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外党课在高校党课教育中的实践与思考
——以东华理工大学一基层党支部为例

2017-03-13幸,

关键词:东华理工大学党课

苏 幸, 于 涛

(东华理工大学,江西 南昌 330013)



校外党课在高校党课教育中的实践与思考
——以东华理工大学一基层党支部为例

苏 幸, 于 涛

(东华理工大学,江西 南昌 330013)

当前,高校大学生党校教育方式、手段相对滞后,已不能适应新时期高校党员发展教育的要求。为此,东华理工大学一基层党支部调整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依托江西丰富的红色资源,创新党建工作。通过“校外党课”的实践,丰富了党课教育形式,提高了党课教育成效,为高校党员培训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校外;党课;实践;方法;思考

苏幸,于涛.校外党课在高校党课教育中的实践与思考[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6(2):170-172.

Su Xing, Yu Tao.The practice of off-campus party lectures in college party classes——A case study of a Grass-root Party Branch of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J].Journal of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2017,36(2):170-172.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形势的发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步入了一个发展的转型期,这对高校的基层党建工作提出新挑战、新要求。新时期下,传统的党课教育培训模式缺乏创造力、说服力和感召力,显然很难吸引当前“90”后大学生,也不能适应转型期高校党建工作的需要。江西作为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东华理工大学基层党委试图结合江西红色革命老区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积极探索有效的高校党课教育新形式,创建思想引领的“校外党课”基地,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政治素质,把“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落到实处,尝试摸索出一条党校教育新路子。

1 高校党课培训现状及问题

当前,高校党课根据教学形式和手段的不同,可归纳为课堂教学模式、网络教学模式以及户外拓展模式三种类型。它们各有特点和优势,在各大高校的党课培训中运用十分广泛[1]。以上三种党课类型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1)课堂教学模式应用最广但教授形式单一,内容空泛。授课内容仅局限于学习党建知识、党的会议精神、组织决定、党报社论、领导讲话、上级文件等。尽管这些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但过于教条化、形式化,缺乏新鲜感和真实感,学生学习兴趣降低。(2)网络教学模式是目前新兴的热门的党课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不受时间地点限制,较受欢迎。党课与网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的优劣取决于网络资源。然而,“传统媒体无论在规模、结构还是在功能上,都存在明显不足与缺陷,如对党和政府的依赖大,传播渠道窄,针对性不强,效果不好,资金来源比较单一等,已经无法满足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需求,表现出一种低效益的不适应状态”[2]。网络教学模式并没有实现功效的最大化和最优化。(3)户外拓展模式是学生最为满意的一种党课形式。该模式生动性强、内容丰富。但如今户外实践党课缺乏创新,流于形式,例如“参观革命圣地”、“观看影片”、“慰问孤儿院养老院” 或者“走访老党员”等,学生收益效果并不大。(4)除了以上三种模式,微型党课是时下各高校正在探索和流行的一种新型模式。它具有短小精悍,主题清效果实的特点。但同样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忽略了党课的特征,主题的提炼平淡化,对一些重要知识的讲解难以系统和全面等。所以,如何使高校党课能够扬长避短,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是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东华理工大学一基层党支部积极充分利用江西红色文化资源,拓展校外党校基地,把党课从校内带到了校外,不仅丰富发展了党课的教育形式,也是与时俱进的生动实践。

2 “校外党课”的组织实施

要开展好“校外党课”,首先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基层党委在开展校外党课活动中,党委书记主要负责整个活动的统筹规划,支部书记物色适合授课的实践单位,并负责与单位联系协调。其次,建立合理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实施过程中,党小组长要记录好学生在党课中的表现,课后要求每个学生撰写个人心得作为党课培训成绩之一。最后,通过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和评优制度,再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实践表现选出优秀学员,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2016年4月26日,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物理与测控技术学院(原核工程与地球物理学院)开展了“走小平小道,学艰苦奋斗精神”新型党课活动。党委书记、辅导员兼学生党支部书记等带领新一批入党积极分子参观了“小平小道”陈列馆,随后在“小平小道”陈列馆会议室进行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等知识讲座,将党课从校内带到了校外,积极利用江西革命老区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增强党课教育实际效果,提高党课教育的吸引力,创新党校教学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此次活动被江西省教育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报道。

3 校外党课的涵义及特点

“校外党课”是根据思想和工作实际,利用革命教育基地等红色资源,组织党员或积极分子实地参观学习,同时在参观地开展党课教育,落实具体授课内容,条件好的单位可以录像或者网络同步播放整个教育过程。

“校外党课”是一种可以把课堂党课、实践党课和网络党课(甚至微型党课)集于一体的党课新模式。它具有以下一些主要特点。

3.1 党课内容鲜活化

大部分的学生认为党课教育重理论轻实践,两者缺乏有效的结合,以至于理论都变成了“空中楼阁”而不贴近实际[3]。区别于传统讲课方式,校外党课把理论和实际真正有效地相结合,学生们在亲身经过一场红色洗礼后,再去倾听老师的讲课,不但加深了对党的理论知识的理解、运用,也提升了党性修养。在授课中,老师随即结合社会实践中的先进人物、革命先辈等事迹,树立榜样作用。这样不但使授课内容生动化、鲜活化,而且让学生能更加深刻理解“中国梦”的时代内涵,更加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党课教师来说,积极参与校外党课活动,可以提高自身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此外,校外党课还可以丰富师资力量,除了邀请学校党务工作者授课外,还可以邀请实践基地的讲解员上课或者其它战线的先进工作人员一同授课,将最新的理论和观点运用到教学当中。东华理工大学基层党支部通过开展校外党课实践活动,不仅使授课氛围一改往日的严肃、枯燥,而且学生们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

