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文大时代下的小人物

2017-06-01

今日重庆 2017年3期
关键词:阿九网文作家

◇ 文|本刊记者 董 茜 图|游 宇

网文大时代下的小人物

A Nobody in the Times of Net Literature

◇ 文|本刊记者 董 茜 图|游 宇

阿九说,网络作家就是一片疯长的野地,这块地等待着被审视、被评价。读者就像是手拿剪刀的园丁,按照自己的审美和口味,去修剪这片野地。经过修剪的野地,长成了读者心中的摸样,但悲哀的是,野地舔舐着伤口,变成了自己本不想变成的摸样。

浊世修仙

“采访约在10点?”

“10点半吧,我怕起不来。”

嗯哼,不出意料,网红的傲娇,哪怕网络作家也逃不掉这个俗套。这就是我初次对网络作家大概模样的设定,蓬头垢面、酒瓶底眼睛、缺乏俗世捶打的“仙儿”。然而就在约定时间的下一秒,眼前翩翩走来一个长发微卷,面色红润的小娘子,从她打招呼的样子来看,这必定是今天采访的对象,网络作家洪婉玲,笔名“九鹭非香”,微信昵称为“阿九”的女子。

20出头的阿九,坐定后就咧嘴大笑寒暄一番,比起过去接触过的作家,她似乎更善于人际交往。话不多说直接进入正题的她,写出的网络作品,就多得让人吃惊。从《招摇》《护心》,到《司命》《魔尊》,她已完结出版成书的作品就多达十多部。

“我的作品,多数都是修仙、言情类。”阿九撩了下头发,鼻梁上的镜片光洁而干净。她笔下的“仙气”从何而来?阿九说,这些都出自我生活的都市,身边走过的人,以及自己游览过的山水。“我喜欢无事出来走走,交一些朋友,看别人吃饭工作。靠眼睛去发现一些细节,找一些萌哒哒的梗。”阿九把这些视作珍宝,一旦有些许发现,她会马上记录在本子上,一个动作,一个玩笑,一个奇思妙想,一个新鲜的网络词语等。这成就了她第一部在大学时期完成的网络小说《几回魂梦》。

“我觉得自己非常有倾诉的欲望。”阿九认为,这样的欲望使她毫不犹豫地开始在晋江文学网上写故事。虽然第一部作品显得非常幼稚并且故事单薄。但阿九的第二部作品开始网更时,无人问津的局面发生了变化。“第二部故事,第一天更新9000字,就收入了10元钱。我兴奋极了,拿着钱到妈妈面前炫耀。”阿九双手捂住咧开大笑的嘴说:“妈妈很冷静地说了一句,一盘麻将都不止10块钱。”

10元钱的稿费刺激,让当时还在念设计专业的阿九对写作充满激情。3个月内,阿九一口气写了一部17万字的现代言情文,并收获了3500元的稿费。“我花400元买了一个键盘,希望为第一笔稿费做个留恋。这个键盘一用就是6年,至今我还用它写稿。”话语之间,阿九一直表达着一种感激的情绪,感谢的正是网络作家这个身份,让她体验到了别人无法体验的生活。

黑盒子的诅咒

阿九的电脑里,有一个名叫“小黑盒”的软件。这个软件被她视为督导自己的必备武器。只要投入一部新的作品中,黑盒子就像一个诅咒一样。每天,如果没有更新完自己设定的3000字字数,这个黑盒子就会中断电脑里的所有程序,即使是关机重启,黑盒子依旧在那里固执的“霸屏”。

这似乎印证了大家想象中的网络作家,必定是过着看似自由却不自由的生活。对这种自由,阿九却输入了自己的定义,“我每天凌晨3点睡觉,早上10点过起床。”即便是没有写作,我也是凌晨3点才睡下。阿九拍了一下座位上的电脑包说。

“也许是因为前期作品比较多,也有一定的积累。所以我给自己的任务就是每天更新3000字。这个任务,对于庞大的网络作家而言,是相当轻松。”阿九庆幸自己渡过了依靠字数换钱的阶段,但不少网络作家每天却必须逼着自己更新上万字的章节,以此换取当天的酬劳。

黑盒子的诅咒,在网络作家这个行当中同样存在。一些网络作家必须天天更新成千上万字,来满足读者的不同口味。

在黑盒子的诅咒之下,网络作家也出现了内部的清晰划分。要么就是如阿九一般,拥有一定作品和读者基数的签约作家。他们通过与文学网站平台签约,每月拿到波动幅度较大的报酬。而另一类人,则是刚刚开始起步写作的新人,几百元上千元不到的微薄收入,无法支撑正常的生活开支,要么兼职,要么放弃。

“我的一些作家朋友,他们都有着双重身份。学校老师,政府部门领导,这些都是凭借兴趣,坚持每天更新。还有一些新作家,写几部作品没有很好的收益和读者反馈,就放弃了写作,向现实低头。”网上流行的一个评价,得到了阿九的证实。100%的网络作家中,90%处于没有关注度而放弃作品或者烂尾。10%的作家坚持下来,能实现签约的仅有其中的0.1%。如果要成为大神级的人物,也是这其中的0.01%,甚至更少。

