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地区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解脲脲原体感染情况分析
2017-03-13胡慧琼
刘 斌,胡慧琼
(1、荆州市中心医院检验科,湖北荆州434020;2、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生免教研室,湖北荆州434020)
荆州地区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解脲脲原体感染情况分析
刘 斌1,胡慧琼2
(1、荆州市中心医院检验科,湖北荆州434020;2、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生免教研室,湖北荆州434020)
目的探讨荆州地区女性生殖道分泌物沙眼衣原体(CT)、解脲脲原体(UU)感染与不孕不育及妇科炎症之间的相关性情况分析。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对1962例不孕不育症患者、1553例妇科炎症患者、858例健康体检者的生殖道分泌物进行检测。结果不孕不育组的生殖道分泌物感染UU阳性率为26.7%,CT阳性率为5.5%,CT+UU阳性率3.1%,明显高于同期健康体检组的UU阳性率11%,与CT阳性率0.9%,CT+UU阳性率0.2%,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妇科炎症组的生殖道分泌物感染UU阳性率为58.1%,CT阳性率为12%,CT+UU阳性率11.1%远高于不孕不育组和健康体检组,与健康体检组相对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生殖道CT、UU感染是导致女性不孕不育和妇科炎症的重要因素,把CT、UU列入女性常规检测中非常必要。
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不孕不育;妇科炎症;FQ-PCR
生殖道CT、UU通过性传播所致的的感染日益增多,且有逐年上升趋势[1]。它们是影响人类生殖健康的重要病原体,其感染者是不孕不育和妇科炎症的高发人群[2]。随着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的迅猛发展,检测生殖道病原体已发展到实时FQ-PCR法。FQ-PCR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高精确性、高效率、污染小等特点,为临床及科研提供了及时、准确、可靠的依据[3]。本文旨在探讨不孕不育症患者及妇科炎症患者生殖道CT、UU的感染现状,为荆州地区不孕不育症诊断与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生殖医学门诊就诊的不孕不育症女患者1962例作为不孕不育组,年龄25~43岁,平均年龄(30.4± 2.8)岁,分别以同期在我院妇科门诊有妇科炎症症状初次就诊患者1553例为妇科炎症组,年龄20~48岁,平均年龄(31.2±1.6)岁,及同期在我院妇科体检无阴道炎阳性体征且正常育有子女的妇女人群858例健康体检组,年龄22~43岁,平均年龄(31.3±5.6)岁。用窥阴器显露女性宫颈,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棉球洗去宫颈外口分泌物,将无菌棉拭子伸入宫颈管内,达到鳞柱状上皮交界处,停15-20s钟后旋动棉试子采集宫颈分泌物,将取样后的棉拭子放入无菌试管中,密闭送检。
1.2 仪器与试剂仪器为ABI 7300型全自动荧光定量PCR仪,CT-DNA及UU-DNA检测试剂均由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提供。
1.3 检测方法
1.3.1 检测步骤在无菌标本试管中加入1ml无菌生理盐水,充分震荡摇匀,吸取液体转至1.5ml离心管中,12000r/min离心5min,弃去上清。沉淀直接加50ul DNA提取液充分混匀,金属浴100℃恒温处理10min。12000r/min离心5min。FQ-PCR可对同1例标本同时检测CT、UU两种病原体。样本处理及DNA提取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操作。
1.3.2 DNA的扩增与结果判读分别吸取2ul样品DNA、质控品DNA和阳性定量参考品于扩增管中,8000r/min离心数秒后上机扩增,每次检测均设阳性、阴性对照和空白对照。扩增参数为:93℃预变性120s;93℃45s→55℃60s 10个循环,作为荧光本底信号;93℃30s→55℃45s 30个循环,55℃时采集荧光。扩增结果以Ct值表示,根据阳性定量参考品扩增结果分析并调节基线和阈值,使标准曲线图达到最佳,线性相关系数0.97≤r≤1。若增长曲线不呈S型或Ct≥30,则判样品的DNA含量小于检测下限,结果为阴性;如果增长曲线呈S型且Ct≤27,结果为阳性。如果27≤Ct<30为实验灰区,需重复实验一次,若需重复实验结果增长曲线呈S型且Ct<30,则结果为阳性。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9.0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感染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1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孕不育组、妇科炎症组与健康体检组CT、UU检测结果比较,不孕不育组CT阳性率为5.5%,UU阳性率为26.7%,同时感染CT+UU阳性率为3.1%,妇科炎症组CT阳性率为12%,UU阳性率为58.1%,同时感染CT+UU阳性率为11.1%,健康体检组CT阳性率为0.9%,UU阳性率11%,同时感染CT+UU阳性率为0.2%。不孕不育组和妇科炎症组CT阳性率、UU阳性率、CT+UU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特别是妇科炎症组UU感染率远远高于健康体检组。详细见表1。
