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支持重庆设立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

2017-03-13

今日重庆 2017年3期
关键词:军民示范区重庆

支持重庆设立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

In Favor of Chongqing Establishing National Military And Civilian Integration Innovation Demonstration Zone

2017年3月3日,住渝全国政协委员提交联名提案《关于支持重庆设立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的建议》,吁请国家相关部门助力重庆设立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在更大范围内更高层次上实现军民融合创新。

重庆是我国西南国防科技工业重镇,是我国常规武器重要科研生产基地和汽车摩托车、船、机、仪、基础件较齐全的科研与生产基地,现有军工企业事业单位42户,资产总额2020亿元,职工15万多人。经过多年的培育发展,全市还有29户民口企业获得参与军品配套的保密和生产资质。这些企业,涉及兵器、船舶、航天、航空、电子、机械、冶金、化工、环保、纺织、新能源等多个行业,具备较强的科研开发实力和先进制造能力,也是重庆制造业“军转民”“民参军”的骨干力量和军民融合的积极推动者。

2015年,重庆军民融合企业完成工业产值3000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产值的比重为14%,成为重庆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柱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军民融合企业在确保军工科研生产任务的同时,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升级,大力开发摩托车、汽车等高价值消费品和各类高端装备制造,民品产值已占到总产值的95%以上,高于全国同行业70%左右的平均水平。

目前,重庆市政府和中国工程院联合成立了重庆军民融合创新研究院,国防科工局等单位在重庆设立军民融合示范基地,重庆大学成立了国防科学技术研究院。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重庆已确定了“6+1”产业集群和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工业发展格局。2016年,全市生产总值达1.7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左右,汽车、电子制造业产值分别增长12%、17%,战略性新兴制造业产值超过2700亿元、增长50%以上。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核心产业链基本成型,生产液晶显示屏3600万片,集成电路芯片3.6亿片,新能源及智能汽车、工业机器人、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产业快速增长。这些产业集群中,不少产业是军民融合的产物,其发展壮大必然需要军民融合的进一步深化。

具体建议——

1.支持重庆建设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基地

支持以重庆两江新区为主体建设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同时,支持南岸、永川、合川、璧山、巴南等地建设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构建以两江新区为核心、若干示范基地为支撑的军民融合“1+N”空间布局体系,形成多点支撑格局。

2.支持重庆打造军民协同创新中心

协调整合军地科研、设计、教育、人才、设备等资源,支持共建共享研发平台,聚焦国防建设需要和产业发展重点,组织实施科技重大项目,加强军地双方协同创新,开展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攻关,保障国防科研任务,推动重点产业转型升级。

3.支持重庆建设军民融合创新服务平台

从网上开放平台、线下服务机构、转移承接基地、配套优惠政策等方面入手,加快建立军民融合技术转移体系,促进军民科技成果的双向转移及产业化。支持办好中国重庆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暨中国国际军民两用技术博览会将其打造成军民两用技术交流、引资引智、为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服务的重要平台。

4.支持重庆开展军民深度融合创新改革试验

积极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军品采购制度,以政府采购方式组织民口企业开展军品研发。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鼓励通过专利许可向民用部门有偿转让军事科研成果;开放科研设施,鼓励军内科研机构拓宽业务领域,在条件许可范围内向民间开放研究设施,面向社会服务;创新国防科研组织方式,充分利用国防科研机构和科技资源优势,开展产学研合作。开展军工质量、保密资格、科研许可和承制资格等认证的改革试点,优化市场准入,支持重庆技术和产品进入军工领域,力争社会资本进入军工领域取得新进展。

5.支持重庆构建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体系

立足重庆军民融合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突出发展航空航天、兵器装备、特种船舶、电子信息产业,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机电装备、核能及核技术应用、新材料和应急救援设施保障装备等新兴产业。顺应国防工业变革发展趋势,积极瞄准新兴领域,力争在云计算、石墨烯、量子通信、智能制造和虚拟现实等领域取得突破,构建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体系,形成多元支撑格局。

6.支持重庆设立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金

重点支持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内起点高、技术新、有发展前景、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企业,进行国防科技产品创新和尖端成果产业化,破解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难题,推动产品快速上量和企业上规模,加快军民融合步伐。

7.支持重庆提升国防保障能力

支持重庆军工单位提高武器装备、军需物资承制能力,推进军队后勤保障和物资采购社会化。吸纳整合社会资源参与应战应急能力建设,优化经济动员力量结构,加强专业应急队伍建设,提升现有经济动员中心能力,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和单位建设专业化的经济动员中心。支持部队改善驻训条件、增强战备能力。结合国防备战的主要战略方向,做好规划统筹,逐步完善军民融合综合交通运输枢纽、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8.支持建立军民融合创新推进机制

在国家顶层设计指导下,完善军民融合的统筹协调机制,建立军地联席会议制度和高层会商制度,成立军民融合发展高层咨询委员会,研究制定政策措施、编制发展规划、协调处理重大事项,统筹建设军地一体的力量体系,形成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合力。

猜你喜欢

军民示范区重庆
重庆客APP
新形势下军民融合防救体系建设探索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西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
数形结合法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视觉重庆
视觉重庆
今年前两月中关村示范区企业共申请专利12609件
图说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