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摘
2017-03-13
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看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同志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所作的报告中,深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科学标定了我们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时代坐标,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些重要论断,成为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进现代化宏伟事业的战略性认识依据和设计指导方略的关键性原点。
一、“新时代”:与时俱进中的历史方位新判断、新指南
报告明确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个新时代的显著标志,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历经近百年的奋斗,终于使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这一历史飞跃。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代化 “中国梦”目标。
这一关于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与历史起点的新判断,也对应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确立及其基本方略的系统化设计。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和党与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将成为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二、“不平衡”:关于我国社会矛盾的新判断、新分析
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后,以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的表述为标志,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回归了党的八大认识框架,表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至今已36年。基于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新判断,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新判断。这一重要判断意义重大,对于我们在新时代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具有统领和指导全局的理论支柱作用。
从基础理论层面分析,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即以解放生产力形成有效供给来不断满足社会需求。原来在十一届六中全会上所形成的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抓住了这个供需的“对立统一”关系,指引我们坚定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三步走”现代化战略。而十九大形成的关于社会主义矛盾的新判断,在延续原来需求与供给间对立统一认识框架的基础上,顺应新时代,明确地把原来的定义表述,转化为需求侧更综合、更具概括性的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时把供给侧回应需求所存在的问题,表述为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可进一步具体分析:“充分”与否,是动态变化中更偏于总量描述的概念;而“平衡”与否,是动态变化中直指结构状态的更偏于质量描述的概念。原来的表述中关于不充分的问题,已由“落后的社会生产”指明,而新的表述中,是把这一不充分问题,放在了从属于不平衡的位置上,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中,最为关键的是“不平衡”,这是新时代我们必须追求的“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发展中必须牢牢把握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关于新表述可展开的这方面新的分析认识,其政策含义是十分清晰的:其逻辑指向是与最高决策层业已反复强调、十九大报告称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之“主线”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方针一脉相承的。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化解社会主要矛盾的主线
既然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内涵,清晰地聚焦于发展的“不平衡”这一关键性问题,那么总体上把握的现代化战略方针的主线,就必须顺理成章地紧扣以优化结构来化解矛盾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我国经过改革开放后近四十年的超常规发展,在取得一系列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矛盾累积隐患叠加的复杂局面,集中体现为种种结构失衡问题。为进一步大踏步跟上时代,突破“行百里者半九十”的现代化瓶颈期即关键的冲关期,必须在“目标定向”与“问题导向”下,着力以供给侧性改革和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的提高,来化解“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的潜在威胁,在制度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收入分配结构、人文与生态结构等方面,有效地克服“不平衡”的问题。
以往的宏观“需求管理”,更多地侧重的是总量问题,而现在必须强调的“供给管理”,更多地侧重的是结构优化问题。依“主线”而推进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为以改革为核心、以现代化为主轴攻坚克难的制度供给创新,以及以制度创新打开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的巨大潜力空间,形成动力体系和供给体系转型升级的系统工程式创新,它将以 “全要素生产率”支撑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在追赶—赶超路径上,继续实现超常规发展。这样才能于化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动态过程中,实现在2020年全面小康,之后更进一步对接2035年前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2050年达到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总之,深化供给侧改革,就是我们着力化解社会主要矛盾而为现代化“中国梦”奋斗的主线。
四、变化中的不变:对我国基本国情和国际地位保持清醒头脑
