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中三玦:扳指之玦
2017-03-133n3n
文 图/ 3n3n
扳指之玦,是指射箭用的钩弦之器,它还有个名字叫“韘”。
据考古发现证实,韘初见于商代,春秋、战国时比较流行。扳指的形制,出现过很多种样式,最为主要的是坡形扳指和桶形扳指。坡形扳指出现较早,最初还刻有弦槽,传统汉式扳指侧视为梯形,而蒙古族和满族的扳指一般为圆柱体。
迄今所知最早的玉扳指出土于商代晚期的殷墟妇好墓中,扳指雕刻精致,横向有一条浅槽,是长期钩弦的使用痕迹。妇好本人就是可以带兵征战的统帅,所带的使用痕迹说明这是她实用过的物件。
台湾淡江大学黄建淳先生有《玉韘的演变》一文,他将扳指专称为韘,而作为佩则称为韘形佩。对于韘的发现及向韘形佩的演变,他有仔细的考证。他也将韘的出现追溯到商代晚期,妇好墓出土韘器为筒状,下部平整,上端呈斜面式,中空,可套入拇指。正面雕琢兽面纹,巨角如牛,双耳后贴,方眼,无鼻,双眼下各钻一孔用以穿绳,背面有凹槽可纳弓弦。
西周时期的玉韘,在陕西扶风北吕村25号西周墓出土有一件,形制与商代的明显不同,从高筒状演变成了低矮的舌状,钻有大指孔,但是套入食指而非拇指。底部平齐,上端呈前高后低的斜面,上端器缘钻有四小孔以穿绳系于手腕,这样的形制更趋近于春秋时期的韘器。春秋时期的玉韘与西周晚期的玉器较难区别,直到春秋中晚期后才有了明显变化,如河南辉县琉璃阁墓甲出土一件春秋中期韘器、山西太原赵卿墓则出土两件春秋晚期的韘器。
妇好墓出土韘器
山西太原赵卿墓出土春秋晚期韘器
湖北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战国早期韘形器
到了战国时期,玉韘发现开始大量增加,考古出土了不少形态各异的韘器,如湖北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就出土一件战国早期的韘形器,河南洛阳中州路M9042、M2403、M2415 各出土一件也属于战国早期的骨韘,河北平山中山国3号墓出土一件玉韘。这些韘的出土位置皆在遗骸手部,可见韘器是墓主生前射箭的实用品。南方的江浙地区也出土过战国玉韘,形制与北方同期发现相似。
河北平山中山国3号墓出土玉韘
江浙地区出土战国时期玉韘
江浙地区出土战国时期玉韘
汉初开始流行的韘形佩
汉初开始流行的韘形佩
韘形佩的形态来自于韘器,两类功能各异的玉器同时并存,表明战国时期韘器与韘形器互见共存。无锡越墓出土韘器的正反两面,布满了饱满的谷纹及浮雕的几何式花纹,用以勾弦的柄状凸翼及反面局部,阴刻纤细缠绵的云纹。此类纹饰多盛行于战国中晚期,造型与河北平山中山国3 号墓的韘器基本类同。汉初开始韘形佩比较流行,但已经完全没有了扣弦的功用。
黄建淳也指出,从商代晚期具有原始形制的韘器,发展至东周时期形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同时也出现了以韘器为刍型的韘形佩,说明原具射箭实用功能的韘形器,在战国晚期已趋式微,与此同时也分化出佩戴装饰功能的韘形佩。
西汉早期已不见韘器,只见更为美化的韘形佩。到东汉晚期,韘形佩上尖下圆的形式日趋隐约模糊。魏晋南北朝之后,韘形佩的形制佩。晚至清代中期再见韘佩,却是乾隆皇帝的仿古之作。
清代圆筒形扳指
清代圆筒形扳指
清代圆筒形扳指
韘使用方法示意
