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和鉴别诊断体会
2017-03-13刘爱玲陆亚平
刘爱玲 陆亚平
(如皋市中医医院病理科,江苏 南通 226500)
肛门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和鉴别诊断体会
刘爱玲 陆亚平
(如皋市中医医院病理科,江苏 南通 226500)
目的探讨肛门直肠恶性黑色素瘤(ARMM)的病理学特征和鉴别诊断体会。方法对我院病理科诊治的4例ARMM的临床表现、巨检、镜检、免疫组化等进分析,总结鉴别诊断体会。结果ARMM病理组织学特点呈上皮样细胞、梭形细胞和未分化小细胞等多种类型,瘤细胞胞质内为色素颗粒;免疫组化Vimentin、S-100、HMB-45均为阳性;应与一穴肛源癌、Paget病、鳞状细胞癌、恶性淋巴瘤和平滑肌肉瘤等相鉴别。结论ARMM的病理组织学类型呈多形性,恶性程度较高,早期容易误诊;应结合病理学特征和免疫组化提高早期确诊率。
肛门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病理特征;免疫组化;鉴别诊断
肛门直肠恶性黑色素瘤(ARMM)是一高度侵袭性、致命性的恶性肿瘤,是消化道恶性黑色素瘤最常见的发病部位,占全身黑色素瘤的0.2%~2.5%[1]。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和世界观的改变,该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呈年轻化发展的趋势。ARMM早期无明显特异性,误诊率较高,严重危害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现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4例ARMM的病理组织学特征进行分析,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病理科2010年1月至2016年6月诊治的4例肛门直肠恶性黑色素瘤,3例住院,1例门诊。其中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45~76y,平均56.4±6.3y;病程为1个月~4年,平均1.2±0.3年。临床表现为肛门内坠胀疼痛、便血、大便变细、里急后重感、排便习惯改变等。直肠镜检查:位于肛管1例,齿状线处1例,齿状线上方1例。
1.2 检查方法 标本先进行肉眼巨检;经4%的中性甲醛液固定后,用莱卡切片机切片和石蜡包埋,制成4um切片,HE染色后用显微镜观察。再使用Maixin-Bio公司的单克隆抗体,采用Maxvision一步法,进行CD34、CD45、CD117,S-100、HMB-45、广谱细胞角蛋白(CKpan)、CGA、SMA、Vimentin等免疫组化检查。
2 结果
2.1 巨检结果 标本直径为1.0~2.4cm,平均1.5±0.3cm;1.0~1.5cm者6例,1.6~2.8cm者4例,大于2.0cm者2例。表面结节状5例,菜花状3例,带蒂息肉状2例,溃疡性肿块2例。外观灰褐色4例、灰白色4例、黑色3例,暗红色2例。结节状和带蒂息肉状质地较软,菜花状和溃疡性质地较硬。切面呈灰白色和暗红色,5例内部伴有出血坏死灶。
2.2 镜检结果 肿瘤细胞类似于皮肤的雀斑样痣型,体积较大,形态多样,呈明显异型性;核大畸形,胞浆以嗜酸性为主,呈现印戒样、泡沫状、横纹肌样或完全透明呈空泡状;核仁明显,核病理性核分裂像易见;3例胞质内含有数量不等的黑色素颗粒。2例上皮样细胞体积较大,瘤细胞呈巢状、实体片状排列;核仁较大,为嗜酸性,呈圆形或卵圆形;胞质界限清楚,呈淡嗜酸或嗜双色性,部分胞质透明。1例梭形瘤细胞呈纵横交错的编织状、卷云状;可见核仁,呈梭形或卵圆形,核分裂易见;胞质界限不清,呈嗜酸性。1例未分化小细胞分化差,细胞较小,呈条索状;核仁偏位,呈浆细胞样或淋巴细胞样,核分裂易见;胞质丰富、呈嗜酸性,核浆比增大。
2.3 免疫组化 Vimentin、S-100和HMB-45均呈阳性表达;CD34、CD45、CD117,CKpan、CGA、SMA等呈阴性表达。
3 讨论
3.1 临床基础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是起源于该处的黑色素细胞,由于长期物理化学刺激、激素内分泌失调和高能辐射损伤等因素的影响,黑色素细胞过度增生或发生恶性变。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在全身的发病率仅次于皮肤和眼睛,约占肛管直肠原发性恶性肿瘤的0.2%~1.2%,大多数发生于齿线肛管处;以老年人居多,近年来有年轻化发展的趋势。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起病较隐匿,具有很强的侵袭性和转移性,恶性程度较高;早期诊断率低,误诊率可达80%[2];治疗一般以手术为主,辅以放化疗,但各种治疗效果很不理想,预后较差。早期确诊和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措施,显得很重要。