十九大报告强调:“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一强调意味深长。在新时代面对以“不平衡”为关键特征的社会主要矛盾,我们在创新与奋斗过程中,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牢牢把握关于基本国情和我国国际地位的正确认识,也就是要牢牢立足“几代、十几代、甚至可能几十代人”才能走完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并“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紧紧结合于生命线、幸福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坚持不懈的长期奋斗中,保持我们“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共产党人的远大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关于这一未来 “自由人的联合体”的美好社会何时实现,目前还无法以算命先生式的预测在时间表上来量化,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揭示的“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却在对这个理想彼岸逐步到达的“前进定力”问题上,给予了我们最基本的指导。在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大潮流与长远趋势的同时,马克思1859年1月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清楚地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既表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业已形成的蓬勃生命力,也表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上难以避免的种种不成熟。如把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位的十九大报告重申和强调的 “两个没有变”结合起来认识,“两个决不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是在时时提醒我们:中国现代化的新长征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理性对接,只能在遵循社会发展基本规律而长期不懈的奋斗中形成,我们当下所处的新时代,又是基本国情和国际定位尚未发生根本变化的时代,我们要紧紧扭住党的基本路线实现可持续发展“一百年不动摇”。这是我们在学习领会十九大指导精神推进现代化事业时所必须稳稳站定的马克思主义原则立场和共产党人的党性立场。
作者:贾康,原文《建设新时代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看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刊发于《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7年第21期。(王子晨 摘)
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一、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发展现代化的产业体系
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需要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一体系主要包含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和经济体制两方面。首先是强调发展质量,提升结构高度,构建协调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经济结构体系,“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一方面,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协同发展产业体系,政策和制度创新的着眼点及着力点需要从生产者出发 (这是与从需求侧入手的重要不同,需求端入手的着眼点和着力点首先在于消费者),这里的生产者包括:劳动者——提高劳动生产率,“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企业和企业家——提高企业竞争力,“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产业——完善产业组织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要做到这一点,创新成为关键,“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另一方面,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协同发展产业体系,政策和制度安排的落脚点和效应体现在经济结构的演变(这是与从需求侧入手的又一重要不同,需求侧入手的落脚点和效应体现于总量变化),由于创新力的驱动,带动生产者效率的持续全面上升,效率的提升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推动结构的演变,包括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成长,基础网络建设的发展,新兴产业的崛起,农业现代化加速等等,进而为改善城乡结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改善区域结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国民经济重要结构,创造经济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基础。
之所以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主要原因在于:第一,我国经济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失衡和矛盾,其主要方面在于供给侧。从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来说,我国发展不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突出原因在于发展上的不平衡不充分,这种发展上的不平衡不充分首先集中在供给方面的质量、效率、结构和水平的不适应上,因此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运动而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等等,主要集中于供给方面,在供需矛盾运动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具决定意义。第二,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虽然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经济发展水平、质量等各方面发展上仍存在显著差距,发展仍是我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成“新时代”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关键所在。因此,就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与当代发达国家经济相比较而言,约束经济发展、制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程度的主要因素,在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的深化。