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专利风险和预警机制研究

2017-03-14冷潇潇

法制与社会 2017年5期

摘 要 建立完善的专利预警机制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保障,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近几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专利预警机制从无到有,取得显著成果,但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专利预警机制仍有很多不足。本文在总结工程机械行业潜在的专利风险基础之上,完善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专利预警机制,促进我国工程机械行业持续发展。

关键词 工程机械行业 专利风险 专利预警机制

作者简介:冷潇潇,江苏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法学。

中图分类号:D923.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2.172

近年来,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知识产权的竞争,而专利作为知识产权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各个国家提高其综合国力的最重要的资本。各国专利竞争、专利保护态势愈演愈烈。2013年3月,美国马尼托瓦克起重设备有限公司就三一重工履带式起重机产品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提出专利侵权,ITC据此启动了对三一重工的“337调查”程序。2016年6月,美国联邦法院做出了有利于美国马尼托瓦克起重设备有限公司的判决,维持了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在2015年4月16日做出的三一重工侵犯马尼托瓦克专利的裁定。三一重工与马尼托瓦克起重设备有限公司专利侵权纠纷表明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与国外同行拉开专利战。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完善专利预警机制迫在眉睫。

一、工程机械行业专利预警机制基础理论

(一)工程机械行业

工程机械行业是生产工程机械产品的企业群体,是我国装备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装备工业相比,该行业主要有以下特点:1.产品构造复杂、结构庞大。工程机械行业的产品层次都比较复杂,结构复杂。2.零配件多,装配关系复杂。这导致一个公司往往不能独立生产出某产品,需要多家公司,甚至需要跨国企业的合作才能生产某种产品。3.制造工艺复杂。

(二)专利预警机制

从字面上來看,预警包括预测和告警。所谓预测,是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客观事实,对与事务有关的将来情况进行一个定性、定量分析。所谓告警,是指在事情发生前发出预报。而专利预警是指,通过调查和搜集行业技术领域专利信息,对本行业可能发生的专利风险以及风险危害程度,向有关部门、行业组织、企业告警。专利预警机制是指实现上述专利预警的整个管理体制和运作程序。专利预警机制可以起到以下作用:规避风险、缩短反应时间、维护国家和企业利益等。

(三)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完善专利预警机制的必要性

由于工程机械行业关系我国民生,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而世界各国尤其发达国家的政府和企业通过知识产权战略,在维护国内专利权利同时,利用专利设置技术贸易壁垒,为他国设立“专利陷阱”,从而直接或者间接打压竞争对手,以达到垄断市场目的。而我国由于工程机械行业起步比较晚,当我们还处于萌芽阶段时,许多发达国家跨国工程机械企业比如美国的卡特彼勒、瑞典沃尔沃已经开始知识产权战略布局,将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市场进行瓜分。据统计,自加入WTO以来,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徐工、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厦工等企业因技术壁垒造成贸易损失金额已占出口总额的30%,而且随着世界一体化的进程,在“一带一路”的政策下,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与外国工程机械行业的专利纠纷不断上升,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走出去”已经受到严重的阻碍,因此建立健全工程机械行业专利预警机制势在必行。

通过建立健全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专利预警机制,可以帮助国内企业尽早认识到运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专利障碍、技术壁垒等,使企业能够规避风险,减少知识产权纠纷。

二、我国工程机械行业潜在的专利风险分析

专利风险,是指由于专利制度内部诸因素的复杂性及其引起的专利权利不确定性,导致的专利权利实际结果和预期发生背离所产生的利益损失或者获得该利益损失的可能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带一路”政策的推进,我国的工程机械行业不断走出国门,在与外国工程机械企业进行合作同时,不可避免的出现专利纠纷。在这种关系到我国民生的基础行业,如果不能判别和预测重点企业的专利风险,该行业将很难走出国门。本文以企业运营中的全生命周期为视角出发,将工程机械行业中存在的专利风险相应地划分为 :专利检索阶段的风险、专利研发阶段的风险、专利申请阶段的风险、专利实施阶段的风险。

(一)专利检索阶段的风险

专利检索阶段的风险,是我国工程机械行业所面对的第一个专利风险。由于我国知识产权起步较晚,加上企业自身的劣势,很多企业并没有独立的知识产权部门,加上提供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比较零散,导致国内很多企业在研发立项之前,并没有进行专利检索,从而导致许多重复研究的发生。其次,虽然部分企业能够做到技术研发前专利检索,但因为企业专利检索缺乏战略性、持久性,同时检索人员不具备扎实的工程机械与知识产权功底,即使进行专利检索,也不能完全避免风险。因为这些局限性因素的存在,企业在第一步就可能遇到专利风险。