扳指成为清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图为《甄嬛传》剧照)
乾隆皇帝手上的扳指(《乾隆落雁图》,郎世宁等绘)
我们的时间线来到清人入关前,射箭作为重要的个人技能很受重视,扳指在八旗子弟中几乎人手一枚。入关以后,扳指成为一种时髦的玩物,也成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清代玉扳指在考古中也有一些发现,出土的扳指一般为圆筒形体,外部常有繁简不一的装饰,更讲究的是玉质,有一些为翡翠质,做工都非常精致。有研究认为,中国传统扣弦开弓法不同于欧洲那种以食指和中指拉弦的方式,而是以戴韘,即扳指的拇指拉开弓弦,包括后来的蒙古族、满族,也都是这种开弓法,扳指戴在右手大拇指上扣住弓弦。
称扳指为韘,由来有自。称类同的玉佩为韘形佩,却是现代学人给出的名称。
古人称开弓时套在右手拇指上起保护手指作用的一种钩弦辅助用具为“决”,也称“韘”,佩韘也是儿童长大成人、已具备某种能力的标志。韘通常用硬木、象骨等材料制作,贵者用玉。用于钩弦的韘,以玉以象骨皮革为之,湖北包山楚墓2号墓出土一件骨韘,骨韘内衬有皮垫。王夫之《诗经稗疏》引《说文》说,“决之内加韦以护手指,不使弦契指而痛”,此之谓也。
韘,按《唐韵》《集韵》《韵会》《正韵》所言,“失涉切,音摄”。《说文》说,韘为“射决也,所以钩弦。以象骨、韦系著右巨指”。说这个韘是射箭用的“决”,这是扳指的又一名称。
操弓是成人之技,童子成年时佩韘以为象征,如《诗·卫风·芃兰》童子佩韘。汉郑玄《笺》言“韘之言沓,所以彄沓手指”。彄沓手指,即是套入手指。《集韵》或作“弽”,弽是韘的另一写法。汉毛亨《传》释“韘,玦也,能射御则带韘”。说韘即是玦的,可以认为是汉代一般人可能不知韘之名实,但却明白玦的含义,知道作扳指用的物件叫做“玦”,这与《说文》的“决”应当是一回事。
《诗·小雅·车攻》中又见“决拾既次,弓矢既调”一句,毛亨《传》云“决,钩弦也;拾,遂也”,先秦文献中“决拾”通“玦拾”,这里“决”或“玦”就是操弓钩弦用的韘,即是扳指。
佩戴在右手大拇指上的扳指
又如《孔丛子·答问》说:“一人善射,百夫决拾”。还有《国语·吴语》有“百夫抉拾”,说“一夫善射,百夫决拾,胜未可成也。”韦昭《注》云:“决,勾弦。拾,捍。言申胥、华登善用兵众必化之,犹一人善射,而百夫竞著抉拾而效之。”这里又将决拾写成了抉拾。又见《周礼·夏官·缮人》云:“缮人,掌王之用弓弩、矢箙、矰弋、抉拾。”注者解说抉拾,“谓挟矢时所以持弦饰也,着右手巨指”,这扳指要戴在右手的大拇指上,显然是左手持弓,右手拉弦,与《说文》所说一致。这里的决,也写作抉和玦。扳指保护手指,戴在勾弦的手指上以扣弓弦。
研究认为,北宋时的人们对韘感觉已很遥远,北宋沈括对《诗经》所谓“佩韘”之韘已不大明了,猜测形状与芄兰之叶类似,说是“所谓‘佩韘’者,疑古人为韘之制,亦当与芄兰之叶相似,但今不复见耳。”让人奇怪的是,韘形佩在明清文献如高濂《遵生八笺》中称螭玦,有单螭玦、双螭玦甚至九螭玦者。这些螭玦有一些被认为是汉物,有的应是当时的仿品。这玦之名,未必明清人较之宋代人还要明白一些么?
末了,我们还要提到一个“夬”字,《集韵》说是“古穴切,音玦。所以闿弦者”。闿,《说文》说“开也”,闿弦就是开弦。玉质的夬,写作玦,这是最有理由的。所以将扳指称为玦,理由也是很充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