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妻多夫的世界什么样

2017-03-13

新传奇 2017年4期
关键词:新郎部落男子

一妻多夫的世界什么样

在非洲沃达贝游牧部落,如果女性看上一个男子,就可以立即“偷走”他,然后抛弃自己现在的丈夫。这里女子是拥有完全性自由的,即使未婚女性也可以随时、随地与任何一个自己心仪的人发生关系而不受约束。

非洲沃达贝族群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女性地位高于男性的一妻多夫制民族。他们一年一度的选美大赛会让你目瞪口呆,男人们使出浑身解数,只为博得女人们的欢心

一夫多妻在中国古代早已见怪不怪,但你可知,在世界上的这些角落里,仍旧延续了母系社会的传统,一妻多夫的现象极为平常。那么,一妻多夫的世界究竟是怎样的呢?

女子可以随意更换自己的“丈夫”

在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生活的一个沃达贝游牧部落延续了母系社会的一些传统,在这里是一妻多夫的。这里每年都要举办男子选美大赛,其盛况不亚于世界小姐选美。比赛的回报不是奖金,而是赢得妻子的芳心。

这个沃达贝游牧部落主要生活在尼日尔,偶尔也会迁徙到尼日利亚、喀麦隆、中非、乍得等国。他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沙漠中迁徙生活,与自己的家人呆在一起。但是在雨季之后他们会聚集起来召开这场选美活动。这一活动会持续7天7夜。期间他们唱歌、跳舞欢庆节日。

他们集会的地点向来都是一个秘密,直到开始前几天才会被公布出来。这一盛会的高潮是一个叫Y a a k e的环节。在这个环节,男性会为了争夺女性的身体而展开比赛。这是对男性力量的终极考验。男性在赛前需要花6个小时把自己打扮漂亮。他们在脸上涂抹红色粘土并辅以黑色线条,以突出眼白和牙齿的洁白。作为仪式的一部分,他们会尽可能地呲牙以显得更具攻击力。

男子会在头发上插入鸵鸟毛,以显得更加高大。一个沃达贝族男人说,“如果我能得到一个女人的芳心当然更好。”

另一个受访者则表现出了对“偷妻子”极大的兴趣,他很骄傲地说自己已经成功地偷到过30个妻子,但不是所有“偷盗”都是有趣且带有玩乐兴致的。

在舞蹈过程中男子们肩并肩站立,逐渐围成一个圆圈。这个比赛的优胜者的好处在于冠军将获得优先选择姑娘的主动权——性霸权。

每一个女性都有权决定谁是自己的赢家,这也是女子寻找自己下一任丈夫的方式。如果女性看上一个男子,就可以立即被他“偷走”,然后抛弃自己现在的丈夫。那些想被“偷走”的女子会等在圆圈周围,等自己心仪的男子路过轻拍他的肩膀。

这样的做法在这个部落并不算过分,这里女子是拥有完全性自由的,并且允许一妻多夫。即使未婚女性也可以随时、随地与任何一个自己心仪的人发生关系而不受约束。

“你要知道,偷妻子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一个部落男子告诉记者,“只有沃达贝族人知道怎么做!你从别人那里偷来一个女人,她会帮你延续血脉、开枝散叶。但只有沃达贝族人知道怎么做到这一点。”

他们的初婚一般是由家长安排的,被称为koogal;而此后由于爱情和相互吸引而结婚的则被成为teegal。沃达贝女子一旦怀孕,就要回娘家生产。期间她不能和丈夫有任何接触,丈夫也不能对妻和孩子表现出任何兴趣。

几年后,女人才可以去探视丈夫。但在母亲为其置办好家中的必需品前她仍然不能和丈夫同居或是带着孩子去看丈夫。当丈夫终于可以和妻子孩子在一起时,却不幸地发现妻子已到了挑选第二任丈夫的时候。

男人只是附属品,没有话语权

在与马来西亚相距不远的西苏门答腊高地上(属于印度尼西亚),直到现在仍有一个部落,在那里女人掌管着部落的一切。这里的土著居民中,来自Minangkabau部落里的居民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母系社会。

