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术特区”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2017-03-13梁木生
□梁木生
[电子科技大学 成都 610054]
高校“学术特区”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梁木生
[电子科技大学 成都 610054]
学术特区是近年来国内部分高校为加强人才培养和基础研究,借鉴世界一流大学成功经验而进行的新体制机制探索与实践,建设学术特区是提升高校学术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简要剖析国内高校体制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在调研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运行模式基础上总结高校学术特区的内涵和特征,介绍四所国内高校学术特区的建设情况及相关体制机制,对学术特区建设提出若干思考和建议。
高校;学术特区;体制;机制
学术水平是体现高校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学术是兴校之本,崇尚学术、鼓励创新是高校履行职能的必然要求。经过“211工程”“985工程”等国家重大教育工程的投入和建设,我国一批重点建设高校及重点学科发展迅速,国际学术影响力和学术声誉获得较大提升,若干大学及学科已经步入世界一流行列。然而,受大环境影响以及体制机制等因素制约,大部分高校学术水平与世界一流大学差距明显。
当前,国家正在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冲击世界一流、形成中国特色是国内大部分高校下一阶段奋斗目标,其中,提升学术水平是各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人才培养质量和基础研究能力是衡量高校学术水平高低的关键指标。目前,国内高校普遍存在不重视教学与人才培养,对前沿、基础和热点问题关注不够的情况,并且现行激励与考评机制导致许多高校重科研、轻教学,重项目、轻学术。为了营造浓厚的崇尚学术、专注学术的氛围,加强人才培养和基础研究,国内部分高校通过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运行模式与成功经验,积极探索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创新,根据自身的发展目标及研究基础,相继开展了“学术特区”建设与实践,如: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创新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自然科学研究院等。这些学术特区经过多年的实践检验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促进了相关高校学术水平的提升,同时证明了在当前形势下进行特区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
本文首先对国内高校体制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简要剖析,其次调研了世界一流大学“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先进的用人制度与运行模式,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国内高校学术特区的内涵,介绍了上述四所国内高校学术特区的探索与实践情况,最后对国内高校学术特区建设提出了若干思考与建议。
一、国内高校体制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策导向有失偏颇
在考评机制方面,一些高校的教师聘期考核办法以及教师职称晋升条例中,尤其注重科研成果的产出,淡化甚至忽视教学成果,这种制度迫使大部分教师为了完成考核工作量或者评聘职称,急功近利,花费大量时间在申请科研项目、提高经费数、申报科技奖励等方面,而对教授课程、指导学生等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却不加以重视,甚至出现近些年来社会比较关注的“大学研究生是导师的廉价劳动力”“某高校博士生集体炒掉博士生导师”等现象,在高等教育界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如此循环往复,以牺牲教学为代价,虽然部分高校在科学研究的总量上获得较大增长,而驱动高校发展的本质因素——学术水平没有改观,教师们更无精力去思考、探索、发现以及解决当前国际前沿、基础和热点科学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校原始创新能力,更不利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二)引进人才“水土不服”
近年来,随着国家“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千人计划”等多项人才计划的大力实施,一大批海外学者被引进到国内各高校工作,形成了良好的人才汇集效应,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增添了新生力量,为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做出了贡献。然而与此同时,不容回避的突出问题在于海外归国学者如何能够更好的落地、生根和发展。这些学者长期在海外大学或科研机构从事教学或科研工作,对于国内高校的教师考评制度环境还难以立即适应,其主观能动性、创新欲望以及创造激情尚不能很好发挥。因此,目前国内部分高校还存在海外学者申报国家人才计划成功入选后却不愿签合同到校工作,或是到校工作不久后自行离职等现象,浪费了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最终导致人才流失。
要解决这些问题,使高校教师真正回归到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的道路上来,有效发挥引进人才作用,必须从根本的体制机制上入手,突破传统壁垒,摒弃陋制,以开放的思维和国际化的视野建立新的政策制度。
二、学术特区的研究与实践
