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价值观研究探析与展望
2017-03-14金正程
金正程
摘 要 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对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内外教师职业价值观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并提出展望,以期为我国教师职业理论研究以及学校教师管理策略提供一定参考。分析表明:教师职业价值观结构中物质报酬因素比重越发凸显,职业安全感与尊重因素备受重视;教师职业价值观受年龄、性别、职务、学校性质的影响。后续研究可从对策分析、方法应用、多元变量等方面展开。
关键词 教师 职业价值观 结构研究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01.026
0 引言
随着教育行业人事制度的改革,教师录用方式正由传统的“在编制”向现在的“聘用制”转型。学校与教师之间“双向选择”的原则逐步形成,这必然会导致师资“流动”或“流失”的现象。再者,这种录用方式的转变为青年教师特别是师范应届毕业生带来择业困难与职业不稳定的消极心态。学校要可持续发展,则需稳定和引进优秀教师,且需减少青年教师对自身职业的担忧并提高教师群体的工作满意度与组织承诺。
教师职业价值观(又称工作价值观)是职业价值观研究的分支,涉及教学领域和教师群体。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占主导地位,对于自己所从事职业的认知和接纳程度间接影响他们的教学行为。这种主体意识关系到教学对象的发展和教学任务的完成,直接决定他们对学校的组织承诺和去留倾向,是学校能否良性发展和提高效益的关键。
1 教师职业价值观的结构特点分析
1.1 中、小学教师职业价值观结构特点
胥兴春(2007)分析教师工作价值观是由物质报酬、地位声望、职业发展、人际关系、组织管理、利他奉献和安全稳定构成的一个多维度结构,其中物质报酬的得分居于前列,然而利他奉献因子的因素平均值得分最高。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目前多数教师对自己的经济收入并不满意,毕竟近年来教师工资的上调还赶不上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虽然说功利性已成为当今社会人士择业、从业的基本价值判断尺度,但这仍不能抹灭教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传道、授业、解惑者的高尚形象,而且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也是公众所推崇与赞扬的,所以利他奉献胜于物质报酬作为当代教师的主要价值观取向也不足为奇。在中、小学教师职业价值观结构的后续研究中,所得结论与先前的结果基本一致,利他奉献不仅是教师职业价值观的核心因子,与教师的职业认同关系也十分密切,且前者对后者有较强的正向预测力。就是说职业认同水平高的教师,在一定程度上也最看重教师工作的利他奉献方面,再次证明了社会一直以来对教师职业的价值定位。另外,由于中学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创新发展”因素在教师职业价值观中也有所体现。一方面,目前我国中学生学业压力大,对传统课程的内容、形式易产生倦怠情绪,教师需要采用新颖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具有创新性思维也是中学教师对自身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1.2 高校教师职业价值观结构特点
高校教师职业价值观结构与中、小教师职业价值观结构没有明显差异,主要不同在于结构维度的划分。吕剑辉(2006)将我国高校教师的工作价值观结构分为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两个部分,包括自我发展、安全感、经济、自我實现、工作独立性、社会认同、工作环境、利他、团队和谐、公平性10个维度。同样,一方面强调了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个人对自我发展和报酬的重视度,另一方面教师的特殊身份又使得社会认同和利他成分成为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安全感也被提升到了举足轻重的位置。说明随着教师合同聘用制度的改革与学校教师人数的日益饱和,教师在工作竞争与生活稳定方面的压力也随之增加,人们越开始发重视教师职业的安全稳定性。而其他学者在对高校教师职业价值观的心理结构进行研究时发现尊重声望因子的得分最高。这里“尊重”应该包括两方面:自我尊重与社会尊重,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主要任务不仅是教授学生学识与技能,还需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而教师本身就具有强烈的示范性作用,所以教师需要时刻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做到自尊自重,给学生做好榜样。再者,教师在“舍己为人”的同时,也希望自己的付出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同,他人的高度评价与尊重对于教师不可或缺。
2 教师职业价值观与人口学变量的关系
2.1 教师职业价值观的年龄差异