Minang kabau名字是由Minang和Kabau组合而成,Minang是胜利的意思,kabau则是水牛的意思。在这个部落里,水牛角是胜利与荣誉的象征,而Minang kabau女子的头饰便是水牛角形状,以此彰显女性的权利与地位。

传说在12世纪中叶,部落国王过世了,留下了他的三位妻子和尚在襁褓中的三个儿子。国王的第一位妻子抚养了国王的孩子们,并且掌管了整个国家的事务。从那之后母系社会的种子就这样被播撒在这片土地上。

在这个独特而复杂的社会结构中,农田和房屋这类由先辈留下的财产完全由家族中的女儿继承。子女们冠以母姓,男性仅仅被当作以妻子为核心的家庭中的一位外客。

在Minang kabau部落里有着最为与众不同的婚俗。在伊斯兰教的传统里,新人成婚理应是新娘嫁入男方家中。而在这个部落里,情况恰恰相反。新郎会跟随新娘回到女方家中,与新娘的家人共同生活在一起。嫁妆也由新娘家准备,嫁妆的丰厚程度取决于新郎所受到的教育以及从事的职业。

婚姻在当地人看来同样是头等大事。在婚礼当天,迎娶队伍从男方家中接走新郎,送往新娘家完成婚礼仪式。成婚仪式是完全按照伊斯兰教的婚俗习惯进行的。

在迎娶新郎的路上,同样也是喜庆热闹,沿途到处都是跳舞的姑娘和敲锣打鼓的少年,以此表示对新郎的欢迎。新娘的家人也会穿上最好看的传统服饰,头上顶着即将送给新郎的钱、礼物以及食物,在家中迎接新郎的到来。

这样一种婚姻模式为部落里的女性带来社会地位和经济上的特权,由于掌管着整个家庭的土地、肩负着传承家族血统的责任,部落里的女人们在外面独立处理各种纷争,并且在各种重大事务上也扮演着最为重要的角色。

部落里的男性往往被期望能够有固定的收入,且需要承担抚养孩子的费用。许多男人都外出打工,偶尔才会回到家里。即使他们回到家里,也并没有什么话语权。

女子按月与几个丈夫轮流过

印度北部山区部落民族的“一妻多夫制”已有5000年的历史。这一习俗最早始于一个本达法部落,是由该部落的一重大事件引起的。

据说在5000多年前,该部落与外族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战争,历史上被称为马哈巴哈拉塔战役。当时该部落有同胞五兄弟为捍卫本部落利益立下卓越战功,部落头领为表彰这五兄弟,将其公主达尔巴娣同时嫁给五兄弟为妻。从此,人们沿用部落领袖的做法,“一妻多夫制”便开始流行,其婚姻基本形式是一家同胞几兄弟同时以一女人为妻。

在这以后的数千年历史长河中,虽然外部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那里的“一妻多夫制”仍未受到动摇。

历史学家经过考察认为,这种婚姻形式所以能保留至今,除那里的人们一直过着与世隔绝的封闭式生活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当地的耕地很少,加之耕种手段落后、原始,人们祖祖辈辈视地如宝。为避免因土地减少而导致可怕的饥荒,“一妻多夫制”成为解决家庭成员的增加、家庭土地逐渐减少的办法。

尽管外界对这一婚姻形式感到不可思议,但奇奴尔地区的人们却有自己的看法。37岁的尤姆法娣对采访的记者说:“我有两个丈夫,先后共生了12个孩子,至今还活着7个。我对这种婚姻形式感到满意,从未产生过一丝的后悔,因为这种形式保证了一个丈夫去世后,另一个丈夫可承担起家庭重担,避免了女人再婚的苦恼。”

在谈到夫妻生活时,尤姆法娣坦率地说:“这里的女人历来是按月与几个丈夫轮流过,一是为了公平,二是好判断哪个孩子是哪个丈夫的。”

(《新京报》、《现代妇女》等)

猜你喜欢

新郎部落男子
新郎与新狼
2019年下半年男子棋手等级分
从男子力保卫战开始
哼哈部落
年轻男子
哼哈部落
哼哈部落
哼哈部落
满脸通红
《笑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