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眼轮匝肌嵌顿联合缝线法矫正老年复杂内翻倒睫的观察

2017-03-13徐常山

当代临床医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肌瓣眼轮上睑

徐常山

(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 泰州 225500)

眼轮匝肌嵌顿联合缝线法矫正老年复杂内翻倒睫的观察

徐常山

(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 泰州 225500)

目的探讨睑缘切开带蒂眼轮匝肌嵌顿联合缝线法矫正复杂上睑内翻倒睫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5例74眼复杂上睑内翻倒睫患者行睑缘灰线切开带蒂轮匝肌瓣转位嵌顿联合缝线法矫正术,术后随访观察1周、1月、1年及2年的疗效。结果术后一周带蒂轮匝肌瓣全部成活;术后一月睑缘加宽,睑缘部分粘膜上皮长入肌瓣表面;术后1年无复发病例,失访2例2眼;术后2年无复发病例,失访9例10眼。结论睑缘切开带蒂眼轮匝肌瓣嵌顿联合缝线法,加宽了睑缘,治疗复杂上睑内翻倒睫及乱生睫,疗效显著。

老年患者;睑内翻倒睫青光眼;眼轮匝肌;缝线法

上睑内翻倒睫是眼科的常见疾患,但对于老年患者特别是农村地区的老年患者来说,由于受到长期慢性结膜炎及有限的医疗条件等影响,倒睫情况往往较为复杂,临床表现从眼睑的局部倒睫、乱生睫到多次手术后的复杂瘢痕内翻倒睫不等,常规倒睫手术在矫正这些复杂病例时存在欠矫及复发率高等问题。近年来我们采用睑缘灰线切开带蒂眼轮匝肌瓣转位嵌顿联合缝线法,加强了单纯轮匝肌瓣充填术的效果,能够有效调整并矫正睑内翻倒睫,收到了较好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眼科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间收治的老年复杂睑内翻倒睫患者65例共74眼,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7例共42眼,年龄67~84岁,平均71.2±3.5岁;女性28例共32眼,年龄68~83岁,平均71.6±3.3岁;做过1次或2次以上倒睫矫正术后复发者25例28眼。临床表现为上睑缘向内卷曲伴有不同程度的睑缘疤痕切迹,睫毛与眼球紧密接触,伴有不同程度的乱生倒睫、局部倒睫或全眼睑的倒睫;有程度不等的角膜损伤,部分病例术前存在眼表感染。

1.2 手术方法 术前沿上睑缘2~3mm重睑线处做平行睑缘皮肤切口画线,按倒睫的范围确定切口长度,使切口长度略长于倒睫范围。(1)制作眼轮匝肌瓣: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沿划线处切开,分离眼睑切口皮肤及皮下组织,暴露眼轮匝肌,彻底烧灼止血。游离眼轮匝肌瓣(眼轮匝肌宽度约2mm,呈条索状),按倒睫的范围确定游离轮匝肌的长度,剪断其中一边肌止端(建议剪断颞侧轮匝肌),制成一条鼻侧带蒂的眼轮匝肌瓣。剪除多余的眶脂肪,充分止血。如系两处的局部倒睫,需切开两段以上睑缘才可矫正者,应制作两端带蒂的眼轮匝肌瓣,即游离出睑板前眼轮匝肌后,于中央处剪断而使鼻侧和颞端带蒂。(2)按倒睫范围沿灰线切开睑缘,深约4~5mm,在睑缘切口两端做皮下睑板上隧道切口,与匝肌垂直,隧道切口贯通睑缘上的皮肤切口。将做好的一端带蒂的眼轮匝肌瓣游离端从蒂端皮下隧道切口穿出,嵌顿充填于睑缘切口后,从另一端皮下隧道切口穿入,用缝线固定于睑板上。轮匝肌瓣通过这样的嵌顿加宽了睑缘,操作时忌扭转及过松过紧。(3)为防止松弛眼睑皮肤影响外观及视野,应切除部分多余赘皮,皮肤切除量应以接近眼睑生理解剖位置,基本解除皮肤松弛为度[1]。(4)调整眼睑外翻程度:用一号丝线从穹隆处睑板缘进针,依次穿过结膜、筋膜、眶隔、肌肉至睑板前,并从皮肤切口上方皮肤面出针;再用针穿穹窿部线头并从第一针旁1mm位置进针,穿过同样层次的组织,在皮肤切口下方皮肤面出针,完成一对褥式缝合,打结。可根据倒睫矫正情况在眼睑切口中央、中内1/3、中外1/3交界处做三对褥式缝线,调整并加强矫正效果,术毕以轻度过矫为宜。术毕,5~0丝线缝合眼睑皮肤切口。

1.3 疗效判定 判定标准[2]良好:睁闭眼时眼睑位置正常,睫毛向外微弯且不触及眼球,泪小点位置正常,无溢泪现象;较好:基本恢复眼睑正常位置,睁闭眼正常,睁眼时下睑轻度外翻,睑睫毛向上但不触及眼球,泪点无移位,无流泪现象;差:睁闭眼时眼睑内翻或明显外翻,睫毛触及眼球,泪点移位有溢泪现象。复发标准:上睑缘分开不够,上睑缘仍向内卷曲,睫毛或手术瘢痕仍然持续损伤眼表。

