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辨证施护联合心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2017-03-13夏丽敏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5期
关键词:艾滋病领域心理

夏丽敏 杨 凯

(辽宁省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中医康复门诊,沈阳110006)

中医辨证施护联合心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夏丽敏 杨 凯

(辽宁省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中医康复门诊,沈阳110006)

目的通过中医辨证施护联合心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进行治疗,探讨其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5年12月前来我院就诊的处于稳定期的艾滋病患者50例,治疗方法主要采用中医辨证施护联合心理干预,治疗时间为3个月,随访3个月,于患者治疗前、治疗后、随访后分别进行艾滋病生存质量测量简表(WHOQOL-H IV-BREF)测评,对比治疗前后评分,探讨患者生存质量的变化。结果干预后患者的生存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精神领域、独立程度、社会关系,以及总生存质量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改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院内外人文关怀护理可提高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中医辨证施护;心理干预;艾滋病;生存质量;人文关怀护理

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于机体感染了HIV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而导致的一种以免疫系统损害和感染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1]。目前仍没有疫苗可预防,且无法治愈[2]。大多数患者均会有焦虑、恐惧、抑郁甚至崩溃等不良情绪,严重者甚至会产生报复社会的思想,因此,对艾滋病患者的护理及安抚对患者及整个社会都十分重要[3]。本研究就医院内外人文关怀护理对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进行研究和探讨,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0月—2015年1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并于稳定期出院的50例艾滋病患者,其中男性34例,女性16例;年龄21~63岁,平均年龄(32.4±4.3)岁;传播途径:性传播38例,血液传播(静脉吸毒)12例。

1.2 诊断标准AIDS稳定期的标准:CD4+T淋巴细胞计数在抗病毒治疗后200个/μl,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无异常,并有效控制各种机会性感染。所有患者均排除严重的精神类疾病及沟通和交流障碍者等。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传播途径等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1.3.1 中医辨证治疗HIV侵袭人体后,正邪交争,元气渐亏,气血阴阳日损,最终脾肾阳虚、阳损及阴、阴阳离绝。证候演变多由实证向虚实夹杂证、虚证发展,其中HIV感染者以肺脾两虚证为主,AIDS患者以脾肾阳虚证为主。

①肺脾两虚证:声低懒言,神疲乏力,久咳不止,气短而喘,咯痰清稀,面白无华,食欲不振,食少,腹胀,便溏,以慢性腹泻多见,次数多于3次/日,持续时间长,抗菌素治疗效果不明显。舌淡,苔白滑,脉弱。治疗主要采取益肺健脾法,临床多应用参苓白术散辨证加减。

②气虚血瘀证:面色萎黄或黯黑,乏力、气短,躯干或四肢有固定痛处或肿块,午后或夜间发热,遇劳复发或加重,自汗,易感冒,食少便溏,或脱发。舌暗红,或有瘀点瘀斑,脉沉涩。治疗主要采取益气活血法,临床多应用补中益气汤合血府逐瘀汤辨证加减。

③阴虚内热证:两颧发红,形体消瘦,午后潮热,或夜间发热,失眠盗汗,五心烦热,咳嗽,久嗽,乏力、气短,口燥咽干,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红少苔,脉细数。治疗主要采用养阴清热法,临床多应用百合固金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

④气阴两虚证:少气,懒言,神疲,乏力,自汗,盗汗,动则加剧,易感冒,或伴口干舌燥,五心烦热,形体消瘦,体重减轻,或见干咳少痰。舌体瘦薄,舌质淡,苔少,脉虚细数无力。治疗主要采用益气养阴法,临床多应用六味地黄丸、十全大补丸、百合固金丸等方药辨证施治。