第三,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经济进入新常态,出现新失衡,新失衡的深层原因主要集中于供给的结构性失衡。经济新常态下,中国宏观经济出现了潜在的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与需求疲软压力下的经济下行并存的“双重风险”。从表象上看,“双重风险”的存在是总量上失衡,特别是需求侧产生的问题,但从深层动因上考察,主要原因在于供给侧。一方面,就潜在的通胀压力而言,主要是成本上升的压力,需求拉上的因素是潜在的,而成本推动的压力则主要来自供给侧,要素成本在经济发展进入上中等收入阶段后会规律性的大幅上升,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以创新提高效率,根本改变以往以要素投入量扩张为主拉动增长的方式,从而降低成本,提高可持续竞争力,否则必然形成成本推动的高通胀。我国经济目前之所以现实物价水平较低(CPI长期在3%左右甚至以下),主要原因在于需求疲软,使成本推动的通胀难以形成市场兑现的条件,一旦市场需求重新活跃,便会面临成本推动与需求拉上共同作用的通货膨胀的风险,这种风险的消除,根本在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另一方面,就市场需求疲软形成的经济下行压力而言,内需疲软包括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增速下降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和社会消费品的零售总额增速近年来均出现持续下降状态),深层原因同样集中于供给侧,就投资需求增速放缓而言,主要原因并不是资本和货币供给不足问题,对大型和特大型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而言,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渠道是基本通畅的,M2增速和社会直接融资增速并不低,问题发生在供给侧,企业创新力不足,产业结构升级乏力,因此难以找到有效投资机会,限制了投资需求增长。就消费需求增速放缓而言,主要原因不是居民收入未能增长,城乡居民收入近年来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问题同样发生在供给侧,从供给的实物形态看是产品和服务质量、结构、品种等不适应人们日益增长和不断变化的需求,限制了人们消费的增长,从供给的价值形态上看,是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特别是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扩大,导致居民消费倾向下降,影响了消费需求扩张。因此,克服需求疲软关键在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包括创新驱动的技术结构、产业结构升级和产品结构优化以及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调整等方面的改革。第四,中国经济新失衡要求转变宏观调控方式,转变的重点在于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统一需求与供给两方面调控。在经济出现“双重风险”并存(类似“滞胀”)的条件下,总需求管理方面面临严重的局限。在治理“双重风险”的过程中,从总需求角度采取的宏观政策会发生方向性冲突,进而使政策失效,若简单选择一种风险为政策治理目标,又会同时加剧另一种风险,从而加剧宏观经济的不稳定性。只有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业优化程度,提高竞争力,才能在不片面扩大总需求的条件下,提高企业和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在需求疲软状态下能够适应市场、引领市场、创造需求、推动增长,在增加就业的同时,不以扩大需求激发通胀为代价。因此以创新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在创新支撑下,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二、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构建现代化经济体制
把制度和体制纳入“发展”命题是符合历史逻辑的,问题在于建立怎样的基本制度和经济体制应基于发展中国家自身的历史和国情,在于真正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于真正有利于国民福祉有效公平的增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方略,在强调坚持和实施新发展理念时,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国情出发,特别指出,坚持新发展理念,“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在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进而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所要求的经济体制,根本在于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第一,这一改革的关键在于有机统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包括分配制度)与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资源配置机制。在经济思想史上,包括西方经济思想史和马克思列宁主义已有的经济理论史,均未能真正解决这一问题。在经济发展与改革实践史上,包括发展中国家和计划经济转轨国家的实践都是回归到“华盛顿共识”,以私有化、自由化与市场机制相互兼容,但最终均未能获得预期的发展。恰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实践,在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上,开启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机制有机统一的历史创造性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实践将把这一探索推向新高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方略中,把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把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与“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作为有机统一体,把这一经济体制与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作为有机统一的 “现代化经济体系”,突出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和强大生命力,彰显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在于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主要是完善市场竞争的主体秩序和市场竞争的交易秩序。主体秩序是对市场竞争中的企业激励和约束的制度,交易秩序是对市场竞争中的价格决定和规制的原则,前者回答“谁在竞争?”后者回答“怎样竞争?”