表1 不孕不育组、妇科炎症组与健康体检组的CT、UU检测结果[n(%)]
2.2 把不孕不育组和妇科炎症组CT阳性率、UU阳性率、CT+UU阳性率分别与健康体检组进行χ2检验,其均P<0.01,表示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随着社会交往日益频繁,人们的性意识在逐渐发生变化,不洁性行为导致的各种泌尿生殖道疾病也快速蔓延。近年来,我国女性的不孕不育患者日益增多。不孕不育病因复杂,其中与生殖道有关的不孕大约占20%~60%。CT和UU是泌尿生殖道的常见致病菌,主要通过亲密接触、性交来传播[4],其中UU感染普遍比CT感染率高[5],其感染引起的尿道炎、宫颈炎、阴道炎、流产和不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6]。
本文发现CT、UU在荆州地区不孕不育与妇科炎症人群里均有较高感染率。妇科炎症组UU、CT、CT+UU的阳性率最高;不孕不育组各项阳性率略低于妇科炎症组,但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不孕不育组和妇科炎症组CT、UU、CT+UU感染率与健康体检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提示CT、UU与不孕不育关系和妇科炎症密切相关。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可能是不孕不育症和妇科炎症的发生率增高的重要原因[7]。其发生机制可能为:CT感染生殖腔道后产生内毒素物质引发剧烈的炎症反应,从而导致黏膜细胞坏死、输卵管纤毛运动停滞,生殖道黏膜受损使免疫细胞有可能直接接触精子而产生抗精子抗体,引起不孕[8]。另外,本研究三个组别均显示,UU感染率远高于CT感染率,提示女性非淋菌性炎症里主要以UU感染为主。这与一些研究结果相一致[9]。UU感染女性后,可黏附于输卵管黏膜上皮细胞,通过细胞免疫诱导机体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产生肿瘤坏死因子,因支原体分解尿素产生铵根离子破坏作为天然屏障的阴道黏膜,对性器官造成炎性损伤,进而影响阴道环境,而UU还可干扰精子获能、顶体反应,减少精子存活率,进而导致患者产生免疫性不孕[10]。CT和UU甚至还可以经过宫颈管进入子宫再逆行感染输卵管盆腔,从而引起输卵管炎及盆腔炎,引起输卵管不通,造成宫外孕及不孕[11]。
综上所述,荆州地区CT和UU感染与不孕不育和妇科炎症密切相关。对于不孕不育和妇科炎症人群,CT、UU感染已经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因素。因此,CT、UU可以列为孕前体检及早孕妇女的常规检查项目,早发现、并尽早治愈会对优生优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Takahashi S,Takeyama K,Kunishima Y,et al.Analysis of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male patients with urethritis[J].J Infect Chemother,2006,12(5):283-286.
[2]尹菊.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与不孕症关系研究近况[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5(4):240-241.
[3]李郝,胡志强.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解脲脲原体1270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2):2903.
[4]吕晓丽,阎琳,邹菊贤.生殖道感染与不孕不育的关系[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7):836-839.
[5]王芬,何文娟,周红.不孕症患者的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感染率分析[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2,13(1):59-60.
[6]于丽红,陶颖,郭红岩.不育不孕患者性传播疾病四种病原体检出情况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13,15(1):105-106.
[7]唐跃华,梁玉全,卢解红,等.解脲支原体、生殖支原体、穿通支原体、发酵支原体感染和女性不孕症之间关系的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4):3234.
[8]Baud D,GoyG,Vasilevsky S,et al.Roles of bovine Wed-dlia chondrophila and Chlamydia trachomatis in human preterm birth[J].New Microbes New Infect,2015,3:41-50.
[9]贾艳艳,张永良.荧光定量PCR对解脲支原体及沙眼衣原体的检测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8):1075-1076.
[10]赵晓岚,楚雍烈,叶国玲,等.不孕不育与支原体感染和抗精子抗体的关系[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24(4):394-396.
[11]胡旗帜,王文芳.农村妇女支原体感染情况调查与耐药性分析[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2,30(1):77.
R711.3,R375+.3
A
1674-1129(2017)01-0100-02
10.3969/j.issn.1674-1129.2017.01.033
2016-07-29;
2016-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