教师职业价值观的年龄差异研究中主要有三类人群:师范大学生、青年教师和中老年教师。师范类大学的培养方向主要是师资人才,所以师范生对职业价值观的看法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今后教师职业价值观的发展趋势。学者在对师范类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时,发现社会型价值观位于大学生价值观体系中的首位,即喜欢民主有效的集体,注重和谐的人际关系。这和师范类学生处于思想高度活跃、价值观念开放的年龄段密切相关。青年教师更强调心理与精神的需要而相对淡薄物质因素,中老年教师则恰好相反。这可能是由于青年教师才步出大学,成家立业的情况相对较少,尚未切身实际地体会到家庭物质的需求,因而更多地以主观色彩和理想思维去看待工作。相反的,多年的工作压力不断消磨中老年教师的精神追求,加上家庭经济的重任,他们变得更加重视物质因素。
2.2 教师职业价值观的性别差异
性别差异也是教师职业价值观研究领域中一个备受争议的影响因素,一种理论认为职业价值观形成于受雇前的社会化经验,如女性被教成重视社会关系,而男性被教成重视成就和竞争;女性教师较男性教师在人际互动方面表现得更突出,更加注重与同事之间的关系和谐;Duffy & Sedlacek(2007)根据价值观量表,利用3570名大学生的抽样调查证明他们更喜欢固有价值观(特别是女性),追求高工资,贡献社会和获得威望 。另一种理论则认为工作经验造成工作价值观的性别差异,由于女性在传统职场中的薪酬与地位都相对较低,所以她们更加重视物质因素,而男性在工作中更愿意担当一些富有挑战性和突显自我的职务。邱爱芳(2010)发现青年女教师在工作价值观各维度水平均显著高于青年男教师水平。这说明性别因素对教师职业价值观的影响非常明显,其中女性教师对职业价值观各因素的认可度更高。这可能是女性教师在工作中更多地体会到稳定性与安全性,导致女性教师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满意度较高,相应的职业价值观认可程度也较高。另外只有极少数研究认为男女教师在职业价值观的取向上没有明显差异。
2.3 教师职业价值观的职级差异
丘碧群(2010)以广东省832名中小学教师为对象进行教师工作价值观的个体差异研究,发现有行政职务的教师更追求内在的工作价值,而对薪酬等外在报酬的重视程度相对较弱。这和Feather & Rauter(2004)的研究中聘用制的教师更看重薪酬而终身制的教师更看重固有价值有相似之处,这很大程度上在于有行政职务的教师或者终身制教师本身具有相对较高的学历、职位和待遇水平,因而他们更为看重自己在工作中的成长和自我实现。而无行政职务和聘用制的教师则更加注重工作保障以及薪酬问题。就学校层面而言,学校的优与劣、重点与非重点同样影响着教师职业价值观。有学者指出中国教育领域的“马太效应”非常明显,由于重点院校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与社会人群的关注远远高于非重点院校,由此带来重点学校教师较高的收入和社会地位,反映在职业价值观上就是给予较高的价值评价;而非重点学校的教师无论是经济收入、福利报酬、社会地位还是个人发展机会都远不及重点学校,他们对教师职业虽不能说是持否定态度,至少是横向比较的落差致使其对工作的价值评价偏低。由于地位报酬条件相对优越,重点学校教师的价值观重心可能会向社会贡献和自我实现方面转移。
3 未来研究展望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可以看出学者们主要致力于教师职业价值观的结构研究以及教师职业价值观与相关职业因素的关系研究,考虑到对教师职业价值观的探索处于发展阶段,其理论基础还较为薄弱,许多研究空缺仍需进一步充实:
如今大量实证研究表明教师职业价值观日益倾向于物质报酬、教师职业价值观中职业安全感与尊重因素备受重视、利他奉献因素仍处于主导地位。那么针对上述结论怎样进一步提高教师对教师岗位的认同度,如何制定出符合当代教师职业价值观特点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使教育职业能够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应该成为国内教育科研人员关注的问题。
目前,我国多數学者只在固定短时期内对教师职业价值观的结构组成进行探究,其实,还可以还将时间变量与文化变量作为影响因子纳入到教师职业价值观的研究中,如&Bardakci(2008)对几十年来土耳其教育系统中教师价值观的变化做了总结,最后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对价值观的看法发生了显著性的变化。教师职业价值观在不同的时间跨度或文化背景下的稳定性与动态性变化还需要学者们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在研究方法的应用上,教师职业价值观的结构研究多数借鉴了早期学术界对职业价值观结构研究中所采用的因子分析法。然而职业价值观领域出现的一些相对复杂的分析方法,如层面理论及其中的 SSA方法、多级估量法、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合的方法等还几乎没有体现。所以如何大胆尝试新颖的研究方法,并科学地将其应用到教师职业价值观结构的研究中可以成为今后学者们思考的方向。
基金项目:重庆邮电大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重庆市高校体育教师职业价值观影响因素研究(K2016-12)
参考文献
[1] 许燕.北京大学生价值观研究及教育建议[J].教育研究,1999(5):33-38.
[2] 吴念阳,董剑桥.中学教师人生价值观与职业价值观的性别差异研究[J].心理科学,1998.21(3):279-280.
[3] 丘碧群.中小学教师工作价值观个体差异的实证研究[J].价值工程,2010(2):125-126.
[4] Ba ol G, Bardakci S A. Qualitative Study On Changes Of Educational Values Among Teacher [J].Educational Science:Theory & Practice,2008.8(2):467-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