产权制度是主体秩序的核心,要素市场价格制度是交易秩序的核心,两者的统一构成市场经济内在竞争机制,一方面,产权制度的改革和完善目的在于形成现代企业制度,在企业产权制度上使企业面临有效激励和内在约束,成为能够真正接受市场规则硬约束的竞争主体,从而形成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主体秩序,特别是需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同时“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另一方面,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相较于商品市场化(包括投资品和消费品的市场化),要素市场化更为困难,同时对资源配置市场化进程而言,也更具根本性意义,因为要素是形成商品的基础和条件,要素市场化程度决定着资源配置市场竞争的客观真实程度。要素市场化的完善根本在于贯彻公平竞争规则,而公平竞争重要的体现在于,价格决定过程中是否真正体现市场平等交易等价交换的原则。这就需要“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特别是打破行政性垄断,防止市场垄断,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同时完善市场监督体制,形成要素市场自由充分有序竞争的价格机制。第三,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健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为此需要不断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总之,“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方面,改革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动力。
现代化经济体系包括产业体系和经济体制两个基本方面,因而,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历史过程是发展与改革命题有机统一的过程,这两个方面内在的统一于“新发展理念”当中,相互联系、相互支撑,形成有机统一体。特别是在现代化的产业体系建设中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对现代化的经济体制提出了更为深刻的改革要求,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配置资源机制的有机统一提出了更深刻的要求,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提出了更深刻的要求。否则市场失灵,同时政府失灵,资源配置难以遵照市场公平竞争的效率原则,经济难具竞争力。政府替代市场,政府原本应履行的功能缺失,同时形成政府行政性垄断和集权,造成“寻租”的可能。如果在经济体制出现严重缺陷的同时,法治建设滞后,对市场经济竞争主体产权保护不力,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不完善,同时对政府行为、对公权缺乏民主监督和制度约束,便可能导致公权的滥用和对市场主体侵权的普遍,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的同时,使权钱交易的“寻租”成为普遍,导致特权严重,严重瓦解公平与效率的发展目标实现。“中等收入陷阱”出现的重要症结便在于这种制度创新的滞后。因此,贯彻十九大精神,特别是贯彻“四个全面”战略总布局,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现 “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保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向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贡献发展理论和方法的重要展现。
作者:刘伟,原文《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新发展理念的体会》刊发于《管理世界》2017年第12期。(王子晨 摘)
回答“创新四问”关键在于战略转型和产业升级
江苏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召开期间,时任省委书记李强在参加苏州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了“创新四问”,切中了江苏率先建设创新驱动省份战略的软肋,对于未来江苏发展创新经济的战略走向将起到基础性的推动作用,对江苏乃至其他经济社会发展实践走在全国前列的地方都具有一定的思考和启发价值,也需要理论工作者从一般意义上对此进行分析研究。
在当前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苏州在全省创新格局中,必须加速进行战略转型和产业升级,尽快把模仿创新的发展引领方式,转型成为具有自主创新特征的新的引领发展模式。即基于中国庞大的内需市场,构建以我为主的全球价值链的开放型经济新模式。苏州有这样的发展基础、条件和环境,也应该有这种努力、担当、勇气和魄力。现在最需要的是,发挥自主创新的引领性作用,或率先建设成为自主创新经济,必须把自身依赖于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逐步转变为基于中国庞大的内需市场,构建以我为主的全球价值链的开放型经济新模式。否则,我们就抓不住建设创新型国家给江苏带来的发展机遇。
追求创新的原创性,要依据于原创性的基础科研成果。这对把钱变为知识的基础科学研究的投入、运作体制、研究效率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对把这些知识转化为金钱的应用开发研究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要使这两种性质不同的创新过程顺畅运行,需要政府努力去构建基于 “文化——制度——市场——技术”的综合性创新激励系统。
第一,原创性的创新成果对制度的依赖更加深重。缺少制度创新的支撑,不可能有原创性创新大量涌现。以法治为基础的市场营商环境,是驱动创新实现原创性的主动力。一是在企业治理结构中,要有真正代表长远利益的决策支持体系,急功近利的短期眼界,不可能孵化和衍生出需要长期打磨才能成功的原创性成果;二是要形成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才能使企业既有竞争压力、又有竞争实力去长期从事艰苦的研究开发活动;三是要以法治保护和鼓励创新活动,如实施严厉的知识产权保护等。
第二,培育和扶植本国原创性成果大量涌现的市场基础。当今的中国市场已经对外资高度开放,但是对本土企业却有许多行政性的进入障碍。从宏观方面来看,政府应该站到前台带头支持中国企业实施原创性成果战略。一是政府的大宗采购项目要对国内优秀民营企业按国际惯例实施倾斜支持政策;二是要努力建立国内统一市场,拆除市场壁垒和进入障碍;三是要鼓励有条件的国际代工利用国内市场需求,及时转换为具有原创技术和自有品牌的企业;四是要创造中国企业原创性成果形成的市场基础和舆论条件。从微观方面来看,要培养国内客户的挑剔度。精致需求型的客户对厂商施加高标准的压力,激励厂商改善、创新、自我提升以进入更高级的市场区域。
第三,民族文化认同和培植自信心的问题。发展中国家追求原创性成果主要的障碍,来源于当代人特别是年轻人对西方流行文化的过度崇拜。对世界著名品牌而言,品质只是消费的一个基本条件,制造地点和文化历史往往赋予了它们更多的社会学涵义,如原创性的设计思想、品牌想象力的历史感等。因此,中国企业自创品牌的战略,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也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策略问题,而是一个更为复杂的民族文化自信心的重新塑造过程。