不可否认,现行的体制机制对高校短期快速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着眼于长远,如果人才培养质量和基础研究能力始终无法提升,最终将影响甚至阻碍大部分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从上述问题分析可知,体制机制的弊端已充分暴露出来,因此,必须在适当的时机进行改革。诚然,体制机制改革也不能一刀切,不是搞全盘否定,需要结合学校实际,循序渐进,分层次、分阶段实施。借鉴世界一流大学运行模式,开展学术特区建设,正是行之有效的改革举措之一。
(一)加州理工学院治学机制之鉴
灵活先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世界一流大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基础研究能力的重要保障。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在上世纪20年代就明确了办学宗旨和办学理念,即要从事最重大的科学研究,同时继续开设系统全面的工程及纯科学领域的课程,并在此基础上强化数理化等基础科学教育[1]。
在科学研究方面,加州理工学院特别强调和重视科学研究工作的前沿性和创新性,要做基础与前沿研究领域的领跑者而非追赶者;在教授治学方面,加州理工学院赋予了教授许多自主权力,学校不对老师进行经费、论著、招收学生数等方面的要求;在考评制度方面,年轻教师的晋升要经过一系列严格且客观的审查程序,由教授委员会中来自不同系的委员评估以及国际同行评估,主要评估其论文情况,并分析其指导博士生的情况。
这种先进的用人机制和运行模式为加州理工学院不断产出创新成果奠定了坚实基础,值得国内高校学习与借鉴。这所世界一流大学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形成了先进的办学理念和一系列完善的体制机制,有效推动了学校国际学术影响力的持续提升,该校每隔几年就诞生一名诺贝尔奖获得者。
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国内高校很难做到全盘参考世界一流大学先进的体制与机制,因此部分高校首先在小范围内进行“学术特区”建设,特区内的管理与运行借鉴国外一流大学的成功经验,而特区外的传统院系则按照现行的国内体制机制运行。然后,学术特区试点建设获得较大成功后,从而以点带面,推动全校全面改革。
(二)学术特区的内涵
“特区”一词在国内最早来源于“经济特区”,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央政府为了经济和社会发展,在广东省深圳市率先启动经济特区建设工作,大胆创新,赋予这所城市特殊的政策优惠,比如减免关税等。列入“经济特区”的城市以经济发展为目标,享有灵活的经济措施和经济管理机制。
高校“学术特区”是从“经济特区”概念中引申而来。顾名思义,学术特区是高校为了提升学术水平,在高校内部为潜心于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的优秀师资队伍专门设立的部门,进入特区的师生享有特殊的政策照顾与扶持。
从学科组织的属性来看,国内高校院系大多按照某个一级学科或者二级学科来设置,而学术特区则是涵盖了涉及基础研究的所有学科领域,它是广义上的“跨学科组织”。
学术特区拥有独特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在管理与组织架构方面,学术特区一般为独立实体,归学校直管,不隶属于某个院系;学术特区聘任主要负责人,一般由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学术判断力的国际知名教授担任;学术特区以研究方向下设若干研究所或研究中心,实行扁平式管理;整个特区人数少而精。在人事、科研及教学等运行机制方面,学术特区拥有不同于其他院系的用人权、独立财务权、科研用房权等权利;进入特区的教师一般享有年薪制、科研环境宽松、3至5年一个考核周期、单独划拨的研究生招生指标等政策待遇;入选教师的考评参照世界一流大学如“加州理工学院”的管理经验和运行模式进行,比如:采用校内教授评估和国际同行专家评估相结合等。
总体而言,学术特区突破国内高校传统的治学结构与方式,可认为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先进办学理念和运行机制在中国高校内部小范围的试点探索和实践,是高校加强人才培养和基础研究的改革试验田。理想情况下,透过学术特区可看到世界一流大学的缩影。
(三)国内部分高校学术特区的探索与实践
为了破解体制机制难题,加强基础研究,提升学术水平,国内部分研究型高校尤其是以工为主的“985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纷纷加大资金投入,探索体制机制改革,率先在高校内部启动学术特区建设,设立实体机构,为引进人才和潜心学术的研究队伍创造良好制度环境和研究氛围,构建起“保护圈”或者“防护墙”,不受特区外应用型学科比如工科等考评激励政策的干扰和影响,使这些优秀人才安心于基础研究,从而促进高水平学术成果的产生,推进理工深度融合,有利于高校可持续发展,早日实现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
清华大学1996年成立了高等研究中心,2009年更名为高等研究院,它是清华大学新设立的基础科学研究实体。高等研究院以“加强清华大学的基础科学研究;培养有创新能力的科学人才;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逐步形成本校基础科学研究优势,推动学校理科建设,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作出贡献”为宗旨[2],以“创新、交叉、综合”作为科学研究的主导思想,在数学、物理、化学和生命科学等学科及相关领域开展理论探索与研究。研究院按照“精干、择优、流动”的原则招聘国内外的学术精英人才;研究人员包括教员(教授/研究员、副教授/副研究员)和博士后;研究院已招收和培养博士生为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由其他国内外著名高校专家组成,负责学术事项的研讨和审议。高等研究院运行至今,取得了一批高水平原创性学术成果,为清华大学迈向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奠定基础。
华中科技大学于2007年启动创新研究院建设,创新研究院是以“开展交叉学科研究,培养优秀研究生”为宗旨的专门研究机构,是为选拔优秀研究生(主要是博士生),开展交叉学科研究,并能对研究生进行专业及综合能力培养而创办的特区。研究院紧密结合国家需求,重点在生命、材料、环境、能源、信息和制造等学科领域,建设若干个多学科交叉研究中心和与企业合作的技术中心,中心教师与相关学院实行双跨双算。在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创新研究院制定了特殊培养方案,为研究生提供多学科研究的培养计划,开设特别课程;还重视研究生多学科研究体验,帮助学生拓宽多学科知识,培养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3]。目前已建成13000平米的研究院大楼,并组建由各学科的优秀人才构成的跨学科研究团队,承担一批学科交叉、产学研结合的国家项目[3]。