(二)专利研发阶段的风险

在专利研发阶段,工程机械行业相比于其他行业的专利风险更为明显,重点表现为两个部分:第一,专利所有权归属不明确造成的风险。因为工程机械行业自身产品层次复杂、零配件多、装配关系复杂、制造工艺复杂等特点,单纯依靠某个企业进行研发已经不可能,必须需要团队研发。同时,随着科技进步,技术日益复杂化,某些技术的研发需要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技术支持,需要合作才能够完成。另外,由于我国目前国内工程机械行业与发达国家尚有差距,在某些重要技术领域仍需要依赖外企,但是因为企业自身对技术研发阶段风险的认识不够,经常出现与外企合作,结果被外企窃取,成为其专利产品。因此,企业自身必须明确认识在技术研发阶段,中外合作研发所带来的风险,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规避。第二,因技术信息的泄漏造成的风险。因为工程机械设计的复杂性,在研发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委托发明的被委托方、职务发明的雇员、合作发明的合作方等多方力量参与进来,从而在技术研发过程中信息安全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专利申请阶段的风险

此时进入专利申请阶段,这个阶段更考验企业的智慧与谋略。具体来说,这个阶段主要出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申请专利的时间、申请专利的类型以及提交申请的国家,这些因素都对专利的产品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其次,在申请专利过程中,国家对专利的保护是依据申请人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因此专利申请书的撰写都极其考验企业的智慧。但是由于我国特定的历史环境,我国企业对知识产权不够重视,导致大部分企业不具备专业的知识产权部门,更多的是把专利申请交由社会上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但是由于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与企业的脱节,企业的发明创造人员不是很懂专利申请,而进行专利申请的律师又不是很懂工程机械行业,就会产生脱节的风险,从而不能恰当的申请专利。

(四)专利实施阶段的风险

工程机械行业进行技术创新、专利申请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生产,但是由于专利转化率低、容易被仿造等自身缺陷,导致工程机械行业专利实施阶段存在较大风险。

三、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专利预警机制的完善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加强知识产权战略的布局。入世以来,我国在专利应用保护上,跌过不少发达国家的“专利陷阱”,尤其在工程机械行业,因此我国必须在已有的基础上,结合工程機械行业的特点,进一步完善专利预警机制的建设。

结合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实际情况,笔者提出“四位一体”的专利预警机制,希望政府、国家工程机械行业协会、工程机械类企业、科研院校等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四主体共同发挥作用,从而实现专利预警机制。各主体具体功能具体如下:

(一)政府部门——建设主体

由于我国专利预警机制起步较晚,从无到有,而政府具有巨大的人力和财力优势,为了保障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专利预警机制的顺利建设与完善,政府部门必须起到带头作用。建立专门、权威的专利预警机制部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从制度上保障专利预警机制的建设。

(二)国家工程机械行业协会——运行主体

政府牵头成立国家工程机械行业协会,该协会在熟悉本行业基础上能对国内外市场反应灵敏、及时、准确。行业协会的主要工作包括:制定专利预警管理制度、普及预警知识,整合专利预警资源、开拓信息收集渠道等。

(三)工程机械类企业——基础主体

企业是行业的组成主体,也是专利预警机制最终的服务对象,所以企业在市场运行过程中要注重对对方企业的了解,做到知己知彼。同时,各工程机械类企业要对进行专利预警工作的职工进进行细到个人的工作按安排,保障预警工作及时、高效的传达。

(四)科研院校等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服务主体

科研院校等因自身专业的优势,可以迅速学习外国工程机械行业的相关专利知识,对工程机械学生可以培养专利意识,扩大学生知识面,同时也要注重法科知识产权方向学生对工程机械行业的了解,努力培养高级复合型人才,为专利预警机制储备人才。

综上,政府部门需要起到工程机械行业专利预警机制建设的带头作用,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平台作用,科研院校等机构充分发挥技术服务作用,各个主体相互配合,形成沟通顺畅、敏感高效的专利预警机制。

四、结语

本文从我国工程机械企业的现状出发,分析工程机械企业在专利检索、研发、申请、实施阶段可能存在的专利风险,并对专利预警机制的完善提出建议,希望对我国工程机械企业规避专利风险、减少专利风险损失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廖莲莲.关于建立柳州市专利预警体系和机制的一些思考.企业科技与发展.2014(15).

[2]金泳锋、余翔.专利风险的特征及其影响研究.知识产权.2008(6).

[3]曾令华、郭建平.构建中部地区专利预警机制有效路径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