1.3.2 心理干预医护人员应对患者做到不厌恶、不歧视,且应注意保护患者的自尊,很多患者对艾滋病的相关知识了解较少,确诊时情绪低落至极点,极易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进而出现恐惧、焦虑、冷漠、孤独、绝望,甚至自杀的念头,同时易出现脾气暴躁、失眠等,严重者不配合医疗工作[4],失去对生活、工作及人生的勇气和信心,而这些问题易导致患者产生逆反及报复社会的心理,会造成更多的AIDS传播等社会问题,因此对患者的心理进行干预治疗极为重要;患者入院时应热情的迎接患者,并为患者营造温馨、舒适的环境,医护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一对一沟通,对患者表示接受和理解,并做到保密,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和对治疗及护理工作的配合;向患者介绍艾滋病的相关知识,且应注意沟通的内容和技巧,鼓励患者克服恐惧、焦虑、绝望等心理,消除自卑心理,转变观念,建立积极健康的应对方式,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自己的人生和未来。

抗病毒治疗是控制艾滋病的传播和蔓延、延长患者生命的有效途径;医护人员应向患者进行药物知识宣教,促进患者了解治疗的目的、意义,确保患者长期按时按量服药,保证有效治疗,并告知患者用药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防止患者自行停药或调整药量等。患者出院前责任护士及主治医师应根据患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等不同情况,在生理、心理、社会等各个方面给予个性化、人性化的关爱,帮助患者管理好自己的生活,一对一进行指导、给予患者健康指导和心理疏导;定期进行电话回访,一般出院24 h内进行首次回访,出院后1个月内电话回访每周1次,2~3个月内每2周1次,3~6个月每个月1次,根据患者的需要可随时通话或进行网络指导。回访时,应用诚恳、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气与患者沟通,不歧视患者,赢得患者的信任,促进患者自愿倾诉心理的问题,回访护士应注意倾听,并表示理解和同情,同时鼓励患者积极的与疾病斗争。回访过程中,耐心讲解抗病毒治疗的作用、长期服药的方法和相关注意事项,药物不良反应及生活指导等,促使患者养成良好的服药习惯,进而提高服药的依从性;并告知定期复诊的重要性并明确下次复诊的时间。通过电话或网络,护理人员应多了解患者的工作、生活和心理变化等,复诊时多与患者沟通,发现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应及时给予心理干预。

1.3 观察指标[5]患者经过3个月治疗及3个月随访后,分别在各个时间节点进行问卷调查评分,调查问卷评分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的艾滋病生存质量测量简表(WHOQOL-HIV-BREF)进行评分,观察患者生存质量,患者在各个领域的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统计学方法采用t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后患者的生存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精神领域、独立程度、社会关系,以及总生存质量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改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对比表(分±s)

表1 干预前后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对比表(分±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治疗前1 1 . 2 7 ± 1 . 0 2 1 1 . 6 1 ± 1 . 0 5 1 0 . 3 6 ± 0 . 8 9总生存质量评分1 0 . 3 0 ± 1 . 0 1治疗后1 3 . 3 4 ± 1 . 1 8*1 3 . 4 1 ± 1 . 1 0*1 2 . 0 8 ± 1 . 0 9*1 1 . 0 7 ± 0 . 1 1*1 4 . 2 3 ± 0 . 5 9*1 3 . 2 ± 0 . 9 5*1 3 . 4 4 ± 0 . 5 4*随访后1 3 . 2 8 ± 1 . 0 5*1 3 . 6 0 ± 1 . 1 2*1 1 . 0 1 ± 1 . 1 0 1 2 . 0 1 ± 0 . 5 1*1 4 . 1 1 ± 0 . 6 1*1 2 . 8 1 ± 1 . 2 0*1 3 . 0 5 ± 0 . 8 4*精神领域1 0 . 0 0 ± 0 . 7 3独立程度1 2 . 4 7 ± 0 . 7 8社会关系1 0 . 8 4 ± 1 . 0 3