殊途同归

2016年的6月,阿九在成都遇到了一个做话剧策划的朋友。在网站上已经更新了56万字的这位朋友,很愁苦地找到阿九,希望阿九能帮忙想办法。“当时看他的精神似乎都快崩溃了。”阿九还记得当时的他,眼里布满了血丝。

更新56万字,这位朋友拿到的竟是“5角钱”的阅读收益。这说明他的作品几乎没有读者愿意阅读。但作为签约作家,他签下的合约中要求,必须完成更新60万字的任务。阿九面色凝重的拍着这位朋友的肩膀说:“没有办法,4万字你还是得把它写完,除非你再也不写。”

回想6年的写作光景,阿九却显得情绪承重,如今25岁的她,意识到自己必将走上一条与任何网文作家同样的道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几乎每天都在想,如果哪天我的灵感开始枯竭,我又会做什么?”用何种方式来接续自己网作生涯,阿九坦言这是一条数十万网络作家殊途同归的路。

网络作家没有什么收入保障,更别说什么医保、社保。仅凭创作热情,是不能换取面包的。而与强势的网文平台相比,网络作家就显得更加的弱势。“卖身契”就是签约作家,对自己签下合约的一种真实评价。

阿九说,网络文学的商业体系越来越成熟,这个行业的巨头已经诞生。起点、晋江这些网文平台,开始被腾讯这只大企鹅左右。最近几年,腾讯开始做一件名叫“底部打通”的事情,用资本将这些网文平台纳入旗下。对于网络作家而言,除了作品通过读者付费订阅后取得的收益,即便是有影视公司瞄上了作品准备拍电视剧、电影,其版权费用也要与网文平台分账。“有的网文平台,版权分账高达五成。所以作家签下的合约,就是一份卖身契。”

凡事皆有正反两面,高度商业化给网络作家带来的不仅有盘剥,也有共享的好处。相比过去传统纸质刊物,定价35元的书籍,因省去了纸张成本等,在电子订阅上的定价可以降低到10元,而这个分账法中,作家可以在平台分去五成后,占到30%左右。这个收益比起纸质出版还是要出高许多。

网作“娱乐圈”

电子刊物的出现,仅是网络文学发生变化的冰山一角。阿九举出了一些例子,比如《微微一笑很倾城》,比如《步步惊心》,再或是现在热播的电视剧《大唐荣耀》。这些看似网文早期的知名作品,开始有了新的出路,就是向视频、电视剧甚至电影转变。

“不少视频巨头,比如爱奇艺,他们在做付费用户定制节目时发现,小鲜肉没那么吸引人了,明星也不是收视的必要保证。当传统要素失灵后,内容为王的创新必将是影视发展的趋势。”阿九坦言,即便是自己接受采访,做活动等,也是希望自己能有更高的曝光率和关注度。“IP”已经不再仅仅停留于一种概念,而成为网络作家趋之若鹜的东西。

在这其中,不仅是阿九,几乎所有具备一定积淀的大“IP”作家都看到了版权费的曙光。“电视剧、电影、网剧、网游等,这些领域的版权费用也是在水涨船高。”阿九还记得,早在2008年左右,一部网文的版权卖给手游公司的价格为100多万元,随后几年就翻了两倍。而现在,拿《花千骨》为例,卖给电视剧公司的价格,可以达到七位数以上。而改编成网游,又是一笔可观的收入。如此诱惑的收益,也就能理解为何腾讯会花如此大力气,收购众多网络文学平台。

过去埋头写稿不问世事的传统作家形象,并不是网络作家的标签。网文平台运作策划,作家在线活动,读者互动等,显然就是一副“娱乐圈”的缩略图。

“大时代”到来

面对采访,阿九显然已经驾轻就熟。手机微信不断响起的提示音,让她忍不住一次次瞄上几眼。

如此热闹的微信朋友群,正是重庆网络作家协会的小领地。群里的网络作家成员有992个,在这个千人微信群的背后,正是一个在去年刚刚成立的庞大组织——“重庆网络作家协会”。

重庆拥有的网络作家群体,已经有4万多人。“虽没有更多的数据来比对,但我估计4万人的体量也算得上非常多了。”当然,这里边除了少数高产出高收益作家以外,多数还是处于起步阶段,甚至连签约都无法达到的新兴作家。协会成立的同时,也会依托这个平台,成立一个重庆本土的文学网站平台。在阿九看来,这显然是一个“抱团取暖”式的本土作家平台。

拥有这么大的作家基数,在其中选拔运作拔尖的作品和作家,就是一种资源。得出这样的结论,来源于阿九自身的经历。去年年底,阿九的一部网文作品,已经成功签约一家影视公司,版权出售费用已经达到了七位数。与她同样的一位重庆作家,也已经以七位数的身价,签约了同类型的影视公司。

重庆网络作家群的活跃,不禁让阿九感叹,“这是一个大时代的来临。”尽管过去被视为小众,网络文学一路以现实而残酷的手段,考验着网络作家的持久毅力。

“哪怕是80岁的老太太,也有一颗少女心。哪怕是疲于奔命的老男人,也有一颗创世的英雄梦。”阿九说,这就是无数网络作家挨着生活捶打,也不放下笔的原因。

猜你喜欢

阿九网文作家
作家的画
作家谈写作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网文撷英
网文撷英
网文撷英
阿九正传之诚与德
阿九正传之心酒
网文撷英
阿九正传之敬酒