长期从事国际代工进行出口导向的中国企业,现在都面临着产业链向高端攀升的问题。这是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的一个重要的现实任务。但是从微观上来说,本土低附加值的贴牌生产企业(OEM)是痛苦转型发展自有品牌,还是安于现状继续做著名品牌光环下的幕后英雄,成为规模取胜的“隐形冠军”,往往是两难选择。OEM企业是否一定要发展自有品牌这个问题,不能用简单的是或不是来回答。如果竞争的市场空间和容量依然存在,而且如果某一特定企业具备发展自有品牌的各种资源和条件,那它就应该大胆地进行创新。具体的创新可能有三条路径:第一是OEM企业直接进入市场,独立地发展自有品牌。第二是OEM企业抓住市场变化中的新空间,避开原品牌商的竞争锋芒,发展新的适合自身的新品牌。第三是通过改变技术,在既有的市场中挖掘新市场。
不过,现实中擅长生产制造的中国OEM企业,与消费者之间距离往往太过遥远,它们对市场的感知能力并不敏感,要达到上述所说的悟性,也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毕竟许多企业只会OEM,一旦它选择了转型自有品牌的战略,也绝对不是多了一个品牌的问题,而是多了一个复杂的经营管理体系。中国OEM企业真正缺乏的是如何将各种资源合理配置并且关联起来的能力。现在它们要做的最基本一点,就是应该把企业实力做大,把技术水准做上来,把工人素质做上来,把产品质量做上来,把国际口碑做上来,把企业的知名度做上来,企业品牌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
现阶段,中国制造业通过创建原创性成果和品牌来实现整体的产业升级,这个阶段还没有全面地到来。但这并不排斥某些具备条件的先进企业在提高和稳定OEM订单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从OEM向ODM(原始设计制造商)和OBM(原始品牌制造商)的转化。实现这种转化,不仅需要企业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累积组织能力,而且需要社会和政府为某些有条件的中国企业创造品牌经营的市场基础和需求条件,培植品牌企业所需要的文化自信心和制度条件等。
创新生态系统的开放性、包容性,主要目的是为了得到更多的全球智慧和资源为我所用。全球智慧和资源主要是人力资源。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因此,通过开放的包容性社会生态环境的建设,千方百计推进全球优秀人才向中国移动和流动,是在开放型经济条件下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首要政策目标。创新生态系统的开放性包容性,应该构建至少包含如下元素和特征的创新生态系统:
把知识转化为财富的企业主体系统。企业是创新活动的真正主体,它是主导科技知识转化为商业化应用全过程的主要力量。实践证明,以高技术企业为主体,使其与政府、高校、科研机构、金融部门之间形成开放的紧密型联系,形成有利于创新成果大量涌现的命运体,对于吸收源于高校、科研机构的原始基础创新的思想,对于企业酝酿颠覆式创新和改良式创新,对于研发出新产品、新服务、新产业、新业态,对于降低研发风险、有效促进科研成果的商业化,是至关重要的。
最大限度地适应、回避创新风险的资本系统。并不是所有的货币和资本,都对创新活动具有鼓励和包容性。未来,中国政府在科技研发资助、初创企业培育等方面,将会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从而形成政府、国家科研机构、大学、国企民企、风投资本、专业服务提供商等之间的以经济利益为纽带的紧密合作,各投资方积极参与从科技创新到商业化和产业化的全过程,形成一条独特的价值链。
灵活高效的全球创新人才激励系统。收入多、平台高、成长机会多、创新氛围好,是激励人才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的关键因素。除了获取更高的工资收入外,优秀人才主要靠技术入股、股权奖励等获得持续收入。鼓励创新人才合理流动、宽容失败的鼓励创新的文化,也是构成激励系统的重要要素。此外,还要为创新人才和创新活动建立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系统,为创新人员和活动保驾护航。
创新模式得以不断更新的动力系统。当今世界各国的创新发展模式,利益呈现出多元化、多样性趋势,涌现出了大企业内部创业创新孵化机制以及创新中心培育等多种新模式。如大企业孵化的创业创新模式,就是大企业以投资者的身份,帮助员工成立附属公司,如果创业团队失败,集团公司只损失有限的投资资金;如果创业成功,则集团公司有收购附属公司及其技术的优先权,使它成为内部的研发团队。这一机制既降低了员工创业创新的风险,又激励了员工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建设全球创新链的分工系统。当今的创新生态系统,已经形成了全球创新链的结构:创新型企业位于这个创新链的高端,通过技术研发和外包,去引领全产业的发展;外包的加工制造装配企业,则处于这个创新链的相对低端环节,它们往往处于全球综合成本最低的地区,帮助前者将理念、设计、点子等转化为具体产品。在这条创新链中,大学是这种全球创新分工体系中的核心要素,是创新生态系统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因素。
作者:刘志彪,原文《回答“创新四问”关键在于战略转型和产业升级》刊发于 《中国社会科学网》。(王子晨 摘)
培育和发展智库的思想市场
建立智库的思想市场是新型智库发展的必然选择。“思想市场的发展将使中国经济的发展以知识为动力,更具可持续性”,罗纳德·科斯从经济学视角阐述了中国发展思想市场的必要性。他认为,一个充满活力的思想市场不仅是学术卓越的一个先决条件,也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知识基础。在智库的思想市场中,智库是生产者和供给者,政府、媒体和公众是需求者和消费者。智库生产或提供的思想产品主要包括政策思想、专家知识、数据资料、分析技术、对策建议、政策方案和政策评估等。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建设成效最终取决于中国特色智库思想市场的发展程度。正如学者所说,“虽然从短期来看,加强对龙头智库的培育和扶持力度十分必要,但是从长远发展来看,智库建设仍然取决于思想市场的发育程度”。只有在发展成熟的智库思想市场中,知识、信息、数据、技术和人才等智力生产要素资源才能得到优化配置,各类非党政机关智库特别是高校智库和民间智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政策知识应用的范围、深度和广度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拓展,进而提高公共政策的质量。目前,我国尚未建立成熟的智库思想市场,尚未形成智库思想市场的供求机制,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咨询需求和各类新型智库的活力尚待激发。要营造公平竞争的思想市场环境、激发党委政府的决策咨询需求、形成适合思想市场的供求机制,并重视对思想市场的规制和监督,逐步培育和发展智库的思想市场。
一、营造公平竞争的思想市场环境
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是培育智库思想市场的重要前提条件。只有在公平竞争的思想市场环境中,市场机制才能发挥有效的调节作用,信息、人才和资金等生产要素资源才能流向具有竞争优势的专业化智库,政策思想和专家知识才能进一步转化为政策方案或对策建议。目前,我国尚未形成公平竞争的思想市场环境,非政府智库(如高校智库、民间智库)与政府智库(如党校行政学院、社科院等)并不具备同等的竞争主体地位。有学者运用区域发展理论中的“圈层结构”概念描述了不同类型智库在政策咨询子系统中的地位差异性,认为按照智库与政府之间的亲疏关系,新型智库体系呈现圈层结构特点:以决策者为中心,智库离中心越近,掌握的政治资源越多,决策影响力越大,地位越高;离中心越远,就越离开决策者视野,决策影响力越弱,地位越低。掌握政治资源较多或地位较高的智库往往具有相对垄断的决策咨询服务对象,这不利于智库思想市场的建立。