3 讨论

中医辨证治疗与护理艾滋病稳定期,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机体的免疫力。相关研究发现中药对改善艾滋病的症状体征疗效确切;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对HAART(鸡尾酒疗法)引起的部分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对提高和稳定患者的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作用;对病毒载量的效果不明显;其他疗法如艾灸可以缓解艾滋病病人的腹泻[6-8]。

心理干预的思想核心是以人为本,提倡人性化的干预方法,加强护患沟通,以适应医疗服务需求的一种新型护理理念。艾滋病患者也不应被忽视应得的权利和充分的尊重。临床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应最大程度的满足患者的需求,通过院内外的人文关怀护理,为艾滋病患者提供接受、理解、尊重、宽容、健康的生活环境和氛围,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促进患者放下心理包袱,从阴影中走出来,增强患者的信心和希望,提高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配合度,以及抗病毒治疗服药的依从性,进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艾滋病患者对家庭和社会带来的各种负担和影响,从根源上遏制艾滋病的传播和蔓延[9-10]。

本研究采用中医辨证施护联合心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进行研究和探讨,治疗后及随访后患者的生存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精神领域、独立程度、社会关系,以及总生存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明显,说明中医辨证施护联合心理干预能够提高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1]蓝爱春,郑小琴,胡显玲.护理人员艾滋病护理意愿及影响因子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4):65-66.

[2]石柳春,陆雪萍,陈登翠,等.艾滋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护理研究进展[J].护理进修杂志,2013,28(16):1454-1456.

[3]吴燕荣,农菲.艾滋病20例临床观察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 (7):88-89.

[4]林丽,凌俊,裴东怒,等.人文关怀护理在抗病毒治疗门诊治疗艾滋病患者中的体会[J].海南医学,2011,22(12):155-156.

[5]周倩.院外跟踪护理对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30):3858-3859.

[6]许前磊,许向前,谢世平,等.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科研的实践与思考[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4):1368-1370.

[7]李亮平,徐立然,扶伟,等.中医药综合干预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和机会性感染的长期影响[J].中医学报,2016,31(1):1-3.

[8]许前磊,许二平,谢世平,等.艾滋病中药治疗现状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6,22(20):196-206.

[9]杨玉真.心理干预对社区艾滋病患者负性情绪、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江苏医药,2013,39(9):1070-1072.

[10]蔡小林,鲁玉桂,田桂萍,等.个体化心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抑郁和焦虑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013,26(4):104-106.

Effect of Trad itional Chinese Med icine Syndrom e Differen tiation Nu rsing Com bined w ith Psycho logica l In terven tion on the Qua lity o f Life o f Patients w ith AIDS

XIA Limin,YANGKai
(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Rehabilitation Clinic,Shenyang Sixth People's Hospital,Shenyang 110006,China)

ObjectiveThrough 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nursing combined with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with AIDS,and to investigate its effect on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M ethodsFrom October 2011 to December 2015 in our hospital,50 cases of AIDS patients in stable stage were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nursing combined with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Treatment timewas3months.Patientswere followed-up for 3month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after following-up,different AIDSquality of life scale(WHOQOL-HIV-BREF the evaluation and comparison)scor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was compared,and the changes of patients'quality of life were investigated.Result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rvival and psychological fields,the field of environment,spiritual realm,level of independence,social intervention, and the totalquality of life scores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comparing with before intervention P<0.05,and the difference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onclusionNursing care inside and outside the hospital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AIDS patients.

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nursing;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AIDS;quality of life;humanistic nursing care

10.3969/j.issn.1672-2779.2017.05.035

1672-2779(2017)-05-0084-03

:李海燕本文校对:李芸

2016-11-18)

科技部“十二五”重大专项【No:2013ZX10005001002】;国家自然基金【No:81403271】

猜你喜欢

艾滋病领域心理
电子战领域的争锋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 世界艾滋病日》
将现代科技应用于Hi-Fi领域 Perlisten S7tse
心理小测试
2020 IT领域大事记
心理感受
领域·对峙
艾滋病能治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