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腹逐瘀汤配合针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临床效果分析
2017-03-13时吉虹
时吉虹
(二道江区人民医院,吉林通化 134003)
本研究将发扬中华传统医学的特色,将针药联合起来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具有显著的疗效,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本院2016年2月—2017年6月收治的8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标准,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中年龄23~45岁,平均年龄(28.7±3.4)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3.1±0.6)年,已婚36例,未婚6例;观察组年龄24~47岁,平均年龄(30.9±1.2)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2.8±0.4)年,已婚38例,未婚4例。本次实验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签署研究同意书。两组患者的年龄、临床表现症状及病程等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接受口服少腹逐瘀汤进行治疗[1],主要成分包括干姜、当归、川芎、赤芍、五灵脂及小茴香等中药组成,1剂/d,将药材与水进行煎煮,分早晚2次服用。患者服药后如出现胃脘不适则加入12 g清半夏,6 g砂仁后下。若出现便次增加且稀的情况,则加入茯苓、炒白术各15 g,若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则加用芦根及吴茱萸,头痛情况则加用钩藤及葛根。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接受针灸治疗,若患者在经期开始疼痛,则在其三阴交、足三里、中极以及关元处进行针灸,刺进穴位后留针0.5 h,神厥穴选用艾灸条进行治疗,10 min/次。1次/d,5 d/周。本研究将连续进行3个月的治疗,对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临床表现进行记录分析。
1.3 疗效判定
根据患者痛经程度进行计分:(1)腹痛感较强,但能忍受记0.5分;(2)腹痛严重,难以忍受记1分;(3)面色苍白记0.5分;(4)四肢冰凉记1分;(5)需卧床静休记1分;(6)对工作学习有有影响记1分;(7)腰骶酸痛记0.5分;(8)恶心呕吐记0.5分。根据患者治疗后的效果进行比较:(1)显效:痛经症状明显缓解,痛经次数明显减少;(3)有效:痛经减轻。
1.4 观察指标
对患者停药后3个月内痛经次数进行观察比较;对患者治疗后效果进行观察对比;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痛经程度进行观察比较。
1.5 统计学分析
选用SPSS 11.3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比较选择χ2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选择t进行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对照组显效23(54.76%)例,有效14(33.33%)例,无效5(11.91%)例,治疗总有效率88.09%(37/42);观察组显效28(66.67%)例,有效13(30.95%)例,无效1(2.38%)例,治疗总有效率97.62%(41/4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6.845,P=0.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与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理变化主要是异位内膜出现周期性出血以及其周围组织纤维化的情况,是异位结节、不孕及痛经的主要表现症状。常见病因与人体自身素质较差、免疫能力的缺陷以及内分泌功能失调有关,其病变不仅会波及盆腔组织,也可能发生在胸腔、四肢以及腹腔内。现临床大多以手术或者药物治疗方式为主,然而由于此类药物副作用太大及手术存在风险太高导致患者不愿接受这种治疗方式。
综上所述,将少腹逐瘀汤配合针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并且患者对治疗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1] 杨玲.观察针灸、口服少腹逐瘀汤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2):126-127.
[2] 黄国和.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176例临床观察[J]. 内蒙古中医药,2015,34(8):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