培育和发展智库的思想市场,要营造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要建立决策咨询信息公开制度,确保各类智库均可通过公开渠道获取决策咨询信息;要完善针对合同外包和成果购买的同行评审机制,在鼓励智库自由竞争的同时保障思想产品的质量;在充分考虑决策咨询服务特殊性的基础上,规范决策咨询服务外包和思想产品购买的操作流程,为除党政机关智库外的不同类型智库平等参与思想市场竞争创造条件;扩大决策咨询服务的外包和购买范围,切实给予不同类型智库同等的竞争主体地位,各级党委政府对政府智库、高校智库和民间智库等各类智库一视同仁,将原本具有固定承接对象的决策咨询课题改为面向各类智库开放。
二、激发党委政府的决策咨询需求
智库思想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依赖于决策咨询服务需求的激发程度。供给和需求是智库思想产品供求双方关系的两个方面,充足的智库产品供给和旺盛的决策咨询需求是智库思想市场均衡或繁荣的两个必要条件。美国有这样一种说法:“思想库(智库)的研究成果决定着美国人从摇蓝到坟墓的一生”。这反映了美国智库对该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巨大影响力,同时也反映了美国政府和社会对智库思想产品的旺盛需求,而正是这种需求促进了美国智库市场的繁荣。相比之下,我国目前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对智库产品的需求尚未激发,可以说是“供过于求”。不少专业化的地方智库本可为本地区党委和政府提供充足的政策思想、专家知识、对策建议、政策方案和政策评估等智库产品或服务,但由于公共决策的机制和程序不完善等原因,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决策咨询需求远远不足。
培育和发展智库的思想市场,必须激发政府对决策咨询服务的旺盛需求。要建立公共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倒逼地方党委政府的决策咨询需求常态化;健全行政决策程序,明确需要引入专家咨询和论证的情形,将预案研究纳入相关程序;建立健全智库参与重大政策制定、(事前、事中、事后)评估和政策调整、终结的相关机制,从制度上保障地方党委政府对智库产品的需求;要加大经费投入,推动决策咨询招标课题规模化;除应重视短期性、应急性对策研究外,还应加强储备性、前瞻性、战略性研究,发挥专业化智库的未来研究优势。
三、形成适合思想市场的供求机制
思想市场的供求机制设计是培育和发展智库思想市场的关键。非盈利性是现代智库的基本特征,智库思想市场与物质产品市场的最大区别在于:供给方在向需求方提供思想产品时追求的并不是利润的最大化,而是公共政策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或者智库思想产品影响力的最大化。智库思想市场不仅需要依靠供求机制实现生产要素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而且需要依靠供求机制实现对智库主体的有效激励,激发其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生产更多、更好的思想产品。培育智库的思想市场,需要形成符合思想市场自身特点的供求机制。可基于“合同外包”和“直接购买”两种途径建立思想产品供求机制,由党委政府向非党政机关智库提供需求信息和经费支持,非党政机关智库向党委政府提供从政策思想、专家知识、数据资料、政策建议到政策方案,再到政策评价等一系列思想产品。
——建立决策咨询服务的合同外包机制。目前,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通过定向委托方式购买决策咨询服务。而定向委托仅仅是可供选择的多种购买方式(如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定向委托)中的一种,而且仅仅依靠定向委托并不能形成真正的思想市场,因此需要增加竞争性购买方式,采用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竞争性磋商和单一来源等方式预先购买课题调研、咨询报告、政策方案、规划设计和政策评估等思想产品,并通过第三方机构确定预期成果或服务的价格,建立预先购买决策咨询服务的合同外包机制。
——建立智库思想产品的直接购买机制。作为需求方的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除了可通过合同外包方式预先购买智库的思想产品外,还可直接购买智库现成的、优质思想产品。可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按照思想产品的价值和贡献大小,对非党政机关智库提供的政策思想、专家知识、数据资料和政策建议等进行定价,建立智库思想产品的直接购买机制。
四、重视对思想市场的规制和监督
有效的规制和监督是智库思想市场发展的又一前提条件,智库思想市场需要符合自身特点的准入规范和监管机制。自“思想市场理论”产生以来,主张自由市场理论和市场失灵理论的学者们就思想市场是否需要规制一直争论不下。但就智库的思想市场(或“政策分析市场”)而言,由于公共政策的复杂性和专业性,作为供求双方的智库与政府之间存在高度的信息不对称,使智库思想市场比物质产品市场更容易出现市场失灵,需要对智库进行除了市场机制自身约束之外的监管。再者,智库是专业化的综合性决策咨询机构,为防止各种不具备智库资质的机构打着智库旗号以次充好,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还需建立智库行业的准入规范。因此,要重视对智库思想市场的规制和监督。
美国智库思想市场的有效规制主要通过 “咨询协会”的行业管理来实现,其成功经验值得借鉴。比如,可成立省级地方智库行业协会,由其协助地方智库主管部门对智库思想市场进行监管。一方面,由该协会负责将政府法规和政策转化为行业制度,建立智库行业标准和市场准入门槛,对智库的行为进行必要的约束;另一方面,由该协会负责与相关党政部门联系协调,对思想市场供求双方是否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决策咨询服务外包和智库产品购买的操作流程是否规范,供求双方是否存在利益输送等腐败行为,智库的财务状况是否透明等进行监督,以维护智库思想市场的运作秩序。此外,还应建立智库思想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强思想产品的推销、评审、鉴定和交易等过程环节的知识产权保护。
总之,专业化是智库的本质特征,体制机制创新是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内容,建立智库的思想市场是新型智库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加强新型智库的专业化建设,推进新型智库的体制机制创新,培育和发展智库的思想市场,有助于更好地落实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指示精神,有助于推进地方新型智库以及现代化咨询制度的建设,提升地方新型智库服务党委政府决策的能力和水平,加快地方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的步伐。
作者:陈振明、黄元灿,原文《推进地方新型智库建设的思考》刊发于《中国行政管理》2017年第11期。(王子晨 摘)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着力点问题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工作的主线,往远处看,也是我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生命线”。截至2016年底,作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是夯基垒台、选材备料、立柱架梁,应该说主体框架现在已经搭建起来。从2017年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全面推进,整体深化,具体细化,狠抓层层落实。如何把深层的制度改革和现实的政策操作结合起来,标本兼治,稳中求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见成效?