3.2 党员教育立体化

“立体化教学模式”,就是运用多种现代化先进技术的教学方法,把理论知识、技术技能与思政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以课后学习为辅助,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引导,利用一切教学资源进行教学的模式。“校外党课”的立体化教学新模式,综合利用了当地丰富的红色资源、网络资源、多媒体、摄像等实物素材,辅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目的地将党员或积极分子带入特定场景,学生从客体到主体,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实现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教与学互动模式,形成了立体化的教学环境。东华理工大学基层党支部“校外党课”的教学新模式尝试,实现了“理论—实践—网络(媒体)”三者相互协同、相互融合、功能互补的 “立体化”教学模式。

3.3 党校培训常态化

通过此次党课教育创新实践,“校外党课”在形式上、内容上更贴近学生,受到了欢迎,同时建立了“校外党课”基地。由此为出发点,我们可以建设以全校党校、学院分党校、学生党支部学习小组与校外党课教育基地相结合的“立体党校”教育网络。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校外党课,把着力点放在校外党校阵地建设上,使之成为基层党组织建设新常态。

一是针对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党员分体系开展教育。校党校重点放在党支部书记教育,学院分党校重点放在预备党员和积极分子教育,党小组重点放在党员在党内的“再教育”。建立完善的教育体系,改变过去“重发展,轻培养”的现象。二是积极创新教育形式和载体,充分调动内部和外部资源,结合学生的兴趣,对大学生的利益与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命题进行系统教育。三是建立健全党组织定期协商会议制度、规范组织生活制度、预备党员责任制,形成一个强大的、有效的日常管理机制。“欲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本;欲求流之远者,必浚其源”,通过校外党校基地建设,依托学生活动,推进党校教育工作常态化和长效化。

4 校外党课实践中的启示

4.1 安排“校外党课”要因地适宜

校外党课的理念是将户外拓展和课堂教学合二为一,重点放在教学上,所以选择合适的实践场所尤为重要。场所选择不宜离学校太远,室内场馆最好能便于上课,投影仪、摄影等工具可以自备。东华理工大学基层党委实践的“小平小道”陈列馆,离学校车程三十分钟,馆内有一个小平同志曾经使用过的会议室,可以作为授课地点。江西红色资源丰富,仅南昌市就现有二十多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可选择合适的基地作为校外党课基地,为党课培训常态化打好基础。

4.2 协调好学员学习工作时间和校外党课培训时间

“校外党课”的教育对象既可以是在校大学生也可以是老师,学生学习任务繁重,老师工作也繁忙,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与学习、工作时间不能有太大冲突,否则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因此党务工作者在计划安排校外党校课程时,须与教务等部门沟通协调,保证学生老师全身心地参加党课活动。

4.3 “校外党课”教育的内容手段充分体现党的时代性

校外党课是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的,党课内容必须紧密结合时代步伐,以达到预期效果。校外党课可以结合二级学院特色以及工作实际,让大学生深刻理解我党的性质和宗旨,增强对我们党的事业的理想信念。最终落实到提升学生的政治素质、专业技术能力、适应能力上面来。在党课教育手段上紧跟时代特点,抓住90后学生党员特点,利用网络平台,自媒体应用、媒体采访等,提高党课的趣味性和娱乐性。

红色文化是以传承中国共产党的高尚品质、英勇精神和优良作风为目标的先进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具体体现,对推动高校党建工作、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4,5]。校外党课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红色文化为依托,把对大学生思想引领、党课教育与基层党委的学生工作、科研工作结合衔接起来,促使大学生在革命先烈的榜样激励的内驱力、自身发展的外驱力双重驱动下,增强学生理想信念,引导大学生在党员发展过程中全面提升自我,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性和模范性。总之,“校外党课”是提高党课教育效果的有效尝试,最终实现了党课的立体化、多元化和实践化,使之成为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新常态。

[1] 张晖,梁耀明,孔晓娟.创新高校党课教育模式及路径分析——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5(10):52-54.

[2] 周小华. 基于新媒体技术的马克思主义传播[M]. 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2012:15.

[3] 罗志刚.试探高校学生党员党课教育新路子[J].法制与社会,2010(7):224-225.

[4] 叶桉,李星,刘琳.论江西红色文化在高校党建工作中的作用——以江西红色文化为例[J].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4(2):58-61.

[5] 虞新胜.红色文化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新探索——江西省某理工院校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调查[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165-168.

The Practice of Off-campus Party Lectures in College Party Classes——A Case Study of a Grass-root Party Branch of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U Xing, YU Tao

(EastChinaUniversityofTechnology,Nanchang330013,China)

At present, the ways of college students’ party education are lagging behind and can 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party members’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For this reason, a grass-root party branch of ECUT adjusts its work line of thinking and improves its work methods. Relying on its rich red resources in Jiangxi, this party branch innovates its party construction. The practice of off-campus party lectures enriches the form of party class and improves its effectiveness, which provides references and inspiration for the training of party members in colleges.

off-campus; party lectures; practice; method; thinking

2016-12-16

江西省高校党建2015年研究项目(JXGXDJKT.GH-2105117)。

苏 幸(1978—),女,湖南邵东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D267.6

A

1674-3512(2017)02-0170-03

猜你喜欢

东华理工大学党课
昆明理工大学
相同的“手” 不同的义
《党课开讲啦》节目为讲党课“打了样”
乡村党课可以这样上
“乡音党课”可以多一些
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党课参考》特约专家学者库
李东华,亲手打造幸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