3.2 病理学特征 肛管直肠交界的齿状线及其附近组织属于复层鳞状上皮,常聚集着较多黑色素细胞,为胚胎发育过程中的来源于外胚层的神经嵴细胞迁移而来。在某些致病因素的长期影响下,发生恶性变,这是该病的病理组织学基础。肿瘤细胞类似于痣细胞,瘤组织呈巢状、条索状、腺泡状排列;细胞体积较大,形态明显呈多样异型性,表现为上皮样、梭形、圆形、椭圆形、多边形、多角形、空泡状等。胞核较大,多为畸形,呈空泡状,核仁明显,易见分裂象和核偏位,部分肿瘤细胞可见小核仁。胞浆一般偏少,以嗜酸、嗜碱、泡沫状、印戒样、横纹肌样或完全透明多见,核浆比相对增大。绝大多数肿瘤细胞胞质内含有数量不等的圆形、无折光、黑色或黄褐色的黑色素颗粒,为可靠的诊断依据;免疫组化的Vimentin、S-100和HMB-45均呈阳性表达,更加明确了诊断[3]。即使少数不含黑色素颗粒,免疫组化S-100和HMB-45亦为阳性表达;CD117、CKpan、CGA、SMA等免疫组化一般呈阴性表达。肿瘤细胞向周围组织浸润性生长和连接,使邻近黏膜组织显示雀斑状表现即典型的“交界性”改变,更能确诊为原发性肿瘤,而发他处转移性。
3.3 临床鉴别诊断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在病理组织学方面,应与以下几种基本相鉴别(1)一穴肛源癌:细胞形态为基底细胞癌,有鳞癌分化,瘤细胞内黑色素小体和黑色素前体,非黑色素颗粒;免疫组化S-100和HMB-45一般为阴性表达。(2)Paget病[4]:肿瘤细胞主要位于表皮内,细胞体积较大,胞质丰富透亮呈气球状,核大,核仁明显,少数可见黑色素颗粒;免疫组化Vimentin、S-100和HMB-45一般为阴性表达。(3)鳞状细胞癌:上皮样细胞型应与之相鉴别,增生的上皮突破基膜向深层浸润形成不规则条索形癌巢,具有明显角化的胞浆和致密深染的核;免疫组化34βE12、CEA呈高表达,S-100阴性表达。(4)恶性淋巴瘤:小细胞型和未分化型与之相鉴别,镜下R-S细胞及其变异型细胞,免疫组化CD15、CD19、CD30、EMA呈阳性表达。(5)平滑肌肉瘤:梭形细胞型与之鉴别,镜下为梭形,呈条索状排列;细胞核呈圆形或卵圆形,呈“香肠样”,细胞浆空亮;核分裂明显;免疫组化Actin及Desmin强表达,S-100阴性表达。
综上所述,肛门直肠恶性黑色素瘤具有明显的隐匿性、侵袭性和转移性恶性程度较高;病理组织学特点呈多形性,多为上皮样细胞、梭形细胞和未分化小细胞等多种类型;胞质内的圆形、无折光、黑褐色颗粒为可靠的诊断依据,免疫组化Vimentin、S-100、HMB-45均为阳性;应与一穴肛源癌、Paget病、鳞状细胞癌、恶性淋巴瘤和平滑肌肉瘤等相鉴别。应结合病理学特征和免疫组化提高早期确诊率,为临床诊治提供有力的依据。
[1] 王博,李壮,刘别影,等.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治分析[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2,35(4):110.
[2]李旭东.老年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与腺癌的复合癌1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2):4717-4718.
[3]苏加庆,段明松.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三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临床误诊误治,2013,26(7):22-24.
[4]黄蓉飞,宋黎,刘卫华.28例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分析[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5,10(2):225-228.
10.3969/j.issn.2095-9559.2017.06.073
2095—9559(2017)06—3577—02
2016-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