一、政策设计要让价格机制充分发挥作用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根本上说是制度改革,不是政府调结构。目前各级地方政府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大多是在经济结构的调整方面着力,还谈不上是对市场机制和企业活力的恢复,更不是经济体制的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达到的根本目标是要恢复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真正让价格机制更有效地调节市场供求关系,让价格信号的释放能够及时引导结构调整,推动供给结构逐步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是调节供求关系的决定性参数,价格机制是否有效,决定着整个经济系统是否具有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能否真正实现市场出清和供求结构均衡。市场机制的有效发挥才能形成兼容性的激励机制,真正让适应市场的产品、引领市场的企业获得创新的高额报偿。培育和保护这样一种促进竞争的激励机制,才有利于企业的创新发展。因此,如何把有效市场和有为有限政府相结合,而不是搞政府统制的新计划经济,才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力点。
一个时期以来靠行政命令去库存、去产能不会取得好的效果。如果说煤炭、钢铁等基础原材料去产能只是导致价格恢复性上涨,那么房地产的去库存、去产能则直接导致了一线城市的价格暴涨,这在很大程度上恐怕超出了政策设计者的预期。况且,降成本、补短板如果不解决体制性的痼疾,仅仅靠企业自身苦练内功还是解决不了非要素市场的外部成本。
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在供给侧。这其间虽然有林毅夫先生所言是周期性和外部性因素引起的原因,但根本原因还是结构性失衡造成的。供给结构不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导致经济循环不畅。根本的方向还必须从供给侧入手,从结构改革上下工夫,努力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要从根本上提高供给质量,就必须通过价格杠杆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着力提升整个供给体系的质量,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无论在实体经济方面,还是在货币经济方面,都还存在着各种行政垄断、制度障碍,要从根本上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就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打破垄断,健全要素市场,使价格机制真正引导资源配置。
二、产品结构的背后是保护创新问题
所谓供给结构不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说到底是一个产品结构问题。中国的产品结构偏重于中低端,缺乏中高端的创新产品,以至于出现大量的“海淘”现象,“海带”产品也从高端消费品向普通生活用品延伸,才有电饭锅、马桶盖儿之类的苦涩笑话。产品问题的背后是一个保护创新的问题。中国的产品创新落后主要是缺乏有效的保护创新机制。过去我们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大,学习提高的空间大,模仿创新成为我们的技术进步捷径,技术溢出效应也比较明显。现在中国在很多领域已经达到世界前沿,同先进国家的技术差距只有2—3年,于是我们的创新能力不强的弱点暴露无遗,同时也折射出我们保护创新的机制不完备。
现在的中国不再是缺钱的问题,而是缺机制。高端劳动力供给短缺以及科技进步速度递减,从而导致要素供应效率下降。由于技术创新的学习效率下降,中国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缓慢。按照张平的测算,近年来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甚至出现递减的趋势。加快自主技术创新虽然是全世界都面临的问题,但是,由于所处的历史阶段不同,国情不同,其缓急程度也明显不同。中国尤其需要通过保护创新提高产品的有效供给,从而提高市场效率。
产品创新的根本问题是激发创新活力的问题。产品创新不是技术的发明,而是一个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市场实现问题,这是企业家的独特素质所决定的东西。创新的动力源自能够降低企业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能否通过大量的资金、人才等要素投入实现应有的市场回报,企业家自己心里都有一杆秤。目前,国内理论界都比较推崇华为在创新方面的大比例投入,殊不知,华为所处的行业是一个有效竞争的行业,投入越大,被模仿的可能性越小。一般的行业,一般的创新投入,失败了是自己的,成功了很快就会被高度模仿。所以企业家在创新投入上始终瞻前顾后,小心谨慎。“非不能也,是不为也”。如果进一步深究,就是我们在保护创新方面缺乏有效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
因此,只有从制度和政策上保护创新、鼓励创新,增强微观主体的内生活力,并不断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来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而提高全社会的全要素生产率。
三、产业结构的优化需要保护竞争的产业政策
关于产业政策之争,在中国很大程度上是庸人赘语!中国无论如何不可能放弃产业政策的主导作用。问题在于如果真正直面当前的结构性问题,就必须检视当前的产能过剩,是不是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以前在产业政策实施过程中,加上地方政府的推动和区域保护所导致的结果?由产业政策推动而累积的过剩产能再通过产业政策化解,这样的无谓循环难道不是资源配置的极大浪费吗?合理的产业政策应当是在不损害市场竞争机制的前提下,能够有效助推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当前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实际上是一个不断适应市场需求结构的产业升级问题。中国现阶段的产业政策绝不应该以产业升级的名义放弃物质产品为主体的高品质制造业发展方向,而去盲目升级服务业,这种脱实向虚的结果很可能是泡沫经济的泛滥。优化产业内部的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在新技术不断涌现的基础上会自然衍生出新的产业,这是产业升级的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因此,从供给侧着力的对策措施是实体性、长期性和结构性的,即主要是对实体经济层面的调整,需要着眼于取得长期效果。在产业政策上必须鼓励创新投资,以引导创新驱动;由创新驱动激发新的市场需求。当需求形成规模,会自然促进产业发展。然后再辅以产业信贷政策推动产业投资,从而引导产业结构的有序升级和优化。这其间还是要经过市场的不断“试错”才能完成。
目前的宏观政策调控和干预主要着力于化解特定产业的过剩产能,消化库存,对于降成本和补短板,还需要进一步的政策发力。就降成本而言,真正的成本下降空间在哪里?如果始终紧盯着劳动力成本,并采取措施抑制,那一定是缘木求鱼。改革开放快40年了,如果劳动者的工资还停留在十年前甚至二十年前的水平,则根本不符合共享发展的新理念。真正的成本下降空间应该在财务成本、物流成本和体制成本方面。银行利率高,贷款难,融资难,导致信贷黑市猖獗,是垄断的结果。不从根本上打破银行垄断,企业的财务成本是难以有效降低的。物流成本的不断攀升与地方政府路桥建设的银行利息过高,还贷压力大直接相关。再加上乱罚款、乱收费等屡禁不止,背后都有制度因素在作祟。
补短板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产业结构的优化问题。许多传统产业的低效率源自市场准入的制度门槛过高,甚至是所有制歧视。石油、天然气、电力、电信、铁路、民航、机场等基础产业根本不需要国有国营,国资垄断。这些产业如果放开民间资本的进入,会充分激发创新创业的活力,也会增强产业的竞争力。要素市场需要放宽准入、优化组合,特别要消除对要素的各种各样的扭曲,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还是需要聚焦要素市场。
总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我们需要制度改革和政策推进的标本兼治,当前尤其需要寻找政策突破口,找准发力点。
作者:张世贤,原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着力点问题》刊发于《区域经济评论》2017年第7期。(王子晨 摘)