西安交通大学为了适应海外优秀人才快速向学校聚集的新形势,在2010年成立了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它是一所涵盖物理、化学、生物、生命科学、基础医学、材料科学等多门基础学科领域的综合性研究机构[4]。作为独立运行实体,研究院采用与国际接轨的高效科研管理体制,实行为每个科研人员配备与其科研水准相关的独立的物理空间和相应的建设经费的扁平化管理,以及实行tenuretrack(终身职轨道制)人事制度,即打破“铁饭碗”,推行“瓷饭碗”,突破了人员能进不能出的体制障碍[4]。学校引进的杰出人才如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含青年千人)等,直接进入研究院开展科研工作,同时研究院也大力引进无人才计划头衔但在国际一流期刊上发表论文的青年学者;教师实行PI(项目负责人)制,5年一个考核周期,由研究院教授委员会和相关团队进行考核;类似于加州理工学院,研究院赋予PI更多用人权,比如招聘和考核团队研究人员、博士后等;研究院的日常行政事务由专门设立的“战略室”全面负责;研究院所有研究人员和行政人员均实行年薪制;研究院仅招收和培养研究生,学校对研究院的校内推免生不限定名额;在人才培养方面,研究院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维和能力,强调导师引导学生在较大范围自己遴选研究课题,独立设计实验方案、独立进行实验、独立撰写论文直至独立发表。2011年前9个月,研究院多学科材料研究中心发表的10篇国际一流学术期刊论文中,就有7篇论文是由博士研究生独立完成的,其中,博士生薛德帧一人就以通讯作者兼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3篇高质量论文[5]。研究院在运行的前几年中,其师生在《自然》《科学》《物理评论快报》等国际一流期刊上发表了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引起国际同行高度关注。研究院运行不久,西安交通大学校内各基础学科分别与该院联手共建跨单位的学术特区,目前已建成若干个学术特区。
上海交通大学于2010年成立了自然科学研究院,致力于营造适于原创性研究的环境与氛围,以问题为导向组织开展数学、物理、生物、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学科领域的前沿性、基础性、跨学科研究,力争成为该校基础研究的智囊中心,推动交叉学科的发展,促进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6]。研究院的研究人员由固定/兼职研究人员、访问教授和博士后组成,其中固定研究人员实行特别研究员聘任制,根据个人发展情况申请进入学校的tenure-track体系,认定后方能参评副教授、教授等教职;特别研究员人事关系隶属研究院,但其日常科研项目管理和学生管理均在相关学院,学术成果学院和研究院互认双算;研究人员实行3年一次国际评估;研究院以招收和培养研究生为主,招生工作由相关学院负责。研究院成立至今,其师生在《自然》《美国科学院院刊》《物理评论快报》等国际一流期刊上连续发表了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
三、关于学术特区建设的几点建议
高校通过构建学术特区吸引人才、稳定人才和培养人才,尤其是归国学者能够很快适应对于他们而言并非全新而是熟悉的制度环境,就更容易产生归属感,并发挥人才优势,推进学校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提升学术水平。
在学术特区建设之初,建议从章程、学术组织、学科方向、人事制度、人才培养、与学院联动机制等方面做好详实规划,建立完备的政策制度,以便于预判和应对未来出现的问题。
(一)制定特区章程
学术特区章程是特区管理和运行的基本法则,包括建立特区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和任务、特区的职能、行政组织架构、学术组织、特区下设机构及其职能、教师和学生等内容。在章程中,明晰相关体制和机制,特区在今后的运行过程中才能做到有理有据、“有法可依”。在学术特区不断发展的进程中,还可根据实际需要对章程进行修订和完善。例如,华中科技大学创新研究院通过制订研究院章程,推动了其稳定并良性发展。
(二)成立学术组织
学者是学术的权威和内行,“教授治学”就是教授治学术、治学科[7]。学术特区是践行“教授治学”理念的最佳场所。在这里可以抛开行政权力的干预,充分发挥教授们在学科、教学、科研中的主导作用,完全由教授们自行决定相关资源分配、师生考评、教师晋升等事项。学术特区可成立教授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学术组织,并制定相关委员会条例。
(三)规划学科方向
高校通过学术特区来加强人才培养和基础研究,以此引领高校学科建设与发展,因此建设特区时要重点考虑基础学科方向,明确相关学科建设任务。既要结合本校实际学科状况,又不能拘泥于本校学科范围;既可以通过引进人才确定学科方向,又可以根据规划好的学科大方向引进人才。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所分别建立的学术特区,都是基于物理、生命、化学等基础学科而规划的相关学科方向,以大方向汇聚成研究中心或交叉团队,开展国际前沿、热点或交叉领域的基础研究及拔尖人才培养,从而带动学校整体发展。
(四)完善人事制度
学术特区颇具吸引人的物质条件及宽松的学术氛围,有利于教师和学生潜心学术研究和科学探索,但是完善的人事制度包括人才聘任、薪酬体系、激励和考评机制等,是保证学术特区又快又好发展的内在因素。在人才聘任上,可实行合同聘任制,但既要考虑校外引进人才的聘任问题,又要兼顾校内人员过渡或双跨情况,同时要设计好入门条件及退出机制,并严格按照制度执行。在薪酬体系上,既要制订合理的年薪标准,又要考虑薪酬浮动问题。在激励和考评机制上,要根据科学研究的规律进行综合考虑,注重中期考核与聘期考核的结合、自评价与国际同行评价的结合[8]、定性与定量的结合,主要考核教师学术成果贡献及人才培养质量。
(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学术特区同样肩负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特区的人才培养对象一般面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因此独立而完备的研究生培养体系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关键。在学术特区里,应着重培养具有远大学术志向、宏大学术视野和博大学术胸怀的高层次人才[9],不仅具备优良的学习能力,还要包括创新能力、研究能力和领导能力[10]。人才培养体系包括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方法等内容,应由学术特区内的相关学术组织负责建立并完善。
