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行业智能制造高峰论坛在青岛举行
2017-03-13黄丽萍
2017年11月8日,2017世界互联网工业大会橡胶行业智能制造高峰论坛暨中国轮胎智能制造与标准化联盟成立仪式在青岛举行。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赵俊贵出席论坛并表示,在《中国制造2025》政策的指引下,“互联网+”和智能制造成为石化行业“新常态”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一批行业骨干企业积极开展“互联网+石化+石油+化工”的研究和应用工作,不断加大投资力度,持续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向智能制造和后端服务延伸;以提高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自觉将两化融合发展战略纳入企业管理提升、流程优化、绿色转型的全过程,利用信息化手段全面提升企业绿色制造、安全环保、精细化管理的水平,石化行业传统生产、销售和物流模式正在稳步向高效、智能、绿色化方向转变。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名誉会长范仁德表示,橡胶行业在推进智能制造、绿色生产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在各方的全力配合下,新技术、新产品、新项目、新标准、新模式不断涌现,中国橡胶工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与日俱增。
全国轮胎轮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王克先强调,创立中国智能制造与标准化联盟,旨在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在橡胶轮胎行业的推广与实施,倡导“智能制造、标准先行”的理念,制定出一批轮胎行业智能制造亟需的基础共性类、关键技术类、行业应用类等系列标准,按照“凝聚共识、规范标准、引领产业智能化升级”的发展思路,促进我国轮胎智能制造规范化发展,实现橡胶轮胎产业的转型升级。通过实施与修订这些标准,引导我国轮胎产业推广智能制造,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罗其明指出,智能化改造不仅对石化和化工行业安全生产、节能减排具有重要作用,也是提高生产效率、提升综合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在推进智能化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持续开展试点示范,大力推进智能化改造,建立完善标准体系,开展工业互联网试点,努力将石化和化工行业智能制造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宋继伟认为,标准化是智能制造创新的驱动力,可为智能制造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环境;标准化是智能制造系统互联互通的必要条件,可实现产品的设计、生产、物流销售、服务全生命周期的协同互动,同时智能制造对标准化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技术需要通过制定标准来推广;标准化是抢占产业竞争制高点的重要手段,智能制造标准已成为全球产业竞争的一个制高点。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总工程师康锐认为,系统可靠性以保障整体智能工厂的产能与综合效能为目标,在建设阶段,建立智能工厂配置仿真模型,优化业务需求与工厂配置;运行过程中,在系统故障自监测、自诊断的基础上,结合智能工厂系统可靠性仿真模型,实现系统配置调度/重构的自组织策略,保障智能工厂的故障快速恢复能力。
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刘振宇认为,智能制造并非单纯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技术相结合,而是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作为载体和抓手,与设计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以此拓展智能制造的水平与深度。
软控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张斌强调,有效推进装备、软件、系统的模块化、标准化、可靠性、稳定性、智能制造,必须采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工具和方法。软控股份推行的智能制造以“质量为先”和“创新驱动”为显著特征,在技术标准、模块化、可靠性、PHM、虚拟样机、产品安全、智能技术、智能产品、RFID技术、大数据、MES系统等方面无不体现着智能制造的理念。目前软控股份可提供轮胎生产全生命周期90%的装备、所有车间的物流装备、MES系统以及节能环保解决方案,已成为制造“轮胎智慧工厂”的工厂。轮胎智能制造的高级模式将是以大规模定制、网络协同制造、新材料为标志的新制造模式。
橡胶谷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张焱主持论坛并在结语中表示,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橡胶产业就是要打造成世界级的先进制造业集群,这需要政府、行业企业、高校院所等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本次论坛由软控股份有限公司承办,政府领导、行业专家、企业代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各界嘉宾共200多人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