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巨大成就不容抹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这一论述科学地指明了两个发展时期内在的辩证统一关系。党的十八大报告正确评价了毛泽东领导的包括民主革命、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特别强调,“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挫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具体指明了两个历史时期的继承和发展关系。这对于我们科学认识和评价新中国成立以来60多年的历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虽然经历过挫折和失误,但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主要的,为新时期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提供了坚实的、多方面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绝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毛泽东在探索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中积累的正反两方面经验,蕴含着具有深远指导意义的战略思考和理论建树,是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宝贵财富。
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不久,发生了苏共20大召开和赫鲁晓夫秘密报告事件,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毛泽东提出了进行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任务。1956年3月17日,毛泽东在中央书记处讨论赫鲁晓夫秘密报告的会上说,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表明,苏联、苏共、斯大林并不是一切都是正确的,这就破除了迷信。正是这种对于迷信的破除所发挥的解放思想的积极作用,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人对自己建设道路的思考和探索。1956年,毛泽东在深刻总结国内和国际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果断提出要探索自己的建设道路的任务,并围绕这一历史性课题回答了历史和现实的、国际和国内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从而为走自己的建设道路奠立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正因为这样,我们在另辟蹊径的艰巨事业中,能够经得住风浪。而当我们出现失误的时候也比较容易回到正确的思想上来并加以纠正,因而能够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这是我们党坚持走自己的建设道路而不迷失方向的一个深刻的原因。
在这一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理论思考和理论建设是多方面的。比如,毛泽东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思考,是同如何鉴戒苏联的经验和教训相联系的。正是通过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对斯大林所犯错误的深入思考,并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报告。《论十大关系》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具有长远的指导作用,这不仅表现在以此为起点的探索已涉及经济、政治和文化等领域,并开始触及体制方面的改革,达到一定的深度;更重要的是其中体现的基本精神,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紧紧把握探索的主题,是要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自己的建设道路,而不是离开中国基本国情、离开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另找出路。第二,关键要正确处理坚持独立自主和学习外国的关系。毛泽东是在探索自己的建设道路时,提出了向外国学习的口号,并且说提出这个口号是要有一点勇气的,所以这样,不仅是要放下大国的架子,强调一万年都要学习;而且主要是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但这种学习绝不是照搬照抄,要学习对我们有用的东西,坚决抵制腐朽的东西;学习外国要重在消化、吸收,把外国的东西和中国的东西结合起来,创造有中国特色的新的东西;在向外国学习中要把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发扬起来。第三,中心是反对教条主义。党的七大在确定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一切工作指针时,明确提出要反对任何教条主义的或经验主义的偏向,其中主要是反对教条主义。可以说,这些思想至今依然是非常重要的,有很强的针对性。
又如,毛泽东于1957年6月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从哲学的高度回答了时代面临的重大课题,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历史课题最早的、非常重要的探索和回答,它对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奠定了极为重要的理论基础。他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学说,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贡献。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第一次把经典作家发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种矛盾规定为社会基本矛盾,并认定这种社会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他具体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各种特殊矛盾及其相互关系,这个分析涉及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里的矛盾,包括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指明这些矛盾同以往社会一样,都是受社会基本矛盾所规定和制约的。他由此作出了一个重要论断:“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毛泽东正是从对社会主义社会特殊矛盾的分析中,得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这两种社会基本矛盾,这是他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贡献,对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毛泽东提出的进行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任务,是一个需要在长期实践中加以探索的历史性课题。如果说党在民主革命时期进行的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一次结合,是在经历并总结两次胜利、两次失败这样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才得以完成的话,那么,党在新中国面临“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新的课题,也会经历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样一个历史过程,其间包括一些挫折和失误,也就是一种并不奇怪的历史现象。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应当实事求是地肯定,毛泽东在探索中所提出的许多真知灼见,确实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作了思想和理论上的重要准备。毛泽东对如何防止党和国家改变颜色这一课题的探索,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曾陷入误区。但是,他从对苏共20大赫鲁晓夫丢掉列宁、斯大林“两把刀子”发出的警示开始,对西方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战略做出最早的、明确的回应,并提出了一系列防止“和平演变”的战略设想。这对于巩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方向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梁柱,原文《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巨大成就不容抹杀》刊发于《红旗文稿》2017年第16期。(王子晨 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