加明显,例如:

(28)以永徽三年七月十五日终於永昌坊之本宅。即以九月次旬殡於东郊之长乐原。(《隋唐五代墓志汇编》)

(29)父师,隋任本州大中正;孤标领袖,寺仙驾於群鸡;独秀贞芳,挺长松於众莽。(《唐代墓志汇编》)

(30)假黃越仪同三司伊州刺史仲雍之孙,本郡中正定国之女。(《唐代墓志汇编》)

(31)不执幡而离本军者,他军验军记带,知非本部兵,则所在斩之。(《隋书·卷八》)

(32)曾祖旦,後魏初拜本郡太守,封关内侯;祖仁,除博昌令,仍袭本爵。(《万年县刘向墓志》)

(33)两张以上,本人处死,本管节级所由徒二年半,刺配重处色役。(《五代会要·二十五》)

通过上述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在隋唐时期“本”字作为指示代词的用法,其范围已经扩大,不仅包括六朝出现的“本县”、“本部”,而且还新出现了“本郡”、“本州”、“本宅”的用法,且绝不仅限于上面所列举到的几种用法。“本”后面新出现的地点名词,足以证明“本”作为指示代词已经广泛使用。值得一提的是,隋唐时期还首次出现了“本人”这种用法,且这里的“本人”用法跟吕叔湘先生《现代汉语八百词》中所解释的第二种用法(“本+名”复指前面的名词或代词,即不限于说话人或所在集体)几乎相同。六朝时期,“本”指代功能开始泛化,隋唐时期“本人”的这种用法与现代意义“本人”的用法接近,由此我们将隋唐时期看成是“本”指代功能的繁荣时期。此后,这一种用法出现的频率更多,所接的名词范围也更加广泛,例如:

(34)卿可於本寺如法安置。专令僧众,亲承宗旨者,严加守护,勿令遣坠。(《六祖坛经·付嘱·第六节》)

(35)程过十万里流沙,唐国来朝帝主家。师号紫衣恩赐与,总交将向本乡夸。(《敦煌变文集·卷二》)

(36)咱本国太祖姓王讳建,表德若天。年二十岁时分。(《朴通事》)

(37)似你这定的价钱。就是朝鲜本地方也买不来。那里是实在要买马的。(《老乞大》)

(38)常时但是合他合合气,他本人倒还没怎么的,那旁里的有多少说长道短。(《醒世姻缘传·第六十四回》)

(39)长官,你不要吃惊,我是个本地人,撮抟戏儿化饭吃的。(《三宝太监西洋记·第七十三回》)

(40)然出朝廷所赐,虽非典要,犹非本人自号也。(《文史通义·卷四内篇四》)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本”指代用法日渐成熟,到元明清时期更是完全泛化,开始形成现代意义上的指代用法。

四.结语

指示代词“本”最初的意思是名词“根”,经过一系列的演变,到战国时期出现了“本朝”这种用法,开始了它作为指示代词的萌芽。六朝时期“本+地点名词”的这种用法逐渐扩大成“本”的指代功能,这标志着其指代功能泛化的开始。经过隋唐五代发展,到了元明清“本”的指代用法逐渐固定下来并不断泛化。在现代汉语中,尽管人们较为熟悉的是它作为量词的用法,但“本”指代功能的使用频率也很高。为了表达“自己方面的”这层意思,就多次用到它,如“本人思想端正”、“今年是本校建校50周年”“我是本地人”等等。

参考文献

[1]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2010.

[3]王力.古汉语常用字字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4]李小军.“该”指代义的形成及泛化[J].中国语文,2008(1):40-47.

[5]北大语料库[EB/OL].http://ccl.pku.edu.cn:8080/ccl_corpus/advance_search.htm.

(作者介绍:唐念念,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