2 结果

术后一周带蒂轮匝肌瓣全部成活,倒睫矫正良好。术后一月,睑缘切开处粘膜上皮长入肌瓣表面,无明显并发症,术前存在角膜感染者,经相应治疗后眼表情况好转。术后1年无复发病例,失访5例6眼;术后2年无复发,失访9例10眼。在随访期内未见有复发病例,但也不排除在失访例数中存在复发病例。

3 讨论

倒睫常见的有睑板位置内翻的倒睫、睑板位置正常但睫毛生长方向异常的乱生睫及混合型倒睫(眼睑内翻+睫毛方向异常)。老年性上睑内翻与老年性眼睑解剖结构和生理因素改变有关,通常由于慢性炎症致睑结膜、睑板瘢痕收缩使睑缘和睫毛倒向眼球,可伴有睫毛乱生等。这些病例往往伴随睑板病理改变,Mills等的研究提示存在睑板变薄及睑板瘢痕化,且有睑板肥厚等局部改变[3]。

因植入的眼轮匝肌瓣带有血管蒂,萎缩吸收几乎未见发生。术中应注意几个操作要点:肌瓣带蒂端须稍粗,以保障血供,皮下隧道须稍宽于带蒂轮匝肌瓣条索。本文病例术后肌瓣全部成活,上皮完全修复,无瘢痕形成。另外,睑缘灰线切开深度不宜过浅或过深,睑缘张开不够易致肌瓣填充不完全、外露;睑缘张开过深,易使肌瓣回位而达不到外翻睑缘的作用。值得一题的是本文中有5例病例曾做过2次倒睫矫正手术,在本次手术中发现残留的轮匝肌较少,所以在取肌瓣时取了部分睑板前结缔组织及瘢痕组织包含在肌瓣内。

常规上睑内翻手术是横断部分睑板,通过缝合粘连使睑板下缘上翘[4]。对于上述严重病例,我们往往在运用了带蒂轮匝肌瓣充填法术毕时,仍觉得矫正不完全,那么在术毕缝合切口时,即可以运用上缝线法。缝线法一方面发挥了闭合切口的作用,一方面使根据缝线的松紧调整睑缘外翻的外翻程度,进一步加强了单纯轮匝肌瓣充填术的效果。该手术方法在采用的睑缘灰线切开带蒂轮匝肌瓣充填转位法的基础上联合缝线法,术中即能能够及时有效调整睑内翻,对单纯轮匝肌瓣充填术起到了一个量化补充的作用。

联合缝线法需要注意的是:缝线法需要按照上述层次依次进针,不可缝合在睑板上或在睑板中潜行后出针,否则即加重术后反应又影响手术效果。对于伴有睫毛乱生及复发病例等复杂倒睫的老年人,往往因伴有一种或多种全身性疾病而不能耐受长时间及多次的手术。本文采用的睑缘灰线切开带蒂轮匝肌瓣充填术,能较大量的使睑缘张开,使睫毛远离眼球,与缝线法的联合,可以矫正严重的复杂睑内翻倒睫,矫正效果显著,复发率低。术后应关注睑缘和眼表状态,积极治疗伴发的睑缘炎、MGD及角结膜并发症。

综上所述,采用睑缘切开带蒂眼轮匝肌嵌顿联合缝线法矫正复杂上睑内翻倒睫,显著加宽了睑缘,不易复发,操作简便,安全性高,易于基层医院开展。

[1] 赵堪兴,杨培增.眼科学(第8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62-63.

[2]周群,郑重.老年性下睑内翻不同术式的疗效比较矫正术[J].国际眼科杂志,2010,10(5):982.

[3]陈康,郑灵,庹瑶.改良矫正术治疗老年性睑板肥厚型上睑内翻的疗效观察[J].西南国防医药,2012, 22(7):765-766.

[4]Ross A H,Cannon P S,Selva D,et al.Management of upper eyelid cicatricial entropion[J].Clin Experiment Ophthalmol,2011,39(6) : 526 -536.

10.3969/j.issn.2095-9559.2017.06.068

2095—9559(2017)06—3568—02

2016-12-02

猜你喜欢

肌瓣眼轮上睑
胫骨前肌肌瓣联合游离皮片移植修复胫骨外露
眼轮匝肌毫针排刺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的临床疗效
常见神经血管肌肉移植治疗晚期面瘫的优缺点比较
皮肤眼轮匝肌复合体在睑成形术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切开联合埋线重睑法治疗中老年上睑皮肤松弛
睑黄瘤切除联合上睑松弛成型术修复睑黄瘤的效果观察
臀大肌肌瓣联合臀下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坐骨结节区褥疮
面部除皱术中颞浅筋膜瓣转移覆盖眼轮匝肌治疗鱼尾纹的临床研究
试论上睑皮肤松弛矫正术方法的选择
眼轮匝肌缩短术治疗老年性睑内翻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