(六)建立特区与学院的联动机制
学术特区是高校改革的试验田,在学校总体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它与学院之间的矛盾也会日渐显现。比如,特区教师享有较高的年薪及单独划拨的研究生指标,而学院教师只能领取一般的工资津贴,还需要通过竞争获得研究生指标,一旦特区内教师的成果产出低于学院中从事基础研究的教师的产出,就会引起学院一方的质疑。为了化解这个矛盾,需要建立学术特区与传统学院之间的联动机制。
首先,学术特区中的教师可选择双跨、成果双算,即教师个人与相关学院签订协议,可以利用学院的学科平台等资源,其取得的学术成果特区和学院均可享有。第二,对于学院内取得与特区考核要求等同的重要学术成果的教师,学校可以考虑吸收他们进入特区,并给予一定的补充奖励。第三,加强学院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学术特区可在部分学院设立分部,但分部入门条件比特区略低,从而能够吸引一部分学院内从事基础研究的优秀教师进入特区分部,享有与学术特区类似的一系列激励政策,产生更多更高水平的学术成果。
[1]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透视与借鉴—国外著名高等学校调研报告: 2008年版(上)[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11.
[2]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概述[EB/OL].[2015-12-15].http://www.castu.tsinghua.edu.cn/publish/cas/923/index.html.
[3]华中科技大学创新研究院简介[EB/OL].[2013-12-10].http://ii.hust.edu.cn/a/introduce/brief/.
[4]西安交通大学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概况[EB/OL].[2014-1-9].http://fist.xjtu.edu.cn/service/index.asp.
[5]姜峰.西安交大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创新成就“学术特区”[N].人民日报,2012-05-17(8).
[6]Research at INS[EB/OL].[2015-12-21].http://ins.sjtu.edu.cn/articles/1.
[7]刘文达,秦春生,任增强,等.构建学科建设体制与机制的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5): 54-57.
[8]蒋笑莉,王征.研究型大学学科国际评估的探索与实践—以浙江大学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10): 44-48.
[9]郭继民,韩静.研究生学术研究入门发凡[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6): 1-5.
[10]董城,胡晓军.高校“学术特区”,能否打破人才培养瓶颈? [N].光明日报,2010-06-22(5).
Thoughts and Suggestions of University“Special Academic Zone” Construction
LIANG Mu-sheng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Chengdu 611731 China)
The special academic zone,as a new system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is built to strengthen the personnel training and the basic research in some domestic universities recently by learning the success experience of world first classic universities.Constructing the special academic zone is one of the useful ways to increase the academy level of a university.In this paper,the problems on the running system of domestic universities are analyzed briefly.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advanced human system of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the definit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pecial academic zone are summarized.Four special academic zones with their related running systems in four domestic universities are introduced respectively.Some suggestion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academic special zone are put forward at last.
university;academy special zone;system;mechanism
G64
A
10.14071/j.1008-8105(2017)02-0108-05
编 辑 张莉
2015-12-21
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高校学科评估体系研究与建设”(ZYGX2015J184).
梁木生(1980-)男,博士,电子科技大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副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